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84 被引量:253H指数:8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天文地球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8篇盆地
  • 41篇鄂尔多斯盆地
  • 34篇储层
  • 13篇油田
  • 13篇区长
  • 12篇延长组
  • 11篇非均质
  • 11篇非均质性
  • 10篇油层
  • 8篇油层组
  • 8篇砂岩
  • 8篇沉积相
  • 8篇储层非均质
  • 8篇储层非均质性
  • 7篇油气
  • 6篇油藏
  • 6篇致密砂岩
  • 5篇低渗
  • 5篇低渗透
  • 5篇地层

机构

  • 83篇西安石油大学
  • 18篇西北大学
  • 1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篇中国石油
  • 7篇合肥工业大学
  • 7篇延长油田股份...
  • 4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中国石油集团...
  • 3篇延长油田股份...
  • 2篇长江大学
  • 2篇青海油田公司
  • 2篇青海油田
  • 2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延长石油(集...
  • 2篇陕西地矿第二...
  • 2篇陕西延长石油...
  • 2篇中海石油深海...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李文厚
  • 3篇杨博
  • 3篇郭彬程
  • 3篇樊平天
  • 3篇李平
  • 2篇费世祥
  • 2篇郭艳琴
  • 2篇杨喜彦
  • 2篇刘溪
  • 2篇余芳
  • 2篇郭懿萱
  • 1篇李百强
  • 1篇杨兆平
  • 1篇谢武仁
  • 1篇王淑琴
  • 1篇袁珍
  • 1篇杨雨
  • 1篇冯娟萍
  • 1篇张勇
  • 1篇李玲

传媒

  • 15篇重庆科技学院...
  • 10篇西北大学学报...
  • 8篇河北地质大学...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5篇矿产勘查
  • 3篇石油学报
  • 3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沉积学报
  • 2篇云南化工
  • 2篇地质通报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化工管理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下水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科技和产业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年份

