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医药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4 被引量:55 H指数:3 相关作者: 吕玲玉 郝佳 陈乘 张敏敏 高茜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依达拉奉与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验证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利用包合技术改进依达拉奉理化性质,为研制新型制剂提供依据。方法光谱法测定依达拉奉-环糊精包合常数,研磨法和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热分析(DTA和TGA)及谱学分析(1H-NMR和XRD)验证包合物;光度法测定依达拉奉含量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依达拉奉与环糊精可形成稳定包合物(包合常数Ka为146~4 285 L.mol-1),包合技术能增加依达拉奉溶解度,提高稳定性。结论环糊精能显著改善依达拉奉理化性质,依达拉奉包合技术具有应用价值。 曾建 任勇 张振海 宋玲玲 于嘉鑫关键词:依达拉奉 环糊精 溶解度 稳定性 三七总皂苷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分子缔合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溶液体系中三七总皂苷的分子聚集缔合特点,及β-环糊精对分子缔合的影响。方法光度法测定总皂苷-环糊精的包合常数Ka;总皂苷浓度Ci的特征吸收Ai,以摩尔吸收系数εi与Ci关系考察溶液体系总皂苷的分子缔合行为,并测定缔合度。结果三七总皂苷与β-环糊精能形成稳定包合物(Ka为464.3 L·mol-1);纯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体系中,总皂苷纯品无明显分子缔合,而粗提液中总皂苷在低浓度下即发生4分子缔合,对存在缔合现象的体系加入β-环糊精,总皂苷的分子缔合现象明显减弱。结论β-环糊精对总皂苷的包合作用减弱了三七粗提液中总皂苷的分子缔合现象。 吕玲玉 何金东 王利敏 赵元永 蔡浩锋 任勇关键词:三七总皂苷 Β-环糊精 溶液中百草枯分子缔合现象 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溶液中百草枯分子缔合现象,并测定缔合度。结果表明,百草枯原料溶液存在明显的分子缔合现象。纯水条件下,极稀浓度(10.89~15.38 mg/L)百草枯即发生二分子缔合;且随着浓度的增大,缔合度上升,浓度为16.48~21.71 mg/L时,百草枯发生四分子缔合。市售水剂及百草枯-β-环糊精溶液缔合现象已明显减弱,表明表面活性剂或环糊精的加入减弱了百草枯分子缔合现象。 张敏敏 卜文程 高茜 郝佳 王春艳 任勇关键词:百草枯 紫外分光光度法 内蒙古中侏罗统鱼网叶的形态学及解剖学研究(英文) Caytoniales is an enigmatic seed plant group of great taxonomic significance.The fossil record of Caytoniales ... 沈豪轩 杜开河 王鑫关键词:MORPHOLOGY ANATOMY DAOHUGOU 文献传递 白藜芦醇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气道滴注LPS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检测气道吸气阻力(Ri)、气道呼气阻力(Re)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的变化,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检测肺湿/干比值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Ri、Re增长和Cdyn降低,降低BALF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降低肺湿/干比值和渗透性,减轻肺组织病理学的损伤。结论白藜芦醇对LPS诱导的ALI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许书见 黄星星 朱瑞芳 余书勤关键词:白藜芦醇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肺功能 壳聚糖修饰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与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制备稳定的水溶性的壳聚糖/碳纳米管(CHI/SWCNT-COOHs)纳米材料,对其表征并检测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市售单壁碳纳米管(Raw SWCNTs)以强酸处理,形成残缺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SWCNT-COOHs),然后,低分子壳聚糖(CHI)与SWCNT-COOHs反应制备壳聚糖/碳纳米管(CHI/SWCNT-COOHs)纳米材料;运用透射电镜技术、拉曼光谱技术检测纳米材料的性状;通过台盼蓝染色计算纳米材料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计算纳米材料营养耗竭后对单细胞克隆的影响;应用扫描电镜检测其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CHI/SWCNT-COOHs在水系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对细胞无明显毒性,营养耗竭量减少,对红细胞形态没有显著影响。