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安徽省省级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15 被引量:130H指数:7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云南省两栖类物种名录修订被引量:14
- 2022年
- 云南省是我国两栖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受威胁的两栖类物种数显著增加,亟需对两栖类的名录进行更新和完善。本文在《云南两栖爬行动物》的基础上,通过收集近十余年的研究资料,结合近年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确定物种有效性和分类归属,并结合本团队野外考察数据,对云南两栖类的物种名录和分布进行系统的整理与修订。修订后的名录共记录云南省两栖类191种,隶属3目12科49属,占全国两栖类种数的32.5%。自2008年以来,云南省新增两栖类1科23属70种,本名录修订3科31属47种;共发现34个新种、15个中国新纪录和10个省级新纪录种,主要集中在云南的边境地区。云南省记录45种受威胁物种,占云南省两栖类种数的23.6%,占全国受威胁两栖类物种数的25.6%。其中,2种被列为极危(CR),9种被列为濒危(EN),34种被列为易危(VU)。名录共记录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受国家保护两栖类种数的16.0%。此外,列入CITES附录I和附录II的分别有1种和8种,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而作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5种。在新名录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云南省两栖类多样性与分类研究不足的类群、考察薄弱的地区、物种丰富度的格局分布以及受威胁情况,以期对云南省未来两栖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 袁智勇袁智勇吴云鹤李先琦车静
-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极小种群
- 马兰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部位含量测定被引量:16
- 2008年
- 以马兰全株为材料运用超声波辅助法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比较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例、水浴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例;马兰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例(g∶mL)1∶30,水浴温度70℃,提取时间90min,在该工艺下测得马兰总黄酮含量为16.452%;从3月~7月,马兰同一部位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7月份达最高值,叶为37.076%;茎次之,为8.501%;根最少,为4.314%。同时,同一月份中马兰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其中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
- 郑和权周守标朱肖锋刘寿峰刘坤
- 关键词:马兰总黄酮超声提取
- 土壤镉污染对香樟幼苗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研究镉污染对香樟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揭示光合作用等生理特性对香樟镉胁迫的响应机制,探讨香樟的镉耐性及其用于污染修复的潜力与可行性,为镉污染的土壤修复提供数据积累和初步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年生香樟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镉污染浓度分别为0(CK)、1(Cd1)、10(Cd2)和30 mg·kg-1(Cd3),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分别于第0、15、30和60天采样,分析测定不同浓度镉污染条件下香樟叶片光合作用参数以及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含量。【结果】处理0~15天内,不同浓度镉胁迫下香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无显著变化,培养30天和60天后不同浓度镉处理的Pn均低于对照,且以高浓度Cd3对Pn影响最大,较CK降低约22.33%。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香樟叶绿素含量均降低,降低程度与镉浓度有关。不同浓度镉处理的香樟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Cd3的最高。处理30天和60天后,中高浓度镉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CK和低浓度镉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镉污染时间及浓度增加而上升;Cd2和Cd3的丙二醛增加显著。【结论】香樟的光合作用参数、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等生理生化特性指标与镉浓度和培养时间密切相关,不同浓度镉处理的香樟光合生理特征反映出其具有一定的耐镉性,具备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在价值。
- 周际海程坤程坤段洪浪段洪浪濮海燕
- 关键词:香樟镉污染生理生化
- 旱地红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差异被引量:33
- 2020年
- 土壤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必需物质基础,土地利用的变化直接影响土壤质量。以江西红壤为例,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旱地红壤的5种土地利用方式:荒地(HD)、茶树园(CSY)、柑橘园(GJY)、花生地(HSD)、玉米地(YMD)的表层土壤(0-15 cm)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与荒地相比,茶树园、柑橘园、花生地和玉米地的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分别提高了93.33%,79.71%,9.12%,6.45%;茶树园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比荒地的增大了113.67%,而柑橘园、花生地和玉米地比荒地的分别减小了12.35%,6.84%,87.57%;茶树园、柑橘园和花生地的土壤FDA水解酶活性分别比荒地的增大了51.99%,44.04%,25.55%,而玉米地的比荒地的减小了13.62%;茶树园和花生地的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比荒地的增大了2.47%和123.63%,柑橘园的比荒地的增大了35.70%;5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影响较小。茶树园、柑橘园和花生地的土壤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量分别比荒地的增大了11.11%,5.56%,2.78%,而玉米地的比荒地的减小了13.89%;茶树园、柑橘园和玉米地的土壤细菌种类分别比荒地的减少约9.09%,4.55%,22.7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真菌种类数相同,无差异;茶树园和花生地的土壤放线菌种类均比荒地的增大约16.67%,而柑橘园的比荒地的减少约16.67%。说明相比于荒地、柑橘园、花生地和玉米地,茶树园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群落结构也相对稳定,种植茶树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及对土壤肥力的保持。
