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代毒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73 被引量:112H指数:7
相关作者:徐凯旋郭丹顾颢李宁宁凌敏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会议论文
  • 3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篇细胞
  • 9篇恶性
  • 9篇恶性转化
  • 8篇代谢
  • 8篇细胞恶性转化
  • 6篇
  • 5篇血管
  • 5篇亚砷酸钠
  • 5篇酸钠
  • 5篇污染
  • 5篇纳米
  • 4篇代谢组学
  • 4篇心血管
  • 4篇抑郁
  • 4篇上皮
  • 4篇小鼠
  • 4篇基因
  • 4篇发育毒性
  • 4篇斑马
  • 4篇斑马鱼

机构

  • 7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徐州医学院
  • 2篇江苏第二师范...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江苏经贸职业...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溧阳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吴炜
  • 3篇夏彦恺
  • 3篇侯志国
  • 3篇王心如
  • 3篇杜江波
  • 3篇倪春辉
  • 2篇刘起展
  • 2篇沈洪兵
  • 2篇陈卫红
  • 2篇王守林
  • 2篇陆春城
  • 2篇胡志斌
  • 2篇张正东
  • 2篇王美林
  • 2篇王守宇
  • 2篇邬堂春
  • 2篇顾爱华
  • 2篇李静
  • 2篇袁晶
  • 2篇徐进

