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496 被引量:2,364H指数:22
相关作者:马晓丰丁文军包晓影吴亮其刘芝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4篇期刊文章
  • 6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0篇生物学
  • 139篇农业科学
  • 74篇医药卫生
  • 3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理学
  • 12篇化学工程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天文地球
  • 8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4篇基因
  • 41篇植物
  • 39篇细胞
  • 25篇物种
  • 21篇蛋白
  • 17篇转录
  • 17篇基因组
  • 16篇土壤
  • 15篇系统发育
  • 15篇草原
  • 13篇草地
  • 12篇群落
  • 12篇活性
  • 11篇湿地
  • 11篇转录组
  • 11篇物种多样性
  • 10篇动物
  • 9篇代谢
  • 8篇植被
  • 8篇生物多样性

机构

  • 490篇中国科学院大...
  • 278篇中国科学院
  • 78篇中国科学院植...
  • 14篇中国科学院华...
  • 14篇中国科学院近...
  • 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0篇北京林业大学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中国气象科学...
  • 6篇吉首大学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西南林业大学
  • 5篇安徽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农学院
  • 5篇深圳大学

作者

  • 15篇朱朝东
  • 14篇崔骁勇
  • 14篇肖治术
  • 11篇柴团耀
  • 10篇张芳
  • 10篇丁文军
  • 8篇张玉秀
  • 8篇罗阿蓉
  • 8篇张红
  • 8篇张发起
  • 7篇王艳芬
  • 6篇张芸
  • 6篇方向东
  • 5篇东秀珠
  • 5篇张昭军
  • 5篇陈世龙
  • 5篇牛泽清
  • 5篇孔昭宸
  • 4篇张代贵
  • 4篇汪诗平

传媒

  • 26篇生物多样性
  • 20篇中国科学:生...
  • 18篇科学通报
  • 18篇中国科学院大...
  • 15篇微生物学报
  • 13篇生态学报
  • 13篇生物化学与生...
  • 12篇广西植物
  • 1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2篇菌物学报
  • 10篇植物生态学报
  • 9篇微生物学通报
  • 8篇生物工程学报
  • 7篇遗传
  • 7篇草业学报
  • 6篇应用昆虫学报
  • 5篇动物学杂志
  • 5篇中国生物化学...
  • 5篇植物学报
  • 5篇发育医学电子...

