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65 被引量:264H指数:10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18篇生物学
  • 6篇历史地理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盆地
  • 8篇地震
  • 7篇潮汐
  • 6篇植物
  • 6篇古气候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4篇页岩
  • 4篇油页岩
  • 4篇灾害
  • 4篇松辽盆地
  • 4篇气候
  • 4篇侏罗世
  • 4篇孢粉
  • 3篇地球
  • 3篇地球自转
  • 3篇地质
  • 3篇地质意义
  • 3篇敦化盆地
  • 3篇植硅体

机构

  • 65篇吉林大学
  • 5篇沈阳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石油
  • 2篇美国印第安纳...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天津市文化遗...
  • 1篇德州农工大学

作者

  • 11篇杨冬红
  • 7篇王璞珺
  • 7篇刘招君
  • 7篇杨学祥
  • 6篇柳蓉
  • 5篇高有峰
  • 5篇刘冬青
  • 5篇张新荣
  • 4篇孙革
  • 4篇杨小红
  • 4篇徐银波
  • 4篇汤卓炜
  • 3篇瞿雪姣
  • 3篇蔡大伟
  • 3篇孙平昌
  • 3篇方石
  • 2篇周建波
  • 2篇胡克
  • 2篇胡晓峰
  • 2篇全成

传媒

  • 16篇世界地质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沉积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边疆考古研究
  • 2篇人类学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西域研究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文物春秋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南斜坡区三叠系含油气性复电阻率法检测
2019年
利用复电阻率法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断裂带夏南斜坡区开展油气检测工作,以降低钻探风险。在对成果剖面综合分析后,将研究区内8口已钻井的试油情况进行标定。结果表明,视充电率(> 9%)和电磁电阻率(<9Ω·m)是本次复电阻率法油气异常识别的阀值。根据阀值在剖面上识别了12个异常区域,结合已有勘探成果,综合分析各异常区的含油气性,认为夏南斜坡区整体异常较弱,夏039井处异常显示较好,钻探风险较低。复电阻率法在圈闭内含油气检测方面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及成本优势,可作为油气勘探的有效辅助检测手段。
张明玉沈伟方石季焕成张雷张斌徐文秀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复电阻率法油气检测
吉林白城双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及其环境被引量:7
2017年
本文对中国东北地区目前所知较早的双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古代人类的生存模式。本项研究的主要材料基于2007年双塔遗址一期地层及遗迹单位出土的三万多件以脊椎动物为主的动物遗存,并结合孢粉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主要采用比较解剖学、动物地理学、动物生态学,以及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分析方法。约一万年前双塔遗址周围处于干旱的沉积环境,气候较冷,双塔一期早中段,植被覆盖率较高,呈现出草甸为主的植被景观,还曾有林地和一定规模的河湖;然而,晚段的植被覆盖率降低,环境变为半荒漠;人们采用的是以蒙古兔、环颈雉等小型动物为主要狩猎对象,兼营渔捞的广谱型肉食资源获取的经济形态;结合对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组合分析,推断当时人们采用的是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广谱型生业模式,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存对策。
汤卓炜王立新王立新段天璟张全超张全超
关键词:动物群
巴格毛德油页岩中稀土元素特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2
2010年
油页岩中的稀土元素(REE)研究不仅可以用于解决岩石地质成因,提供物质来源信息,而且可以对REE含量进行资源评价,有利于油页岩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测试并分析了银额盆地巴格毛德凹陷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巴音戈壁组(K1b)巴格毛德油页岩REE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油页岩中的REE总量(∑REE)为94.8×10-6~178×10-6,平均值为126×10-6,低于其围岩的∑REE;轻、重稀土元素含量比值(∑LREE/∑HREE)为2.60~3.45,平均值为3.10。(La/Yb)N为0.57~1.02,平均值为0.89,表明油页岩中LREE、HREE分异不明显,LREE相对HREE富集,属于LREE低度富集型。Eu表现为明显负异常,Ce表现为微弱的正异常,表明了油页岩形成于还原的古湖泊环境。油页岩样品∑REE与其微量元素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油页岩中的REE主要来自陆源碎屑沉积。油页岩样品δCe与δEu、δCe与∑REE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表明成岩作用对REE的影响十分有限,研究区油页岩的成岩阶段处于未成熟阶段。
柳蓉刘招君郭巍陈会军胡晓峰周人杰
关键词:油页岩REE成岩阶段
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孢粉分析与古环境初步研究
2017年
一、引言后套木嘎遗址位于吉林省大安市红岗子乡永合村西北约1.5千米,新荒泡东岸的一处漫岗上。遗址中部的地理坐标为北纬45°39′27.5″,东经123°47′15.1″,海拔130~155米。岗顶高出西侧湖面6~12米。通过2012年春开展的区域性考古调查,查明遗址现存范围南北长约2150米,东西宽约1190米,面积近141万平方米。
汤卓炜刘玮王立新
关键词:孢粉分析禾本科植物真菌孢子考古学文化莎草科
敦化盆地晚全新世泥炭沉积中植硅体古气候记录的时频分析
2010年
沉积地层中古气候参数的多层次性以及解释过程中的人为性使古气候重建结果带有一定的误差。采用Morlet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对敦化盆地吉祥和榆树剖面中植硅体记录的古气候参数进行时频分析,探讨植硅体反演的古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吉祥剖面在频率域尺度a≥30时的小波变换系数波谱及能量变化与榆树剖面在a≥20时存在相似性,且均具有6个不同能量聚集区域,因此把敦化盆地晚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迁分为6个阶段:公元前730年以前为温暖降温期;公元前730—公元前205年为温和湿润并逐渐变凉时期;公元前205—公元255年为温暖时期;公元255—525年为降温变冷时期;公元525—1220年为温暖湿润时期;公元1220年以来进入气候波动比较频繁时期。Morlet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可以有效处理古气候信息的叠加,减小人为性分析带来的误差,在古气候分析中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张新荣方石胡克王东坡
关键词:植硅体古气候全新世敦化盆地
