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泌尿外科

作品数:98 被引量:357H指数:10
相关作者:阮双岁钟海军孙玉芳范宪路良生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儿童
  • 21篇手术
  • 18篇结石
  • 17篇膀胱
  • 16篇小儿
  • 15篇输尿管
  • 15篇尿管
  • 11篇腹腔
  • 11篇腹腔镜
  • 10篇肾盂
  • 10篇尿道
  • 10篇外科
  • 8篇肾结石
  • 8篇肾镜
  • 8篇微创
  • 8篇护理
  • 7篇预后
  • 7篇外翻
  • 6篇诊治
  • 6篇治疗小儿

机构

  • 98篇复旦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食品药...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保定市儿童医...

作者

  • 32篇毕允力
  • 24篇阮双岁
  • 23篇王翔
  • 18篇汤梁峰
  • 14篇刘颖
  • 12篇沈剑
  • 11篇陆良生
  • 10篇王国民
  • 8篇徐虹
  • 8篇陆毅群
  • 7篇陈宏
  • 7篇钟海军
  • 6篇郭剑明
  • 6篇沈茜
  • 4篇张豪杰
  • 4篇赵瑞芳
  • 4篇张建平
  • 4篇朱同玉
  • 4篇肖现民
  • 3篇李益卫

传媒

  • 18篇中华小儿外科...
  • 11篇临床小儿外科...
  • 7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循证儿科...
  • 2篇微创泌尿外科...
  • 2篇护理学杂志
  • 2篇2012全国...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侧肾母细胞瘤保留肾单位手术分析
目的 介绍保留肾单位手术(Nepjronse-S paring Surgery,NSS)治疗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其中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
阮双岁毕允力王翔陆良生
关键词:双侧肾母细胞瘤保留肾单位手术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长期随访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对经脐单切口三通道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2例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患儿的病例资料.男139例,女23例.年龄1个月~14岁,中位年龄2岁.左侧127例,右侧32例,双侧3例.162例患儿术前均行B超、肾动态显像、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等检查,明确梗阻部位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采取Satava分级系统及Clavien分级系统分别评估术中、术后并发症.将SatavaⅡ级及以上、Clavien Ⅲ级及以上定义为严重并发症.结果 162例术中均未发生血管及腹腔脏器损伤,出血少、均未输血,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4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其中23例(16.1%)发热(>38.0℃)(Clavien Ⅰ级),2例(1.4%)尿外渗、肾周积液(Clavien Ⅰ级),分别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反复发热性尿路感染7例(4.9%)(Clavien Ⅱ级);术后5例吻合口部位梗阻再次手术(Clavien Ⅲb级),2例拔管时大网膜脱出予以清创处理(Clavien Ⅲa级),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结论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术后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总体预后良好.
刘颖范宪毕允力
关键词:腹腔镜单孔肾盂成形术并发症
经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儿童输尿管下段结石(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在治疗儿童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3~2008.6期间共6例儿童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患儿年龄2~9岁(平均5.2±2.6岁);男4例,女2例;右侧输...
王翔阮双岁陆毅群郭剑明
文献传递
小儿肾积水肾盂成形术后分肾功能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UPJO患儿手术后患肾功能能否提高,及术前各种因素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本院泌尿外科手术的单侧UPJO肾积水患儿,分析手术前后分肾功能的变化,以增加5%作为分肾功能好转的标准。将术前患儿性别、月龄分组、积水的左右侧、积水肾的SFU分级及DRF分级作为潜在的影响因素,与术后肾功能是否改善作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IBMsPssv21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213例患儿进入本研究,手术后随访DRF由术前32.61%±14.09%增加到40.43%±11.32%,经两样本配对t检验得到P〈0.05,即术后首次随访分肾功能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以5%变化来判断,110例术后分肾功能恢复。术前各影响因素与术后肾功能是否改善作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的分肾功能、肾积水的程度以及手术时的年龄是影响术后分肾功能恢复的因素,而性别、积水的左右侧、术前患肾肾图则不是。术后分肾功能并不随访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长。结论小儿肾积水手术解除梗阻后,患肾的分肾功能是可以得到提高的,术前的分肾功能、肾积水的程度以及手术时的年龄都是影响术后分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李益卫乔中伟赵瑞芳阮双岁
