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于2019年10月14日出席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关活动时强调要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校性"创业教育以广泛性为着眼点,在教学理念上超越以往只针对少数人的精英式教育,其内涵在于覆盖性地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思维,这与我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在逻辑和内涵上具有一致性。该文深入访谈了卡尔·施拉姆、杰尔姆·卡茨和布鲁斯·金玛三位学者,他们从各自的教育背景和岗位上对美国高校"全校性"创业教育兴起的原因做出了回答,并针对考夫曼基金会主导下美国高校"全校性"创业教育项目的开展取得了何种成效以及需突破何种困境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还对学界认为高校推动"全校性"创业教育有悖于大学使命和学院传统的观点,以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业教育是否存在合理性等富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卡尔·施拉姆(Carl Schramm)是国际上公认的创新创业及经济增长研究领域的重要领袖,他在考夫曼基金会(Kaufman Foundation)担任了10年主席,随后执教于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的信息研究学院。在担任考夫曼基金会主席期间,在卡尔的领导下,考夫曼基金会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机构,成为经济增长和创新创业最大私人资助机构。卡尔在创业研究领域也颇有建树,他的著作主要有《真正创新的内部》《医疗保健及其成本》《创业力》《好的资本主义,坏的资本主义》。杰尔姆·卡茨(Jerome A. Katz)先后在罗德学院、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学习,现就职于圣路易斯大学(Saint Louis University)管理部门,他致力于创业教育和中小企业研究,曾经两次被《INC》商业杂志评为世界顶级的小企业研究人员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创业、企业的出现与增长》《中小企业创业管理》《创业型小型企业》等,并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