传媒

  • 7篇中华预防医学...
  • 5篇环境与健康杂...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环境卫生学杂...
  • 3篇第七次全国地...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色谱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生物医学转化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1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2',4,4'-四溴联苯醚的生物转运和转化对其毒效应的影响
2014年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类重要的溴代阻燃剂,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设备、塑料制品、纺织品与生活用品中,主要有五溴联苯醚、八溴联苯醚和十溴联苯醚3种工业用品.2009年,PBDEs被斯德哥尔摩公约列为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随着PBDEs的大量使用,大气、水、土壤、污泥沉积物甚至生物体中都能检测到PBDEs,且含量逐年增加.2,2 ',4,4’-四溴联苯醚(2,2 ',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BDE47)是人体内最主要的PBDEs同系物,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肤接触暴露于该化合物.研究显示,0~3岁婴幼儿暴露水平最高,平均每天约为227 pg/kg,其次为儿童和成年人.
张展李书书孙真真王守林
关键词:多溴联苯醚生物转运毒效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基于PAH-CYP1A1定量构效特征的毒性风险预测的探索研究
目的细胞色素酶P450 1A1(CYP1A1)是多数多环芳烃(PAH)产生毒性的关键代谢酶,其代谢过程可导致DNA加合物、活性氧(ROS)等毒性产物的生成。同时,PAH也对细胞中CYP1A1的活力产生复杂的调控并影响混合...
陈超张迪王守林
关键词:CYP1A1
2003~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防医学学科卫生毒理领域资助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卫生毒理学是研究外源性理化及生物等有害因素对生物体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损害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综合性学科,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顾爱华张作文
关键词:毒理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纳米硫化镉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膜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纳米硫化镉(nCds)对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膜的损伤作用。方法将NRK-52E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5、10、15、20、30μg/ml nCds的培养基中染毒24 h。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双嵌入剂乙锭均二聚物(EthD-1)和钙黄绿素(Calcein AM)对细胞进行双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整体细胞膜损伤情况;采用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染色观察单个细胞膜损伤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定位细胞内的nCd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nCds染毒浓度的升高,NRK-52E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10~30μg/ml nCds染毒组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hD-1/Calcein AM双染色结果显示染毒剂量的升高导致细胞膜破损增加,10μg/ml nCds使细胞膜破损的细胞数明显增多。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随着nCds的剂量增加,细胞膜的荧光强度降低,细胞膜受损。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对照组细胞结构完整,细胞膜平滑;nCds染毒组观察到nCds颗粒在细胞膜外聚集,细胞膜有破损情况出现,nCds颗粒进入到细胞质内。结论 nCds可通过破坏细胞膜的方式进入到细胞质中,从而抑制NRK-52E细胞的生长。
顾晨曦蒋真王一迪文云王玉邦张静姝
关键词:纳米硫化镉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
砷对秀丽隐杆线虫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慢性砷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同步化后的线虫分别暴露于含0(对照)、5、50μmol/L亚砷酸钠的M9缓冲液中72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进行代谢组学检测,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分析比较砷暴露组和对照组线虫代谢产物的差异,并筛选出有意义的差异代谢物,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查找其影响的相关代谢通路。测定线虫体内葡萄糖水平及糖酵解、糖原合成和分解、糖异生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LS-DA分析显示,暴露组与对照组线虫代谢特征存在差异,砷暴露组中葡萄糖-6-磷酸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μmol/L亚砷酸钠暴露组线虫体内葡萄糖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暴露浓度的升高,线虫体内葡萄糖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亚砷酸钠暴露组线虫体内糖酵解途径相关基因己糖激酶(hxk-2)、6-磷酸果糖激酶(pfk-1.1)和丙酮酸激酶(pyk-1)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暴露浓度的升高,线虫体内hxk-2、pfk-1.1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亚砷酸钠暴露组线虫体内糖原合成相关基因糖原合酶(gsy-1)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而糖原分解相关基因糖原磷酸化酶(pygl-1)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暴露浓度的升高,线虫体内gsy-1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而pyg1-1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亚砷酸钠暴露组线虫体内糖异生途径相关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ck-1)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50μmol/L亚砷酸钠暴露组线虫体内果糖二磷酸酶-1(fbp-1)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暴露浓度的升高,线
顾晨曦吴月玲文云李文奇王一迪孔艺张静姝王玉邦
关键词:葡萄糖糖代谢紊乱秀丽隐杆线虫
2011—2018年美国青少年全血5种重金属水平与内脏脂肪的关联研究
2024年
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全血中镉(Cd)、铅(Pb)、锰(Mn)、汞(Hg)、硒(Se)5种重金属含量和内脏脂肪组织(VAT)累积之间的关联。方法基于2011—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选取4668名8~19岁的青少年,进行人群横断面研究。应用广义线性回归估计全血5种金属水平和VAT累积之间的关联;应用限制性三次样条法(RCS)评估非线性关联;根据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贫困比率(poverty income ratio,PIR)对研究人群进行分层分析。结果2011—2018年美国青少年全血Cd、Pb、Mn、Hg、Se的几何平均浓度为0.13μg/L、0.53μg/dL、10.34μg/L、0.41μg/L、183.67μg/L,VAT质量的中位数为186.89 g。VAT质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男性青少年中,全血Pb水平与VAT质量呈负相关(β=-0.037,95%CI:-0.052~-0.021),而在女性中,全血Cd水平与VAT质量呈正相关(β=0.041,95%CI:0.004~0.077)。男性和女性的全血Mn水平均与VAT具有正相关,且在女性中关联更强(男性:β=0.107,95%CI:0.079~0.136;女性:β=0.238,95%CI:0.180~0.295)。RCS分析发现,全血Cd水平和VAT质量之间的关联呈J型,男性的全血Pb水平和VAT质量呈反J型关联。结论美国青少年的全血5种金属水平与VAT质量有关。本研究有助于识别重金属暴露对代谢健康的危害,但未来仍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重金属暴露对VAT毒性效应的潜在机制。
万婷雅陶成哲卢俐妤张般若刘敏刘敏徐俏俏范赟秦玉峰陆春城
关键词:重金属内脏脂肪流行病学青少年
肠道菌群在对羟基苯甲酸酯加重高脂饮食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由于饮食模式和成分的变化,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率显著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paraben,M...
任怡霖倪善红刘慎夤张展
关键词:对羟基苯甲酸酯高脂饮食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组学
砷化物所致细胞恶性转化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1年
众多研究证实,长期摄人砷化物可引起多种癌症,因此,砷化合物已被国际癌症协会确认为人类确定致癌物,但由于砷化物致癌的实验动物模型一直未能成功建立,从而导致其致癌机制研究长期滞后。虽已提出一些砷化物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假说,如氧化应激、细胞增殖与凋广异常、DNA甲基化异常、DNA损伤及信号通路改变等,但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且具有说服力的砷化物致癌机制。近年来,
李远刘起展
关键词:信号通路砷化物细胞恶性转化DNA甲基化异常致癌机制砷化合物
二硫化碳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S2)对作业人员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某厂511名在岗的CS2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将长丝车间和短丝车间的作业人员归为高浓度暴露组,其余车间的工人归为低暴露组。用动脉脉搏分析仪(VP-1000PWV/ABI)检测作业人员的四肢血管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压(PP)、心率(HR)、肱-踝动脉段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输出踝臂指数(ABI)、血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及血糖。结果低暴露组平均体重指数(23.6 kg/m2)高于高暴露组(22.9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暴露组平均PP及血清TG水平均高于高暴露组(P<0.05),ABI低于高暴露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TG、baPWV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baPWV和ABI异常检出率在高暴露和低暴露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CS2长期暴露对作业人员心血管功能无明显影响。
骆辰侯志国范晶晶王婷吉晓明张恒东朱宝立倪春辉
关键词:二硫化碳血压血脂
Syntaxin17改善甲基苯丙胺导致的轴突囊泡运输障碍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是苯丙胺类兴奋剂典型代表,可引起多种神经退行性病变,表现为神经元内囊泡、病理性蛋白的过度累积,但机制不明。动力蛋白Dynein/Dynactin通过逆向运动将自噬...
陈静蓉高蓉王军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轴突运输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