关键词:肾积水
小儿色素性Xp11.2易位性肾细胞癌一例被引量:3
2011年
肾细胞癌在小儿肾脏肿瘤中仅占2.6%,其中Xp11.2易位性肾细胞癌在儿童’肾癌中占有较大比例.2004年WHO提出将该种肾癌作为一种新的病理分型。近年来该肿瘤病例在儿童中的报道越来越多,逐渐提高了人们对该肿瘤的认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近期收治了1例肾癌患儿,病理提示为极罕见的色素性Xp11.2易位性/TFE3融合基因相关性肾癌,该肿瘤可能是TEE3融合基因相关性肾癌的新亚型,现报告如下。
孙松毕允力陈莲郑珊
关键词:肾细胞癌色素性易位小儿肾脏肿瘤融合基因
姜黄素通过抑制KIM-1/NGAL,Nrf2和iNOs途径改善新生大鼠维生素A缺乏症引起的尿石症
2020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维生素A缺乏症(VAD)所致新生大鼠尿路结石的影响。方法对断奶后的新生雄性Wistar大鼠进行维生素A缺乏饮食喂养12周造模,而后分组用姜黄素(20、40和80 mg/kg)治疗,以正常大鼠和肾石通冲剂治疗分别作为对照。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尿液中的BUN、LDH、尿酸、肌酐、钠、钙、白蛋白、柠檬酸盐、草酸盐和糖胺聚糖水平。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水平。使用逆转录PCR方法分析肾脏组织中KIM-1、NGAL、Nrf2和iNOs mRNA的表达。进行各组间的比较。结果VAD导致尿路结石病与正常对照大鼠尿液中的BUN、LDH、尿酸、肌酐、钠、钙、白蛋白、柠檬酸盐、草酸盐和糖胺聚糖水平发生显著变化,而姜黄素治疗组(40和80 mg/kg)和肾石通冲剂治疗组均显著减弱了这些变化(均P<0.05)。姜黄素治疗显著抑制了VAD诱导的氧化亚硝基水平升高,KIM-1、NGAL、iNOs mRNA表达下调和Nrf2 mRNA表达上调(均P<0.01)。结论姜黄素抑制氧化亚硝基应激和调节肾脏KIM-1、NGAL、Nrf2和iNOs mRNA表达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姜黄素可能为VAD引起的尿路结石症提供替代治疗选择。
张家国刘秀红解鲁璐
关键词:维生素A缺乏症尿石症
“双针法”在小儿隐匿性阴茎矫正手术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一种免脱套“双针法”手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隐匿性阴茎患儿,年龄(3.1~10.7)岁,平均(4.71±1.01)岁,均行免脱套的“双针法”的手术方式:阴茎根部腹侧楔形切口,部分游离阴茎体根部后,将阴茎背侧皮下组织与耻骨悬韧带近阴茎Buck筋膜处在12点钟位置固定第1针,腹侧修剪后的皮下组织与阴茎尿道Buck筋膜在6点钟位置固定第2针;重建阴茎耻骨角及阴茎阴囊角,再行多余包皮的内外板切除,留置尿管,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前后阴茎长度、术后并发症情况和家长满意度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7~49 min,平均(31.56±1.09)min;术后阴茎长度平均(5.34±0.67)cm,较术前(2.55±0.41)cm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2,P<0.001)。术后平均随访(16.21±7.76)个月,患儿术后皮肤水肿轻微,多在2~4周内消退;切口愈合良好,阴茎外观满意,未出现阴茎回缩、扭转、伤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患儿家长对术后阴茎长度、症状改善、外观及总体满意度分别为100%(56/56),98.2%(5/56),94.6%(53/56)和91.1%(51/56)。结论“双针法”手术治疗隐匿性阴茎不需进行阴茎脱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美容效果良好,并发症率低,父母满意度高的优点,是隐匿性阴茎的可选手术方法之一。
李昌佩周维夏凡章奇杨墨文陈燕星毕允力
关键词:隐匿性阴茎双针法儿童
儿童肾移植多学科管理模式的探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改善儿童肾移植长期预后的管理模式,尤其是术前、术后多学科管理在儿童肾移植中的意义。方法:2011年1月至2019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开展器官捐献供肾-儿童肾移植,对肾移植患儿采用术前-术中-术后闭环管理模式。本研究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该模式的特点和效果,重点讨论术前、术后管理在儿童肾移植中发挥的作用。结果:(1)一般资料:129例终末期肾衰竭患儿接受器官捐献供肾移植,肾移植受者年龄10.6±3.8岁,其中最小移植年龄21月龄,最小移植体重9 kg。供体中104例(80%)为儿童供体,儿童供体中位年龄1.5岁(11月~3岁)。