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20 被引量:3,940H指数:34
相关作者:张国庆陈心想李富翠戴健南雄雄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7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2篇农业科学
  • 5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72篇土壤
  • 64篇小麦
  • 44篇微生物
  • 42篇养分
  • 42篇有机碳
  • 32篇施肥
  • 31篇微生物量
  • 30篇旱地
  • 26篇氮素
  • 25篇物量
  • 23篇冬小麦
  • 23篇水分
  • 23篇秸秆
  • 22篇土壤微生物
  • 21篇土壤有机
  • 21篇塿土
  • 20篇玉米
  • 20篇生物量碳
  • 20篇生物炭
  • 20篇土壤有机碳

机构

  • 320篇西北农林科技...
  • 8篇中国科学院新...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青岛农业大学
  • 4篇宝鸡市辛家山...
  • 3篇宝鸡市农业技...
  • 3篇新疆电力设计...
  • 3篇汉中市农业科...
  • 3篇陕西省土地工...
  • 2篇鲁东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陕西省农村科...
  • 2篇渭南市农业技...
  • 2篇杨陵职业技术...
  • 2篇金正大生态工...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0篇耿增超
  • 23篇周建斌
  • 23篇黄懿梅
  • 23篇田霄鸿
  • 16篇杨学云
  • 13篇张建国
  • 13篇王进鑫
  • 13篇王朝辉
  • 13篇高明霞
  • 11篇张树兰
  • 11篇陈竹君
  • 11篇孙本华
  • 11篇和文祥
  • 10篇安韶山
  • 9篇李硕
  • 9篇闫浩
  • 9篇赵军
  • 9篇耿荣
  • 9篇尚杰
  • 8篇蒋跃利

传媒

  • 3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8篇西北农林科技...
  • 25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应用生态学报
  • 21篇农业环境科学...
  • 20篇环境科学
  • 19篇干旱地区农业...
  • 13篇西北农业学报
  • 12篇生态学报
  • 10篇西北林学院学...
  • 7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环境科学学报
  • 5篇土壤学报
  • 5篇中国土壤与肥...
  • 5篇中国土壤学会...
  • 4篇林业科学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19篇2020
  • 22篇2019
  • 38篇2018
  • 38篇2017
  • 36篇2016
  • 47篇2015
  • 24篇2014
  • 34篇2013
  • 39篇2012
  • 5篇2011
3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锌肥与三唑酮配合喷施对冬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于2013—2014年小麦生长季,在陕西关中地区进行田间喷施试验,设置CK、喷Zn、喷三唑酮、喷Zn+三唑酮4个处理,以揭示锌与三唑酮配合喷施对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喷施方式对小麦籽粒千粒重及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喷三唑酮、喷Zn+三唑酮及喷Zn使籽粒Zn含量由CK的25.9 mg·kg^(-1)分别提高到32.2、52.4 mg·kg^(-1)和52.7 mg·kg^(-1),增加幅度分别为24%、102%和103%;喷三唑酮和喷Zn+三唑酮处理降低了小麦籽粒植酸含量,相比对照分别降低23.8%、15.9%,使植酸/Zn摩尔比明显降低,从而显著提高了籽粒锌生物有效性。Zn与三唑酮配合喷施下提高籽粒锌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效果十分明显,同时还能兼顾防治小麦白粉病、条锈病等。
刘珂赵吉红王少霞李萌陈艳龙田霄鸿
关键词:三唑酮锌含量冬小麦
渭北旱塬豆科绿肥提高冬小麦籽粒锌的效应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针对渭北旱塬石灰性土壤有效锌含量低,小麦籽粒锌含量不高的问题,研究不同豆科绿肥轮作对小麦籽粒锌的作用,揭示其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居民锌摄入水平提供思路及实践依据。【方法】2016—2017年在永寿和长武两地开展田间试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永寿试验地处理为休闲-小麦、黑麦豆-小麦和绿豆-小麦3种处理;长武试验地为休闲-小麦、怀豆-小麦和绿豆-小麦3种处理。采集永寿、长武两地的绿肥、小麦和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与休闲相比,永寿各豆科绿肥—小麦轮作的小麦各器官生物量显著降低了19.2%—38.3%;长武各豆科绿肥—小麦轮作显著减少了小麦茎叶、颖壳生物量,降幅为19.9%—33.2%。