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
- 作品数:105 被引量:860H指数:16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政策干预对9808例心脏介入操作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对医院心脏介入操作(CI)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11月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收集施行CI的患者资料,包括住院天数、介入操作类型、抗菌药物使用、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比较政策干预前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术后疑似感染率,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共收集10 135例患者资料,排除操作时或前3d内有发热或其他感染者,共纳入研究9808例,男性占64.8%,年龄(58.1±14.9)岁,住院时间(5.3±3.2)d;政策干预前、后,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78.0%和5.2%;使用强度分别为每100床日数12.1和7.1;同期术后疑似感染率分别为1.9%和2.6%(P=0.078);心脏电生理联合射频消融术在政策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87.8%和22.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00个床日数为14.8和4.6;同期疑似感染率为4.1%和4.6%(P=0.548)。结论抗菌药物政策干预显著降低了CI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且术后疑似感染率无明显增加。
- 崔扬文胡必杰马坚高晓东周晴
- 关键词:抗菌药物
- 上海市9565例乳腺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乳腺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PAP)与乳腺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统计二甲以上医院2010年-2012年每年4月及10月统一标准进行的PAP调查数据;每年11月进行现患率调查数据,比较乳腺手术PAP方法的改变及其与手术部位感染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年共计调查9565例乳腺手术,其中二级医院4189例,三级医院5376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三级医院由49.7%降至9.8%,二级医院由85.6%降至27.8%;进行PAP患者,94.4%于术前30min~2h使用;一、二代头孢使用率从68.4%增加至83.9%,24h内停药比例从39.5%升至49.7%;3种常见乳腺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下降,乳癌根治术从11.7%降至7.6%,乳房楔形或部分切除术从24.9%降至6.2%,单纯肿块或腺瘤切除术从20.8%降至2.2%;比较同期3年乳腺SSI发生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乳腺手术的PAP使用率已明显下降,不规范使用显著改善,但仍待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使用率与乳腺的SSI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
- 孙伟胡必杰高晓东崔扬文沈燕周晴马坚
- 关键词:乳腺手术手术部位感染
- 某综合医院消化内镜生物膜形成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镜生物膜形成现状与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9月1日-13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130条内镜进行ATP荧光检测和滤膜法培养鉴定,同时收集内镜类型、编号、来源、内镜壁使用时长、过去1周内消毒次数等信息,并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培养阳性的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结果消化内镜ATP检测总体合格率为94.62%,细菌培养总体合格率为92.31%。10份培养阳性标本以铜绿假单胞菌、奥斯陆莫拉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以及藤黄微球菌等水生细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过去1周消毒频次与内镜生物膜培养阳性相关(P=0.001),且与过去1周消毒频次<15次相比,消毒频次>30次的比值比为0.040,95%置信区间为(0.005,0.295)。结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消化内镜的生物膜主要由水生细菌形成,消毒频次的增加可减少内镜的生物膜污染,今后应重视内镜生物膜的监测。
- 王萍鲍容史庆丰樊莉铭高晓东
- 关键词:消化内镜生物膜水生细菌影响因素
- 抗革兰阴性菌的新药临床研究进展
- 2024年
- 耐药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 GNB)的治疗难度大,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GNB主要病原体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头孢菌素酶和耐碳青霉烯类细菌,其中,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者最难治疗。近年来,国际上研发了多种具有抗GNB活性的抗生素。本文对10种新型抗生素进行综述,包括替莫西林、头孢地尔、头孢洛扎/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头孢吡肟/enmetazobactam、美罗培南/韦博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雷巴坦、氨曲南/阿维巴坦、依拉环素和普拉佐米星,介绍其作用机制、抗菌谱和潜在不良反应,并结合最新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HAP/VAP)、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IAI)和复杂性泌尿道感染(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UTI)的临床研究,总结其适应证及临床潜在应用范围。
- 姚雨濛陈璋璋单玉璋潘珏胡必杰
- 关键词:革兰阴性菌抗生素耐药性碳青霉烯