年份

  • 4篇2024
  • 73篇2023
  • 62篇2022
  • 55篇2021
  • 45篇2020
  • 55篇2019
  • 41篇2018
  • 30篇2017
  • 32篇2016
  • 30篇2015
  • 32篇2014
  • 29篇2013
  • 2篇2012
4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细颗粒物PM_(2.5)诱导肺上皮MLE-1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自噬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MLE-1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用采集和处理的2009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25,50,100和200 mg.L-1暴露处理MLE-12细胞24和48 h,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双乙酰基二氯荧光素(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类(ROS)自由基生成,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蛋白(LC3Ⅰ)和LC3Ⅱ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体的形成。结果与细胞对照组比较,PM2.5100和200 mg.L-1处理24 h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分别降低28%和33%(P<0.01);暴露处理48 h,PM2.525~200 mg.L-1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0.01),并呈浓度效应关系(R2=0.4940,P<0.01)。PM2.5100和200 mg.L-1处理MLE-12细胞3 h,胞内ROS水平较细胞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升高27.6%和60.7%(P<0.01)。此外,PM2.5100 mg.L-1处理细胞12,24和48 h及PM2.550,100和200 mg.L-1处理细胞24 h细胞自噬标志物LC3Ⅱ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R2=0.9150,P<0.01)和浓度效应(R2=0.6338,P<0.01)关系。PM2.5100 mg.L-1处理24 h细胞内自噬体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细胞核周边有明显的自噬泡环绕。结论 PM2.5诱导肺泡Ⅱ型上皮MLE-12细胞的氧化应激,并引发细胞自噬。
龙放丁文军邓晓蓓陈德亮张芳
关键词:PM2肺上皮细胞氧化应激
水稻轮回选择群体XTBG-HP1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该研究基于4个陆稻群体及172个水稻品种或杂交组合,构建了水稻多亲本隐性核不育轮回选择群体XTBG-HP1,并经过4次轮回重组,采用16个表型性状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该群体14个数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各表型均存在极端性状个体。(2)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0.08~0.41,均值为0.2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72~1.92,均值为1.50。(3)群体在株型与产量构成因子性状方面有显著的相关性,对株型的选择可以实现产量性状的改良。(4)剑叶长、每穗粒总数、千粒重、穗长、粒长、一次枝梗数、有效穗数、剑叶宽、二次枝梗数、抽穗期10个性状可作为群体综合评价指标。(5)剑叶长、二次枝梗数、每穗粒总数3个表型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及与综合得分F值相关系数较高。综合以上结果发现,后期群体进行基因挖掘、品种改良以及优良育种材料的选育可以基于剑叶长、二次枝梗数及每穗粒总数3个表型性状,同时要充分利用群体株型与产量构成因子性状间的显著相关性。此外,该研究群体中极端单性状或综合得分F值较高的个体,可进一步用于品种选育。
唐如玉徐鹏余迪求
关键词:水稻轮回选择表型性状群体遗传多样性
镁螯合酶催化反应的分子机理
金属-四吡咯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活性小分子,控制着光能吸收与传递、氧气运输、电子传递、甲烷合成、药物代谢、神经系统维护和红细胞成熟等多个方面的生命活动。生物体中金属与四吡咯化合物结合的过程受一系列螯合酶催化。...
蒲华刘琳
饲草甜高粱分子育种与产业化被引量:9
2018年
甜高粱(Sorghum dochna)是一种高产耐逆的C4植物.因其茎秆富含糖分、生物产量高、适口性好等特点,近年来又被发展为优质饲草作物.甜高粱主要生物学特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饲草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其作为饲草作物的发展潜能.本文综述了甜高粱种质资源筛选与重要性状遗传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甜高粱饲草产业发展案例,旨在积极推动甜高粱饲草产业的研究和应用.
景海春刘智全刘智全吴小园
关键词:甜高粱饲料作物分子育种
湖南单子叶植物1新记录科——闭鞘姜科及其分类学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2017~2018在湖南省涔天河湿地公园进行植物资源调查,发现了若干湖南新记录植物,该文对湖南单子叶植物1新记录科——闭鞘姜科(Costaceae Nakai)进行报道,含1新记录属——大唇闭鞘姜属(Hellenia Retzius),1新记录种——闭鞘姜[Hellenia speciosa (J.Koenig)Govaerts]。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闭鞘姜科的属级分类单元变化及闭鞘姜新的接受名进行概述。闭鞘姜科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在湖南的发现为湖南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张小霜孟盈孟盈牟村牟村牟村张代贵
施肥对高寒草原草地质量指数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综合评价被引量:7
2020年
本研究以西藏自治区班戈县的典型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田间小区控制试验,于2013-2015年施加不同数量氮磷肥(N:0、7.5、15.0 g N·m^-2,P:0、7.5、15.0、30.0 g P2O5·m^-2),调查各处理不同类群植物生物量、分析土壤理化性质,进而评价氮磷养分添加对高寒草原草地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氮磷配施优于氮磷肥单施,不同氮磷配施处理均能提高草地质量指数(IGQ),以N1P1(7.5 g N·m^-2,7.5 g P2O5·m^-2)施肥处理的草地质量指数最大(90.27),相较对照增加了67.16%(P<0.05)。2)选择土壤有机质(OM),全氮(TN)、全磷(TP)、有效氮(AN)、有效磷(AP)和pH作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20~30 cm)12个施肥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短期施肥主要影响土壤0~10 cm土层环境质量的变化;增施氮肥土壤pH呈下降趋势;高磷添加处理(30.0 g P2O5·m^-2)增加了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但植物吸收效率下降。3)结合草地质量指数和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草地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氮磷肥配施好于单施,且N1P1(7.5 g N·m^-2,7.5 g P2O5·m^-2)处理相对得分最高,为本试验条件下的适宜施肥量。
郭剑波赵国强贾书刚董俊夫陈龙王淑平
关键词:高寒草原土壤性质主成分分析
神农架川金丝猴的叫声节目
范鹏来刘学聪李芳黄天鹏吴峰杨忠林刘定震
我国饲用草产品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6
2018年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引发我国饲草尤其是优质饲草供应不足的问题.饲用草产品加工是整个草牧业链条中连接草种植业和畜养殖业的桥梁,通过对饲草原料加工调制,可以改变原先饲草的体积和理化性质,便于饲草贮藏、运输和动物采食,减少资源浪费,保证饲草均衡供应.先进的饲用草产品加工技术还可进一步提升饲草品质,有力促进现代草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饲用草产品加工特别是青贮加工技术的概念、加工技术的应用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阐述饲用草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为饲用草产品加工的进一步升级提供理论指导.
钟瑾倪奎奎杨军香杨军香玉柱
关键词:青贮饲料青贮添加剂
中国贝母属(Fritillaria)7种植物的核型研究(英文)
2019年
通过对7种国产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的染色体核型进行观察和研究,报道了小白花贝母(F. albidoflora Duan&Zheng)、川贝母(F. cirrhosa Don)、伊贝母(F. pallidiflora Schrenk ex Fischer&Meyer)、华西贝母(F. sichuanica Chen)、托里贝母(F. tortifolia Duan&Zheng)、新疆贝母(F. walujewii Regel)、裕民贝母(F. yuminensis Duan)等7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其中3种为首次报道。结果显示,7种国产贝母属植物的核型均具有高度不对称性。此外,小白花贝母与已报道的黄花贝母(F. verticillata Willdenow)的核型存在明显差异,提示Flora of China将小白花贝母归并入黄花贝母的分类处理可能并不恰当,二者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王强唐自慧李紫微胡盈何兴金
关键词:分类学
以演化时间为新增指标构建真菌分类系统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普及,真菌各分类类群逐渐被修订为单系发生类群,通常结合形态学特征为代表的表型特征("单系+表型特征")对不同的分类等级命名是最为普遍的方法。历史上存在的大量多系名称被逐步修订、补充和完善,各个不同等级类群的分类系统变得更加合理、客观和趋于自然,这是分类学进程中巨大的进步。然而系统发育重建所揭示的单系类群并没有相应的标准来对应于纲目科属等种上分类等级,所以并不能直接转换为分类系统,且在分类实践中,由于不同分类学家在决定各个单系类群对应的分类等级时采用的尺度不同、依据不一,严重影响分类系统的科学性和稳定性。随着分子钟分析方法的出现,实现了对现生生物类群演化时间的估算,所以在系统发育、表型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把演化时间作为真菌分类的新增指标来划分和命名种上分类等级的方法("单系+表型特征+演化时间")得以应用。本文回顾了首次利用这种方法重建蘑菇属分类系统的工作,目前研究所揭示的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从门至科各分类等级的演化时间范围,及利用演化时间为新增指标在分类命名中的应用;分析了影响演化时间估算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及对策。我们认为在构建分类系统的研究中增加演化时间指标,使新分类系统体现类群进化过程中的时间维度,能更全面反映类群的进化历程,促进分类系统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赵瑞琳贺茂强刘建魁
关键词:BEAST分类学系统发育化石标本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