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大学理学院天津市分子光电科学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3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清华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6篇电子电信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单晶
  • 5篇分子
  • 5篇高分子
  • 4篇单晶生长
  • 4篇表面能
  • 3篇分子材料
  • 3篇分子电子学
  • 3篇高分子材料
  • 3篇CURIE
  • 3篇场效应
  • 2篇单分子
  • 2篇电极
  • 2篇电极材料
  • 2篇多态
  • 2篇印刷
  • 2篇有机场效应晶...
  • 2篇云母
  • 2篇晶体
  • 2篇晶体管
  • 2篇可拉伸

机构

  • 23篇天津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滨州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燕山大学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董焕丽
  • 5篇张小涛
  • 5篇胡文平
  • 4篇李启楷
  • 4篇帅志刚
  • 1篇侯剑辉
  • 1篇王献红
  • 1篇黄飞
  • 1篇王利祥
  • 1篇耿延候
  • 1篇薄志山
  • 1篇裴坚
  • 1篇朱艳英
  • 1篇李永舫
  • 1篇李荣金
  • 1篇李瑶
  • 1篇曹镛
  • 1篇王树
  • 1篇张方辉
  • 1篇马於光

传媒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化学学报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化学进展
  • 1篇天津科技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粘附可拉伸高分子材料与高动态稳定人体电生理监测
2022年
高动态稳定人体电生理监测在智能可穿戴健康监测、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以及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人与外部环境的信号交互桥梁,皮肤电极可贴合于皮肤表面,以无创的方式监测和采集各种电生理信号,成为高动态稳定电生理监测的理想平台.从材料角度出发,皮肤电极的高动态稳定性决定于基底材料的高粘附性和可拉伸性.因此,如何通过高分子结构的合理设计制备高粘附可拉伸高分子材料,构筑高度共形粘附于人体皮肤表面的电极,从而实现高动态稳定人体电生理监测,是柔性智能健康监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总结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高粘附可拉伸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其在高动态稳定人体电生理监测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高粘附可拉伸高分子材料在下一代柔性智能健康监测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胡明爽杨辉
关键词:电生理监测
基于二维云母单晶的有机多态存储器
基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的存储器因其柔韧性好、可溶液加工而备受关注。常用的驻电体绝缘层材料为铁电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大的表面粗糙度降低了器件性能。本研究利用机械剥离的方法得到了二维云母纳米薄片。这些薄片具有原子级的...
张小涛贺宇东李荣金董焕丽胡文平
关键词:存储器云母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文献传递
基于高黏附可拉伸高分子材料的人机交互界面被引量:3
2021年
随着柔性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将柔性传感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通讯有机结合,能够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在智能健康监测和生物医疗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连接人体信号与网络空间的人机交互界面,皮肤电极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监测信号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从材料的角度出发,如何同时实现电极的可拉伸性和高黏附性,让其稳定地贴敷于皮肤表面,成为皮肤电极进一步应用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和技术挑战.本文综合评述了近年来高黏附可拉伸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在人机交互界面的各种应用,并展望了下一代智能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张鋆刘忆旋杜晓慧杨辉
关键词:人机交互界面
重点实验室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3年
依托“双一流”建设高校成立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承担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及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使命。从一流平台建设,拓宽对外交流渠道,“留学天大”策略实施,以及外籍专家人才引进4个方面,分析介绍天津市分子光电科学重点实验室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及取得的成果,同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为同类实验室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参考。
刘莹程姗姗张小涛胡文平
共轭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多尺度性能研究——聚合物电子学领域中的新机遇被引量:14
2017年
