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83 被引量:269H指数:8
相关作者:王树彬刘洪新路明昌王志伟程艳更多>>
相关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理学院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化学工程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理学
  • 4篇电气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4篇合金
  • 23篇复合材料
  • 23篇复合材
  • 8篇树脂
  • 8篇碳纤维
  • 8篇纳米
  • 6篇力学性能
  • 6篇铝合金
  • 6篇金属
  • 6篇力学性
  • 5篇阳极
  • 5篇阳极氧化
  • 5篇阳极氧化膜
  • 5篇氧化膜
  • 5篇陶瓷
  • 5篇非晶
  • 4篇多孔
  • 4篇碳纳米管
  • 4篇热压
  • 4篇纳米管

机构

  • 83篇北京航空航天...
  • 6篇河北四通新型...
  • 4篇中航工业北京...
  • 2篇国家知识产权...
  • 2篇航天特种材料...
  • 2篇北京星航机电...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航天材料及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燕山大学
  • 1篇北京星航机电...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北京玻钢院复...
  • 1篇上海航天设备...
  • 1篇首都航天机械...

作者

  • 7篇马朝利
  • 7篇杨继萍
  • 6篇李松梅
  • 6篇刘建华
  • 6篇于美
  • 5篇陈功
  • 3篇朱立群
  • 3篇李卫平
  • 3篇黄鹏程
  • 3篇蒋成保
  • 2篇石峰晖
  • 2篇孙彦波
  • 2篇王树彬
  • 2篇刘鹏瑞
  • 2篇徐聪
  • 2篇张佐光
  • 2篇顾轶卓
  • 2篇王敬民
  • 2篇刘慧丛
  • 2篇叶序彬