罗子沟盆地有机质热演化对砂岩物性的改造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岩石薄片观察、压汞分析、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等方法对罗子沟盆地大砬子组砂岩物性特征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罗子沟盆地大砬子组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岩石孔隙度高,孔隙度主要为16.2%-26.4%,次生孔隙占总孔隙度面孔率的88%,但总体渗透率极低,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3-1.68)×10^-3μm^2,为高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有机元素分析、色谱分析、岩石热解及显微组分镜检分析表明,罗子沟盆地大砬子组泥页岩中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有机酸对砂岩中长石等矿物的溶蚀作用是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原因,但有机酸溶蚀产生的次生矿物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孔隙喉道。因此,研究区砂岩形成高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
柳蓉杨小红董清水刘冬青林斌徐银波张超
关键词:有机质热演化有机酸次生孔隙
长春-延吉缝合带:性质与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长春-延吉缝合带(或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是由佳木斯-兴凯地块与华北板块之间俯冲拼贴形成的增生杂岩带。该缝合带自西向东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包括西段吉林-红旗岭、中段桦甸-两江和东段华集岭-开山屯组成。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以延边地区发育的开山屯混杂岩为代表,自西向东包括石头口门-烟筒山高压红帘石片岩,以及原定为“呼兰群”、“色洛河群”、“青龙村群”等一系列沿着缝合带分布的构造杂岩等,它们均发育“基质包裹外来岩块(block-in-matrix)”的混杂岩结构,并在吉林东部石头口门、烟筒山和延边开山屯等地区发现高压矿物组合,因此,这些杂岩应代表了佳木斯-兴凯地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拼贴过程中形成的增生杂岩。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原岩年龄大致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最小峰期240~250Ma),并被时代为~220Ma的晚三叠世大酱缸组磨拉石层序不整合覆盖,这一直接证据与近期发表的年代学证据一致,共同证明了长春-延吉缝合带的就位时代为中三叠世(220~240Ma),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晚古生代或更早。区域构造分析显示,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不是天山-北山-西拉木伦河-长春断裂带的东延部分,而是佳木斯-兴凯地块西南缘分布的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的南部组成部分,形成于三叠纪-早侏罗世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过程中,佳木斯-兴凯地块自东向西的“剪刀式”闭合过程。因此,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记录了古亚洲构造域的结束和太平洋俯冲开始的关键时期,为两大构造域叠加与转换的关键性地质证据。
周建波周建波韩伟曹嘉麟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被引量:23
2013年
温室效应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温室气体的主体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水汽.当水汽凝聚为云,就会遮蔽阳光,起到降温作用.太阳辐射量变化不足以解释气候变化的振幅,关键在于存在太阳能量积累和释放的多种效应,其中"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最为显著.太阳能在地球各圈层的不同分配也是地表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其中"地磁层漏能效应"和"臭氧洞漏能效应"最为显著.气候变化周期是天文周期微力激发的结果,其能量来自太阳能量的长期积累.目前处于1500~1800年气候周期的变暖高峰,20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6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阶段.本文通过历史资料反复核对,证实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大于11年时期、潮汐极大期、低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已经查出重复出现两个连续周期,除太阳活动变化外,强潮汐是其形成的原因.全球气候有准60年、200年、18000年等周期,这些周期与潮汐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特别是179~200年周期,在太阳黑子活动、潮汐变化和冷暖变化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形成对应的周期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冷暖变化的原因不只限于大气层本身,而确有可用于气候预测的星体运行的变化信息.规律表明,2007年开始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和潮汐极大期使我国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并将在2020年达到高潮,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杨冬红杨学祥
关键词:潮汐地震太阳黑子温室效应海温
黑龙江渐新世银杏大化石及其古气候和植物地理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首次报道我国渐新世银杏属植物叶化石。化石采自黑龙江汤原县太平川剖面宝泉岭组,角质层保存状态良好。叶为下气孔式。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平周壁较平。下表皮大量气孔器不规则地散布于脉间区,形成气孔带;气孔密度约为117个/mm2;气孔器为单环式,保卫细胞下陷,侧副卫细胞角质化强烈并形成乳突。当前材料的形态及显微构造特征与古近纪北半球广泛分布的铁线蕨型银杏Ginkgo adiantoides(Ung.)Heer emend.Flo-rin(auctorum multorum)基本一致。这是我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新的银杏大化石记录,对于探究银杏属在我国新生代的分布、迁徙以及当时相关的古植物地理和气候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全成周志炎
关键词:银杏角质层渐新世
宁安北安南山旧石器地点石器研究
2020年
2017年4月19日-29日,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旧石器考古队,对牡丹江-绥芬河流域进行了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4月21日,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北安村东南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采集到石制品113件。石器以小型为主,原料多为流纹斑岩、流纹岩、黑曜岩和玄武岩,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断块和工具。其中工具以片状毛坯为主,加工方式主要为单向加工,类型包括石锤、刮削器、尖刃器、凹缺器和雕刻器。根据该地点所处阶地及工具组合推测,其时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陈全家杨枢通林森李有骞申左君
关键词:牡丹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晚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