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

作品数:1,694 被引量:6,944H指数:28
相关作者:丛俏唐克李新华赵岷兰桃芳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33篇期刊文章
  • 24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4篇轻工技术与工...
  • 541篇理学
  • 156篇化学工程
  • 100篇环境科学与工...
  • 70篇文化科学
  • 66篇农业科学
  • 51篇医药卫生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8篇生物学
  • 17篇电气工程
  • 12篇经济管理
  • 6篇冶金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电子电信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04篇催化
  • 91篇分子
  • 86篇离子
  • 78篇食品
  • 76篇荧光
  • 73篇水热
  • 66篇金属
  • 61篇热合成
  • 60篇配合物
  • 59篇晶体
  • 57篇水热合成
  • 57篇化合物
  • 57篇保鲜
  • 56篇晶体结构
  • 54篇教学
  • 52篇甲基
  • 50篇光谱
  • 44篇光催化
  • 43篇电化学
  • 40篇活性

机构

  • 1,676篇渤海大学
  • 7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5篇辽宁石油化工...
  • 2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0篇东北师范大学
  • 18篇辽宁工业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南开大学
  • 12篇江南大学
  • 10篇大连理工大学
  • 10篇锦州石化公司
  • 9篇东北大学
  • 9篇辽宁师范大学
  • 9篇西南大学
  • 8篇延边大学
  • 8篇沈阳师范大学
  • 7篇浙江海洋学院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石油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271篇励建荣
  • 108篇何余堂
  • 96篇刘贺
  • 82篇朱丹实
  • 73篇白凤翎
  • 69篇马涛
  • 65篇仪淑敏
  • 63篇李颖畅
  • 60篇高文涛
  • 57篇冯叙桥
  • 57篇王敏
  • 55篇马勇
  • 51篇李阳
  • 50篇李学鹏
  • 50篇王秀丽
  • 48篇孟良玉
  • 48篇汤立军
  • 45篇顾佳丽
  • 43篇丛俏
  • 42篇钱建华

传媒

  • 157篇渤海大学学报...
  • 139篇食品工业科技
  • 86篇化学研究与应...
  • 73篇食品科学
  • 48篇中国食品学报
  • 44篇2013中国...
  • 40篇食品研究与开...
  • 39篇有机化学
  • 36篇食品与发酵工...
  • 32篇中国食品科学...
  • 27篇化学通报
  • 26篇食品科技
  • 23篇食品与发酵科...
  • 21篇中国调味品
  • 21篇中国粮油学报
  • 20篇分子科学学报
  • 20篇食品安全质量...
  • 18篇中国酿造
  • 18篇中国食品科学...
  • 16篇化学试剂

