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科
- 作品数:16 被引量:155H指数:5
- 相关作者:马淑霞刘璐王俊沈聪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48
- 2004年
- 目的:评价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1)临床试验设计,73例发病3周后用药的脑梗死患者,分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23),分别口服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U和安慰剂2粒,tid,给药28d。统一实验室检测病例的凝血、纤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缺损程度。结果:治疗28d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g)降低,D-二聚体含量增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提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含量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改善,且均具有显著性。安慰剂对照组则改变不明显。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2组均有改善,但是治疗组恢复明显,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47.8%。73例患者中,治疗组出现1例轻度上消化道出血(2%),无肝肾功能影响。结论:百奥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药物。
- 董强乔健史郎峰吕传真汪昕范薇陈生弟刘建荣陈沁赵忠新邵福源黄流清贺斌庄建华
- 关键词:脑梗死蚓激酶纤维蛋白原纤溶系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145例急性脑梗死被引量:59
- 2004年
- 上海市银杏达莫项目协作组董强史朗峰韩翔汪昕范薇赵忠新苗玲王少石
- 关键词:银杏达莫注射液急性脑梗死神经元神经功能缺损
- 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的DTI纵向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脑梗死后从早期、亚急性至慢性期同侧皮质脊髓束(CST)的DTI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此检测皮质脊髓束发生Wallerian变性的时间演变过程。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治疗的皮层下运动通路脑梗死患者34例,发病时间从5h至2年。在入院时行MRI+DTI检查。34例中选取5例患者,在发病1W内、第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行MRI+DTI检查。采用工作站之Functool软件,重建出平均弥散系数(MD)、各向异性分数(FA)的参数图。通过放置兴趣区(ROI)的方式计算出FA值、MD值、rFA、rMD。ROI放置在双侧大脑脚。结果脑梗死后病灶同侧大脑脚区rFA在1月内下降最明显,1个月至3个月下降变慢,3个月后rFA变化幅度很小基本保持平稳。而rMD在脑梗死2W内无明显变化,2W至3个月上升,3个月后基本保持稳定。5例患者不同时间点的DTI研究能够显示这种变化过程。结论脑梗死后从早期、亚急性至慢性期同侧大脑脚处皮质脊髓束的FA值进行性减少。DTI有利于检测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发生Wallerian变性的程度及动态演变过程。
- 方珉谢瑞满周林江
- 关键词:脑梗死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扩散张量成像
- 铁代谢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以及姿势步态的异常。PD的病理学改变包括: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纹状体多巴胺减少,残存神经元中有路易氏小体(lewy body,LB)。PD发病与α-突触核蛋白、氧化应激与炎性反应、环境与遗传因素、
- 王俊谢瑞满
- 关键词:帕金森病铁代谢多巴胺能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黑质致密部静止性震颤
- 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评价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对128例临床诊断为轻度可能的 VD 患者,给予口服阿米三嗪-萝巴新,每日2片,早晚各1片。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周和12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AD 评估量表-认知部分、Mattis 痴呆评价(CDR)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等神经心理分析工具对轻度 VD 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语言能力、执行能力及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并观察有无恶心、头晕等副作用,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经过3个月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轻度 VD 患者的MMSE 评分(治疗前16.98,治疗后17.97,P<0.05),CDR 评分(治疗前1.43,治疗后1.21,P<0.01),ADAS 总分(治疗前35.12,治疗后33.08,P<0.05)以及 ADAS 因子分中的记忆力和定向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实践能力评分和 ADL 评分(治疗前45.55,治疗后43.41,P<0.01)均有明显改善。阿米三嗪-萝巴新的安全性和依从性良好,在研究期间,3例患者出现皮疹,1例患者因药物作用不明显退出研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结论阿米三嗪-萝巴新可以改善轻度 VD 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且药物的安全性好。
- 贾建平汪昕郎森阳赵忠新潘小平王丽娟
- 关键词:痴呆阿米三嗪生活质量
- 脑安胶囊与阿司匹林预防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评价脑安胶囊与阿司匹林预防卒中的效果。方法以多中心的形式,在基线调查时筛检出≥40岁、有卒中危险因素暴露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卒中高危个体4415例,以村和居委会为单位随机分为脑安胶囊组(1656例),阿司匹林50(1348例)、75mg组(1411例)。3组在指导一般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药物,阿司匹林两组分别口服阿司匹林50、70mg,1次/d;脑安胶囊组口服脑安胶囊1~2粒/次,2次/d。平均干预16个月。随访观察卒中的发病,比较各组发病率的差异。结果脑安胶囊组,阿司匹林50、75mg组的卒中发病率分别为6.43、12.92和10.37(1000-1.人年-1)。脑安胶囊组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50mg组(P=0.035),分别比阿司匹林50、75mg组下降了50.2%和38.0%。3个干预组复查时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水平均下降,P<0.01。药物不良反应脑安胶囊组较阿司匹林组轻。结论脑安胶囊对卒中高危个体的干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 郭吉平洪震汪昕傅华黄久仪曹奕丰丁玎范薇戴俊明王桂清
- 关键词:阿司匹林脑血管意外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性研究脑安胶囊
- 抑郁症状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可引发抑郁症状,甚至引起抑郁症,如脑卒中后抑郁、癫痫后抑郁,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可合并多种抑郁症状或与抑郁症共病。目前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集中于继发或伴发抑郁症状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防治方面的研究。近年国外研究显示,抑郁症状亦可增加多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痴呆、癫痫、PD)的患病风险,并使之预后变差。然而迄今国内还未见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报道,现综述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 杜鹏汪昕
-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抑郁症状脑卒中后抑郁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机制患病风险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药物的开发进展被引量:3
- 2008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及新生血管形成。目前DR的防治由以往的控制危险因素、单一提高胰岛素的降糖作用等简单原则,发展到调节葡萄糖代谢、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抑制胰岛素抵抗及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减少氧化应激等多方面。本文综述血糖控制、特殊治疗药物和中医药早期防治等用于DR内科治疗的药物的开发进展。
- 谢瑞满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 视觉性眼扫动的启动与传导通路
- 2002年
- 视觉性眼扫动是神经眼科学中常用的检查项目 ,它的启动与传导通路涉及中枢视觉信息分析、中枢启动、皮层 脑干通路传导、脑干执行系统和小脑调节系统五个方面。本文对这一神经机制进行综述 ,并就其特点与一般躯体运动进行了比较。
- 李刚沈聪谢瑞满朱文炳
- 关键词:传导通路神经眼科学
- 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制备不具有促红细胞生成作用的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方法:用氰酸钾使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氨甲酰化,对CEPO的蛋白酶(endoproteinase Lys-C)酶切产物进行电泳鉴定。分别给予成年KM小鼠腹腔注射EPO、CEPO和生理盐水,每周3次,于3、7和14 d测定小鼠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数及Ret百分数,观察其动态变化。另外,给予不同种属的成年C57/B6小鼠腹腔注射增加1倍剂量的EPO、CEPO和生理盐水,隔日1次,30 d后测定各组小鼠上述的血细胞指标,以证明CEPO不具有促红细胞生成作用。结果:经SDS-PAGE电泳鉴定,EPO已成功地氨甲酰化为CEPO,并且有较高的纯度。KM小鼠和C57/B6小鼠分别接受EPO注射后,RBC数、Ret数、Ret百分数均随给药次数的增多而显著增加,而接受CEPO和生理盐水组均未见有明显的改变。结论:经氨甲酰化反应后,EPO成功地转化为CEPO,并消除了促RBC生成的作用。
- 丁晶任惠民肖保国汪昕张玉晶吕传真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造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