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省能源系统过程转化与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

作品数:21 被引量:82H指数:5
相关作者:王云山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烟道
  • 4篇烟道气
  • 4篇脱汞
  • 4篇风道
  • 4篇风道结构
  • 3篇换热
  • 2篇动力学
  • 2篇对流换热
  • 2篇对流换热特性
  • 2篇生物质炭
  • 2篇疏水
  • 2篇数据中心
  • 2篇送风
  • 2篇评价指标
  • 2篇气化
  • 2篇气流组织
  • 2篇温度场
  • 2篇吸附剂
  • 2篇煤气
  • 2篇煤气化

机构

  • 21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山东省科学院
  • 2篇江苏省邮电规...
  • 1篇合肥通用机械...
  • 1篇中国质量认证...
  • 1篇江苏省地矿地...
  • 1篇江苏北洋冷链...

作者

  • 3篇张居兵
  • 3篇刘志刚
  • 3篇管宁
  • 3篇赵孝保
  • 3篇朴桂林
  • 3篇谢浩
  • 2篇张承武
  • 2篇张忠斌
  • 2篇李栋
  • 2篇黄毅
  • 2篇蒋赟昱
  • 2篇李帅
  • 2篇祝叶
  • 1篇华君叶
  • 1篇姜小祥
  • 1篇鲍静静
  • 1篇史敏
  • 1篇杨林军
  • 1篇杨宏旻
  • 1篇王健行

