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6 被引量:116H指数:7
相关作者:王茜陈明明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安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电子电信
  • 6篇电气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纳米
  • 5篇电池
  • 5篇石墨
  • 5篇石墨烯
  • 4篇碳纳米管
  • 4篇纳米管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单壁
  • 3篇单壁碳纳米管
  • 3篇网络
  • 3篇无线传感
  • 3篇无线传感器
  • 3篇无线传感器网
  • 3篇无线传感器网...
  • 3篇纳米材料
  • 3篇AODV
  • 3篇传感器网
  • 3篇传感器网络

机构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陈佳品
  • 4篇李振波
  • 2篇连锋
  • 2篇王茜
  • 1篇薛松
  • 1篇丁桂甫
  • 1篇高杨
  • 1篇赵帅
  • 1篇张丛春
  • 1篇张卫平
  • 1篇王庆康
  • 1篇赵小林
  • 1篇耿会娟
  • 1篇陈明明
  • 1篇李杰
  • 1篇李海华
  • 1篇张铮
  • 1篇郑硕
  • 1篇朱建平
  • 1篇李新鹏

传媒

  • 6篇微纳电子技术
  • 4篇半导体光电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传感器与微系...
  • 2篇中国光学(中...
  • 1篇电源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软件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导航与控制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量子点作为生物相容性发光材料在再生医学方面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碳纳米材料(CNMs)因在电子、光学、热和机械特性、多用途功能化化学上的作用而受到科学界的关注。由于碳纳米材料的固有疏水性,它们比金属基纳米材料更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碳纳米材料(CNMs)可以通过疏水相互作用或π-π堆积来搭载相应的药物,用作高效的药物传递平台。近年来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管,碳量子点成为治疗癌症以及细胞内标记最广泛使用的碳纳米材料,并且可以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修饰使这些碳纳米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共价修饰是在其表面引入羟基、羧基或氨基,这些自由基与保护生物聚合物聚乙二醇(PEG)进一步结合,而非共价修饰是在CNMs上负载亲氨性分子。这些碳基纳米材料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不仅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良好负载载体,而且是很好的光敏剂。此外,许多理想的功能化基团可以被整合到CNMs上,用于肿瘤的主动靶向和归巢。由于CNMs固有的光学特性,许多研究者也对其在肿瘤细胞和干细胞成像的应用上进行了研究,并证明它们是未来生物成像中可靠的材料。在众多的碳基纳米材料中,碳量子点由于特殊的零维结构以及优异的性能不仅在材料领域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生物应用方面也备受关注。过去十年来,将基因、生长因子等生物大分子输送到干细胞方法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通过纳米药物疗法改善人类疾病治疗的可能性的探索。然而,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这种基于纳米药物疗法能够在临床环境中安全有效地应用之前,还需要解决很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如干细胞在移植到缺血区域后,由于其微环境的改变,导致干细胞的存活、迁移等状态发生改变。本文综述了这些纳米药物治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先进的碳量子点纳米粒子技术,以监控治疗性移植后干细胞在体内和体外的位置,对活细胞体内大分子的示踪以及
杨磊杨志连锋
关键词:示踪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7年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具有周期性和结晶性的有机多孔聚合物。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由轻质元素通过共价键连接,拥有较低的密度、高的热稳定性以及固有的多孔性,在气体吸附、非均相催化、能量存储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引起了科学界强烈的研究兴趣。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结构设计、合成、纯化、表征以及在气体吸附,催化及光电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李路路刘帅章琴胡南滔魏良明杨志魏浩
关键词:多孔材料
BCTZ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在能量采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Ba0. 85Ca0. 15)(Ti0. 9Zr0. 1)O3(BCTZ)是一种具有优异压电性能且无污染的无铅压电陶瓷。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到了纯钙钛矿结构的BCTZ纳米线,通过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制得了能量采集器件。为了提高器件的输出性能,实验引入了介电泳的方式来改善纳米线在PDMS中的取向性。实验表明:经介电泳定向后的器件的最大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分别可达2. 25 V和27. 3 n A。PDM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延展性,基于BCTZ/PDMS薄膜的压电器件在可穿戴微纳米电子器件中将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
胡海燕陈乐李海华王英
关键词:静电纺丝
基于PbS量子点光电探测器的脉搏检测系统研究
2024年
脉搏蕴含人体丰富的血流信息,检测脉搏并推导出人体心血管系统健康状态正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热注射法合成得到尺寸为3 nm的PbS量子点,在金叉指电极表面通过旋涂的方法构筑PbS量子点光电探测器。基于已制备的PbS量子点光电探测器研制了数据可视化的脉搏检测系统。运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对同一测试者不同运动状态以及不同测试者同一运动状态进行测量,经过电路处理将测得的数据显示在电子显示屏上。结果表明,探测器在15.2μW·cm^(-2)光强度照射下,其响应度(R)和探测率(D^(*))在-3 V偏压下分别为0.33 A/W和1.33×10^(12) Jones。将其应用于测量脉搏电路中,系统能够有效接收并测得人体脉搏信号。上述结果表明基于PbS量子点光电探测器的脉搏检测系统在灵敏度、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均满足应用要求。