永寿黑麦豆—小麦和长武怀豆—小麦轮作较休闲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锌含量,分别增加了14.2%和18.6%。黑麦豆—小麦、怀豆—小麦轮作对小麦的增锌作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减产对小麦锌累积量的影响,长武怀豆—小麦轮作的小麦各器官及地上部锌累积量与休闲无显著差异。小麦籽粒锌含量与豆科绿肥的锌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豆科绿肥锌吸收量每增加1.0 g·hm-2,小麦籽粒锌含量增加0.23 mg·kg-1。黑麦豆、怀豆的锌、氮吸收量相对较高,C/N较绿豆分别低了18.6%和20.4%。黑麦豆—小麦、怀豆—小麦轮作较休闲在小麦收获期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幅分别为36.7%和69.1%。豆科绿肥—小麦轮作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对土壤DTPA-Zn含量基本无显著影响。【结论】黑麦豆、怀豆两种豆科绿肥因自身比较高的锌、氮吸收量以及较低的C/N,可显著提高后茬小麦籽粒锌含量。同时绿肥自身富集锌的能力可作为筛选小麦适宜增锌绿肥品种的依据。总之,豆科绿肥—小麦轮作模式是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改善居民膳食锌摄入的有效生物强化手段。
刘苡轩黄冬琳刘娜姚致远尹丹蒙元永赵护兵高亚军王朝辉
关键词:渭北旱塬豆科绿肥轮作冬小麦籽粒锌含量
锌源和施锌方法对石灰性土壤锌组分及锌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选用合适的锌肥以及合理的施肥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还可以提高石灰性土壤的锌肥利用率。因此,研究不同锌源和施肥方式对石灰性土壤中锌组分含量以及锌肥利用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两种锌源(水溶态锌肥Zn SO4·7H2O和螯合态锌肥Zn-EDTA)全层混匀均施和表面条施两种方式,调查了土壤中交换态Zn(Ex-Zn)、松结有机态Zn(LOM-Zn)、碳酸盐结合态Zn(Carb-Zn)、氧化锰结合态Zn(Ox Mn-Zn)、紧结有机态Zn(TOM-Zn)5种形态锌的含量,分析了小麦对锌肥的利用率。【结果】全层混匀均施与表面条施,两种锌肥均增加了小麦籽粒和秸秆Zn含量,全层均施Zn SO4·7H2O处理的籽粒Zn含量比对照提高43%,均施和表面条施Zn-EDTA的籽粒Zn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7%和75%;Zn-EDTA均施和条施的锌肥利用率分别为6.5%和5.3%,Zn SO4·7H2O均施和条施的锌肥利用率分别为3.6%和1.3%。小麦收获后,条施Zn SO4·7H2O和Zn-EDTA的施锌区有效锌含量分别为9.25和1.97 mg/kg,分别为均施处理的2倍和1.8倍;与对照相比,Zn SO4·7H2O和Zn-EDTA条施及均施的4个处理均增加了土壤中各形态锌的含量,并且4个处理与对照土壤中各形态Zn含量的规律一致,即:松结有机态>碳酸盐结合态>紧结有机态>氧化锰结合态>交换态。均施Zn SO4·7H2O和Zn-EDTA 2个处理的交换态Zn含量分别为0.12和0.13 mg/kg,条施分别为0.38和0.54 mg/kg;均施处理松结有机态Zn含量分别为5.26和1.56 mg/kg;不同处理碳酸盐结合态Zn含量变化趋势与松结有机态Zn含量基本一致;条施Zn SO4·7H2O施肥区氧化锰结合态Zn含量为对照的4倍,不同处理的土壤中紧结有机态Zn含量变化规律与氧化锰结合态Zn含量变化规律相似。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态Zn、松结有机态Zn和碳酸盐结合态Zn含量均与有效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不施锌肥相比,Zn-EDTA施入土壤后,�
国春慧赵爱青田霄鸿李宏云李硕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锌肥小麦
塿土区作物和土壤淋溶磷临界值研究及推荐施磷建议被引量:13
2015年
确定临界土壤磷最佳水平及合理的施肥量可为实现作物高产和减少磷素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国家黄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24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基础,利用长期试验积累数据并结合相关土壤分析,通过米切里西指数模型和两段式线性模型确定了塿土区冬小麦和夏玉米高产土壤有效磷临界值以及塿土磷素淋溶阈值并提出了施磷建议。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小麦高产时土壤有效磷临界值为26.2 mg/kg,夏玉米为13.9mg/kg。土壤有效磷随全磷的增加存在明显的临界点,当全磷含量为1.15 g/kg时,有效磷含量为34.8 mg/kg,高于此值后有效磷随全磷快速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39.3 mg/kg时,磷素淋溶风险增大。无轮作情况下,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25、25~40和>40 mg/kg时,冬小麦施磷量分别为P2O580~95、60~80和10~15kg/hm^2;当土壤有效磷<15、15~40和>40 mg/kg时,夏玉米施磷量分别为P2O570~85、55~70和10~15kg/hm^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5、15~25、25~40和>40 mg/kg时,冬小麦施磷量分别为P2O5100~120、90~100、80~90和15~20 kg/hm^2,夏玉米施磷量分别为P2O550~60、45~50、25~40和5~10 kg/hm^2。
