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

作品数:1,192 被引量:4,624H指数:22
相关作者:覃谦刘才堂乔巨峰关晓东郭发良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57篇期刊文章
  • 10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34篇医药卫生
  • 8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9篇手术
  • 91篇护理
  • 81篇细胞
  • 71篇切除
  • 60篇疗效
  • 58篇动脉
  • 58篇切除术
  • 56篇综合征
  • 54篇肿瘤
  • 53篇超声
  • 51篇腹腔
  • 48篇血管
  • 45篇腹腔镜
  • 44篇术后
  • 40篇静脉
  • 40篇甲状腺
  • 31篇耐药
  • 28篇腹膜
  • 27篇透析患者
  • 24篇耐药性

机构

  • 1,164篇中山大学
  • 17篇中山大学附属...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4篇中山大学孙逸...
  • 8篇广州医学院第...
  • 7篇东莞东华医院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6篇广东医科大学
  • 5篇暨南大学附属...
  • 5篇中国烧伤创疡...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4篇长春市中心医...
  • 4篇东莞市第五人...
  • 3篇广州医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桂林医学院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45篇覃谦
  • 38篇卜会驹
  • 33篇李洪
  • 32篇李君久
  • 31篇王力斌
  • 31篇唐世龙
  • 30篇邹原方
  • 29篇刘才堂
  • 27篇朱学海
  • 26篇张丽华
  • 25篇吴远军
  • 25篇张小兵
  • 25篇卢庆晖
  • 25篇刘彦慧
  • 24篇郭发良
  • 23篇张元春
  • 23篇温海洋
  • 21篇李爱辉
  • 20篇王明波
  • 20篇张丽

