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大学光电子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97 被引量:170H指数:6
相关作者:曾宪林谷雪梅徐磊唐磊张健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事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理学
  • 27篇化学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5篇机械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2篇光谱
  • 28篇晶体
  • 20篇单晶
  • 20篇发光
  • 16篇谱特性
  • 16篇光谱特性
  • 16篇光谱性
  • 15篇谱性质
  • 15篇光谱性质
  • 15篇红外
  • 14篇坩埚下降法
  • 14篇下降法
  • 13篇光学
  • 13篇掺杂
  • 12篇光学材料
  • 11篇单晶体
  • 10篇坩埚下降法生...
  • 10篇发光特性
  • 9篇近红外
  • 8篇纳米

机构

  • 97篇宁波大学
  • 10篇大连海事大学
  • 9篇华南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宁...
  • 3篇中国科学院长...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7篇夏海平
  • 39篇张约品
  • 30篇王金浩
  • 30篇章践立
  • 11篇陈宝玖
  • 8篇王冬杰
  • 7篇张勤远
  • 7篇张新民
  • 6篇林琼斐
  • 5篇江浩川
  • 5篇徐铁峰
  • 4篇王勇超
  • 4篇胡皓阳
  • 4篇徐键
  • 4篇虞灿
  • 4篇谷雪梅
  • 4篇万云涛
  • 4篇徐军
  • 4篇邱杨
  • 4篇罗彩香

传媒

  • 10篇光子学报
  • 8篇发光学报
  • 6篇光电子.激光
  • 6篇硅酸盐学报
  • 6篇光学学报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物理学报
  • 5篇光学技术
  • 4篇功能材料
  • 4篇人工晶体学报
  • 4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中国激光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Chines...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第五届全国特...
  • 2篇中国硅酸盐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0篇2013
  • 9篇2012
  • 13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4篇2004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卟啉铜接枝SiO_2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强的非线性折射率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卟啉配合物Meso-四(4-羧基苯基)卟啉铜(简称Cu(Ⅱ)-TCPP)中的羧基与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CH2)3Si(OC2H5)3,KH550)中的氨基的相互化学作用,成功地把卟啉配合物接枝到KH550中,随着KH550中乙氧基的水解与聚合反应的进行,卟啉铜连接到固体介质中,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卟啉在无机固体介质中的掺杂浓度.将反应产物与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H2CHCH2O(CH2)3Si(OCH3)3,KH560)相杂化,形成物化性能良好、连接卟啉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表征了Cu(Ⅱ)-TCPP与KH550的化学反应产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Cu(Ⅱ)-TCPP的分子状态.应用Z扫描技术研究不同Cu(Ⅱ)-TCPP掺杂浓度的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其三介非线性折射率n2达-1.1161×10-16m2/W.
张晓荷王冬杰夏海平
关键词:非线性折射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接枝
Ni^(2+)掺杂CdWO_4晶体的发光特性研究
2011年
应用坩埚下降法成功地生长出了Ni 2+掺杂的CdWO4单晶。测定了晶体的吸收与荧光光谱。根据晶体分裂场理论和吸收特性,计算了Ni 2+在该Cd-WO4晶体中的晶格场分裂参量Dq=1054cm-1、Racah参量B=1280cm-1与C=5982cm-1。在314nm光的激发下,观察到发光中心为480nm的蓝光,这是Cd-WO4晶体中WO66+中的电子跃迁所致。在808与980nm的激发下,均观察到发光中心分别为1068nm的近红外发射带,归结为和Ni 2+八面体格位的3 T2g(3F)→3 A2g(3F)能级跃迁。
钟月锋万云涛夏海平张约品
关键词:光学材料近红外发光
Tm3+掺杂GeO2-AlF3-Li2O-BaF2-La2O3玻璃的光谱特性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Tm3+浓度掺杂的65GeO2-12AlF3-8Li2O-10BaF2-5La2O3-xTm2O3(x=0.5mol%, 1.0 mol%,2.0 mol%,4.0 mol%,6.0 mol%)玻璃...