席雪琴孙本华陈勇杨学云
关键词:塿土有效磷施磷量
外源硒对蔬菜硒积累和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5
2012年
通过综述相关文献,阐述了植物对硒的吸收、运移及累积过程,概述了外源硒对蔬菜作物中总硒累积和有机硒转化以及对蔬菜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张雯耿增超
关键词:蔬菜外源硒有机硒
氮素对不同生育期小麦植株累积硒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施用氮肥是农业生产上最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但增施氮肥对不同生育期小麦植株中硒累积、转运和分配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水平对小麦生长过程中植株各器官硒累积的影响,为合理施氮提高小麦硒含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设置N 100 mg/kg和200 mg/kg两个水平,每个氮水平设置低硒(Se 0.81 mg/kg)和高硒(Se 5.02 mg/kg)处理,分别在小麦苗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取样,分析不同生育期小麦对土壤外源硒的吸收速率,探讨不同硒水平下施氮量对小麦各器官硒累积、转运和分配的影响。【结果】1)与低氮相比,高氮促进了小麦籽粒产量增加,低硒的促进作用大于高硒,低硒和高硒时的高氮处理小麦籽粒产量较低氮处理分别提高了21.7%和13.7%。低硒时的高氮处理能提高小麦穗(特别是籽粒)和老叶中的硒含量,籽粒和颖壳硒含量较低氮处理分别提高了31.2%和13.6%,但高硒时高氮处理却导致小麦各器官(特别是籽粒和根)中硒含量下降,其中籽粒和根部硒含量较低氮处理分别下降了13.2%和17.8%。2)相同硒水平下,高氮处理小麦根部硒占植株总硒的比例较低氮处理下降了约1/4;在营养生长阶段,低硒时高氮处理能促进硒向小麦地上部转运,而在生殖生长阶段其能促进硒从小麦茎叶向颖壳和籽粒中转运,使得籽粒中硒占总硒比例提高了18.4%;但高硒时高氮处理却促进硒从茎叶转运到颖壳中,致使籽粒中硒占总硒比例下降了8.0%。3)小麦根部硒含量在苗期和拔节期,抽穗期和扬花期之间增长幅度最大,说明此期间是小麦硒吸收的敏感期。【结论】小麦硒含量因生育期和外源硒水平的不同而异,施氮量也影响着小麦硒累积、转运和分配。增施氮肥能提高硒的利用效率,建议低硒地区农业生产中补硒时要结合氮的合理施用。
陈玉鹏梁东丽宋卫卫雷凌明喻大松缪树寅
关键词:小麦转运
长期不同氮、磷用量对冬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小麦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在低锌的石灰性土壤上,其籽粒锌含量普遍较低,难以满足人们的锌营养需求,因此提高冬小麦籽粒中的锌含量对保证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氮素、磷素供应不足或过量会影响冬小麦对锌的吸收与利用,本文基于黄土高原南部9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氮、磷肥用量对旱地冬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影响及籽粒锌含量与氮、磷吸收与分配的关系,以期为有效调控冬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和优化旱地冬小麦氮、磷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法】田间定位试验开始于2004年10月,位于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供试小麦品种为小偃22,整个生育期不灌水。试验一为小麦施氮量试验,在施磷量为P2O5100 kg/hm2的基础上,设置0、80、160、240、320 kg/hm25个氮肥(N)水平;试验二为小麦施磷量试验,在施氮量为N 160 kg/hm2的基础上,设置P2O50、50、100、150、200 kg/hm25个磷肥水平。分别于2011 2013年连续两年进行田间取样,测定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茎叶和颖壳中的氮、磷、锌含量,计算小麦地上部的氮、磷、锌吸收量。【结果】小麦施氮量试验表明,氮肥用量不超过N 320 kg/hm2时,小麦籽粒锌含量和地上部锌吸收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施氮量每增加N 100 kg/hm2,籽粒锌含量平均提高4.0 mg/kg,地上部锌吸收量平均提高36.4 g/hm2;籽粒中的锌含量与氮含量之间、地上部的锌吸收量与氮吸收量之间也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籽粒氮含量每增加1 g/kg,籽粒锌含量平均提高2.0 mg/kg,地上部氮吸收量每增加100 kg/hm2,其锌吸收量平均提高142.9 g/hm2。小麦施磷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磷量不超过200 kg/hm2时,籽粒锌含量与施磷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施磷量每