(2)术前管理:原发病诊断方面,儿童肾脏科与泌尿外科、分子诊断中心等多学科合作,使得86%患儿原发病诊断明确,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AKUT)及遗传性肾病为其主要病因,占28.6%和27.9%;移植前肾替代治疗方面:96%患儿移植前接受透析治疗,中位透析时间1.3(0.7~2.0)年;移植前慢性肾脏病相关并发症纠正情况:肾性贫血控制率70%,血钙控制率77%,血磷控制率65%,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控制率66%,严重左心室肥厚(LVH)控制率80%。(3)术后管理:129例肾移植患儿中位随访时间2.0(1.1~4.8)年。随访期间感染情况:63例(48%)肾移植受者发生感染,病原菌中以细菌感染最多见(54%),其次为病毒感染(42%),病毒感染中半数以上为巨细胞病毒(CMV);排斥情况:14例(10.8%)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原发病复发情况:1例(0.8%)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原发病复发。(4)肾移植预后:受者1年、3年、5年、7年存活率均为96.6%,移植肾1年、3年、5年、7年存活率均为87%。末次随访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81.2±29.8(ml/min/1.73 m^2)。16例移植肾失功,其中13例(81%)移植肾丢失发生在移植后1月内,移植肾血管栓塞是主要失功�
沈茜刘娇娇翟亦晖陈径方晓燕饶佳林芳汤小山刘佳璐毕允力吴冰冰张雷朱有华许明朱同玉曾力徐虹
关键词:儿童肾移植预后
小胶质细胞在脊髓脊膜膨出胎鼠神经损伤中作用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揭示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MMC)胎鼠小胶质细胞在脊髓内时空分布及相关神经元凋亡因子,以探讨脊柱裂患儿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妊娠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1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孕鼠于妊娠第10天(E10)以维甲酸60 mg/kg一次性灌胃,对照组孕鼠同期等量橄榄油灌胃;胚胎第16、18、20、22天(E16、E18、E20、E22)行剖宫产取出胎鼠,将实验组具有MMC表型的胎鼠记为MMC组,将对照组胎鼠记为CRL组,记录胎鼠的成模率、头臀长、体重,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改变,Iba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时间表达趋势,免疫荧光检测E20 Iba1是否与TNF-α共染;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20 Iba1、TNF-α、IL-1β、Cleaved caspase-3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暴露于维甲酸的孕鼠,其子代MMC的发生率为63.7%,MMC胎鼠在宫内发育迟缓,E16~E22各时间段头臀长及体重均较CRL组小(P<0.05)。免疫组化示,MMC胎鼠的脊髓在胚胎早期(E16和18)Iba1的表达呈点状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0和E22 MMC组Iba1表达上调,相较于CR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20和E22 MMC组较E18 MMC组Iba1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免疫荧光显示E20 MMC组在脊髓损伤部位增多的TNF-α与浸润的小胶质细胞共染。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20 Iba1及炎症凋亡因子(TNF-α、IL-1β、Cleaved caspase-3)较CRL组的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胶质细胞在MMC胎鼠脊髓中的异常活化,可能是促进脊髓损伤的因素之一。
陈力马羽捷刘颖沈剑陈宏汤梁峰毕允力
关键词:脊髓脊膜膨出小胶质细胞凋亡全反式维甲酸
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总结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三聚氰胺所致尿路结石患儿资料。男23例,女13例。年龄8~36个月,平均15个月。患儿均有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喂养时间为6~12个月。上尿路结石左侧11例、右侧6例、双侧18例,合并尿道结石4例,单纯膀胱结石1例。分别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MPCNL)5例、输尿管镜下碎石14例,输尿管支架管置入17例治疗。结果3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大出血、穿孔或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3~10d。患儿随访1~12个月,结石无复发,肾盂、输尿管积水消失或减轻,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微创内镜外科手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尤其适用于引起尿路梗阻的结石。
王翔郭剑明赵学强陆毅群阮双岁肖现民王国民
关键词:三聚氰胺婴幼儿尿路结石内镜术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