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工程学院研究生部

作品数:189 被引量:417H指数:8
相关作者:陈奇罗晓东刘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中燃工学院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5篇电气工程
  • 4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机械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篇电网
  • 17篇锅炉
  • 15篇燃烧
  • 14篇发电
  • 13篇光伏
  • 11篇电力
  • 11篇数值模拟
  • 9篇电厂
  • 9篇电机
  • 9篇汽轮
  • 9篇汽轮机
  • 9篇风电
  • 7篇电动
  • 7篇电动汽车
  • 7篇电站
  • 7篇神经网
  • 7篇神经网络
  • 7篇汽车
  • 6篇电力系统
  • 6篇电压

机构

  • 186篇沈阳工程学院
  • 6篇国网辽宁省电...
  • 5篇国网沈阳供电...
  • 4篇国网辽宁省电...
  • 4篇学研究院
  • 4篇国网辽宁省电...
  • 3篇辽宁中电投电...
  • 2篇东北大学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辽宁省电力有...
  • 2篇国网辽宁省电...
  • 2篇沈阳鼓风机(...
  • 2篇吉林电力股份...
  • 2篇辽宁省电力有...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徐有宁
  • 7篇肖增弘
  • 5篇李智
  • 4篇刘亚昆
  • 3篇申爱兵
  • 3篇孟召军
  • 3篇李子超
  • 3篇史俊瑞
  • 3篇盛伟
  • 3篇刘莉
  • 3篇段莹莹
  • 3篇李格
  • 3篇赵韦仑
  • 2篇华兴鲁
  • 2篇赵彦辉
  • 2篇王存旭
  • 2篇高学伟
  • 2篇张小辉
  • 2篇赵志刚
  • 2篇刘楠

传媒

  • 140篇沈阳工程学院...
  • 5篇电子世界
  • 5篇沈阳工程学院...
  • 4篇山东工业技术
  • 2篇经济技术协作...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节能
  • 2篇电气应用
  • 2篇现代制造技术...
  • 2篇能源与节能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汽轮机技术
  • 1篇经济师
  • 1篇江苏科技信息
  • 1篇河南科技
  • 1篇电源技术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锅炉技术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年份

  • 7篇2023
  • 10篇2022
  • 26篇2021
  • 51篇2020
  • 38篇2019
  • 13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CSC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
2012年
研究了含有参数不确定及外部扰动的带有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的单机无穷大母线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针对描述单机无穷大母线系统的非线性三阶模型,将自适应理论和L2增益干扰理论相结合,并用逆推法构造出系统的存储函数,设计出了系统的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仅能够保证系统状态有界,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外部干扰对系统输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系统恢复稳定的状态,说明其控制是有效的.
王艳井元伟赵韦仑杨秀敏
关键词:非线性控制柔性交流输电系统逆推法鲁棒控制
基于等离子增强技术石墨衬底上低温制备GaN薄膜及其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增强金属有机物化学汽相沉积技术在石墨衬底上低温沉积制备出高质量GaN薄膜,采用三甲基镓(TMGa)和氮气(N_(2))作为制备GaN的反应源。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扫描显微镜以及室温光致发光谱测试系统对不同制备温度的GaN薄膜特性进行系统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备温度450℃时),高C轴择优取向且形貌致密均匀的GaN薄膜成功沉积于石墨衬底上,其近带边紫外发光峰(NBE)占主导地位,表明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
张东李昊轩赵琰宋世巍李昱材唐坚张竞丹王健
关键词:GAN薄膜
风能光能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容量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由于新能源对电网的渗透刺激了储能领域对大容量的需求,对风-光-抽水蓄能系统进行容量设计研究,建立了包括太阳能光伏、风能和抽水蓄能水电站在内的联合系统运行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水电站利用海水作为一个下水库,只需建造一个上水库就可以降低蓄水系统的安装成本;当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产生剩余电量时,上水库进行抽水蓄能;当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输出不足时,从上水库排水发电。
刘权张东苏媛媛刘嘉欣于浩孙晓东
关键词:储能光伏系统风力发电机水电厂
全文增补中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西北地区对光伏功率预测准确性考核要求的提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首先,对原始数据做数据预处理,得到比较理想的数据源;其次,利用遗传算法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最佳适应优化赋值,从而避免神经网络陷入局部最小值的问题;最后,对模型进行仿真,并与传统的小波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小波神经网络,具有适应度好、预测精度高、鲁棒性能强的能力,且能满足西北能源局实行的新细则要求。
张德天高阳宋阳
关键词:功率预测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数据预处理
基于最优加权组合模型的光伏出力预测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单一光伏出力预测方法的局限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最优加权组合方法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基于气象信息数据,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将历史光伏发电功率样本分为几类,然后将预测日归类为相似度较高的历史样本集。将此类历史样本与预测日的气象数据作为输入样本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利用最优加权组合算法进行多模型的加权组合,得到组合预测模型。某光伏电站的实测功率数据与模型预测结果对比表明,提出的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杨红军王胜辉李潇潇
关键词:功率预测模糊聚类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
双跨-三支撑转子联轴器偏角不对中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利用双跨-三支撑转子振动实验台研究联轴器偏角不对中工况下转子的振动特性,确定了实验方案,测得了轴系的频谱图、振幅、轴心轨迹,对比分析了转子的振动特性随偏角不对中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偏角不对中故障影响下,轴心轨迹呈“8”字形或“香蕉”形,1倍频为主要占有频率,其振幅随转速增加表现为正相关;2倍频分量处于伴随状态,振幅上表现为随机分布。
庞智元肖增弘段莹莹潘宏刚李健伟李丽
关键词:动力特性轴心轨迹
多跨多支点转子系统平行不对中故障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建立一个多跨多支点转子-轴承系统试验台,进行联轴器平行不对中故障转子系统的振动故障实验,并测得轴心轨迹图和频谱图,分析此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通过改变相同转速下的不同不对中状态量及不同转速下的相同不对中状态量可知,平行不对中故障转子系统的稳态响应主要体现为1X和2X分量,并且其轴心轨迹呈现相对规则的“8”字形和“香蕉”形,平行不对中量及转速越大,上述两种情况越明显。
李丽肖增弘张超臣李健伟庞智元胡月笛潘宏刚
关键词:动力学特性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中“翻床”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运行中出现的“翻床”现象,列举了7种主要表现。然后对“翻床”现象从两侧一次风流量、煤质、床温、给煤量、配风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对此提出了必要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减少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济损失,对其高效稳定运行具有实际意义。
宋阳曹福毅张德天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翻床床压
国家“特需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实践教学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做好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应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其次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第三应实施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最后要具有完善的保障和监督机制。构建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创新长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对"特需项目"试点院校建立合理的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盛伟申爱兵赵韦仑刘楠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基于ATHLET软件与仿真机系统对压水堆热管段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分析
2017年
为避免反应堆在一回路小破口失水事故下,堆芯因不充分冷却而发生融化事故和放射性的外泄,利用大亚湾1 000 MW核电站仿真机系统对压水堆主冷却剂系统热管段小破口失水事故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破口尺寸情况下出入口温度变化趋势,并将分析结果与ATHLET软件模拟情况的参数变化相比较,以此来验证仿真机系统能否精确地对热管段小破口事故进行仿真机模拟,同时为分析不同破口尺寸情况下出入口温度变化趋势提供数据参考。
李天晓周文平盛伟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