靳静静王朝辉戴健王森高雅洁曹寒冰于荣
关键词:冬小麦氮用量锌含量
改良剂对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中有效镉和小白菜镉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5
2015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石灰、鸡粪、泥炭、石灰+鸡粪、石灰+泥炭处理对4种外加镉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物量、镉吸收量以及土壤有效镉含量和p H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改良剂单施和有机物料+石灰配施均可以显著提高小白菜生物量,小白菜生物量较对照提高11.76%~59.38%,且改良剂配施效果优于单施;改良剂单施处理对小白菜的增产效果是鸡粪>泥炭>石灰,单施石灰能显著提高南方酸性土上小白菜生物量,对北方碱性土小白菜生物量影响不显著。与不施改良剂的对照相比,施用改良剂的处理明显降低了小白菜对镉的吸收量和土壤有效镉含量,且改良剂配施的效果好于单施,土壤有效镉含量较对照降低31.2%~67.0%;比较单施有机物料或单施石灰,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单施石灰效果好于单施有机物料,在北方碱性土上,单施有机物料效果则好于单施石灰。另外,在对土壤p H的影响上,单施鸡粪或石灰,鸡粪+石灰和泥炭+石灰四个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 H,增幅在0.15~2.16个单位,且石灰、鸡粪+石灰和泥炭+石灰效果好于鸡粪处理,泥炭处理对南方酸性土p H影响不大,但可以降低北方碱性土的p H。
代允超吕家珑刁展刘金安伟强陈曦
关键词:改良剂小白菜PH
葡萄籽对猪粪秸秆高温堆肥中微生物群落与碳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猪粪与秸秆(鲜质量10.5:1)为基础,在自制的强制通风静态堆肥反应箱中进行堆肥化试验,研究添加8%葡萄籽对猪粪秸秆高温堆肥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和碳氮转化的影响.在堆肥化的30d里,分7次采集不同时期的堆肥样品,测定堆肥中微生物区系、微生物生理群的数量及堆肥碳氮含量.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籽使堆肥中细菌数量略高、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明显降低,细菌/放线菌下降;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降低;而硝化细菌、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增多;铵态氮和有机碳含量下降,而硝态氮含量明显提高.堆肥中硝态氮含量与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添加葡萄籽使堆体升温快且高温期稳定,堆肥含水率波动较小,从而使堆肥高温期放线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波动较小,数量较高,有利于堆肥中硝态氮含量的增加.
黄懿梅刘学玲姜继韶黄华刘栋
关键词:葡萄籽猪粪堆肥微生物区系
不同原料生物炭的理化特性及其作炭基肥缓释载体的潜力评价被引量:8
2022年
生物炭作炭基肥缓释载体的能力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因此在制备炭基肥前有必要对不同原料和热解温度制备的生物炭的理化性质进行评价.以苹果枝条、棉秆和杜仲枝条为原料,通过生物质干馏设备在400、500、600和700℃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炭,并对生物炭的pH、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和矿物组成等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生产成本评价生物炭用于炭基肥缓释载体的潜力.结果表明,3种原料制备的生物炭的产率均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400℃制备的苹果枝条生物炭的产率最高(37.4%).所有生物炭的pH值均>10,表现出强碱性.在400~500℃热解温度范围内,苹果枝条、棉秆和杜仲枝条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最大比表面积分别为265.2627、107.4491和316.1854 m^(2)·g^(-1);当热解温度>500℃时,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减小.FTIR和XRD图谱分析表明,所有生物炭具有丰富的芳香结构,其中苹果枝条和棉秆生物炭含有较多的矿物组分,杜仲枝条生物炭为非晶生物炭.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当热解温度为500℃时,杜仲枝条生物炭的理化性质最优,苹果枝条生物炭次之,棉秆生物炭最差.然而,杜仲枝条生物炭的生产成本最高,苹果枝条生物炭次之,棉秆生物炭最低.综合考虑,苹果枝条生物炭作炭基肥缓释载体的潜力更大.
邢莉彬成洁耿增超张宏伟梁宏旭王强孙倩倩李艳
关键词:生物炭经济评估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