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 作品数:130 被引量:847H指数:17
- 相关作者:宋敏赵琳谢月光毛静李勍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北华大学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Scrum敏捷软件开发中的回顾会议
- 通过对Scrum回顾会议的形式、内容及作用的介绍,完整地展示了回顾会议的流程,重点提出了回顾会议中较具争议性的几个问题,即关于参加会议的人员、会议制度和气氛的问题,提出疑问并做出了合理解答,将人文思想融入到会议管理中,在...
- 谢琳潘伟
- 关键词:冲刺白板
- 文献传递
- 基于开源JVM的安全策略强制实施
- 非信任代码的安全执行是移动代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携带模型代码(Model Carrying Code)方法同时考虑了移动代码生产者和使用者对安全性的支持和需求,建立了以模型为中心的安全执行非信任代码的理论框架,其中安全...
- 魏达金英张晶郑晓娟李卓
- 关键词:操作系统
- 文献传递
- 自适应学习系统中朴素贝叶斯分类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本文研究了自适应学习系统中学习者学习情况诊断的相关文献,设计了一个自适应学习系统模型;给出了学习者情况诊断的一般过程,设计了基于知识点权重的朴素贝叶斯分类预测算法,给出了实现的模型。
- 李志聪钟绍春
- 关键词:朴素贝叶斯分类自适应学习系统个性化服务
- 关于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被引量:68
- 2013年
-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该文将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路、方法及实施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首先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定位于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并提出了包括学科本体分析、学习方法选择、理想学习过程设计三大核心步骤的思路。为了让信息技术真正起到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就应该让教师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而不是教学资源与软件的制作,该文在所提出的教学方法创新思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文科、理科学科的差异和特点,分别针对文科及理科提出了支撑教学方法创新的学科工具及平台建设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需要学校及各级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该文最后结合多年的经验总结了明确目标与制定推进方案、教师胜任力培训、教育教研活动助力以及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等四条实施策略。
- 钟绍春王伟
-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
- 基于多语言范例的“形式语义学”教学辅助系统
- 2009年
- 针对简单函数式语言、简单过程式语言和简单面向对象式语言等多个程序语言范例,分别定义了它们的操作语义和指称语义,同时设计了一个"形式语义学"教学辅助系统,用于演示不同语言范例程序的基于形式语义定义的可视化解释,该系统使学生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动态演示和同步解释,充分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形式语义及其实现.
- 金英郑晓娟张晶孙旭东
- 关键词:形式语义学
- 教育信息化绩效特征结构解析被引量:22
- 2011年
- 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十余年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巨额投入没有带来与之匹配的效益,教育信息化存在绩效低下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绩效,对教育信息化评估也由建设水平评估转向了绩效评估。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科学合理的开展,提高教育信息化绩效,在理论层面上探讨教育信息化绩效的内涵结构是必要的。本文从教育信息化理论和绩效理论出发,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绩效的特征,并基于特征本身,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三效结构,即教育信息化是由教育信息化效果、效率和效益构成的统一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 张喜艳解月光魏俊杰王海
- 教育研究中的系统科学进展与应用被引量:12
- 2011年
- 系统科学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虽然已经历了一般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复杂性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但就目前教育理论研究情况来看,系统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应用仍多停留在一般系统论的初级阶段,对系统科学的新近研究成果显得不够重视,尤其是有着丰富内涵与教育应用巨大潜力的自组织理论代表——耗散结构理论。随着后现代主义教育研究的深入,耗散结构理论已越来越多地受到课程研究领域专家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初步显现。另外,数字化学习理论Connectivism新近获得了较大发展,它的主要观点正是耗散结构理论主要思想方法的重要体现。由此,我们相信在系统梳理系统科学自身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系统科学代表性观点的教育应用已显得十分必要。另外,积极吸纳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观点去分析教学系统,有助于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审视教育的弊病,查找深层次原因,摸索规律,促进信息时代教育的新发展。
- 刘菊钟绍春解月光
-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开放系统教学设计教学事件
- 基于EEE模型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应用方法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减少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浪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绩效评估势在必行,其中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是进行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基本依据。该文根据元建模理论构建了EEE模型。EEE模型由三维结构关系、四层发展阶段和五个基本属性、三个核心要素组成,依据EEE模型衍生出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对某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进行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可以测定该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水平、确定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发现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基于EEE模型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制定其未来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 张晓卉解月光王海张喜艳
-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
- 欧美农村(偏远乡村)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及其启示被引量:12
- 2007年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开始着力实施推进农村(偏远山村)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策略,主要包括:开展远程教育,组织和实施"农村学园"等项目工程,加强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等。通过对欧美国家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个案剖析可以发现,欧美国家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具体策略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成效。欧美国家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举措,对于加强我国当前农村特别是偏远乡村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解月光刘彦尊宋敏
- 关键词:农村教育信息化
- 以人为本: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被引量:5
- 2014年
- 价值取向是对评估对象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基本价值判断、价值确认和利益选择,进行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价值取向的选择问题。该文首先界定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这一概念,然后论证了价值取向对于评估活动的影响和意义,之后根据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目的、绩效理论和实践以及考虑到农村学校在农村社区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确立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最后对此价值取向做了详细论述。
- 张喜艳解月光高嵩
-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