李力耿会娟张天昊朱建平
关键词:光电探测器
高性能锂硫电池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7年
锂硫电池具有理论比容量高(1675 m Ah·g^(-1))、能量密度高(2600 Wh·kg^(-1))、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等性质,是一种高性能的新型储能电池。这些性能使其在电动汽车和便携式设备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快速的容量衰减以及较差的循环性能,使锂硫电池还达不到商业应用的要求。本文全面总结了锂硫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锂硫电池的正极、电解质、隔膜以及负极保护,分析了现有锂硫电池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最后,对锂硫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帅姚路章琴李路路胡南滔魏良明魏浩
关键词:锂硫电池正极
氮掺杂活性炭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用氨气高温氮化法成功制备了氮掺杂活性炭材料,掺杂后的活性炭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046.4cm^3/g)和高氮掺杂量(质量分数为3.24%)。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并采用三电极方法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氮掺杂后的活性炭材料的质量比电容为297.2F/g(1A/g),相比于未掺杂的活性炭材料提高了12.1%的质量比电容;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仍保持较高的质量比电容(240.0F/g);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7%。
吴登鹏姚路林烨张亚非
关键词:活性炭氮掺杂超级电容器赝电容
石墨烯的氧化与抗菌特性被引量:2
2022年
氧化石墨烯(GO)的抗菌机制(破坏细菌结构、氧化应激和阻断细菌传输)只从宏观角度论述了GO整体结构对细菌的作用,但未能说明表面官能团对抗菌的贡献。在不同气氛(N_(2)或O_(2))下退火对石墨烯进行表面官能团修饰,得到表面官能团组成不同的氮气处理石墨烯(NTG)、氧气处理石墨烯(OTG)。平板菌落计数法抗菌测试表明,OTG有更加优异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明显高于未处理的石墨烯和NTG的。为了进一步对OTG的结构和抗菌性能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环境温度200℃,反应气氛为O_(2),反应时间5h。最终OTG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可达92.4%和9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法(TG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表明,OTG的表面结构为碳氧键终止表面sp^(2)碳(定型碳),并得到表面碳氧键的形态和含量。结合抗菌测试结果,得出C=O键为抗菌主要贡献的结论。
周可心苗泽萌杨勇黄小露张耀中李新红张亚非
关键词:石墨烯碳纳米材料抗菌性能
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钛酸锂/石墨烯筛复合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微波辅助刻蚀法制备了多孔石墨烯筛(MHGO),然后通过简单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具有MHGO镶嵌的钛酸锂-多孔石墨烯筛(LTO-MHG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Raman光谱仪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TO-MHGO复合材料在5 C(1 C=175 mA/g)倍率的电流密度下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循环2000次后仍保持142.6 mA·h/g的可逆容量。在20 C倍率的电流密度下,初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70.2 mA·h/g,循环500次后可逆容量仍维持在122 mA·h/g。相比于未掺杂的钛酸锂,所制备的LTO-MHGO倍率性能和长期循环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徐世伟夏童李刚赵洋胡南滔
关键词:石墨烯高倍率
用于增强薄膜电池抗反射的微半球孔阵列研究
2015年
为了改善薄膜太阳电池表面抗反射特性,提高其对光的吸收率,在玻璃基体上制备了一种新的微纳抗反射结构,即微半球孔阵列,其周期约为10μm、深度约5μm。测试了微半球孔阵列结构的光学特性,得到这种结构的平均反射率约为1.7%,同平板无结构的玻璃相比,平均反射率降低了约6%。由测试结果可知,微半球孔阵列结构的抗反射性能得到改善,增强了薄膜太阳电池对光的捕获能力。采用紫外光刻、离子束刻蚀与湿法刻蚀相结合的工艺,整个制备工艺较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实现大面积应用。
李新鹏王庆康李海华
关键词:抗反射反射率离子束刻蚀薄膜太阳电池
锂硒电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21年
锂硒电池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具有理论体积能量密度大(3253 mAh·cm^(-3))、电导率高(1×10^(-3) S·m^(-1))、环境友好等优良特性,已经逐渐成为电化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目前锂硒电池仍面临活性材料利用率低、库仑效率低、容量衰减快以及多硒化物中间体穿梭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例如,在正极处采用多种碳材料、金属化合物、硒合金等进行封装改性;在负极处采用固体电解质界面方法进行保护。本文全面综述了锂硒电池在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黏结剂、集流体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在纳米硒的封装、固体电解质保护层的制备、新型多功能隔膜的研究、多种黏结剂和集流体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总结。最后,对锂硒电池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商业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丁宇森张璞黎洪朱文欢魏浩
关键词:高能量密度负极电解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