结论:CHI/SWCNT-COOHs性状稳定,具有纳米特性,细胞毒性低。 陈乘 王晖 周谦 余书勤关键词:壳聚糖 单壁碳纳米管 细胞毒性 几种碳纳米管对小鼠呼吸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表征几种碳纳米管(CNTs)的特性,并检测其对呼吸系统的毒性。[方法]运用透射电镜、拉曼光谱技术检测市售几种碳纳米管的性状;通过染毒箱研究CNTs对小鼠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小,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大。[结论]CNTs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杂质的含量与管壁的直径有关。 陈乘 纪雪梅 周谦 余书勤关键词:碳纳米管 毒性 姜黄素对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姜黄素组(剂量分别为5,10,20 mg.kg-1)、地塞米松组1 mg.kg-1。制备大鼠油酸型ALI模型,以动物肺功能测定仪测定动态肺顺应性(Cdyn)的变化,利用光镜观察肺部组织形态学变化,称重法计算肺指数及湿/干比(W/D),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微血管的渗透性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姜黄素可明显抑制Cdyn降低,改善大鼠肺功能,降低肺指数及湿/干重比,降低肺渗透性,降低BALF中蛋白及TNF-α(250.4±21.6 vs 172.53±14.88,122.2±10.98,108.69±3.39)ng.L-1,IL-6(763.6±88.33 vs 207.41±15.55,172.13±21.91,142.92±4.32)ng.L-1的水平,提高IL-10(98.90±2.99 vs 208.44±16.30,218.43±6.23,252.70±20.58)ng.L-1的含量,减轻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姜黄素对油酸型ALI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为调节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 朱瑞芳 周敏 何建林 丁福云 余书勤 绪广林关键词:姜黄素 急性肺损伤 肺功能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二氢卟吩铁溶液的基本性质初探 被引量:12 2020年 研究二氢卟吩铁溶液基本性质,为产品制剂改进提供技术支持.高效液相测定二氢卟吩铁溶液稳定性;光度法测定溶解度、分析溶液状态;计算机模拟分子结构,计算各种缔合方式的体系能量.结果表明:二氢卟吩铁难溶或基本不溶于常规溶剂,固体长期放置后溶解度亦有明显下降;其甲醇及碱溶液较稳定,而乙醇中不稳定;此外,溶液中二氢卟吩铁存在明显分子缔合,其中甲醇、甲-乙醇(1∶1)及碱溶液中主要为二分子缔合,乙醇中主要为四分子缔合;分子模拟计算发现,二氢卟吩铁分子具有较高缔合能,其中键角能和范德华力为主要作用力.研究表明,二氢卟吩铁分子的缔合作用可能是影响产品溶解性、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陈洋 王乐天 李文玎 任勇关键词:稳定性 溶解性 新型环糊精衍生物HP_n-SBE_m-β-CD动物血管给药的生物效应评价 2011年 目的:研究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HPn-SBEm-β-CD)对动物红细胞的溶血和形态改变及对动物神经、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11种HPn-SBEm-β-CD对红细胞的溶血作用;扫描电镜观察HP3-SBE2-β-CD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给小鼠分别静脉注射80、160及320 mg.kg-1的HP4-SBE3-β-CD后对小鼠一般行为和自主活动次数等进行观察;将Beagle犬麻醉后静脉注射40、80及160 mg.kg-1的HP4-SBE3-β-CD,检测其对呼吸频率、幅度及心电、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结果:11种HPn-SBEm-β-CD溶血性均明显低于β-CD,多数化合物溶血性显著低于HP-β-CD,其中HP2-SBE3-β-CD、HP1-SBE4-β-CD、HP3-SBE6-β-CD等化合物的溶血性低于SBE7-β-CD。10 mmol.L-1HP3-SBE2-β-CD对红细胞形态无影响,而2.5 mmol.L-1 M-β-CD能明显改变红细胞的形态;给定剂量条件下HP4-SBE3-β-CD不改变小鼠的一般行为和自主活动次数;对麻醉犬的呼吸频率、幅度及心电、心率和血压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HPn-SBEm-β-CD溶血性小,对小鼠神经精神系统无影响,对麻醉犬的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均无明显的影响。 王晖 陈乘 周成梁 余书勤关键词: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