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绵阳市涪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186 被引量:632H指数:13
相关作者:王晓丽杨晓玲王成科熊军阳小玲更多>>
相关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绵阳同志关爱小组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第四轮全球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6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6篇性行为
  • 73篇男男性行为
  • 64篇艾滋病
  • 55篇行为者
  • 55篇男男性行为者
  • 34篇病毒
  • 29篇流行病
  • 29篇流行病学
  • 20篇影响因素
  • 18篇男男性行为人...
  • 16篇发病
  • 14篇流行病学特征
  • 13篇肝炎
  • 11篇现状及影响
  • 11篇现状及影响因...
  • 11篇梅毒
  • 10篇毒性肝炎
  • 10篇流行病学特征...
  • 10篇艾滋病病毒
  • 10篇病毒性

机构

  • 173篇绵阳市涪城区...
  • 85篇绵阳市疾病预...
  • 77篇江油市疾病预...
  • 75篇绵阳同志关爱...
  • 8篇四川大学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北碚区...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四川省成都市...
  • 1篇四川医科大学

作者

  • 78篇王毅
  • 74篇樊静
  • 61篇赵西和
  • 56篇李六林
  • 54篇刘江
  • 50篇王晓丽
  • 33篇杨晓玲
  • 19篇李伟
  • 17篇熊军
  • 15篇王成科
  • 14篇何静
  • 10篇阳小玲
  • 10篇张光建
  • 9篇刘金玉
  • 9篇李亚楠
  • 8篇张薇
  • 7篇张成元
  • 4篇袁萍
  • 4篇任涛
  • 4篇黄晓红