夏海平林琼斐王金浩张约品杨钢锋张勤远
关键词:光谱性质
文献传递
Eu^(3+)掺杂Nb_2O_5-La_2O_3-P_2O_5-Na_2O-BaO玻璃的光谱性质被引量:2
2006年
制备了χNb2O5-(10-χ)La2O3-60P2O5-10Na2O-19BaO-Eu2O3(以mol%记χ=9、7、5)的玻璃,测定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声子边带谱和差热分析曲线。从发射光谱出发获得了Eu3+光学跃迁的J-O参数Ω2、Ω4,并计算了Eu3+离子5D0→7FJ(J=1,2,4)的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以及受激发射截面σp。结果显示,随着La2O3的增加和Nb2O5的减少,玻璃样品的热稳定性降低,强度参数Ω2减小,表明材料的对称性提高,共价性减弱,Eu-O键强减弱;随着La2O3的增加,电-声子偶合减弱,受激发射截面σp减小。
王雪俊夏海平
关键词:光学材料光谱性质受激发射截面
Mn^(2+)掺杂CdWO_4晶体的生长及光谱特性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坩埚下降法技术,选用CdO∶WO3∶MnO摩尔比为100∶100∶0.5的化学组分配比,在约60℃固液界面温度梯度与0.05 mm/h生长速度条件下,成功地生长出Φ25 mm×100 mm Mn2+掺杂CdWO4(Mn2+:CWO)单晶。观测了晶体未退火、经空气和O2退火处理后的的吸收、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在Mn2+:CWO晶体的发射光谱中观测到发光中心约为591 nm的橙色荧光带,它归属于Mn2+的4T1g→6A1g能级跃迁。从Mn2+的橙色发射可以推断Mn2+取代晶体中Cd2+的格位,位于八面体晶场中。从其光谱特性,确定了Mn2+的能级结构。退火处理增强了激发和发射峰的强度,并且O2退火比空气退火的效果更显著。
万云涛钟月锋夏海平
关键词:坩埚下降法光谱
Tm(3+)和Ho(3+)双掺锗铌酸盐玻璃的中红外发光性质被引量:2
2010年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m^(3+)和Ho^(3+)双掺的86GeO_2-4Nb_2O_5-10Na_2O锗铌酸盐玻璃,应用Judd-Ofelt理论,获得了Tm^(3+)的强度参量及Tm^(3+)的自发辐射跃迁几率、辐射寿命等光谱参量。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了玻璃中Tm^(3+)能级~3H_6→~3F_4跃迁和Ho^(3+)能级~5O_8→~5I_7跃迁和Ho^(3+)的吸收截面σ_a受激发射截面σ_a和增益光谱G(λ)。在808 nm激光二极管激发下,研究分析了Tm^(3+)敏化Ho^(3+)的2.0μm的红外发射光谱。结果表明:Ho^(3+)的共掺提高了Tm^(3+)(~3F_4)→Ho^(3+)(~5I_7)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增强了2.0μm的红外发光。
王勇超夏海平章践立张勤远
纳米硫化铜近红外吸收材料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新型超声喷雾法技术,把摩尔分数都为0.5%的Cu(NO3)2和Na2S水溶液分别作为初始反应溶液,调节溶液体系的pH值在6~8,把经过超声雾化后的Cu(NO3)2溶液逐步加入到处于强力搅拌的Na2S水溶液中,经陈化过滤后获得纳米半导体硫化铜(CuxS,1≤x≤2)粉体。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与原料配比对获得的硫化铜纳米颗粒化学成分的影响,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表征了纳米硫化铜粒子的晶相与化学组成,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相应化学组成的粒子晶相形貌,测定了不同化学组分纳米硫化铜粒子从可见到近红外胶体状的吸收和透射光谱。研究表明不同化学组成的纳米硫化铜对近红外光都具有显著的吸收效应,这是由于电子在硫化铜半导体纳米粒子能带中的跃迁所致,同时这些半导体粒子对可见光具有很高透过性,但其可见光透射率随着纳米粒子从Cu2S趋向CuS而略有下降。
