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作品数:800 被引量:4,389H指数:30
相关作者:谭静杨启智王玉峰何思妤明辉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3篇经济管理
  • 30篇政治法律
  • 28篇农业科学
  • 27篇文化科学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社会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09篇农业
  • 101篇金融
  • 90篇农村
  • 79篇农户
  • 68篇实证
  • 65篇农民
  • 57篇乡村
  • 48篇贫困
  • 41篇扶贫
  • 35篇影响因素
  • 31篇保险
  • 30篇实证分析
  • 29篇农产
  • 29篇农产品
  • 28篇农地
  • 28篇企业
  • 26篇贷款
  • 25篇资本
  • 23篇家庭
  • 20篇经济增长

机构

  • 772篇四川农业大学
  • 37篇西南财经大学
  • 20篇四川省社会科...
  • 16篇四川大学
  • 15篇西南民族大学
  • 8篇武汉大学
  • 7篇长江师范学院
  • 6篇北京大学
  • 6篇南开大学
  • 6篇重庆大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 4篇重庆工商大学
  • 4篇西南大学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湖南大学
  • 3篇泸州职业技术...
  • 3篇成都大学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30篇漆雁斌
  • 17篇庄天慧
  • 17篇曾维忠
  • 17篇张宽
  • 14篇单德朋
  • 14篇于伟咏
  • 12篇李后建
  • 12篇邓鑫
  • 10篇胡原
  • 9篇蒋远胜
  • 8篇郭华
  • 7篇张海霞
  • 7篇郭晓鸣
  • 7篇杨帆
  • 6篇贾晋
  • 6篇吴平
  • 5篇王玉峰
  • 5篇张彼西
  • 5篇杨启智
  • 5篇臧敦刚

传媒

  • 59篇农村经济
  • 24篇农村经济与科...
  • 24篇农村金融研究
  • 17篇中国市场
  • 16篇统计与决策
  • 15篇农业技术经济
  • 13篇中国西部
  • 13篇中国农业资源...
  • 12篇世界农业
  • 1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0篇四川师范大学...
  • 10篇商业经济研究
  • 9篇粮食科技与经...
  • 9篇新疆农垦经济
  • 9篇中国集体经济
  • 9篇时代金融
  • 9篇金融发展研究
  • 8篇江苏农业科学
  • 8篇南方农机

年份

  • 3篇2024
  • 75篇2023
  • 86篇2022
  • 96篇2021
  • 112篇2020
  • 81篇2019
  • 91篇2018
  • 101篇2017
  • 79篇2016
  • 45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2
8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保险对贫困减缓的影响研究
2020年
作为农村金融的一种重要手段,农业保险在农村精准扶贫中的优势日益凸显,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使其成为各类金融减贫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2010—2016年我国西部12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直接和间接贫困减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实行农业保险有利于减缓贫困,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可较好促进贫困减缓;人力资本须经过长期积累培养才可对贫困减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建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村金融体系,大力鼓励农民购买农业保险;完善目标群众识别手段,实现农业保险减贫的效益最大化;制定具有特色化的农业保险扶贫政策;打造品牌化农产品,加大与其他组织合作力度。
肖瑾萱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民增收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探讨
2021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技术红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如火如荼,但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造成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风险因素。本文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潜在风险,并从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的角度提出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优化策略和治理路径。
黄泯钧陈思唐萍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
家庭养老中非正式与正式保险制度:替代还是叠加
2021年
论文基于2020年对全国200户家庭的调研数据,利用iv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处理,重点研究养子防老与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养子防老与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之间存在替代关系;(2)性别和职业类型对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具有负向作用;(3)收入水平和长期居住地点正向影响商业养老保险购买意愿。在结论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和丰富养老事业理论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和相关政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李方华臧敦刚
关键词:商业养老保险
四川省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五大区域的实证研究
2019年
四川省作为"双创"改革试点区,不断提升科技金融发展的水平,在科技与金融融合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探讨科技金融的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促进科技金融系统化的重要前提。文章基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五个区域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和面板数据变截距模型,对五大区域的科技金融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同。对此,提出鼓励科技创新、多元化发展融资平台、等政策建议。
马昕娅
关键词:科技金融经济增长
城乡融合发展的流动性困局与改革重点被引量:5
2022年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了全面胜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脱贫地区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归根到底需要回答“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新型城乡关系下,深入探究城乡融合发展的流动性困局,对更好地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扩大再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难是当前“三农”领域广泛存在的流动性困局,最为典型的是农村土地担保物权和发展权存在权能缺失,使得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能与金融机构产生对价。因此,本文从制度层面溯源,系统分析当前城乡融合发展流动性困局的症结所在,提出从财产权入手还权赋能,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确权改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成就城乡融合的崭新格局。
陈姣姣陈家泽廖祖君
凉山彝族自治州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矿产资源型产业为例
2021年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支柱的传统矿产资源型产业,却由于长期以来受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因素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相对缓慢,形成了“富饶的落后”。转变粗放卖矿产资源和破坏性开采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产业集群和延伸产业链,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
侯博文
关键词:资源型产业产业集群
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化及网络结构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提高城市经济韧性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和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要求。文章基于识别与预防、抵抗与恢复、适应与调节、创新与转型四个维度,采用熵值法对2003—2019年中国267个城市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法、收敛模型及社会网络模型,解析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化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经济韧性总体持续增强,区域间具有显著的梯级效应;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绝对差异有所扩大,不同区域的极化特征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全国城市不存在σ收敛特征,而支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从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看,东部城市在网络中占据主导作用,而偏远城市在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
谢会强杨丹张宽
关键词:Σ收敛Β收敛社会网络分析
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度及协同效应被引量:26
2019年
文章基于2004—2017年间省域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了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发展二者之间的耦合度及其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集聚综合序参量除东北有所上升之外,基本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依次递减的规律;农业绿色发展综合序参量呈现出东北、西部、中部、东部依次递减的规律。耦合度方面,西部最高、东部最低,中部、西部、东北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东部从高水平耦合阶段大幅度下降到磨合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方面,西部、东部最低,中部和西部处于中级协调、东部处于勉强协调,东北处于中级协调。
薛蕾徐承红申云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聚耦合度协同性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产业结构和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后退耕时期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基于1999-2014年省域面板数据,理论和实证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产业结构和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上单位面积退耕还林成本差异明显,西部最高,时期上单位成本呈下降趋势;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中粮经比扩大,对农业产值存在挤出效应,对牧业存在溢出效应,但影响效应较低;退耕还林工程倒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城镇化率。对后退耕时期提出政策建议: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强化标准的浮动性;加强政策宣传,注重自愿公平;引导产业调整和效益提升,促进农民再就业和持续增收;落实退耕林地产权保证,完善退耕对象社会保障。
于伟咏漆雁斌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农业产业结构人口流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科技推广对策研究——以四川省通江县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贫困山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势在必行。本文以四川省通江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提出一系列发展对策,为新时期贫困山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政策参考。
蔡朋程陈蓉王举媚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
共7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