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

作品数:255 被引量:1,216H指数:18
相关作者:陆三明刘海周宇章钱存超潘国林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1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6篇天文地球
  • 35篇经济管理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矿业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0篇地质
  • 33篇矿床
  • 30篇成矿
  • 24篇勘查
  • 22篇地球化
  • 22篇地球化学
  • 21篇矿产
  • 19篇找矿
  • 14篇金属矿
  • 13篇化学特征
  • 12篇铁矿
  • 12篇矿集区
  • 11篇地下水
  • 11篇同位素
  • 11篇中生代
  • 11篇金矿
  • 10篇地球化学特征
  • 10篇滑坡
  • 8篇多金属
  • 7篇地质勘查

机构

  • 253篇安徽省公益性...
  • 62篇合肥工业大学
  • 33篇安徽省地质调...
  • 29篇安徽省地质矿...
  • 21篇中国科学技术...
  • 20篇成都理工大学
  • 15篇安徽省地质测...
  • 11篇安徽省勘查技...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7篇安徽省国土资...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安徽省地球物...
  • 4篇中国国土资源...
  • 4篇安徽省煤田地...
  • 4篇安徽省地质环...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河北经贸大学

作者

  • 44篇陆三明
  • 32篇刘海
  • 26篇李建设
  • 22篇潘国林
  • 18篇楼金伟
  • 17篇赵丽丽
  • 16篇袁峰
  • 16篇马连新
  • 15篇周宇章
  • 15篇李晓晖
  • 14篇黄健敏
  • 14篇吴泊人
  • 13篇余良范
  • 12篇韦导忠
  • 12篇沈军辉
  • 12篇王旭东
  • 12篇马良
  • 11篇李文庆
  • 11篇金敏
  • 10篇徐晓春

传媒

  • 64篇安徽地质
  • 15篇岩石学报
  • 11篇合肥工业大学...
  • 9篇现代矿业
  • 8篇矿床地质
  • 7篇地质科学
  • 6篇环境科学
  • 5篇大地构造与成...
  • 5篇中国国土资源...
  • 4篇中国地质灾害...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工程地质学报
  • 3篇华东地质
  • 2篇金属矿山
  • 2篇地质灾害与环...
  • 2篇现代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物探与化探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人民长江

