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汕头大学医学院环境医学与发育毒理学实验室

作品数:61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伟秋吴先光刘少辉肖哲虹杨天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9篇电子垃圾
  • 37篇儿童
  • 36篇电子垃圾拆解
  • 19篇学龄
  • 18篇学龄前
  • 17篇学龄前儿童
  • 16篇细胞
  • 16篇垃圾
  • 15篇外周
  • 15篇外周血
  • 7篇血清
  • 7篇脐带
  • 7篇铅暴露
  • 6篇新生儿
  • 6篇细胞因子
  • 5篇污染
  • 5篇淋巴
  • 5篇儿童血清
  • 5篇
  • 4篇新生儿脐带

机构

  • 61篇汕头大学
  • 19篇暨南大学
  • 6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格罗宁根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4篇徐锡金
  • 19篇霍霞
  • 9篇章宇
  • 6篇张浴玲
  • 5篇杨天
  • 4篇李伟秋
  • 4篇鲁芳芳
  • 3篇庄冰容
  • 3篇王伟
  • 3篇李明慧
  • 3篇刘玉
  • 2篇唐世杰
  • 2篇熊映美
  • 2篇欧阳展
  • 2篇林喜茂
  • 2篇夏海月
  • 2篇朱月琴
  • 2篇程志恒
  • 1篇方翎
  • 1篇章涛