传媒

  • 6篇复合材料学报
  • 6篇Transa...
  • 4篇高分子材料科...
  • 4篇第17届全国...
  • 3篇人工晶体学报
  • 3篇材料工程
  • 2篇物理学报
  • 2篇航空学报
  • 2篇航空制造技术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稀有金属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6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6篇2011
  • 15篇2010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无铬封闭方法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研究了沸水封闭、醋酸镍封闭和电压加载下己二酸铵封闭对LY12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对三种无铬封闭方法处理后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表面微观形貌和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封闭处理可以有效地闭合阳极氧化膜的微孔,提高氧化膜耐腐蚀性能。电压加载下己二酸铵封闭可以有效缓解氧化膜的腐蚀。三种无铬封闭方法处理后的氧化膜耐腐蚀性能从小到大依次为:沸水封闭,醋酸镍封闭,电压加载下己二酸铵封闭。
刘建华李永星于美李松梅陈高红于海洋
关键词:阳极氧化膜耐蚀性EIS
室温潜伏性中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7
2017年
将自制咪唑衍生物EGE-2MI作为双氰胺-环氧树脂体系的促进剂,研究了其固化过程及室温储存性能。采用DSC法研究了该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确定了其最佳固化工艺参数;通过DSC测试室温存放不同时间后该环氧树脂体系的热焓值变化来确定其室温存储期;并测试了其中温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EGE-2MI质量比为0.6%~1.8%(环氧树脂为100%)的双氰胺-环氧树脂体系可以满足115~125℃固化,在室温下可以存放35天以上,EGE-2MI质量分数为1.8%时,该环氧树脂体系的活化能为87.23kJ/mol;固化后产物的铝-铝搭接剪切强度达到21.3 MPa,浇注体的室温拉伸强度在40 MPa以上。
丁镠杨继萍陈功李红苏航
关键词:环氧树脂改性双氰胺中温固化潜伏性固化剂固化动力学
基于非晶合金制备纳米多孔Ag-Cu超饱和固溶合金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王霄李然张涛
基于微芯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低温纳米精度电子束刻蚀与原位电学输运性质测量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微芯片制备技术制备了带有电极的原位电学薄膜芯片,并结合自制的原位透射电镜样品台,实现了低温下透射电子显微镜聚焦电子束对InAs纳米线的精细刻蚀以及不同温度下的原位电学性能测量.研究发现,随着刻蚀区域截面积的减小,纳米线的电导率也随之减小.当纳米线的截面积从大于10000 nm2刻蚀至约800 nm2时,纳米线电导的减小速率与截面积的减小具有线性关系.同时利用低温聚焦电子束刻蚀,在InAs纳米线上原位制备了一个10 nm的纳米点,并在77与300 K下对该纳米点进行了电学性能测量.通过测量发现在77 K时出现库仑阻塞效应,发生了电子隧穿现象;而300 K时,热扰动提供的能量使这种现象消失.
张超方粮隋兵才徐强王慧
碳纤维上浆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2年
综述了碳纤维上浆剂组成,上浆剂对碳纤维表面性能、与树脂的浸润性能和粘结性能影响。
代志双李敏张佐光石峰晖张宝艳
关键词:碳纤维上浆剂表面性质
碳纳米管/邻苯二甲腈树脂薄膜的复合强化工艺研究
碳纳米管薄膜作为一种二维的碳纳米管宏观体材料,可以有效解决碳纳米管的团聚问题,表现出优异的力学和功能特性,在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可纺丝碳纳米管阵列和邻苯二甲腈树脂为原料,首次制备了阵列碳纳米管/邻苯二甲...
王艳洁; 李敏; 李清文; 顾轶卓; 王绍凯; 张佐光;
关键词:碳纳米管薄膜邻苯二甲腈树脂含量
文献传递
稀土元素Gd对Al-Si-Mg铸造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为了系统地研究稀土Gd对铸造Al-Si-Mg(A357)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OM,SEM,EPMA,XRD,DSC,TEM及拉伸实验等方法对不同Gd含量A357合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d的添加可以细化A357合金的晶粒并减小二次枝晶间距。此外,Gd可以有效地细化合金中的共晶硅,但是对片状共晶硅的形貌影响不大。晶粒和共晶硅的细化及二次枝晶间距的减小使添加Gd后的A357合金的力学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A357-0.5Gd(质量分数/%)合金热处理态抗拉强度为355MPa,相对于未添加Gd元素的A357合金提高了37MPa。当Gd质量分数为1.0%时,尽管组织得到进一步细化,但是大量粗大Al 2Si 2Gd第二相的形成导致了合金力学性能的下降。同时对Gd的细化机制进行探究,结合TEM分析结果可以推断,Gd变质处理后共晶硅上的孪晶密度并不足以引起共晶硅形貌的转变,使得Gd变质效果较弱。而Gd对共晶硅的细化作用可能与Gd增加成分过冷以及形成纳米相阻碍共晶硅生长有关。
刘文祎徐聪刘茂文肖文龙马朝利
关键词:铝硅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先进复合材料热压罐工艺成型过程压力监测技术被引量:5
2015年
热压罐工艺是航空航天领域生产高性能复合材料构件最重要的方法,如工艺控制不利可能导致制件存在纤维架桥、屈曲、孔隙、分层、变形等缺陷,从而影响复合材料表面质量、力学性能以及可靠性。热压罐工艺过程压力监测技术,可为模具设计、工艺优化、缺陷形成机制分析提供有利的试验手段,提升复合材料成型制造技术水平。文中系统总结了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纤维、树脂、预浸料叠层承压测试方法及其适用性。
李艳霞顾轶卓李敏张佐光
关键词:先进复合材料热压罐工艺
Fabrication of Nanostructured Electroforming Copper Layer by Means of an Ultrasonic-assisted Mechanical Treatment被引量:2
2010年
Electroformed copper layer with nanostructure is obtained using a subsequent mechanical treatmen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high performance material in aeronautics.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electroformed copper layer is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The tensile strength is evaluated with a tensile tester. It is found that bulk crystal of electroformed copper's surface layer is changed to nanocrystals (about 10 nm in size) after the ultrasonic-assisted mechanical treatment (UMT) but the whole monocrystalline structure still remains. The tensile strength exhibited by the new copper layer is two times better than the regular electroformed copper layer, while the fracture strain remains constant. In addition, the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of UMT process is proved to be dislocation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廖强李卫平刘慧丛朱立群
关键词:NANOSTRUCTURE
抗中子辐射新型含碳癸硼烷聚酯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以1,2-双(4’-羧基苯基)邻碳癸硼烷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出含碳癸硼烷结构的新型聚酯(简称CBR-PET),采用 FT-IR、1 H NMR 和 GPC 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中子屏蔽实验发现 CBR-PET 具有显著的热中子屏蔽性能,随着样品中含硼量增加,热中子屏蔽性能增强;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在Ar气氛下从室温~800℃的CBR-PET的热解行为,其起始分解温度约380℃,在800℃的残炭率高达72.9%.
蔡益波陈功杨继萍黄鹏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