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艺术系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传辉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关于图形与文字板式设计中视觉要素效果的探析
- 2014年
- 图形与文字在版式设计中有机的默契组合编排,有效起到了视觉识别、传递信息的作用。通过对图形与文字概念及思维方式的解释,使图形与文字的最佳创意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有效传递,发挥了应有作用,并得以创新发展。
- 宫泽世
- 关键词:图形文字视觉创意
- 吴冠中绘画对平面构成形式美研究的启发被引量:1
- 2015年
- 平面构成是设计体系之基础课程,平面构成形式美到底美在哪里?我们只有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从具体的审美实践中去感受美的存在,分析美的形式,才不能落入"内容决定形式"的窠臼,从而为形式美找到存在论的根基。通过追寻平面构成美的根源,不仅对平面构成形式美的创造与训练有寻根的意义,对设计美何以可能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 王传辉
- 关键词:形式美设计美
- 中俄毗邻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思考—以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艺术设计教育为例被引量:6
- 2014年
- 作为创意产业中最具活力的艺术设计、作为与为人民服务息息相关的艺术设计,它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这就为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目标。结合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的现状,借中俄毗邻的地域优势,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 吕珊珊赵卓
-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
- 《草原牧歌》
- 2020年
- 孙涛
- 动漫创作人才梯队培养的新尝试--国家艺术基金“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的回顾与思考
- 2021年
- 2019年12月,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内蒙古艺术学院为实施主体承办的“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圆满落幕。该项目力求青年动漫创作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拓展创作思路、提升创作技巧、加强交流互鉴。同时,了解国内外动漫业发展的新趋势,为国家民族题材动漫创作锻炼、培养并储备人才。“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始终围绕着以“工匠精神”为中心,对民族题材实施动漫化表达,朝着实现中国动漫“民族化”的道路发展前进。
- 孙涛瑞雪
- 课程思政融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价值意蕴
- 2023年
- 文章基于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扎根理论、逻辑分析和跨学科研究方法,从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三方面解构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价值意蕴,分析课程在多元背景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综合素质,引领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 赵彩雯朱吉勇
- 关键词:居住空间政治价值
- 浅谈家具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 2015年
- 人性化设计理念是功能主义的,因此在家具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功能主义的一些设计原则,体现着包容、共通、人文关怀。即是说人性化设计理念是功能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形式、内容上的结合。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原则:1.在功能设计上注意家具尺寸的合理性。2.注意家具使用的通用性原则。在家具造型设计上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符合大众基本的审美需要,符合家具结构的需求。家具设计师要考虑家具材料的适宜性、柔软性、安全性、环保性等因素,强调色彩与家居环境的协调。
- 周海昌
-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功能主义家具设计
- 走入审美世界 走出传统主客观美学的囹圄
- 2020年
- 传统美学关于自然美的讨论使我们陷入了美的主客观之争,美的主客观之争是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认识论造成的结果,而西方传统哲学现已遭到现当代哲学的颠覆。如今美学要求我们回到审美世界,关注审美经验本身,在审美体验中探寻美的真谛。传统美学的缺陷正是因为它以传统哲学的视角在审美世界之外对美作出解释,陷入主客观对立的囹圄。所以,美学迫切需要用新的美学观去廓清传统美学与新美学的界限,显现传统美学的缺陷,使人们尽快走出传统主、客观美学的囹圄,从而直面审美本身。
- 王传辉
- 关键词:自然美审美世界
- 呼伦贝尔地区建筑文化遗产“木刻楞”的美学分析
- 2021年
- “木刻楞”是呼伦贝尔地区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本文将建筑遗产与美学理论连接起来,从环境美、规划美、建筑美等方面挖掘“木刻楞”所蕴含的审美意识并进行相应的美学分析;展示其作为一种媒介,在连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营建适合人居与审美的和谐空间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价值。
- 赵彩雯朱吉勇
- 关键词:审美意识自然美和谐美美学分析
- 满洲里俄式“木刻楞”建筑的审美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俄式"木刻楞"建筑是俄罗斯先民在改造客观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美的建筑,满洲里的俄式"木刻楞"建筑是在特定历史背景和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下本土化了的原木结构建筑,具有形态美感、色彩美感、质料美感、建构美感、装饰美感和符号美感。这些美感源于初识俄式"木刻楞"建筑时由感官系统直接感知到的形态与色彩,源于对材料与建构的理性分析,源于由装饰和符号引起的一种感动。文章分析了满洲里俄式"木刻楞"建筑的审美特征,从而给观者精神上的理解与观照。
- 朱吉勇赵彩雯
- 关键词:审美特征建筑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