传媒

  • 33篇汕头大学医学...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国毒理学会...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药学研究
  • 1篇首届广东省环...
  • 1篇2017环境...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镉暴露与粤东地区先天性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粤东地区环境镉污染与先天性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的关联性。方法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唇腭裂治疗中心基因血库中挑选唇裂合并腭裂(CLP)、单纯腭裂(CPO)、单纯唇裂(CL)各25名≤3岁患儿的外周血作为病例组,选取我院儿科就诊患儿约30人,选取无唇腭裂及其他先天畸形的≤3岁婴幼儿25例,抽取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各血样中的镉浓度。而后用SPSS20.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儿童血镉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2),进一步分析发现CPO组血镉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7),而CL及CLP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镉水平与年龄成正相关(rs=0.273,P=0.006),与出生体重无相关。结论镉暴露可能是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应该进行合理的产前教育及干预。
欧阳展熊映美于佳良林喜茂洪志乾付廷早唐世杰
关键词:唇腭裂婴幼儿
电子垃圾拆解区铅、镉复合暴露对儿童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起着重要作用.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通过评估电子垃圾拆解区儿童体内铅、镉的暴露负荷,儿童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谱及两者相关关...
鲁芳芳徐锡金曾志俊曹君君霍霞
电子垃圾拆解地区脐带血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年份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
本研究结果提示贵屿地区新生儿脐带血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年份变化趋势与当地电子垃圾拆解活动相关,集中处理电子垃圾的回收模式和加强电子垃圾的管理有助于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PCDD/F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刘岱纯徐锡金蒋友胜张浴玲张建清霍霞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
电子垃圾拆解区儿童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电子垃圾拆解区环境化学污染物暴露对学龄前儿童外周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募集2~7岁儿童209名(暴露组106名,参照组103名),平均年龄4.32±1.01岁;采集早晨空腹时肘静脉血2 mL于无抗凝剂真空管中分离血清;采用ProcartaPlex^(TM)多重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结果:暴露组儿童血清中IL-17A水平高于参照组(1.02±0.77/0.81±0.63,P<0.05);暴露组女童、4~、5~和6~7岁各组儿童血清中IL-17A水平高于参照组,暴露组女童和4~岁组儿童血清中IL-22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垃圾拆解区化学污染物暴露对当地儿童细胞免疫功能产生了一定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电子垃圾拆解区暴露儿童细胞免疫与疾病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程志恒霍霞杨天夏海月卢雪玲徐锡金
关键词:辅助性T细胞17
铅暴露致炎作用对儿童外周血沉默信息调节蛋白6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环境铅暴露诱发机体免疫炎症对儿童沉默信息调节蛋白6(SIRT6)水平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募集218名3-6岁儿童,平均年龄为5.00±0.87岁,其中暴露组与参照组儿童各109名。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体质测量...
刘志平霍霞黄宇林桐徐锡金
关键词:血铅炎症细胞儿童
电子垃圾拆解区儿童外周血乙肝表面抗体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
目的:近年来电子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体的健康,探讨电子垃圾拆解区儿童外周血乙肝表面抗体是否与肺功能之间存在关联,有助于对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开展深入研究。方法:选择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电子垃圾拆解区)和峡山镇和濠...
曾祥徐锡金吴卫东霍霞
关键词:电子垃圾乙肝表面抗体肺功能学龄前儿童
文献传递
广东省某电子垃圾拆解区学龄前儿童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电子垃圾拆解区学龄前儿童血浆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2018年11-12月,选取广东省某电子垃圾拆解区和距离电子垃圾拆解区40 km的地区(其附近没有电子垃圾废物或其他化学、工业和农业污染)为研究区和对照区,募集研究区和对照区3~7岁儿童,分为暴露组和参照组,平均年龄(4.95±0.84)岁,暴露组和参照组各106名;早晨采集儿童空腹肘静脉血2 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I-FABP质量浓度。结果:暴露组儿童血浆中I-FABP质量浓度为2.371(2.018,3.082)ng/mL,高于参照组[2.183(1.779,2.82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中女童血浆I-FABP质量浓度为2.523(2.055,3.383)ng/mL,高于参照组[2.064(1.783,2.78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中3~岁组儿童血浆I-FABP质量浓度为2.594(2.177,3.509)ng/mL,高于参照组[2.012(1.599,2.58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垃圾拆解区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可改变学龄前儿童血浆中I-FABP水平,为进一步研究环境污染物暴露对儿童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陈树钦霍霞张绍城张浴玲李伟秋徐锡金
关键词:电子垃圾学龄前儿童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广东省某电子垃圾拆解区学龄前儿童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水平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检测电子垃圾拆解区学龄前儿童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表达水平,探讨化学污染物暴露对儿童黏膜免疫抗炎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11-12月,选取广东省某电子垃圾拆解区和距离电子垃圾拆解区40 km的地区(其附近没有电子垃圾废物或其他化学、工业和农业污染)为研究区和对照区,募集研究区和对照区的213名3~7岁儿童为暴露组和参照组,平均年龄(4.74±0.78)岁,其中暴露组107名,参照组106名。采集空腹唾液和肘静脉血,用间接酶免疫试剂盒检测唾液中SIgA的质量浓度,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结果:暴露组儿童、男童唾液中SIgA质量浓度均低于参照组(均P<0.01),暴露组中3~、4~岁组儿童唾液中SIgA质量浓度均低于参照组(均P<0.05);暴露组儿童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均高于参照组(均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参照组(P<0.01)。结论:环境化学污染物暴露对儿童唾液中SIgA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与外周血炎症细胞的变化有关,为进一步探讨环境化学污染物暴露对儿童黏膜免疫功能损害的机制提供了依据。
黄宇霍霞侯瑞坤张绍城徐诚徐锡金
关键词:电子垃圾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淋巴细胞
基于同位素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筛选污染物暴露脐带组织差异蛋白的初步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电子垃圾拆解区环境污染物宫内暴露脐带组织蛋白差异表达。方法:募集新生儿脐带组织300例(暴露组与参照组各150名),制备脐带组织总蛋白样本,采用同位素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和鉴定脐带组织蛋白的差异表达,应用Gene Ontology、Pathway、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等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注释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蛋白表达差异大于1.2倍的蛋白有697个,其中暴露组中有386个表达上调,311个下调;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影响细胞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分化和促进细胞凋亡等方面。结论:电子垃圾拆解区环境化学污染物宫内暴露能造成脐带组织蛋白表达谱的改变,为进一步筛查影响胎儿体质发育和抑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凋亡、迁移的关键蛋白作为生物标记物,提供了进一步的研究基础。
李明慧霍霞张浴玲曾志俊徐锡金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组织
糖类抗原199和癌胚抗原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对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9年10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63例,年龄24~87岁,平均(62.37±11.13)岁,其中男性88例,女性7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抽取肘正中静脉血2 m L,检测肿瘤标记物CA199和CE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A199和CEA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标本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检验。结果:淋巴结转移组肿瘤浸润深度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血清CA199、CEA单独与联合检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5(95%CI:0.512~0.699,P=0.026)、0.513(95%CI:0.417~0.609,P=0.780)和0.579(95%CI:0.485~0.672,P=0.096)。CA199的最佳临界值为20.495 U/mL,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49.2%,特异度为78.8%。结论: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患者血清CA199水平>20.495 U/mL时,应警惕淋巴结转移的可能。
蔡焕锐陈树钦徐锡金徐锡金
关键词:直肠癌CA199CEA淋巴结转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