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品数:501 被引量:2,562H指数:22
相关作者:李钰宋金柱曲有鹏岳磊赫杰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1篇期刊文章
  • 10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4篇生物学
  • 112篇农业科学
  • 105篇医药卫生
  • 3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篇化学工程
  • 24篇理学
  • 22篇文化科学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89篇基因
  • 50篇细胞
  • 32篇木霉
  • 25篇毛壳菌
  • 24篇纤维素
  • 22篇蛋白
  • 22篇生物学
  • 22篇水稻
  • 22篇胚胎
  • 21篇芽孢
  • 21篇芽孢杆菌
  • 21篇肿瘤
  • 21篇纤维素酶
  • 21篇哈茨木霉
  • 20篇诱变
  • 20篇降解
  • 19篇克隆
  • 14篇鼠胚
  • 13篇鼠胚胎
  • 13篇小鼠胚胎

机构

  • 498篇哈尔滨工业大...
  • 29篇哈尔滨医科大...
  • 24篇哈尔滨商业大...
  • 18篇东北农业大学
  • 13篇东北林业大学
  • 11篇大连海事大学
  • 9篇浙江省农业科...
  • 8篇黑龙江省科学...
  • 8篇黑龙江省农业...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北京大学
  • 6篇哈尔滨理工大...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6篇东北石油大学
  • 6篇黑龙江大学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上海市农业科...
  • 4篇哈尔滨师范大...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72篇杨谦
  • 48篇李钰
  • 33篇孙野青
  • 30篇魏力军
  • 30篇吴琼
  • 26篇宋金柱
  • 21篇曲有鹏
  • 19篇陈岩
  • 19篇赫杰
  • 15篇施树良
  • 14篇吕江维
  • 14篇贺洪娟
  • 14篇聂桓
  • 13篇燕红
  • 12篇岳磊
  • 12篇崔杰
  • 12篇朱大海
  • 11篇郭兆奎
  • 11篇顾宁
  • 10篇张向东

传媒

  • 29篇哈尔滨工业大...
  • 2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6篇生物信息学
  • 1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0篇微生物学通报
  • 10篇中国生物工程...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9篇食品科学
  • 9篇高技术通讯
  • 7篇生物技术通讯
  • 7篇中国甜菜糖业
  • 6篇食品与发酵工...
  • 6篇遗传
  • 6篇中国细胞生物...
  • 6篇中国细胞生物...
  • 5篇黑龙江大学自...
  • 5篇微生物学报
  • 5篇生物学杂志
  • 5篇实验技术与管...
  • 5篇第十届微生物...