传媒

  • 6篇制冷学报
  • 6篇动力工程学报
  • 3篇化工进展
  • 2篇化工学报
  • 1篇山东科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新能源进展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掺混生物质炭对煤气化反应特性影响研究
非等温热重分析法研究了掺混生物质炭对煤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炭掺混比例的增加,XQ煤气化DTG峰值和反应终了温度逐渐向低温移动;生物质的加入改善了XQ煤的品质,但对SH煤的气化效率影响不大;从反应动...
夏光璧朴桂林张居兵谢浩李帅
关键词:气化反应生物质炭反应活化能
基于尿素/NaClO_2溶液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结合燃煤电厂实际工况条件,基于尿素/NaClO2溶液进行了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研究,探索尿素/NaClO2湿法同时脱硫脱硝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优化工艺条件,并分析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纯尿素溶液可有效脱除烟气中的SO2,但对NO脱除效果较差,NaClO2的添加可有效改善NO的脱除效果;液气比和NaClO2质量分数增大有利于提高尿素/NaClO2溶液的脱硫脱硝效果,其中NaClO2质量分数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比对SO2脱除效率的影响明显;空塔气速和NO初始质量浓度与系统脱硫、脱硝效率成负相关关系.NaClO2的添加对尿素溶液脱硫效果影响较小,SO2被吸收后生成的SO2-3主要被烟气中溶于水的O2氧化成SO2-4;难溶于水的NO被NaClO2氧化为NO2和NO-2等,进而被尿素溶液有效吸收,NOx最终多数以N2形式排放.
鲍静静王健行刘杭杨林军杨宏旻彭飞
关键词:尿素脱硫脱硝反应机理
木质生物质定温热解炭化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在自制大型热重实验平台上,进行了不同温度下松木颗粒的定温炭化热重实验,探讨木质生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炭化反应规律,并得到反应动力学参数.对炭化产物进行燃料特性分析,研究炭化温度对炭化产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化温度高于250℃时,所得松木炭燃料特性接近烟煤,进一步提高炭化温度后,其燃料特性逐渐接近无烟煤;当炭化温度超过650℃后,炭化过程中会发生一部分气化反应;生物质定温炭化过程中,随着反应程度的深入,反应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表现为反应级数逐渐增大,表观活化能和相应的频率因子逐渐减小.
李帅张居兵朴桂林谢浩夏光璧姜小祥
关键词:反应动力学燃料特性
NH4Cl改性活性炭脱除气态Hg0的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制备了原始活性炭与NH_4Cl改性活性炭,对其进行了物化特性表征,在固定床汞吸附实验台上考察了N2气氛下颗粒粒径、NH_4Cl溶液浓度、SO_2、CO_2等因素对活性炭脱除Hg^0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H_4Cl浸渍改性没有造成活性炭孔隙结构的明显变化,但使得Cl元素成功担载到活性炭表面;随着颗粒粒径增大,活性炭吸附Hg^0的外部传质速率、内部扩散速率均降低,较小的颗粒粒径有利于活性炭脱汞;由NH_4Cl改性在活性炭表面所产生的卤素官能团(AC-Cl)能够有效地氧化烟气中的Hg^0,增强了活性炭对于Hg^0的氧化吸附作用;SO_2能有限地促进原始活性炭的脱汞性能,对NH_4Cl改性活性炭脱汞性能则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并主要体现抑制作用的现象,并且抑制作用随SO_2浓度的增大而增加;CO_2由于能在活性炭表面极化,且能与氨基官能团反应生成有利于吸附汞的羰基,促进了活性炭的脱汞性能。
周强段钰锋冒咏秋冒咏秋
关键词:氯化铵活性炭固定床烟道气脱汞
地热驱动氨水吸收式动力/制冷复合循环参数优化分析
2016年
针对中低品位地热驱动的氨水吸收式动力/制冷复合循环的热力学性能展开分析与优化,在Kalina循环的基础上利用氨水变温蒸发的特性,将正向动力子过程与逆向制冷子过程耦合,对外实现动力与冷量的联供。本文对影响复合循环热力性能的工质对浓度xw/xb、氨水发生温度(露点温度)t14、循环倍率K以及分流比n四个重要参数展开了分析优化。研究表明,在xw/xb=0.50/0.32、t14=180℃、K=2.80和n=0.505的优化工况下,复合循环的热效率和?效率分别可达19.38%和59.77%,较氨水动力循环分别高出3.71%和4.74%,较水蒸气朗肯循环分别高出8.54%和35.81%。
王云山华君叶李贵邵英澍
关键词:热力学性能氨水
Ce改性Fe-Mn磁性吸附剂脱汞及再生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e改性Fe-Mn磁性吸附剂(Fe6Mn1-xCex),在固定床实验系统进行Fe6Mn1-xCex吸附剂的汞吸附及热再生实验,考察Ce添加量、烟气温度、SO2质量浓度和再生次数等因素对脱汞的影响,利用N2吸附/脱附、振动磁强计(VSM)、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物化特性表征,分析其脱汞与再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Fe6Mn0.8Ce0.2在150℃时吸附剂拥有最强的脱汞能力,Ce的掺入可优化吸附剂的孔隙结构,但过量的Ce添加会降低脱汞活性组分Mn的含量,导致Fe6Mn1-xCex脱汞性能降低;Ce的掺入提高了Fe6Mn0.8Ce0.2的抗SO2性能,在SO2与O2同时存在时,Fe6Mn0.8Ce0.2的抗SO2能力得到显著增强;Fe6Mn0.8Ce0.2具有良好的磁性与再生性能,再生后物化特性变化较小,5次再生循环脱汞均获得较高脱汞效率,脱汞产物为HgO。
陶信周强尚瑜狄冠丞卢平周佳琦
关键词:磁性吸附剂固定床烟道气脱汞
加热功率对三角形微肋阵内流动与对流换热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建立了三角形微肋阵对流换热性能测试系统,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三角形微肋阵(d=247μm,H=500μm)的流动及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并得到了去离子水流经三角形微肋阵时压力降、阻力系数f及Nusselt数(Nu)等参数在不同Reynolds数(Re)及加热功率P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加热功率对于三角形微肋阵流动阻力及对流换热特性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Re为0~250范围内,随加热功率增加三角形微肋阵阻力系数明显增大,增加幅度最高可达200%以上;当Re〉250时,不同加热功率对阻力系数的影响显著减弱;而当Re〉600时,阻力系数几乎不再随加热功率增加而发生变化。当Re〈250时,随加热功率增加三角形微肋阵Nu逐渐增大,Nu增加幅度最高可达75%以上,即加热功率增加可以强化对流换热;然而当Re〉250时,受三角形背风区旋涡演变的影响,Nu随加热功率增加而逐渐减小。
邱德来管宁张承武赵孝保刘志刚
关键词:加热功率REYNOLDS数NUSSELT数
风道结构对地板下送风型数据中心气流组织的影响(1)数值设计被引量:11
2018年
本文以排布奇数列机柜冷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子模块为研究对象(3列机柜为例),采用CFD模拟将静压层高度与地板穿孔率对数据中心气流组织的联合影响进行可视化,并分析了两种参数组合的25个典型模型的温度场,选出最佳静压层高度与地板穿孔率的范围分别为600~700 mm,20%~50%。对比了最佳静压层高度与地板穿孔率组合范围内的8个数据中心气流组织模型,选出机柜内部温度分布较均匀的气流组织模型。在此基础上,在静压层内架设挡板,并在-15°~45°的挡板角度中选择最佳角度以获得最优冷却效果。结果表明:静压层高度为600 mm,穿孔地板穿孔率为20%,设置15°挡板的数据中心子模块为最优模型。
耿云胡雨张忠斌张忠斌姚喻晨黄虎黄毅黄毅
关键词:数据中心风道结构温度场
超疏水表面融霜演化行为及排液特性被引量:4
2020年
及时脱除热力除霜后冷表面残留液滴,可以延缓二次结霜。本文对室温环境下超疏水表面融霜演化行为进行了微观可视化观测,对比分析了表面倾角对裸铝表面(接触角88. 0°)及超疏水表面(接触角151. 1°)融霜排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平超疏水表面融霜过程存在单液膜卷曲收缩及多液滴合并两种行为,较大的静态接触角及较小的接触角滞后是促使多液滴合并的主要原因。与倾斜裸表面融霜过程存在大量残留液滴不同,超疏水表面融霜液可实现自排除;当表面倾角>30°时,超疏水表面排液率可达90%以上。结合表面润湿特性及表面倾角推导出表面液滴临界脱落半径,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李帅钱晨露李栋赵孝保
关键词:超疏水表面
流化床电极直接碳燃料电池实验研究
2014年
将流化床电极应用到直接碳燃料电池(DCFC)中,得到一种新型的流化床电极直接碳燃料电池(FBEDCFC).为研究该燃料电池的输出特性,搭建了环形FBEDCFC实验装置,分析了反应温度、阴极气体流速、阳极气体流速、镍催化剂添加量和炭颗粒粒径对燃料电池放电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923K、阳极气体流速为18.59mm/s、阴极气体流速为19.57mm/s、镍催化剂添加量为45g、炭颗粒粒径为2.5~3.5mm时,可得到FBEDCFC的开路电压和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分别为0.896V和28.70mW/cm2.
张居兵朴桂林谢浩杨宏旻
关键词:燃料电池流化床电极开路电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