传媒

  • 2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1篇临床和实验医...
  • 21篇国际检验医学...
  • 20篇岭南急诊医学...
  • 20篇中国实用医药
  • 19篇吉林医学
  • 14篇海南医学
  • 13篇当代医学
  • 13篇深圳中西医结...
  • 13篇中外医学研究
  • 12篇临床医学
  • 1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0篇临床超声医学...
  • 10篇国际护理学杂...
  • 10篇中国医学创新
  • 9篇中国医师杂志
  • 9篇中华普通外科...
  • 9篇中国误诊学杂...
  • 9篇中国CT和M...
  • 9篇护理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0篇2022
  • 46篇2021
  • 66篇2020
  • 55篇2019
  • 51篇2018
  • 78篇2017
  • 61篇2016
  • 69篇2015
  • 67篇2014
  • 80篇2013
  • 86篇2012
  • 73篇2011
  • 76篇2010
  • 100篇2009
  • 74篇2008
  • 101篇2007
  • 59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1
1,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治疗先天性无阴道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效果。方法2003年10月至2009年1月共行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9例,通过腹腔镜探查盆腔,游离盆腔腹膜,分离人工阴道腔穴,将游离盆腔腹膜自人工腔穴牵出,缝合形成人工阴道。结果手术时间120—170min,术中出血50~200ml,术后第2天肛门排气,人工阴道深度10~12cm。随访时间3年,人工阴道黏膜红润、光滑、弹性好,功能和形态达到生理要求,已婚者述性生活满意。结论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破坏机体完整性,腹膜形成的阴道壁光滑,与正常阴道黏膜相似,符合生理状态,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王明波刘穗刘喻余幼辉
关键词:先天性无阴道腹膜代阴道腹腔镜
医疗服务中护理人员常见不安全因素剖析及防范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务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而在我国往往重点偏重于怎样发挥最大潜力为患者提供最优质服务,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还是一个薄弱点,甚至是盲点。护士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职业的特殊...
江东红
文献传递
噻奈普汀合用黛力新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噻奈普汀合用黛力新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疗效。方法53例中重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噻奈普汀(24例)和噻奈普汀合用黛力新治疗(29例)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并采用需要处理的不良反应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噻奈普汀组和噻奈普汀合用黛力新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33%和86.2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噻奈普汀合用黛力新组在治疗4周时的HAMD减分率均高于噻奈普汀组,并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有口干、头痛、便秘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噻奈普汀合用黛力新治疗中重度抑郁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在一周内明显起效。
胡萌李臻任兰振
关键词:抑郁症噻奈普汀黛力新
汉族患者(30800例)及孕妇(4200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的调查被引量:55
2007年
目的调查中国汉族患者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及各种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来自中国不同行政区域汉族患者30800(男16563,女14237)例及孕妇4200例.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不规则抗体阳性者鉴定其抗体特异性、Ig类型,并检测其37℃的反应性.结果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者共199例,占被调查人群的0.57%,其中男64例,占被调查男性的0.39%、女135例,占被调查女性的0.73%、孕妇44例占被调查孕妇的1.05%;IgM类抗体97例、IgG类抗体45例、IgM+IgG类抗体57例;37℃反应的温抗体89例,占被调查人群的0.25%;检出较多的特异性抗体依次为抗-M、抗-Lea、Rh系统抗体、抗-P1、抗-Leb、抗-JKa、抗-Fyb等.结论中国不同行政区域汉族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2.20,P>0.05),但女性高于男性(χ2=18.46,P<0.0001),孕妇高于非孕女性患者(χ2=7.44,P<0.01);汉族患者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低于白种人;抗体特异性具有与白种人不同的分布特点,白种人中常见的抗-K在被检测的汉族患者中尚未发现,白种人中较常见的抗-Fya在汉族人中偶见;抗-D的检出率也明显低于白种人,并呈逐渐减少趋势.
吴远军刘彦慧刘兴玲刘景春吴勇陈宝婵梁燕
关键词:中国汉族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微柱凝胶COOMBS试验
苦参碱对人突变肉瘤细胞系MS0812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体外实验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rine)对体外培养的人肉瘤细胞系MS081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调亡作用。方法:苦参碱处理人肉瘤细胞系MS0812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和不同作用时间对MS0812细胞的增殖作用的影响,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苦参碱浓度大于500.0 mg·L-1作用24h对MS081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通过TUNEL试剂盒可以发现凋亡阳性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升高。结论:苦生碱体外对肿瘤细胞系MS0812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有限。
张松杨立业李雪姜翠玉
关键词:苦参碱凋亡肉瘤
超声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黄褐斑患者10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4),治疗组采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对照组采用维A酸乳膏治疗。总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及不同时段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4、8、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27.27%、36.36%、58.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11%、18.52%、35.19%)。结论:维A酸乳膏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黄褐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维A酸乳膏,且减轻了维A酸乳膏的不良反应。
江浩波孙志平张淑芳石文植
关键词:黄褐斑超声导入氨甲环酸维A酸乳膏
罕见染色体平衡易位t(13;15)(q11;q26)一家系二例被引量:2
2008年
先证者.男,32岁,身高173cm,体重72kg,因婚后3年其妻于妊娠早期流产3次而就诊。3次早期流产均无明显诱因于妊娠2个月余自然流产。夫妻双方表型、智力无异常,非近亲婚姻。家系调查:先证者父亲因车祸死亡,其堂叔的妻子曾生育4次罕见畸胎:分别是体表透明、联体、多毛、无眼,均于出生后1个月左右死亡,具体情况不详;先证者母亲曾无明显诱因先后于孕早期流产8次;先证者妹妹和弟弟各1人,表型和智力均正常,婚后均已正常生育。
刘彦慧舒敏黎丽芬吴亚敏
关键词:家系调查染色体平衡易位先证者自然流产夫妻双方
CD3^-CD19^+ B淋巴细胞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CD3-CD19+B淋巴细胞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过敏性鼻炎发作患者作为鼻炎组,25例过敏性鼻炎缓解患者作为鼻炎缓解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受检者外周血CD3-CD19+B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鼻炎组、缓解组、对照组受检者外周血CD3-CD19+B淋巴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25.5±9.2)%、(13.6±5.2)%及(11.6±2.5)%,鼻炎组患者外周血CD3-CD19+B淋巴细胞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而缓解组与对照组受检者外周血CD3-CD19+B淋巴细胞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3-CD19+B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有助于反映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病情变化。
陈建安周静丁茜何永明朱学海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B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
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创面24例疗效分析
2015年
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由于手部操作机器、挤压或切割导致手指软组织缺失及肌腱、骨外露的手外伤较为常见,而拇指因其在手部功能的重要性,往往受伤机会更多,若处理不当常导致感染,创面经久不愈而截指,造成拇指功能严重损害,全手功能部分丧失[1-5]。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2月以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创面24例,疗效均满意。
晏妮罗庚王国胜
关键词:疗效分析皮瓣修复筋膜蒂掌背手部功能软组织缺失
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3.0T MRI诊断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MRI特点及损伤机制。方法:从1782例急性膝关节外伤的MRI资料中筛选出28例经临床MRI诊断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患者,分析其膝关节的MRI表现。结果:28例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中,髌骨骨挫伤28例,损伤部位位于髌骨内侧缘皮质下,部分挫伤范围延伸至髌骨嵴。股骨外侧髁挫伤21例,损伤部位位于股骨外侧髁前、中部或前外缘皮质下,部分延伸至外侧髁后部、髁间窝。髌骨内侧缘软骨损伤16例。股骨外侧髁前外侧缘软骨损伤13例。内侧支持带损伤28例,其中I级损伤10例,Ⅱ级损伤13例,Ⅲ级损伤5例。7例外侧支持带损伤,其中I级损伤5例,Ⅱ级损伤2例,未见Ⅲ级损伤。髌骨位置正常19例,向外半脱位5例,完全性脱位4例。关节腔内游离体8例。28例关节积液,其中9例血性积液。结论:MRI能全面显示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损伤机制,为术前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李兆勇朱刚明梁俊生张丽萍陈真平李扬彬
关键词:髌股关节
共1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