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225 被引量:394H指数:9
相关作者:黄传根王贵楼曾磊高蕾王志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政治法律
  • 63篇文化科学
  • 40篇经济管理
  • 34篇哲学宗教
  • 13篇历史地理
  • 5篇社会学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9篇主义
  • 29篇教育
  • 17篇高校
  • 16篇社会主义
  • 15篇文化
  • 14篇政治
  • 14篇中国共产党
  • 14篇共产党
  • 14篇共同体
  • 14篇国共
  • 11篇社会
  • 11篇一带一路
  • 10篇视域
  • 9篇思想政治
  • 8篇思政
  • 7篇政治理论
  • 6篇疫情
  • 6篇青年
  • 5篇多德
  • 5篇亚里士多德

机构

  • 214篇对外经济贸易...
  • 10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吉林省社会科...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全国农业展览...
  • 2篇莱顿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山东艺术学院

作者

  • 10篇王志民
  • 6篇张小锋
  • 5篇王宇航
  • 4篇曹永栋
  • 4篇乔雪竹
  • 3篇梁凯音
  • 3篇王贵楼
  • 3篇陈力
  • 3篇张小锋
  • 2篇刘立华
  • 2篇王西
  • 2篇许云霄
  • 2篇张辉
  • 2篇高蕾
  • 2篇曾磊
  • 1篇邵彦敏
  • 1篇吴志华
  • 1篇杨立华
  • 1篇王传利
  • 1篇申建林

传媒

  • 15篇人民论坛
  • 8篇国家治理
  • 5篇北京教育(高...
  • 5篇红旗文稿
  • 5篇北京教育(德...
  • 4篇中国德育
  • 4篇中共南京市委...
  • 3篇思想理论教育...
  • 3篇经济研究参考
  • 3篇湖北社会科学
  • 3篇国际商务(对...
  • 3篇石河子大学学...
  • 3篇学术前沿
  • 3篇贵州省党校学...
  • 3篇丝路百科
  • 2篇国外理论动态
  • 2篇马克思主义与...
  • 2篇社会主义论坛
  • 2篇自然辩证法通...
  • 2篇教育评论

年份

  • 8篇2024
  • 39篇2023
  • 37篇2022
  • 34篇2021
  • 31篇2020
  • 23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育、形成与深化:论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生成逻辑
2023年
马克思“现实的人”是构筑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石,亦是这一理论的主体概念。综合,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生成历史可以划分为从博士论文到《神圣家族》的孕育时期、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哲学的贫困》的形成时期、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的深化发展时期共三个阶段。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生成逻辑,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内涵,还有利于我们领会唯物史观的精髓要义,从而能够在新时代的社会实践大潮中用好这一理论武器。
李怀征高萌
关键词:唯物史观历史分期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具备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应有的历史厚度、现实依据、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即为世界文明丰富精神谱系、探索发展道路、描绘共同愿景。这不仅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赓续,更是对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超越和创新。
王宇航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多重影响被引量:39
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既是一场硬仗、一次大考,同时也是一块试金石、一台助推器。疫情防控推动了包括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在内的社会各领域的进步和革新。客观看,疫情防控加速了中国高等教育方式的变革、拓展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容、促进了科研评价机制的完善、助推了大学治理方式和效能的提升、引起了人才培养标准和价值判断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要"以患为利",化危为机,进行深入总结和反思,进一步加大慕课建设力度;各高校要把"疫情防控"作为生动、鲜活的"思政课堂";各高校要在"破五唯"上动真碰硬;认真总结战"疫"期间的好做法,进一步提升高校治理效能;进一步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张小锋
关键词:疫情防控高等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感染力的三重维度被引量:1
2023年
与专业课关注知识传授不同,思政课侧重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真懂”,更要让学生“真信”。让学生“真信”,就要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即感染学生。因此,提升教学感染力是每一个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精心打磨教学内容、潜心提高自身素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感染力的有效路径与主要发力点。
李怀征焦蔓
关键词:思政课三重维度
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县域财政研究——基于河南省沈丘县的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财政是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纽带。本文结合河南省沈丘县实践情况,对相关财税政策及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为更好优化面向乡村振兴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增量效应提出探讨。
崔晨涛崔玉亮张逸杰
关键词:脱贫攻坚县域财政
试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教育思想被引量:2
2022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过程中的一篇重要文献。从分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出发,不仅能够发掘其中蕴含的马克思哲学变革要素,而且对于理解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批判旧哲学在关于人的问题上的理论缺陷,马克思运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对现实的人作了二重分析,揭示了无产阶级在劳动和教育中的双重异化。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深入探讨,马克思提出社会实践的教育本性,无产阶级教育向社会实践的回归是从自在阶级转向自为阶级的必然选择。通过确立新唯物主义的革命本质,马克思将改变世界的要求融入无产阶级的教育纲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全面结合将在充分驾驭必然性的基础上,实现以人本身为目的的自由全面发展。
吴穹
关键词:哲学变革教育对象教育目的
明末抗清战争中的恢复四卫之议
<正>明朝末年,后金崛起,双方围绕着辽东地区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争夺战,爆发了一系列激烈的冲突。虽然双方争夺的主战场在辽西走廊,但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金、复、海、盖四卫地区也受到了军政高层的重视。明朝丧失辽东地区后,为了拱...
曾磊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按劳分配中的平等、不平等及效率效应
<正>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里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了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
曹永栋
文献传递
中国共产党国际秩序观的百年变迁被引量:4
2021年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马克思主义国际秩序观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一边倒""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等对外政策理论,指导外交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积极姿态融入国际社会,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谐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主张,党的国际秩序观不断深化拓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也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世纪。因此,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角度观察,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呈现出怎样的历史变迁规律,具有何种世界意义,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发展阶段、对外开放与国家治理密切互动的时代背景下,这应该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究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议题。
王宇航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一带一路”:“中国之治”与全球治理的良性互动被引量:2
2020年
“中国之治”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型国家治理道路,推动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标志,并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之治”是对外开放之治。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之治”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支撑“中国之治”的经济基石。“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大抉择,旨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引领全球治理,并推动“中国之治”与全球治理的良性互动,造福中国并惠及世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
王志民岑英武
关键词:全球治理良性互动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