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1 被引量:89H指数:6
相关作者:孙琳赵俊彦戴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矿业工程
  • 8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煤层
  • 4篇突水
  • 3篇导水
  • 3篇断层
  • 3篇煤矿
  • 3篇井田
  • 2篇导水裂缝带
  • 2篇底板
  • 2篇底板突水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质
  • 2篇小断层
  • 2篇榴辉岩
  • 2篇煤层开采
  • 2篇辉岩
  • 2篇成矿
  • 1篇带压
  • 1篇带压开采
  • 1篇导水断裂带

机构

  • 21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伊利诺伊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2篇枣庄矿业(集...
  • 2篇枣庄矿业(集...
  • 2篇枣庄矿业(集...
  • 2篇枣庄矿业集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新汶矿业集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枣庄矿业(集...
  • 1篇莱芜市万祥矿...
  • 1篇青岛地质工程...

作者

  • 5篇尹会永
  • 4篇魏久传
  • 3篇施龙青
  • 2篇王颖
  • 2篇谢道雷
  • 2篇张春荣
  • 2篇赵云平
  • 1篇吕大炜
  • 1篇武广
  • 1篇刘良
  • 1篇刘军港
  • 1篇康磊
  • 1篇肖乐乐
  • 1篇郭建斌
  • 1篇王其芳
  • 1篇宋召军
  • 1篇韩进
  • 1篇曹玉亭
  • 1篇陈桥
  • 1篇张伟杰

