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作品数:222 被引量:1,668H指数:17
相关作者:陈苗苗孙超凡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家炳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1篇文化科学
  • 18篇政治法律
  • 8篇哲学宗教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文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4篇教育
  • 73篇德育
  • 30篇道德
  • 25篇公民
  • 25篇公民教育
  • 19篇道德教育
  • 17篇德教
  • 17篇主义
  • 16篇文化
  • 13篇学校德育
  • 13篇少年
  • 13篇社会
  • 13篇青少年
  • 11篇人格
  • 11篇课程
  • 11篇劳动教育
  • 10篇孩子
  • 9篇品性
  • 8篇社会主义
  • 8篇命题

机构

  • 218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中国教育学会
  • 4篇深圳大学
  • 4篇中国劳动关系...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央电化教育...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委党校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作者

  • 66篇檀传宝
  • 21篇班建武
  • 5篇王啸
  • 4篇李凡卓
  • 4篇郭冰
  • 4篇刘争先
  • 4篇陈苗苗
  • 4篇孔祥渊
  • 3篇曾水兵
  • 3篇叶飞
  • 2篇魏曼华
  • 2篇徐萍
  • 2篇王小飞
  • 2篇付涛
  • 1篇龙宝新
  • 1篇姚桓
  • 1篇张志坤
  • 1篇陈少峰
  • 1篇许枝
  • 1篇李西顺

传媒

  • 33篇中国德育
  • 30篇婚姻与家庭(...
  • 21篇人民教育
  • 14篇北京教育(普...
  • 13篇中小学德育
  • 12篇教育科学研究
  • 10篇中国教育学刊
  • 7篇班主任
  • 7篇教育研究
  • 5篇教育学报
  • 3篇福建教育
  • 3篇外国中小学教...
  • 3篇中小学校长
  • 3篇中国教师
  • 3篇教育家
  • 3篇当代教育科学
  • 2篇湖北教育
  • 2篇中华家教
  • 2篇全球教育展望
  • 2篇当代青年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20篇2023
  • 18篇2022
  • 15篇2021
  • 27篇2020
  • 13篇2019
  • 12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12篇2015
  • 14篇2014
  • 7篇2013
  • 14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1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注未成年人成长被引量:1
2004年
姚桓魏曼华刘玉瑛陈少峰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成长家庭道德教育社会问题
“笃志”教育的两大命题被引量:1
2014年
"笃志"具有文化和德育双重属性。笃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笃志也是人格修养教育或德育的重要环节。深入开展笃志教育必须准确理解"何为笃志的教育"和"为了笃志的教育"两大命题,具体解决"笃志教育是什么""如何进行笃志教育"的问题。
潘小春
关键词:传统文化笃志
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文化研究向度被引量:5
2009年
当前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的"信息主义"取向存在着批评对象片面、批评标准单一、批评视域封闭、批评理论和方法匮乏等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从侧重媒介信息到强调媒介文化的转变。这种转变有赖于文化研究视角的引入。总体而言,这一视角的引入,将有利于人们重新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立场、内容和目的。
李凡卓班建武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信息主义文化研究
回望“打他,就是看得起我!”——师生关系的中华文化坚守被引量:1
2020年
我最初比较自觉地反思师生关系的文化特性,是十多年前论述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的时候~①。体罚,一度似乎是人人喊打的师德问题。但我记得第一天上学时,父亲曾经牵着我的手认真地对启蒙老师拜托说:"调皮就打他。打他,就是看得起我!"后来一交流,许多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竟然都有类似的教育故事。
檀传宝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德问题启蒙老师文化坚守体罚
国际视野下媒介教育促进公民教育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展望世界,公民教育的推动者们希望借助媒介教育的力量,使学生积极生活于现代信息社会和行使公民权利。当前,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芬兰、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甚至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区都已将媒介教育纳入中小学的公民教育体系,通过媒介教育令公民教育更出色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本文对其兴起的背景、意义价值以及途径进行清晰的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
陈苗苗檀传宝
关键词:媒介教育公民教育
论德育活动中的习惯性表达及其边界
2017年
德育活动中存在很多习惯性表达,我们将这些表达自然地与特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并当作既定事实来接受和践行,却鲜少质疑这些价值表达背后的逻辑。这些存在于德育活动中的习惯性表达神话化的过程与民主社会的精神和现代教育对人的理性培育相背离。故应当对其中的实体性内容进行解构,通过说理的方式进行价值引导;而对于德育活动中的精神性内容,必要的神话化处理有助于维持其神圣性,保证永恒价值的存续。所以,对德育活动中的习惯性表达的边界进行划分是对德育活动进行价值引导的有益建构。
谷彦慧
全面把握教育对象的多重身份属性
2023年
不管是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实践界,关于教育,大家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教育要想真正取得实效,需要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教育对象的认识,基本上遵循的是心理学的认知路径,致力于揭示其带有跨文化、跨时空的所谓的身心发展规律。现有的大多数教育学教材在关于教育对象的论述方面,基本上采用的就是以这样一种心理学的分析范式来呈现有关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毫无疑问,心理学是我们了解和认识教育对象的重要学科视角,它对于我们把握教育对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在心理机制的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心理学作为具有自然科学特征的学科,它更多的是将人的认知、态度、行为等层面的发展看作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存在就被还原为一种自然事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教育对象作为人的存在的丰富性降格为了一种物的存在的客观性,从而不可避免地使我们丧失了对教育对象丰富性的全面认识。
班建武
关键词:身心发展规律内在心理机制教育学教材多重身份主观意志
论阅听人假设与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变迁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以阅听人为线索对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六种经典范式做了一番考察,发现这些教育范式的变迁与其对阅听的认识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而言,阅听人在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变迁中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群体到个人的嬗变过程。正确认识阅听人假设的变化对建立适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李凡卓班建武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范式
德育始于家庭,但不应囿于家庭
2022年
父母应当充分利用家庭情境来开展社会性德育,促进孩子更好适应社会。家庭是儿童接受道德熏陶和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德育老师,孟母三迁等故事都体现了母亲对孩子实施良性德育的过程。但在实践中,很多儿童身上深深镌刻着来自家庭的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道德规范和教养方式,无法与家庭之外更广阔的道德世界保持良好互动。
关嘉琦
关键词:德育孟母三迁教养方式家庭儿童接受道德规范
学生操行评语改革的现代性解读被引量:2
2012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步入21世纪后,我国中小学学生的操行评语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从传统操行评语到现代操行评语的转向。在改革中,无论评语的形式还是内容的改变,都体现着对现代性的追求:评语本身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从被视为客体到被视为主体。这种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有助于对人的主体性与现代性的培养。然而,这种对现代性的追寻尚未完成,且存有危机:作为现代性重要内容之一的理性并没有得到重视——评语文学性有余,真实性与教育性不足;人称代词固化和新模式化可能会导致评语重新走向封闭。
郭冰
关键词:学生操行评语德育评价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