传媒

  • 16篇预防医学情报...
  • 15篇医学动物防制
  • 15篇中国艾滋病性...
  • 15篇预防医学论坛
  • 10篇中国热带医学
  • 8篇职业与健康
  • 8篇寄生虫病与感...
  • 8篇中国病毒病杂...
  • 7篇实用预防医学
  • 7篇华南预防医学
  • 6篇中国卫生检验...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6篇职业卫生与病...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公共卫生与预...
  • 3篇应用预防医学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19篇2023
  • 16篇2022
  • 9篇2021
  • 15篇2020
  • 23篇2019
  • 13篇2018
  • 12篇2017
  • 13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2020年绵阳市涪城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2005-2020年绵阳市涪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5-2020年绵阳市涪城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构成比用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5-2020年绵阳市涪城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474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7.80/10万,无死亡病例,无暴发疫情,不同年度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0.68,P<0.001)。城区报告发病3654例(76.94%),报告发病率为61.45/10万,乡镇报告发病1095例(23.06%),发病率为27.45/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乡镇(χ^(2)=577.79,P<0.001);时间以4~8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主,形成2个发病高峰。报告病例中,男性发病2822例(59.42%),发病率为56.36/10万;女性发病1927例(40.58%),发病率为39.10/10万,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46∶1,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54.78,P<0.001);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2390例,50.33%),发病率为436.00/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52,P<0.001);职业以学生、托幼儿童发病为主。结论涪城区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应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成份疫苗的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同时开展监测,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与策略,防止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向仁强鲁新华
关键词: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
绵阳市MSM异性婚姻关系及时间与艾滋病高危行为关联性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异性婚姻关系现状,分析婚姻时间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关联性。方法2017年1—10月,在四川省绵阳市采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MSM异性婚姻关系、性行为及血清学的横断面抽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42份中,已婚234人(18.8%),婚姻时间平均(14.9±10.579)年,66.2%夫妻关系一般。婚后夫妻性生活平均每月(4.1±4.381)次,对夫妻性生活50.7%应付、32.4%配合,16.4%不和谐,18.7%无快感。夫妻性生活78.2%不使用安全套,77.3%认为没必要。结婚时间>15年组HIV阳性感染率12.6%,高于≤15年组4.6%(χ^2=4.792,P=0.029)。多因素分析结果,婚后主要是同性偶然性伴、近6个月多性伴者婚姻时间>15年可能性大,主要互联网寻找性伴、近1次肛交有保护婚姻时间>15年可能性小。结论MSM异性婚姻关系差,性生活消极,主观认识制约安全套使用。婚姻时间与艾滋病高危行为相关,婚姻时间长者HIV感染风险更大。
王毅周万明樊静赵西和王晓丽杜婵娟刘江杨干金李伟贾秀伟谭琴帖映伟任延飞廖平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婚姻艾滋病高危行为
绵阳市2012年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病毒/梅毒感染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以绵阳市6县2区1市MSM为对象,应用滚雪球抽样法,在固定场所和知情同意下进行调查对象招募,以国家哨点监测问卷为基础进行自填式匿名行为学调查和生物学检测。结果共合格调查833人,HIV检测801人,梅毒检测534人,丙肝检测267人。HIV初筛感染率3.5%(28/801)、确证感染率3.0%(24/801),梅毒感染率4.9%(26/534),丙肝感染率0.7%(2/267),HIV、梅毒感染率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有似然比χ2=12.144、16.535,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近1年诊断过性病、近1年接受过预防服务、近6月男性肛交保护性是HI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近1年诊断过性病、吸毒行为是梅毒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绵阳市MSM人群HIV/梅毒感染仍处较高水平,地区间不平衡,影响因素多样,应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王毅李六林樊静赵西和杨晓玲刘江任廷飞李伟笪旭辉杨干金王洪明贾秀伟廖平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梅毒
绵阳市2013年男男性行为者安全套使用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绵阳市6县2区1市MSM为调查对象,在知情同意下,应用滚雪球抽样方法于2013年4~10月期间招募调查对象,采取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进行行为学调查,同时对每一位调查对象采集5m L静脉血标本送实验室作艾滋病抗体和梅毒检测。结果 861名MSM在最近的6个月,发生男性肛交、商业性行为、异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89.1%、2.9%和7.9%;在上述的三种类型的性行为中,最近1次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有89.5%、84.0%、41.2%,不同类别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异性性行为最低。近6月男性肛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者HIV抗体、梅毒感染率均较坚持使用者高(P值分别为0.011、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艾滋病知识知晓、近1年做过HIV检测、寻找性伴地方、寻找性伴场所、HIV感染、梅毒感染是MSM近6月男性肛交安全套坚持使用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绵阳市的MSM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不高,其影响因素与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预防服务、性伴寻找方式和HIV、梅毒感染相关。
王毅李六林樊静赵西和杨晓玲刘江李伟杨干金笪旭辉贾秀伟任廷飞王洪明廖平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安全套影响因素
绵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特征及多性伴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性行为特征,分析多性伴影响因素。方法以四川省绵阳市辖区MSM为对象,在固定场所,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抽样,对抽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MSM多性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 271人,年龄中位数为2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13.9%(177人)、高中及以上占86.1%(1 094人),婚姻状况未婚占81.9%(1 041人)。最近6个月男性肛交发生率为88.2%、商业性行为发生率为1.3%、异性性行为发生率为8.6%。最近1次肛交、最近6个月肛交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92.9%、82.7%。近6个月肛交中位数为2次,多性伴发生率为24.2%。寻找性伴场所以网络型为主,占7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性伴发生可能性中,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是初中及以下者的0.539倍,认识当地MSM朋友数5~9、≥10人分别是<5人的2.224、3.231倍,进入MSM圈子时间>1年是≤1年的2.279倍,有压力感受者是无压力感受者的2.422倍,近1周肛交数为2、≥3次者分别是≤1次者的1.931、3.231倍,HIV感染者是无感染者的1.938倍。结论 MSM多种性伴类型并存,以网络型性伴为主。文化程度、社会活动网、进入MSM圈子时间及压力感受、HIV感染与多性伴相关。
王毅李六林樊静赵西和王晓丽刘江杨干金李伟贾秀伟王洪明杜婵娟任延飞廖平
关键词:性行为性伴侣
绵阳市涪城区2015—2020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了解绵阳市涪城区2015—2020年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丙肝防制措施与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绵阳市涪城区2015—2020年报告的丙肝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绵阳市涪城区2015—2020年报告丙肝病例1 477例,年均发病率为44.32/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χ_(趋势)^(2)=18.95,P<0.01),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9,P<0.01),报告丙肝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数的百分比也同步上升。乡镇发病率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40,P<0.0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季节性发病高峰(r=0.003 6,P>0.05);年龄以5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发病率达105.26/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9,P<0.01);职业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0.10%。1 477例丙肝病例中确诊1 035例,临床诊断422例;急性病例23例,慢性1 257例,未分型197例。无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绵阳市涪城区2015—2020年丙肝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与策略,预防与控制丙肝的发生与流行。
李亚楠邓炯向仁强刘金玉张先德陈红
关键词:肝炎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统计分析
2005~2018年绵阳市涪城区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2005~2018年绵阳市涪城区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丙型病毒性肝炎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8年绵阳市涪城区2342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8年绵阳市涪城区丙型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26.62/10万(2342/8798643)。不同年份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发病呈上升趋势。职业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41.84%(980/2342);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季节性分布高峰(r=0.04,P>0.05);乡镇发病率高于城区发病率(P<0.0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1)。结论绵阳市涪城区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
李亚楠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
绵阳市涪陵区某乡镇餐饮单位食(饮)具消毒现状调查
2007年
杨晓玲阳小玲王娟
关键词:食(饮)具消毒现状卫生监督工作肠道传染病
涪城区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考核评估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索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方法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规范、标准。内容严格按照四川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区域绩效考核指标逐项考核评分。结果区域指标6类17项指标应得分1000分,实得分888.55分。结论涪城区疾病预防控制区域考核良好。
张成元张荣
关键词:疾病控制绩效考核
2015~2020年绵阳市涪城区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涪城区梅毒病例流行特征、分布规律,为制定涪城区梅毒预防与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绵阳市涪城区2015~2020年报告的梅毒病例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绵阳市涪城区2015~2020年共报告梅毒1 505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5.16/10万。2020年发病率(63.72/10万)最高,2018年发病率(33.00/10万)最低,不同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 <0.01)。乡镇发病率(37.83/10万)低于城区发病率(47.96/10万)(P <0.0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季节性发病高峰(r=0.008,P>0.05);女性发病率(50.98/10万)高于男性(39.44/10万)(P <0.01);80岁以上发病率(170.92/10万)最高,0~9岁发病率(3.52/10万)最低,不同年龄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发病随年龄呈上升趋势(P<0.01);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发病率为主(37.67%)。结论绵阳市涪城区2015~2020年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王晓丽
关键词:苍白螺旋体梅毒发病趋势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