年份

  • 9篇2023
  • 9篇2022
  • 20篇2021
  • 7篇2020
  • 11篇2019
  • 11篇2018
  • 11篇2017
  • 21篇2016
  • 31篇2015
  • 23篇2014
  • 29篇2013
  • 15篇2012
  • 25篇2011
  • 18篇2010
  • 44篇2009
  • 30篇2008
  • 40篇2007
  • 34篇2006
  • 48篇2005
  • 18篇2004
5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次大剂量镉致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镉与肾损伤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单次大剂量镉致急性肾损伤的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e大鼠90只随机分为0mg(对照组)、2mg、3mg、4mg、5mg、7mg共6组,大鼠一次腹腔注射氯化镉(2—7mg/kg),染镉后不同时间观察尿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尿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尿蛋白、血尿素氮(BUN)含量,同时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的一般状态逐渐变差,同时开始死亡;尿中NAG、γ—GT、尿蛋白、血BUN随着镉中毒剂量增加而增加,并出现不同程度以肾小管损伤为主的病理改变。结论:单次大剂量镉中毒能够导致急性肾脏损伤,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但镉剂量过大会出现鼠短时间死亡,可能与镉引起其它脏器的衰竭有关。
吴红赤杨谦于海涛孟逾冰彭艳杨宝峰
生物制品学教学改革思考被引量:6
2021年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生物技术型人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生物制品学课程是生物学专业应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但由于生物制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均处于探索阶段。文中针对生物制品学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制品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顾宁范兴培王长林
关键词:生物制品学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诊疗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对结直肠癌基因突变状态的识别以及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精确分类,可实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而精准治疗的实现有赖于基因测序技术。目前,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结合基因捕获技术,集中对研究者感兴趣的候选基因或外显子进行平行测序,极大拓展了对肿瘤特征基因的认识,为发展新的治疗手段和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整合癌症基因组数据库IntOgen已明确72个结直肠癌驱动突变基因,包括“TP53”、“KRAS”、“PIK3CA”等;癌基因数据库Cancer Gene Census目前收录的结直肠癌突变基因有59个,包括原癌基因“BRAF”、抑癌基因“SMAD4”等;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已收录55个与结直肠癌相关的体细胞突变基因,包括“SRC”、“APC”等。本文通过26篇国内外文献,对结直肠癌基因突变检测的共识基因进行综述,并总结了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诊断、分型、预后、治疗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的突变基因标志物。
曾嘉琪王丽茹王丽茹张岩
关键词:结直肠癌基因突变预后数据库
PEG-CaCl_2介导苏云金杆菌CryⅠA(b)基因转化哈茨木霉被引量:7
2005年
为构建兼具杀虫防病双重功效的工程菌株,通过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法将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IA(b)基因导入生防真菌哈茨木霉中.转化频率约为2~3个转化子/雌质粒DNA.South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CryIA(b)基因已经整合到哈茨木霉基因组DNA中,并且在转录水平上得到了表达.各转化子都能够稳定遗传.对转化子的抑菌活性和杀虫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转化子不但保持了野生菌株的抑菌活性,而且表现出了一定的杀虫效果.转化子Tp1和Tp2对玉米螟幼虫的矫正死亡率分别为75.00%和72.75%.杀虫防病哈茨木霉工程菌株的构建为研究和开发新型微生物农药探索了新的诛径.
高兴喜杨谦
关键词:哈茨木霉苏云金杆菌
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基因的转录与调控被引量:7
2009年
线粒体是在各类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胞器,主要参与细胞内能量供给、自由基生成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功能紊乱与线粒体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耐药性产生以及衰老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在线粒体基因组功能领域的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已初步认识到线粒体DNA转录起始需要线粒体RNA聚合酶、线粒体转录因子A、两个同源的线粒体转录因子B1或B2的同时存在,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mTERF)家族的成员则有可能在转录终止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但某些方面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中将简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线粒体DNA的转录及调控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
刘珊珊李钰
关键词:线粒体转录
苯并咪唑类抗性基因Ben^r在角毛壳菌中的转化
2011年
为提高角毛壳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抗性,利用聚乙二醇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以pBT6质粒为载体,把苯并咪唑类抗性基因Benr转化到角毛壳菌原生质体中,转化率约为1.5×10-5。通过Southern印记杂交分析,证明得到的转化子是阳性转化子。转化子对植物病原菌立枯丝核菌、杨树叶枯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效果,能在多菌灵质量浓度为60μg/mL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其抗药性比野生角毛壳菌提高约100倍,并且抗药性能够稳定遗传。研究获得了具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药性的角毛壳菌转化子。
岳会敏杨谦吕游
关键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基因角毛壳菌
Jhdm1d在小鼠胚胎发育中期的表达及表观调控研究
Jhdm1d位于小鼠6号染色体,编码含有JmjC结构域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I同系物D,对H3K9me2(Histone H3 lysine 9 dimethylation)和H3K27me2(Histone H3 lysi...
刘宇帅贺洪娟崔巍吴琼
关键词:实时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DNA甲基化
文献传递
航天技术在水稻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4
2004年
利用高空气球、返回式卫星和飞船搭载水稻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 ,开展空间诱变效应及其育种应用研究。在诱变后代选育出航育 1号、R2 0 36和航香 1 0号等新品种 (系 )。对空间诱发的多蘖矮和大粒突变体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遗传学研究。空间诱变效应表现为处理当代生理损伤轻 ,植株结实正常 ,后代突变频率因不同基因型和性状差异较大。空间环境诱变敏感性与60 Coγ射线辐照敏感性相关不显著。
王俊敏魏力军骆荣挺张铭铣孙野青徐建龙
关键词:航天技术水稻诱变育种
超声波提取大花葵色素的工艺研究被引量:57
2003年
 大花葵(MalvasylvestrisL.var.mauritianaMiller)为锦葵科锦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结花量大,花中含有大量的红色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资源,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等行业。大花葵色素属于花青苷类色素,常规提取工艺容易使其发生降解、褪色。超声波提取技术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提取量高等特点,同时可防止提取物在长时间、高温条件下发生降解、褪色等变化。作者对超声波提取大花葵色素的各项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设计了工艺流程,研究了超声波提取的温度、时间和提取剂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在超声波频率为30kHz条件下,用质量分数为2%的稀H2SO4作提取剂,处理40min,温度50℃时提取率最高。
王振宇赵鑫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天然色素草本植物红色素
恶臭假单胞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2003年
在已筛选出产海藻糖合酶菌株———恶臭假单胞杆菌的基础上 ,研究了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 :发酵温度 3 0℃ ,发酵pH 7 2 ,最佳通风量 10 0mL培养液 /5 0 0mL三角瓶 ,发酵终点为发酵后 5 2h。
薛璐马莺
关键词:海藻糖合酶发酵条件海藻糖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