徐磊夏海平胡敏杰
关键词:近红外吸收
Eu^(2+)掺杂P_2O_5-BaO-Na_2O-K_2O与Na_2O-TeO_2-ZnO系统玻璃的制备与光谱性质被引量:1
2004年
用高温熔融法,把Eu2O3掺入到P2O5 BaO Na2O K2O与Na2O TeO2 ZnO系统玻璃中。测定了玻璃的荧光光谱与激发光谱。结果表明,Eu离子在P2O5 BaO Na2O K2O玻璃中呈现出Eu3+态。然而在Na2O TeO2 ZnO系统玻璃中,尽管在空气气氛下,大部分的Eu离子在玻璃中以二价的状态存在。从玻璃的结构及化学组分解释了产生Eu2+的原因。在磷酸盐玻璃配料中加入适量的硅粉(Si)作还原剂,能有效地把玻璃中的极大部分Eu3+还原成Eu2+,获得含Eu2+的优质透明磷酸盐玻璃。
章践立夏海平王金浩张约品徐键宋宏伟张家骅
关键词:光谱
超声喷雾共沉淀法制备的Lu_3Al_5O_(12)∶Eu^(3+)纳米粉体发光特性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新型超声喷雾共沉淀法技术,以Lu2O3、Eu2O3、Al(NO3)3.9H2O为原料,制备了不同浓度Eu3+离子掺杂的Lu3Al5O12纳米粉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了获得纳米粉体的相,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纳米粒子的形貌.测定了粉体的激发光谱、7F0-5 D2声子边带谱与发射光谱.研究了不同高温烧结温度与Eu3+掺杂浓度对纳米粒子的发光强度与粒子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烧结温度高于900℃时,粉体发光强度明显增强,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发光强度有所增强.Eu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5~7mol%.根据稀土离子Eu3+光学跃起矩阵元的特点,从发射光谱获得Eu3+光学跃起的J-O参量Ω2与Ω4.在Eu3+掺杂浓度均为5mol%时,其强度参量达最小,电-声子耦合最强.然后随着掺杂浓度的进一步提高,强度参量略有增加,电-声子耦合减弱.说明Eu-O键强增加,共价性增强,Eu3+的局域环境对称性降低.Ω2值低于Eu3+在玻璃与晶体基质中的情况,这是由于纳米粒子中存在着大量的缺陷以及晶体的结构畸变导致纳米粒子的对称性下降所致.
胡元夏海平张丽
关键词:LUAG纳米粉体
Tm^(3+)掺杂SiO_2-Al_2O_3-PbF_2-AlF_3玻璃的光谱特性被引量:6
2008年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Tm3+摩尔分数掺杂的摩尔分数比为0.3(SiO2)…0.1(Al2O3)…0.1(AlF3)…0.5(PbF2)…x(Tm2O3)(摩尔分数x=0.5%,1.0%,2.0%,3.0%)玻璃。从吸收光谱特性出发,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得到了Tm3+的J-O强度参量(Ω2,Ω4,Ω6)及Tm3+各激发能级的自发辐射跃迁概率、荧光分支比以及辐射寿命等光谱参量。在808nm波长的激光二极管激发下,研究了不同Tm3+掺杂摩尔分数下玻璃在约1.47μm与约1.8μm处的荧光特性,在掺杂摩尔分数约达到2.0%时,在1.8μm处的荧光强度达最大,然后随着掺杂摩尔分数的增大,其荧光强度反而降低。作者从Tm3+的交叉弛豫与摩尔分数猝灭效应解释了这一荧光强度变化的规律,同时,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了Tm3+跃迁3H6→3F4的吸收截面和跃迁3F4→3H6的受激发射截面。
林琼斐夏海平王金浩张约品杨钢锋张勤远
关键词:光学材料光谱性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