年份

  • 3篇2024
  • 17篇2023
  • 17篇2022
  • 11篇2021
  • 13篇2020
  • 16篇2019
  • 27篇2018
  • 12篇2017
  • 20篇2016
  • 14篇2015
  • 14篇2014
  • 15篇2013
  • 27篇2012
  • 19篇2011
  • 16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2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膨胀土工程地质特征及危害程度研究
对安徽省以往开展的膨胀土调查工作和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试验成果进行了总结,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膨胀土的分布、工程地质特性及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类工程活动性质、强度及危害性,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
潘国林吴泊人李郑
关键词:膨胀土工程地质特征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2015年
基于产业转移特点,构建以土地保障与监管工作流程为核心的土地利用技术集成框架,明确集成方法、系统架构和工作原理,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进行集成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以工作流为核心的产业优选、用地保障、空间引导和用地监管的集成系统,可以实现产业用地的合理保障和有效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王秉义程从坤刘瑞蒋健明
关键词:产业承接土地利用皖江城市带
沙坪沟钼矿床岩浆岩中镁铁云母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沙坪沟钼矿是东秦岭-大别地区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斑岩型钼矿床,为从矿物学角度研究其成岩成矿规律,采用电子探针方法分析了矿区复式岩体中的镁铁云母成分,并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含矿中酸性岩体中的镁铁云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沙坪沟钼矿区岩体中有3种镁铁(黑)云母:原生富镁黑云母和铁金云母、金云母,其AlⅥ为0.05~0.14,Mg/(Mg+Fe)为0.58~0.84,Mg O为15.95%~23.63%,MF[Mg/(Mg+Fe^(2+)+Mn)]为0.62~0.91,指示沙坪沟岩体具有造山带钙碱性岩套Ⅰ型花岗岩特征,铁金云母和金云母具有幔源特征,富镁黑云母具有壳幔混源特征。金云母和铁金云母仅见于含矿岩体花岗斑岩和石英正长岩中,暗示成流体主要来自幔源。沙坪沟含矿岩体比非含矿岩体的镁铁云母更富镁质、贫铁质,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比较表明,沙坪沟岩体镁铁云母具有较高的镁质和较低的铁质,说明镁铁云母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东秦岭乃至中国的斑岩型钼矿成矿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并可作为找矿标志。
阮林森陆三明赵丽丽金敏张怀东王波华江来利
张量CSAMT法在深部矿体上的试验结果被引量:10
2016年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是地球物理界在深部找矿工作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取CSAMT的标量测量方式。然而,标量测量仅适用于地下介质为一维的电性结构。张量CSAMT法满足二、三维地下介质的探测条件,开展张量CSAMT法深部找矿的试验工作、研究数据采集技术、考察它的地质勘探效果对深部找矿工作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给出了一个在大型已知深部多金属矿床区张量CSAMT法三种不同激发方式场源的应用实例,展示了不同结构的发射场源的张量CSAMT法试验工作的效果。试验工作结果表明,根据地质构造走向或矿体走向采用不同方向交替发射的电偶极子场源,张量CSAMT法在对地层、岩体的划分以及圈定岩体内部的矿体分布等方面获得的地电异常特征不尽相同,在实际工作中需考虑发射场源的方向问题。
孙晓峰张国鸿
关键词:深部找矿试验结果
安徽省公益性水工环地质工作需求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水工环地质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为它服务的一项工作,社会需求是水工环地质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种种原因,安徽省围绕社会需要开展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前瞻性和战略性仍显不足,至今没有完全摆脱紧跟追随的被动局面。本文在总结安徽省水工环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布署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潘国林吴泊人
关键词:水工环
安徽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展综述及相关对策被引量:1
2018年
土地质量关系到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生态文明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是管护土地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章论述了我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基本情况,结合正在开展的全省1:5万市县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实际,分析了技术及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相关对策。
陆三明程乃福陈富荣李建设孙晓峰
周王断裂野外构造特征对其形成演化的指示被引量:1
2022年
周王断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边界断裂之一,厘定其构造演化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成矿构造背景。文章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大比例尺剖面测量,发现周王断裂地表由一系列小规模断层组成,而且其出露位置由西向东不断向北迁移,延伸方向也由近东西向转变为北东东—南西西向。周王断裂并不是地表上白垩统与古生界地层之间的界线,而是宣城盆地基底与南侧皖南褶皱-逆冲带的接触界线,其形成主要是利用早中生代褶皱中的逆断层和顺层断层再次活动而形成正断层;由于被上白垩统地层覆盖,周王断裂表现为一条隐伏断裂。
王勇生蒋聪周宇章杜辉白桥
关键词:晚中生代隐伏断裂
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
矿区地下水系统是个非线性系统.由于受到水文地质、矿井开采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传统方法对矿井涌水量预测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以混沌理论为基础,选取刘桥二矿区的1987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矿井涌水量数据进行混沌特性分析.分...
靖凤伟窦贤明
关键词:矿井涌水量混沌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
综合物探在西湾铁多金属矿预查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6
2013年
处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庐枞盆地北缘、清水塘—岳山铁、铅锌找矿靶区的西湾铁多金属矿预查区地势低洼,水网密布,地表覆盖厚。为了解决在覆盖区找铁多金属矿的难题,采用地质与综合物探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重、磁、电异常的分析,明确了找矿目标,确定了有利的找矿部位,通过钻探验证,在激电异常部位发现了铅锌矿,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程培生李文庆何柳昌李壮
关键词:综合物探铁多金属矿找矿效果
渔子溪流域泥石流沟谷演变的分形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泥石流作为渔子溪流域的一种重要地貌地质演变过程,研究该流域内泥石流沟谷地貌及演变过程对渔子溪流域的S303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对流域内的29条沟谷型泥石流各自的地貌形态特征统计分析,渔子溪流域内泥石流的发育分布在空间上呈明显的分形特征,泥石流沟发育数量与流域面积、主沟长度、主沟纵比降、流域相对高差以及流域形态系数存在明显的分形现象,分维值分别为0.577、0.92、1.192、1.412、0.978,具有较多的自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泥石流沟谷形态演变的非线性特征主要为对区域内强烈地质构造活动响应的直接结果,主要体现为构造活动下地壳的迅速抬升沟谷的强烈下切。其研究成果可为该流域泥石流发生机理、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刘海沈军辉
关键词:泥石流地貌演变分形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