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 作品数:356 被引量:756H指数:11
- 相关作者:陈学文田富鹏李海华李萍康宇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障碍物遮挡下漂移涡旋光束拓扑荷数的测量被引量:3
- 2023年
- 复杂环境中漂移扰动和不透明障碍物破坏光振幅和光相位,给拓扑荷数(TC)精准测量带来挑战。分析了两种均匀离轴的多中心涡旋光束和一种随机离轴的漂移涡旋光束经扇形不透明障碍物(SSOO)后的传输情况,提出一种利用单柱透镜测量漂移涡旋光束TC的方法。对比光强法、傅里叶变换法以及相位法在极端条件下对漂移涡旋光束TC测量的结果,发现在以上3种方法失效时,所提方法仍可对输入光束的TC值大小及符号作出准确判断。这种抗光束漂移和抗遮挡的TC测量法对基于涡旋光的光通信和光加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李岩松陈君傅钢坤戚国震石岩赵春柳金尚忠
- 关键词:物理光学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光束漂移
- 基于生长时间光谱法的大肠菌群快速检测仪器的设计被引量:2
- 2018年
- 针对微生物快速检测的需求,基于生长时间光谱法设计了大肠菌群快速检测仪器.根据大肠菌群指数生长期与大肠菌群浓度的关系来计算大肠菌群初始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大肠菌群的指数生长时间进行检测;通过实验确定了625 nm作为分光光度检测波长;设计了基于双积分球的仪器光路结构,提高了仪器对透过率的测量稳定性,采用样品从实验开始时的初始透过率降低至初始透过率的70%时所需时间作为生长时间,显著降低了检测所需时间,对大肠菌群100 cfu/m L的检测,只需要276 min.建立了大肠菌群的生长时间与大肠菌群初始浓度的数学模型.设计实验评价了本方案平行样标准偏差小于12. 61%;与滤膜法进行比对,相关系数0. 979.
- 袁琨沈昊阳贾东芬冯达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微生物分析仪大肠菌群
- 磁流体光纤磁场传感技术综述被引量:5
- 2020年
- 针对磁流体的光学磁光特性,着重介绍了常见的5种类型的光纤磁场传感器,包括基于干涉机理的光纤磁场传感器、基于光纤光栅结构的光纤磁场传感器、基于倏逝波机理的光纤磁场传感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机理的光纤磁场传感器和基于光子带隙效应机理的光纤磁场传感器,分别分析了各种磁流体光纤磁场传感器的技术性能,并指出其技术难点,最后展望了磁流体光纤磁场传感器的研究方向。
- 刘玉婵刘月明徐程
- 关键词:磁流体光纤传感器传感机理磁场测量
- 基于扩展光源的双自由曲面均匀照明设计方法被引量:4
- 2023年
- 提出一种基于双自由曲面的均匀照明设计方法,根据几何光学理论和能量映射关系,设计了距高比为1的双自由曲面透镜。通过将扩展光源和透镜表面离散化,对扩展光源进行反向追迹构建新的双自由曲面。借助光学仿真软件模拟了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距离光源1000 mm处的目标面实现了半径为1000 mm的均匀圆形照度分布,照度均匀度达92.3%,该方法有效提升了基于扩展光源的目标面的照度均匀性,设计过程无需对自由曲面反馈优化,大大缩短设计时间,过程简易方便。
- 曾茂庭楼俊岑松原高同瑞
- 关键词:光学设计自由曲面均匀照明
- 金纳米粒子增敏的SPRi技术应用于遗传性血栓疾病的检测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SPRi)技术,欲对遗传性血栓疾病4种基因型实现高通量高灵敏的检测。方法:采用多聚腺苷酸(polyA)嵌块将探针简单快速地固定在金表面,制备了polyA-DNA-Au NPs作为增敏介质,结合SPRi技术的检测方法,对遗传性血栓疾病中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和凝血因子FV G1691A 4种DNA基因型进行了高通量定量检测。同时,对检测的可行性、灵敏度以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种基因型的检测限可分别低至10.5 pmol/L,12.0 pmol/L,8.0 pmol/L和11.0 pmol/L。在超过16个检测周期后,信号强度仍然保持在98%以上,表明该检测技术的敏感性、重复性较好。结论:金纳米粒子增敏的SPRi技术可实现高通量高灵敏的遗传性血栓疾病标志物检测,并有望推广到更多DNA疾病的检测中。
- 李伊凡金尚忠姜丽谭航彬蒋彩玲于自珍
-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