传媒

  • 4篇煤炭技术
  • 2篇中国煤炭
  • 2篇中国矿业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煤矿开采
  • 1篇山东水利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高校实验室工...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采矿与岩层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矿井小断层延伸长度定量化预测在麻黄井田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麻黄井田内9#煤层开采过程中,受小断层影响较大。通过分析断层的落差、倾角、走向与走向长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SE向和NE向的断层延伸长度回归模型。回归模型可以为麻黄井田内的小断层延伸长度提供可靠的预测。
宋忠航冯阳施龙青许磊高为富潘超
关键词:小断层多元线性回归
何岗井田16上煤层开采矿井涌水量预计被引量:1
2016年
在分析含水层、隔水层及含水层水力联系等水文地质特征基础上,采用大井法对直接顶板十下灰含水层放水量进行了预计,利用单位涌水量及疏降水深度,对底板十三灰含水层及奥灰含水层疏水量进行了预计,给出了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施龙青王颖赵云平丛培章韩进刘玉
关键词:煤层水文地质特征涌水量预计
下组煤露头区导水裂缝带高度综合确定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合理留设煤层露头区第四系防水煤柱,采前进行导水裂缝带高度预计是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以滕州矿区新安煤业公司太原组下部16煤露头区以往勘探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三下规程”、裂采比计算方法、函数公式和数值模拟4种方法,对16煤露头区开采导水裂缝带高度进行了预计,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多种方法可互相弥补、验证,克服了单一方法的局限性。结果显示,16煤厚度取值1.05~1.37 m时,最大导水裂缝带高度为25.5~29.3 m。计算结果为留设第四系防水煤柱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矿井防治顶板水提供了重要参数。
尹会永魏久传Liliana Lefticariu谢道雷吴复柱高树林
关键词:导水裂缝带防水煤柱
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的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被引量:3
2021年
为减小经验公式法在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方面存在的误差,探索较高预测精度的导水裂缝带预测方法,本文基于山东滕州矿区积累的实测数据,对采深、煤层厚度、工作面倾向长度、岩性参数、顶板厚度及倾角等六个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借助MATLAB数据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结合回归模型检验分析,建立了适用于滕州矿区的顶板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回归模型,并与经验公式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山东滕州矿区12个煤矿的实测数据建立的主成分回归模型,对蒋庄煤矿两验证工作面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结果分别为56.2391 m、49.1021 m,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3.00%、2.83%;运用经验公式法对两工作面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结果均定为60.00 m,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9.89%、-25.65%。由此可见,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方法预测煤层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该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服务煤层顶板水害防治。
曹始友成文举张历峰徐德宝王松陈大林王鹏尹会永
关键词:导水裂缝带主成分回归分析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的FDAHP-TOPSIS模型被引量:16
2021年
针对我国华北型煤田煤层开采过程中严峻的底板突水问题,考虑多因素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发生,提出采用模糊德尔菲层次分析法(FDAHP)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基本理论建立煤层底板突水风险评价模型。以山东新汶煤田良庄井田与孙村井田11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为例,选取断层强度指数、断层端点与尖灭点密度、含水层水压、含水层富水性、隔水层厚度、脆性岩比率、底板破坏深度等7个主控因素作为决策指标,对11煤层底板突水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利用FDAHP法科学分配权重向量,进而结合TOPSIS法分析研究区突水的最安全解和最危险解并计算突水风险系数,建立底板突水风险评价模型,利用开采实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确定分区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井田的东北部突水风险系数较高,发生突水可能性较大;在井田的西南部突水风险系数较低,发生突水的可能性较小。基于FDAHP与TOPSIS的煤层底板突水风险评价结果与工程实践相吻合,预测效果较好。
王静雪刘海松邱梅
关键词:煤层底板突水TOPSIS
采动影响下断层活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2018年
在RFPA2D-FLOW软件基础上,利用倾角30°、60°的断层力学模型,分别对宁东煤田2#煤采掘工作面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出断层及断层两盘岩体受力和破坏的动态变化,分析出2#煤顶、底板岩层及断层在断层活化过程中应力特征和破坏状态的变化规律。
牛会功魏久传李梁宁俞功一山
关键词:断层活化数值模拟破坏状态
南阿尔金江尕勒萨依榴辉岩折返过程中的深熔作用
<正>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江尕勒萨依地区榴辉岩透镜体中发育浅色脉体,从野外关系来看,浅色体主要呈浸染状或布丁状分布在榴辉岩中,且形状不规则,总体显示出混合岩的特征。通过细致的岩相学观察,在榴辉岩中发现一些深熔结构显微证据...
曹玉亭刘良王超杨文强康磊廖小莹
关键词:榴辉岩折返过程深熔作用
文献传递
北阿尔早古生代洋盆闭合时限:来自退变榴辉岩年代学的约束
<正>阿尔金山位于中国西部各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包括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东西昆仑、柴北缘、北祁连、天山和北山构造带)的衔接部位,是一个由形成于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层次和不同构造环境的地质体所组成的复合造山带(Liu e...
康磊刘良曹玉亭盖永升杨文强
关键词:早古生代
文献传递
基于正态分布权函数的VSP-CDP叠加成像被引量:3
2020年
基于偏移理论的成像技术受观测系统限制,导致成像剖面边缘的"画弧"现象严重,基于射线追踪的VSP-CDP叠加成像方法可实现VSP保幅成像,但是面对复杂构造时难以获得准确的成像和速度模型。为此,基于动态射线追踪有效邻域波场近似理论,提出了一种非零井源距VSP资料叠加成像方法。通过研究正态分布的性质及特点,推导了基于正态分布叠加的权函数计算公式,并用于VSP叠加成像,将深度—时间域的每一个采样点转换成反射点井源距—深度域的多个样点,使反射点的覆盖次数均匀。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基于正态分布权函数的VSP-CDP叠加成像方法提高了成像精度。
杨飞龙李辉峰孙辉张雪罗浩赵驰
关键词:VSP权函数叠加成像
云南荒田大型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和C-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约束被引量:5
2019年
荒田铅锌矿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与华夏地块和三江地块相接,属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南延部分,川-滇-黔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域的南部。矿体赋存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底部与下二叠统茅口组接触面上及其附近的玄武质-灰质角砾岩层中。本文应用流体包裹体和C-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来探讨荒田铅锌矿的成因。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性质具有阶段性演化特征,早期硫化物阶段(阶段Ⅰ)出现含子矿物包裹体、CO_2包裹体和H_2O包裹体的组合发育特征,均一温度介于245~320℃,平均为270℃;到中期硫化物阶段(阶段Ⅱ)和晚期硫化物阶段(阶段Ⅲ)则逐渐变为以H_2O包裹体为主要类型,均一温度分别介于180~250℃和100~210℃,平均为224℃和174℃。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表现出从早阶段到晚阶段逐渐降低的趋势。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流体包裹体的液相成分主要为H_2O,气相成分为H_2O、CO_2、CH_4以及N_2。碳、氧同位素组成(δ^(13)C_(PDB)值介于-8.54‰~3.76‰,δ^(18)O_(SMOW)值介于8.57‰~24.22‰)在δ^(18)O-δ^(13)C图上分布于原生碳酸岩和海相碳酸盐岩之间,指示CO_2可能来自地幔、海相沉积碳酸盐岩溶解和沉积物中有机质的脱羟基作用。氢氧同位素组成(δD值介于-97.4‰~-71.4‰,δ^(18)O_水值介于-4.6‰~8.0‰)在δD-δ^(18)O图上落在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过渡带上,推测热液流体运移过程中与顺层下渗的大气降水流体混合,期间可能有海水的加入。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5.5‰~10.3‰,指示矿化剂硫具有多种来源,除了直接来自玄武岩外,还来自古海水硫酸盐和碳酸盐岩地层,硫酸盐通过热化学还原(TSR)过程发生还原作用。矿石硫化物铅的^(208)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比值分别为38.320~39.365、15.603~15.860和18.136~18.786,数据分�
刘瑞麟张宝林张宝林沈晓丽武广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