年份

  • 1篇2022
  • 10篇2021
  • 57篇2020
  • 41篇2019
  • 59篇2018
  • 88篇2017
  • 83篇2016
  • 125篇2015
  • 189篇2014
  • 182篇2013
  • 180篇2012
  • 109篇2011
  • 78篇2010
  • 99篇2009
  • 108篇2008
  • 82篇2007
  • 69篇2006
  • 49篇2005
  • 56篇2004
  • 11篇2003
1,6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果蔬生物保鲜剂研究进展
果蔬具有多种营养元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但由于采后保鲜不当,导致果蔬大量腐败变质,不耐贮藏。介绍了国内外果蔬生物保鲜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果蔬贮藏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用以推动食品产业的发展...
王诗琦冯叙桥
关键词:果蔬腐败变质生物保鲜剂
鲜切果蔬包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21
2013年
包装在维持鲜切果蔬品质、延长货架寿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包装材料在鲜切果蔬保鲜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介绍了鲜切果蔬的包装技术,包括气调包装、涂膜包装和智能包装等,总结了其优缺点及应用现状,并且讨论了鲜切果蔬包装未来的发展趋势。
孙炳新杨金玲赵宏侠王晶晶吕长鑫冯叙桥
关键词:鲜切果蔬包装材料保鲜
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大肠菌群检验方法探究被引量:13
2005年
主要对国家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大肠菌群测定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应用范围等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食品卫生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和标准的修订建议。
白凤翎
关键词:大肠菌群
以桔皮果胶为基质的脂肪替代品在重油蛋糕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9年
研究以桔皮果胶为基质的脂肪替代品在重油蛋糕中替代油脂量分别为20%、40%、60%对于样品理化性质、质构及感官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脂蛋糕的密度高于对照样品;替代60%油脂的低脂蛋糕感官方面不易被消费者接受;当替代量低于40%时,脂肪替代品可以成功替代重油蛋糕中的油脂。
朱丹实刘贺徐学明
关键词:脂肪替代品果胶
互联网上化学化工信息的搜索被引量:2
2010年
Interne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宝库,在这个信息宝库上有着巨大的化学文献情报资源。本文对Internet化学文献资源的类型、特点及其检索方法和检索结果等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和研究,分别对文献,专利,化学药品信息,物性数据,化学软件,化学信息及相关论坛,搜索引擎7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提供了一些的常用的域名地址,供广大读者参考。
许家胜张杰钱建华
关键词:互联网化学化工搜索
萘基薁并[2,1-d]嘧啶-4-胺类衍生物的合成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了萘基薁并[2,1-d]嘧啶-4-胺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托酚酮、萘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DMF-DMA)及芳香胺为原料,依次经过氯代、缩合、环加成、环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该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良好.产物的结构经1H NMR,IR及元素分析等得以证实.
王道林于家懿李伟崔庆涛冯姗姗
关键词:芳香胺
人工栽培北虫草中虫草素的分离提取研究
2013年
以辽西地区人工栽培北虫草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与酶法提取虫草素。选取提取液、温度和料液比三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对虫草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虫草素提取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虫草素提取最优工艺为:酶添加量1.5%,超声波功率500W,处理时间15min;50%乙醇溶液,料液比1∶15,温度70℃,恒温水浴3h,虫草素得率达到1.54%。对北虫草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及虫草资源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何余堂张晓莉解玉梅王博励建荣
关键词:人工栽培虫草素
两个基于[P_2W_(18)O_(62)]^(6-)和[V_(10)O_(28)]^(6-)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两个基于不同类型的多金属氧酸盐和柔性双咪唑配体的超分子化合物(Hbtx)_3[H_3P_2W_(18)O_(62)]·H_2O(1)与(Hbtx)_3[H_3V_(10)O_(28)](2)(btx=1,4-双(咪唑基-1-甲基)苯),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 1空间群,晶胞参数a=12.951(5),b=14.442(5),c=23.806(5),α=90.349(5)°,β=93.047(5)°,γ=108.160(5)°,V=4224(2)3,Z=2.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2.175(5),b=17.151(5),c=16.472(5),β=107.200(5)°,V=3285.8(19)3,Z=2.化合物1与2中,多酸阴离子[P2W18O62]6-和[V10O28]6-分别与柔性有机双咪唑配体btx通过分子间的氢键弱作用连接形成二维层状超分子网络.
刘玉静田妍赵莹莹张会敏薄景丹邵树炎田爱香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水热合成
硝酸铈铵催化绿色合成N1-取代的二氢嘧啶酮衍生物(英文)被引量:2
2019年
无溶剂、80 ~oC条件下,硝酸铈铵催化化学计量的芳香醛、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甲酯)和单取代(硫)脲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产品结构通过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确证。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产率高,方法绿色等优点。
宋志国张皜昊
关键词:BIGINELLI反应硝酸铈铵一锅法
负载型Pt-Fe/SiO2催化剂催化环己烷一步氧化制己二酸被引量:1
2020年
己二酸是合成尼龙-66和尼龙-46纤维的重要原料,并进一步用于生产许多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的己二酸多采用以硝酸为氧化剂的两步法合成,该工艺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对设备有腐蚀作用,还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N2O。本文以负载型Pt/SiO2、Fe/SiO2和Pt-Fe/SiO2为催化剂,采用过氧化氢和氧气为氧源,研究了环己烷一步氧化制己二酸的绿色合成路线。对催化剂进行ICP、BET比表面积、XRD、TEM等表征,结果表明,Pt-Fe/SiO2催化剂中不存在与Pt或Fe对应的衍射峰。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用高压釜进行了催化剂性能评价,结果表明,Pt-Fe/SiO2催化活性略优于Pt/SiO2和Fe/SiO2。在环己烷转化率为28%的情况下,己二酸选择性达到33%。
赵岩朱雪娇任冬梅夏云生包德才
关键词:有机化学工程己二酸环己烷PT
共16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