- 通过暴发案例归纳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近年来,全球医疗机构水源性暴发感染事件层出不穷,相关感染病原体多样且来源复杂,现有防控策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本文检索了近几年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暴发的案例,发现军团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及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和曲霉菌等真菌是引起感染暴发的常见水源性病原体。这些病原体来源于饮用水、水槽、水龙头、淋浴设备、心脏体外循环冷热交换器、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等设施,通过直接接触或吸入气溶胶等方式感染易感人群。水源性感染暴发涉及的病原体和污染源极为广泛,难以建立简单、统一的预防措施,而是必须要根据不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制定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根据检索结果,总结水源性感染暴发的可能污染源及病原体,针对主要传播环节,提出预防和控制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暴发的措施,为今后医疗机构水源性感染暴发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 孙庆芬王广芬韩玲样史庆丰
- 关键词:医院感染
- SHEA急症医院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事件的预防策略(2022版)解读被引量:7
- 2023年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接受机械通气时发生的肺炎。VAP的发生将明显延长患者的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和医疗负担。为了预防和有效减少VAP的发生,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在2022年发布了《急症医院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事件以及非呼吸机相关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策略》,该指南是对2014年版本的更新。为了便于广大医务工作者阅读和理解,该文将解读该指南中成人VAP和呼吸机相关性事件的感染防控策略。
- 孔懿高晓东戴正香芮丽王伟伟狄佳陈静谭善娟胡必杰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组合干预措施对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评价组合干预措施对上海市二、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于2007年1月-2012年6月对上海市67所二、三级医院176个ICU中发生VAP患者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研究,分为3个阶段:基线调查、过渡期和干预期,VAP组合干预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半卧位、采用消毒剂进行口腔护理以及对医护人员的宣教和督查,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收集ICU出入院患者例数、基本信息、住院天数、接受机械通气天数(VDs)和VAP发病等资料,比较干预前、后VAP发病率,评价组合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共收集患者资料463 208例,监测ICU住院天数为2 535 917d,累计使用机械通气日695 185d;基线调查阶段,VAP发病率为每千VDs 23.4例,实施组合干预后,VAP发病率明显下降,2009-2012年为每千VDs 14.3例,RR=0.61(95%CI0.59~0.64),RD=9.1(95%CI8.3~9.9)。结论在ICU中施行VAP组合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VAP发病率。
- 马坚胡必杰高晓东周晴崔扬文沈燕孙伟周春妹何礼贤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干预
- 一种新型次氯酸消毒液对纤维支气管镜消毒效果的评估
-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次氯酸消毒液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并临床观察该消毒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方法将60条使用后的纤维支气管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流程清洗后,使用次氯酸消毒液分别进行机洗5min和3min的消毒,并采用ATP生物...
- 钱麟史庆丰许华王春灵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滤膜法ATP生物荧光法
- 文献传递
- 中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热点分析
- 目的:总结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热点,为日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方法:基于 Python 爬虫程序设计方法,抓取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中发表的全部内容,并对其进行中文分词处理及提取出现频次前五位的有...
- 曹煜隆包小源金梦周璐张超孙庆芬韩玲样高燕胡必杰
- 省级中医院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技能竞赛组织管理与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索省级中医院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技能竞赛组织管理形式,评价竞赛对增强中医医院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的作用。方法 2014年6-10月通过临床调研,结合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相关重点部门及高危因素,确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技能竞赛的主要项目;于赛前、赛后随机抽取医师及护士各5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比竞赛前后医院感染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评价竞赛组织形式及效果。结果 50名医师竞赛前、后三项技能操作得分:毫针针刺法分别为(82±2.13)、(89±2.01)分,胸腔穿刺术分别为(85±3.30)、(95±2.82)分,换药术分别为(89±2.42)、(94±2.10)分;50名护士竞赛前后三项技能操作得分:吸痰法分别为(84±4.52)、(89±3.23)分,采集静脉血培养标本分别为(82±3.89)、(94±2.54)分,无菌操作技术分别为(83±3.42)、(92±1.01)分;竞赛后与竞赛前相比,医护人员对各项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有显著性提高。结论科学论证、顶层设计、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的技术支持是省级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技能竞赛成功的关键,通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技能竞赛,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技能。
- 郭凤玲高晓东董新刚王雷生温世宝胡旻
- 关键词: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