共轭高分子材料特异的金属或半导体的电子特性兼有质轻、价廉、易于加工的优点使其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显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尽管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共轭高分子材料种类及其相关器件性能均已得到显著发展,但是共轭高分子材料的本征电荷传输特性仍不清楚,其研究面临巨大挑战,这主要是由共轭高分子材料本身分子量分布弥散、分子间相互缠结以及在常规旋涂薄膜器件中分子高度无序等特性所决定的.从调控共轭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共轭高分子的结构有序性及减小电荷传输过程中的晶界及缺陷密度,是实现共轭高分子材料本征性能认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简单归纳总结了研究者在共轭高分子多尺度聚集态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方面的初步结果,进一步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重点对共轭高分子晶体方面的工作展开详细介绍,最后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挑战及机遇进行了简单评述.
董焕丽燕青青胡文平
二茂铁自组装分子结中电荷隧穿与跳跃传输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硫醇自组装单层膜结合悬浮纳米线技术制备了分子结器件,对比研究了非电活性的1-十一烷基硫醇(C11)和电活性的二茂铁己硫醇(FHT)分子结的电荷传输特性.结合两种传输机理,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拟合了分子结的电流-电压特性,发现了氧化还原活性中心二茂铁(Ferrocene,Fc)可以使电荷传输机理由隧穿变成隧穿与跳跃共存.结合变温实验验证了这一机理,并对这种混合机理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韩宾于曦胡文平
关键词:分子电子学电荷传输
有机发光晶体管的关键材料和器件研究
2022年
有机发光晶体管(organiclight-emitting transistor,OLET)是一种变革性的小型化有机光电器件,其在同一器件中集成了场效应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的两种器件功能,在材料的基础物性研究、新型柔性显示/照明、有机电泵浦激光以及片上集成光电子器件等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OLET独特的器件结构及工作模式使其对核心的关键材料和器件制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性能OLET器件的构筑需要从材料和器件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优化与改善.近五年作者课题组和合作者在全面调研和分析OLET领域整体研究背景和存在基本科学问题基础上,聚焦于高迁移率发光有机半导体关键材料的开发和高效OLET器件(线光源和面光源发光模式)的构筑两个方面开展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发展了系列特别是基于蒽和芴的高迁移率发光/激光有机半导体材料,构筑了高性能的单组分有机单晶OLET器件和新型平面OLET面光源发射显示器件,为进一步推动OLET及其相关领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材料和器件研究基础.
高海阔苗扎根胡文平董焕丽
基于二维云母单晶的有机多态存储器
基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的存储器因其柔韧性好、可溶液加工而备受关注。常用的驻电体绝缘层材料为铁电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大的表面粗糙度降低了器件性能。本研究利用机械剥离的方法得到了二维云母纳米薄片。这些薄片具有原子级的...
张小涛贺宇东李荣金董焕丽胡文平
关键词:存储器云母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基于苯乙烯和苯并噻二唑共聚场效应发光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共轭高分子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可溶液加工等特性在有机光电器件中具有重要应用.本工作采用Stille偶联和Suzuki聚合反应,合成了两个由经典发光基元苯乙烯片段和共轭吸电子结构基元苯并噻二唑共聚的高分子材料聚(1,2-双(2,5-双(异辛氧基)亚苯基亚乙烯基-2,1,3-苯并噻二唑))(PVBT)和聚(1,2-双(2,5-双(正辛氧基)亚苯基亚乙烯基-2,1,3-苯并噻二唑))(nPVBT).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元素分析及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对PVBT和n PVBT两种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约380℃.由于烷氧基链的存在,两个材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及成膜加工性.PVBT和n PVBT均表现出优异的发光特性,最大发射波长在590~605nm范围,溶液下荧光量子产率为23%~35%,固态薄膜下量子产率为12%~20%.以这两个高分子材料薄膜作为活性层,所制备的顶栅-底接触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显示出典型的p型电荷传输性能,空穴迁移率可达1.1×10^-4cm^2·V^-1·s^-1,开关比为10^3~10^4.本研究为发展高性能光电集成高分子材料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推动有机光电集成器件的研究.
刘情情张逸寒高灿王天禹胡文平董焕丽
关键词:苯乙烯苯并噻二唑
基于电化学重氮还原的碳膜电极表面修饰及功函调控
2021年
基于高温裂解光刻胶制备的碳薄膜(PPF)是一种新型的性能优异的碳基电极.为了拓展其在功能器件中的应用,利用电化学重氮还原法在PPF电极表面生长了三氟甲基苯胺重氮盐(CF3-PD)和对氨基苯甲醚重氮盐(OCH3-PD)两种组分的混合膜.通过调节两组分溶液在混合膜中的摩尔浓度比例,实现了对PPF电极功函的可控调节.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和开尔文探针显微镜(KPFM)对修饰前后PPF电极功函(φ)的表征表明,随着混合溶液中CF3-PD组分的摩尔分数从0增至100%,PPF电极的φ(4.75 eV)从4.5 eV梯度增至5.14 eV.研究结果实现了可在一定范围内"定制"PPF电极功函,为碳膜电极在分子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许晓娜史成乾丁小海薛俊红王冬田丽贤李柏力朱艳英于曦
关键词:功函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