- 周际海郜茹茹魏倩袁颖红袁颖红
-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低镁与丛枝菌根对枳砧‘纽荷尔’脐橙和‘椪柑’矿质营养吸收与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低镁处理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接种处理对枳(Poncirus trifoliata)砧‘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 cv.Newhall]和‘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Ponkan)不同部位硼、磷、钾和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镁处理提高了‘纽荷尔’下部叶硼、磷及上部叶钾、钙含量,却降低了‘椪柑’下部叶硼、上部叶钾及上下部叶磷、钙含量。在镁适量条件下,AM真菌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纽荷尔’上部叶硼含量与分配比例、‘椪柑’各部位(上部叶除外)硼含量与分配比例,同时还显著提高了‘纽荷尔’接穗茎和砧木茎磷、钙及下部叶钾、钙含量及‘椪柑’各部位钾、根部磷与钙、上下部叶钙含量。在低镁条件下,AM真菌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品种各部位硼(‘纽荷尔’上部叶除外)、磷(‘纽荷尔’下部叶除外)、钾(‘椪柑’下部叶除外)和钙(‘椪柑’根部除外)含量,尤以‘纽荷尔’明显。说明在低镁条件下地表球囊霉接种处理可促进枳砧‘纽荷尔’脐橙苗对硼、磷、钾和钙的吸收与转运。研究结果可为柑橘通过平衡施肥来克服营养缺乏黄化症提供科学依据。
- 杨艳胡成银陈强张晓平肖家欣
- 关键词:丛枝菌根低镁
-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邻近水域鱼类种数及保护对策被引量:7
- 2006年
- 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通过底拖网作业收集鱼类标本对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种数进行了调查,并走访当地鱼市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到保护区及其邻近水域的鱼类14目41科57种,其中55种为硬骨鱼类,占总数的96.49%,另有2种软骨鱼类,占总数的3.51%.有41种为暖水性鱼类,占总数的71.93%.生态类型中底层鱼类共37种,占总数64.91%.区系特征以北太平洋和印度太平洋区系为主.掠夺性获取和开发以及环境污染是目前这一水域鱼类资源面临的最大威胁,针对以上威胁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 王倩杨光吴孝兵徐信荣赖春苗宁耘罗金福
- 关键词:鱼类资源区系
- 游憩践踏对芜湖赭山城市公园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城市生态型公园是户外游憩活动影响最集中的一个区域,特别是践踏的影响表现最为明显。对芜湖市赭山生态型城市公园的19条游憩路径进行了调查,路径总长度达3123m。分析了户外游憩活动践踏造成的影响,得出了不同的旅游路径对践踏所引起的路面变宽、植物根系暴露、多路径和路面损伤是不同的,土质路面游道受到践踏影响的程度最大,石板路面游道次之,水泥路面相对最小。城市生态型公园的道路系统建设应该适应游客的游憩需求,减少践踏对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化地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 晋秀龙陆林巩劼南伟
-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
- 扬子鳄大脑胚后发育中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时序表达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1)在扬子鳄大脑胚后发育中的时序表达。方法: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观察NOS1在0月、3月、6月、12月、24月和120月龄的扬子鳄大脑皮质中的定位表达。结果: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显示,0月期扬子鳄大脑皮质区分子层未见有荧光反应,而外网状层、细胞层、内网状层均有NOS1阳性荧光反应,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皮质区增厚,分子层有阳性荧光反应,主要表现在细胞层中NOS1阳性荧光反应增强。到120月龄,NOS1阳性荧光在细胞层集中,黄绿色明亮荧光增多,并有荧光尾线伸出,外网状层、内网状层均增厚。在各年龄期,血管周围可见黄绿色荧光反应。通过对其表达的荧光密度图像分析得出各年龄段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表达逐渐增强。结论:NOS1参与了扬子鳄大脑胚后生长发育。
- 郑兰荣汪仁平周永康吴孝兵
- 关键词:扬子鳄大脑胚后发育一氧化氮合酶
- 平菇高产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4
- 2019年
- 在以油菜秸秆为主要基质的液体培养基中,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Cu^2+、Mn^2+、Al^3+、Zn^2+和Fe^3+,浓度均为0.5mmol/L)、不同浓度有机酸盐及吐温80对平菇分泌木质素降解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第8天,酶活达到峰值。Cu^2+、Mn^2+、Al^3+都能显著提高平菇分泌的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Zn^2+对漆酶活性则有显著抑制作用。1mmol/L草酸钠和1mmol/L、3mmol/L、5mmol/L甘醇酸钠对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0.05%、0.1%和0.15%的吐温80可显著提高漆酶的活性,0.1%、0.15%和0.20%的吐温80可显著提高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不同金属离子、不同浓度甘醇酸钠、不同浓度吐温80、不同酵母菌为实验因素进行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平菇液体发酵油菜秸秆获得较高漆酶活性的适宜培养条件为:在平菇与产朊假丝酵母混菌液态发酵体系中,加入0.5mmol/LCu^2+、3mmol/L甘醇酸钠及0.05%吐温80,漆酶的活性最高为851.4U/L。平菇发酵油菜秸秆获得较高锰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适宜培养条件为:平菇与产朊假丝酵母混菌液态发酵体系中,加入0.5mmol/L Mn^2+、5mmol/L甘醇酸钠及0.1%吐温80;而最优培养条件下,锰过氧化物酶活性为478.3U/L。本研究探索出一种平菇高产木质素降解酶系的低成本培养方法。
- 黄娇孙冬梅柯丽霞
- 关键词:平菇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培养条件优化
- 旅游生态学研究方法评述被引量:14
- 2008年
- 从旅游生态学的源起、发生和发展入手,通过大量旅游生态研究文献的分析,总结了旅游生态学4类主要研究方法,即:野外研究法,包括野外描述、野外对比和野外模拟等方法;空间分析研究方法,包括景观生态学、地理学及"3S"技术的空间分析等方法;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方法,包括空气质量评价、旅游区生态容量评价和生态安全(风险)评价等方法;旅游生态管理方法,包括旅游地环境质量价值测算、旅游地规划设计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等方法。指出了旅游生态学研究方法存在着难以精确量化和指导性不强等缺限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向和途径。
- 晋秀龙陆林
- 关键词:研究方法旅游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