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作品数:5,532 被引量:5,563H指数:17
- 相关作者:胡大雷黄伟林张利群力之吴大顺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民俗旅游村的政府管理刍议——以广西龙胜为例被引量:2
- 2007年
- 论文以民族地区的实证资料分析政府对民俗旅游的多方面管理。提出理论假设:政府在农村的日常行政工作的各项任务与民俗村的建设存在一致性,说明政府介入民俗旅游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民俗旅游建设对繁荣农村文化和促进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作用,由此预示民俗旅游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之一。
- 徐赣丽
- 关键词:民俗旅游政府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
- 论李贺神鬼诗反诗歌传统的美学特征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从李贺神鬼诗的"立志"到"破志"的演变过程,反映诗歌"神鬼情"独特魅力,论述诗人诗歌世界中"情"与"志"区别于以往传统中国诗歌"言志"和"缘情"的美学特征,提出神鬼诗的非传统诗歌意义的"情""志"说。
- 王抒凡
- 关键词:诗言志诗缘情
- 中古家训的“文学”教育经验及其启示——兼论中古“文学”家风的构筑
- 2018年
- 门阀社会以家谱保证世家大族的血统延续,家训重视文学教育以保证世家大族的文化延续。中古家训的文学教育,面对过时的繁琐经学,倡导读书"贵要""贵博",指导社会时尚的诗赋创作;中古家训以自诩文学创作的经验来引导后辈创新,以创新作为"文学"家风的标志,称只有"立言"创新才能"争雄"当前、后世"不朽";中古家训的文学教育以建立"文学"家风为宗旨;中古家训具有别样化的教育理念,提倡文学创作要看天分兴趣、顺其自然,实施知音化的传授,把文学教育与为人处世结合起来,这些都是中古家训独特的文学教育经验,也显示各个家族的"文学"家风各有独特之处。
- 胡大雷
- 关键词:门阀家训文学教育
- 生死间的暧昧:清代"尸变"故事中的观念与情感被引量:1
- 2012年
- "尸变"故事在清代志怪小说和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清代社会中盛行的"停柩浮厝"的独特葬俗是"尸变"故事得以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故事本身则从独特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死、灵肉、人鬼等概念的分类与理解;也揭示出清代社会"停柩浮厝"与"入土为安"两种相冲突的观念给人们带来的文化张力和社会压力。"尸变"故事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在面对逝者时普遍存在的怀念、不舍与厌恶、恐惧两种本能情感间的人性冲突。
- 海力波
- 清初遗民心态的嬗变被引量:2
- 2012年
- 清初遗民是明清易代时产生的一个不仕新朝的特殊群体。从公元1644到1695约50年时间里,清初遗民的心态不断地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嬗变。易代之初,清朝残酷野蛮的政策,国破家亡的伤痛激起了遗民们的愤慨和激烈的反抗。到顺治中后期,清朝的统治逐渐稳固,遗民反清复明的梦想也渐渐破灭。物质和精神的压力使遗民们开始游移彷徨,到康熙十七年后,遗民们已经默认了清朝的合法地位。说明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历史逻辑规律。
- 李彦蓉
- 关键词:清初明遗民心态嬗变
- 苦难中的诗意——论迟子建中短篇小说的和谐文化
- 2013年
- 迟子建自步入文坛以来,她的文学创作蕴含着浓厚的和谐文化。她善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去化解个体的罪恶,她描写朴实却深沉的爱情,宣扬人性的善与美,无论是个体的追求还是集体的相处,其理想都是欲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她对"和谐"的美学追求,是通过在苦难中创造诗意来达到的。这在她的中短篇小说里,尤为突出。
- 谢菊
- 关键词:和谐文化诗意
- 中小学语文教材对《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实施
- 2006年
- 陈小燕
- 关键词:《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小学语文教材循序渐进固定短语推荐性
- 文学批评的评价制度建设被引量:1
- 2009年
- 文学批评的评价制度是文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艺制度下建立起文学批评的评价制度、评价体制和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建立公平、公正、科学的评价制度才能有效地推动文学的健康发展。针对多种形式的评价制度的设立是尤为必要的,但是目前评价制度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评价制度存在一些制度化和体制化的弊端,需要通过进行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来解决,并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
- 唐果
- 关键词:文学批评
- 释“少”
- 2009年
- “少”在甲骨文当中是画四个小点,这与画三个小点的小非常相似。实则“少”为“小”的分化字,古代“少”、“小”本为一字,互训通用。它们在音艾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证“少”的本义为细小沙粒,其它引申义也因此而来。
- 冯莉
- 关键词:本义引申义
- 曹操“拟乐府”与建安风骨的发生被引量:3
- 2018年
- 建安风骨的发生是从曹操"拟乐府"开始的。曹操推进礼乐文化建设促进了汉乐府在建安的广泛传播,汉乐府的音乐基础又决定着其"拟调"为主的创作方式。曹操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做法突破了东汉文人乐府在主题上的劝诫模式,其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突破了汉乐府"普世性"的抒情模式,从而奠定了建安文学的发展基调,引领了建安诗歌的创作风气。
- 吴大顺
- 关键词:建安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