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 作品数:1,076 被引量:3,112H指数:21
- 相关作者:吉国力沈志煌王昕王晓光鲍平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 工程机械减振降噪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
- 2017年
- 目前国内的工程机械研究基本上是围绕整机性能展开,忽视了整车的振动、噪声和舒适性(称为NVH性能),而工程机械的NVH性能已成为用户关心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客车和工程机械要发展并跻身世界市场,必须解决整机存在噪声偏高的共性问题,提升NVH品质。
- 侯亮郭涛蔡惠坤祝青园曾晓岚卜祥建黄阳印吴永华
- 关键词: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减振降噪整机性能NVH
- 飞机典型液压管路系统减振优化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研究管道走向和卡箍位置对管道应力的影响。方法以飞机典型液压管路系统为优化对象,对管路系统及支持结构进行动力学参数化建模,使用MATLAB和MSC.NASTRAN构筑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减振优化计算平台,以管壁结构和飞机支持结构的动态应力响应最小为优化目标,对管路走向(包括拐折位置、曲率半径)、卡箍位置进行优化计算,从而建立一种飞机管路系统设计中的自动减振优化计算方法。结果使用建立的减振优化计算平台优化计算设计后,飞机典型液压管路系统最大动态应力值降低了50%。结论提供的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通过优化管道布置参数降低应力水平。
- 黄虎闵强张保强王用岩
- 关键词:参数化建模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CNN-BiLSTM模型的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被引量:21
- 2022年
-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主要动力源,其可靠性是保证飞机安全的关键。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对于提高航空发动机的可用性和降低其寿命周期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预测算法存在对航空发动机多维数据特征提取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网络融合模型。首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获取特征中的长短期依赖关系;其次,使用注意力机制来突出特征中的重要部分,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C-MAPSS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出航空发动机的剩余使用寿命,并比传统方法有着更高的预测精度。
- 张加劲
-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
- 考虑自愈现象的轴承多阶段退化剩余寿命预测
- 2025年
- 轴承服役过程存在“自愈”等非线性退化现象且缺乏训练寿命标签,限制了智能轴承寿命预测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多阶段退化标签构建(multi-stage degradation label construction,简称MDLC)方法。首先,运用深度自编码网络与高斯分布的自适应3σ法则,根据振动信号统计特征识别轴承的初始退化点;其次,利用自下而上分割算法,基于均方根特征值曲线划分轴承退化阶段并分段拟合,构建多阶段退化剩余寿命标签;然后,搭建长短时记忆人工神经网络的寿命预测模型,以有监督的方式训练并优化该模型;最后,利用XJTU-SY滚动轴承加速寿命试验数据集测试所提出的方法,并与经典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准确识别轴承初始退化点,且剩余寿命预测误差更小,验证了其有效性与准确性。
- 卢锦枫吴太欢罗华耿
- 关键词: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 堆叠钢材自动打包机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16年
- 针对堆叠钢材质量重、体积大、翻转难的特点,以西门子S7-2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Weinview触摸屏为核心设计了原位自动打包自动控制系统.在此系统中,开发了PLC和触摸屏控制程序,实现了打包规格和电机速度等工艺参数的在线设置,完成自动打包、手动调试、报警保护和故障诊断等系统功能;开发设计了设计4路频率独立可调的脉冲发生电路,作为电机通用驱动板.所设计系统可以在1min之内对尺寸400mm×600mm×800mm^600mm×800mm×2 000mm、质量为1~3t的堆叠钢材完成自动打包,提高了生产效率.
- 柳娟陈曦胡昕彤林义煌仇存凯
- 关键词:触摸屏自动控制系统
- 核电厂气动阀限位开关状态监测与自动校正装置的设计
- 2025年
- 针对部分具有短行程的气动阀阀门动作时出现双限位导致异常工况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核电厂气动阀限位开关状态监测与自动校正装置。该装置能够实时采集限位开关输出电压以监测限位开关的状态,并实现可视化显示,便于维修人员实时获取限位状态;通过设定逻辑来判断气动阀的状态,若存在双限位情况,维修人员可通过人机界面输入校正指令,控制器驱动机械臂自动调整限位开关的相对位置,以规避双限位工况,对于限位开关正确输出信号与反馈控制及维修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
- 代景琪蔡宇恒刘惠
- 关键词:自动校正控制逻辑
- 基于Epsilon算法加速的导重法拓扑优化求解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拓扑优化模型求解过程中需要多次迭代才能得到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收敛结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Epsilon算法加速迭代序列收敛的方法。在求解大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过程中,依据导重法迭代格式首先迭代了k次,然后对所得到的迭代序列的后m项作Epsilon算法运算,将所得到新向量作为下次导重法迭代的初始值,以此类推直到满足收敛条件。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计算及研究结果表明,用Epsilon算法加速后的迭代格式求解拓扑优化问题能够减少迭代次数,具有更高求解效率。
- 张昆鹏吴晓明
- 关键词:拓扑优化导重法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速直升机旋翼翼型气动优化设计
- 2024年
- 针对高速直升机旋翼翼型的气动优化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翼型多目标气动优化框架。首先,搭建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旋翼翼型气动力系数的代理模型。以SC1095旋翼翼型作为基准翼型,采用CST方法对翼型进行参数化表示,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生成用于深度神经网络训练的翼型数据集。综合考虑直升机前飞、机动和悬停状态等多设计点的气动性能,开展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代理模型结合多岛遗传算法的高速直升机旋翼翼型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相比于基准翼型,在没有损失悬停和机动性能的前提下,优化翼型显著改善了前飞性能。分别采用基准翼型和优化翼型建立共轴刚性旋翼,计算并分析前飞状态下基准旋翼和优化旋翼的气动性能,结果表明优化翼型可以显著地提升高速直升机旋翼的气动性能。
- 柳家齐陈荣钱楼锦华韩旭吴昊尤延铖
- 关键词:旋翼翼型气动优化代理模型
- 2024年无人机热点回眸
- 2025年
- 2024年,无人机技术正以智能化、自主化和系统化为核心驱动力,深刻重塑着低空经济与智能空域的全球格局。从无人机自主飞行与智能控制、无人机集群协同、无人机集群验证、反无人机技术及无人机管控与低空经济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无人机相关技术2024年的代表性进展、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当今,无人机技术正通过跨领域的技术集成和智能生态构建,从单一工具化应用跃升为系统级战略支柱,而低空经济的快速扩张对全球空域治理、多模态感知、任务优化以及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的无人机必将以智能空域治理为基石、以协同创新为引擎、以新质能力提升为目标,打造面向未来场景应用的无人机生态新体系,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智能空域全球布局及多领域纵深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与行业引领。
- 段海滨梅宇牛轶峰李彬刘冀川王寅霍梦真范彦铭罗德林赵彦杰朱纪洪袁莞迈王思远魏晨
- 基于粒子阻尼的动力装置基座减振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13
- 2021年
- 以动力装置安装基座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解释粒子阻尼的减振特性,借助有限元和离散元等仿真工具,确定粒子阻尼的初步设计方案,并通过振动特性及振动能量分析优化其布置位置,并对粒子的材质、粒径、填充率、表面摩擦因数、表面恢复系数等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设计仿真计算的模型验证试验台,通过减振特性测试,从粒子的材质、粒径、填充率、安装位置等角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粒子阻尼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优化设计方案预期效果,并得到有效验证。该方法为动力装置安装基座的减振增添了新的控制手段,为进一步提升船舶隐身性贡献力量。
- 叶林昌肖望强沈建平卢大军林昌明
- 关键词:动力装置减振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