- 光谱法研究甲啶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甲啶铂(picoplatin)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但其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模拟人生理条件(Tris-HCl缓冲溶液体系,pH7.4)下甲啶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甲啶铂对BSA的内源荧光(336nm)有猝灭作用。在室温296K和模拟人体温度310K条件下,甲啶铂对BSA的荧光猝灭效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属于静态猝灭。运用位点模型计算出296K、310K时结合常数分别为4.032×10^(4)、2.181×10^(5)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10、1.31,说明甲啶铂对BSA的靶向目标仅有一个。根据计算所得的热力学参数ΔH>0,ΔS>0,说明甲啶铂与BSA分子之间以疏水作用力为主,且结合反应为吸 热反应。时间分辨荧光结果表明,BSA中第212位Trp残基可能是甲啶铂的靶向目标,且温度升高有利于甲啶铂与BSA反应的正向进行。
- 丁浩叶满萍彭娟胡劲普绍平丛艳伟王应飞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 Sn^(2+)-Mn^(2+)共掺杂Gd_(2)O_(3)-Al_(2)O_(3)-SiO_(2)玻璃光致发光性能与能量传递
- 2022年
- 通过传统的高温熔融淬火技术制备了Sn^(2+)-Mn^(2+)共掺杂的Gd_(2)O_(3)-Al_(2)O_(3)-SiO_(2)(GAS∶0.5Sn^(2+),yMn^(2+))玻璃。研究了玻璃的光致发光特性和Sn^(2+)-Mn^(2+)能量传递过程。在365 nm激发下,随着Mn^(2+)浓度的增加(1.0%,1.5%,2.0%,2.5%,3.0%,3.5%,4.0%),玻璃中Sn^(2+)的发光强度逐渐降低,而Mn^(2+)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大。Sn^(2+)的衰减时间随着Mn^(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玻璃中产生了Sn^(2+)到Mn^(2+)离子的能量传递。GAS∶0.5Sn^(2+),yMn^(2+)玻璃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随着Mn^(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其最大值为25.48%。玻璃中Mn^(2+)离子浓度达到4.0%时,其发光属于准白光发射,色坐标为(0.323,0.273)。另外,本文还研究了Sn^(2+)-Mn^(2+)共掺杂玻璃的发光热猝灭现象,Sn^(2+)发光中心电子跃迁所需克服的热激活能约为0.23 eV。
- 华哲浩唐高魏钦华秦来顺蔡培庆林慧兴周真真钱森王志刚
- 关键词:铝硅酸盐玻璃白光发射
- 微腔效应下有机LED器件光谱调节机制
- 2018年
- 通过实验我们制备了基于Alq3的顶发射型微腔器件,通过优化两端电极结构,得到顶发射器件的电致发光谱的半峰宽降低到40nm,与基于Alq3的传统底发射器件相比窄化了68nm。为了进一步提高器件效率,论文针对于绿光有机LED器件,还提出了相应的有效腔长和发光层距离低端电极的距离。
- 陈欣平厉强陈亮
-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微腔
- 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NIMDO方案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 2022年
- 作为地面通信手段的备份,也为了提供更可靠的时频传输路径,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NIMDO方案,并设计了一套使用更可靠通信的远程时间溯源装置,利用北斗短报文通信传输参考端的时频数据,客户端解析时频数据并完成对客户端NIMDO的驯服。实验结果表明:在短基线条件下,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NIMDO方案实现了远程时间精确溯源,客户端与参考端间的溯源偏差优于±4 ns,溯源偏差的不确定度为3.6 ns。
- 顾杨义陈亮梁坤杨志强
- 关键词:计量学
- 基于字典学习的星空图像多帧超分辨融合方法
- 2024年
- 目的:研究一种针对星空图像的多帧超分辨融合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字典学习构建基于星空样本的高低分辨率自适应学习字典对,对输入低分辨星空图像进行稀疏分解,根据稀疏分解系数和高分辨字典重构得到高分辨率星空图像;然后采用时序多帧融合去噪的方法,对高分辨率星空图像进行噪声消除,融合得到信噪比更高的高分辨率星空图像。结果:根据本文设定的无参考图像信噪比计算公式对超分辨融合效果进行评价,3组实验融合图像相较于基于字典学习的超分辨重建图像信噪比分别提升0.76,0.99,0.38。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星空图像的多帧超分辨融合,并有效提升融合图像的信噪比。
- 来金涛徐睿
- 关键词:超分辨重建字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