  • 5篇2024
  • 16篇2023
  • 12篇2022
  • 21篇2021
  • 14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储层的物性是影响油气的聚集、储存和开采的重要地质因素。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分析及测井解释等,对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受渗透率非均质性、层理构造和层内夹层影响;层间非均质性取决于分层系数和砂岩密度变化;平面非均质性与砂体在平面上的几何形态及其连通方式和连通程度密切相关。研究区杨66井区延10储层宏观层内非均质性以延1011储层最强,其他各小层次之;层间非均质性延10_1^(1-1)小层较强;平面非均质性延10_1^(2-1)和延10_1^(2-2)小层强。研究区产量薄弱,明确各小层非均质性强弱对于研究区油藏的精细开发及石油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何子琼郭艳琴
关键词:油气地质储层非均质性靖安油田鄂尔多斯盆地
西湖凹陷中部西斜坡地区超压成因机制被引量:14
2019年
沉积盆地超压成因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关于超压主要成因的认识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往一些被普遍认为属于典型不均衡压实成因的超压已被部分或完全否定,生烃作用作为超压成因的普遍性得到愈来愈多的证实。西湖凹陷多个构造带的不同层位均发育超压,目前认为超压的形成仍然离不开不均衡压实(欠压实作用)的贡献。根据异常压力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和异常压力产生的地质、地球物理效应两方面因素,利用测井曲线组合分析法、鲍尔斯法(加载—卸载曲线法)、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法、孔隙度对比法、压力计算反推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系统解剖分析了西湖凹陷中部西斜坡地区平湖组不同岩性异常压力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部西斜坡泥岩中烃源岩超压主要为自源生烃增压,非烃源岩超压为邻源压力传导成因。储层中至少存在常压-超压型和常压-超压-常压型两种压力结构类型,异常压力自南向北顶界面逐渐变深,主要为油气在生烃增压驱动下向储层运移过程中的压力传导所致。
侯志强张书平李军赵靖舟刘云田连辉仲晓陈梦娜徐泽阳
关键词:超压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特征及古地理演化被引量:20
2020年
通过大量的野外露头勘察、钻井岩心观察以及镜下薄片鉴定等方法,对盆地西缘上古生界的沉积体系特征及不同时期的古地理环境演化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以河流沉积、湖泊沉积、三角洲沉积和障壁海岸沉积体系为主。羊虎沟期,区内主要以潟湖沉积为主,可见条带状分布的潮道沉积,障壁砂坝沉积规模较小,东北部出现扇三角洲沉积;太原期,潟湖沉积范围相对缩小,中部地区自北向南演变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东北部扇三角洲沉积范围进一步扩大;山西期,整体表现为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而西部和东部发育浅湖沉积;下石盒子期,北部物源供应充足,研究区自北向南依次发育辫状河沉积、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而研究区西北部及东南部的浅湖沉积范围均有所收缩;上石盒子期,北部物源供应相对减弱,北部演变为曲流河沉积,向南依次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南部浅湖沉积范围整体向北部扩张,同时西南部也出现浅湖沉积;石千峰期,研究区北部沉积范围往南收缩,古地理格局整体表现为中部河流三角洲沉积,而西部、东南部和东部地区以浅湖沉积为主。
郭艳琴王美霞郭彬程蔡志成惠磊何子琼马瑶李文厚李百强
关键词:古地理演化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长组浊沸石胶结物特征及其成岩模式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衍射等微观分析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长组发育的浊沸石胶结物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区内发育了受控于东北及南部物源两个方向的沉积体系,浊沸石分布在这两个沉积体系的延长组下组合中的长10,长9油层组中,仅在东北沉积体系浅层长3油层组出现了浊沸石胶结物。结合含浊沸石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及自生胶结物的赋存状态与其他自生矿物及骨架颗粒之间相互关系,认为研究区延长组浊沸石的形成受控于物源区母岩的特征及成岩流体的演化特征,以此建立浊沸石的成岩模式,明确研究区浊沸石的成因,进一步分析了浊沸石胶结物对延长组储层储集性能的双重影响(即早期堵塞孔隙、晚期因溶蚀而改善储层),为延长组优质储层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袁珍郑艳忠袁海莉杨喜彦李文厚
关键词:延长组浊沸石成岩模式优质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盒8致密砂岩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被引量:8
2015年
野外露头剖面和井下岩心的岩石学与岩相组合、沉积特征与岩相标志、室内砂岩碎屑矿物组成及其平面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盒8致密砂岩以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石英砂岩,主要为深灰色、灰色、灰白色中砂岩和粗砂岩。研究区从北到南依次为冲积扇、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冲积扇以扇中和扇端为主,主要由冲积水道块状构造含砾粗砂岩组成。往南演化为辫状河沉积,主要包括河道砂坝和泛滥平原微相,其中河道砂坝为其骨架相,由大型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发育的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组成。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沉积,进一步划分出分流河道、泛滥平原、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微相,其中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为其骨架相,类似于河道砂坝沉积,主要由板状、槽状交错层理粗砂岩及中-细砂岩组成,纵向上多期砂体叠置,横向上叠合成片,成为盒8致密砂岩气藏的良好储集层。
郭艳琴余芳李洋李百强李文厚袁珍赵靖舟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致密砂岩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与天然气分布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靖边西北部马五4亚段为例
2023年
岩相古地理恢复是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要环节。为了明确岩相古地理环境与天然气分布之间的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4亚段为例,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多矿物测井解释以及“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马五4亚段岩相分布、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天然气层厚度及岩相古地理与天然气产能数据,探讨了岩相古地理特征与天然气分布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马五4亚段岩石类型主要包括泥质白云岩、膏质白云岩、白云质石灰岩和白云岩,共发育蒸发台地和局限台地两种沉积环境,蒸发台地相包括白云岩坪和含膏白云岩坪亚相,局限台地相主要包括含膏潟湖亚相。白云岩坪和含膏白云岩坪分别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和中部,而含膏潟湖主要展布于中东部及东南部。蒸发台地相中的含膏白云岩坪亚相是研究区马五4亚段天然气储集的最有利相带。
吴珍珍郭艳琴张俊杰李百强费世祥王起琮杜江民
关键词:天然气分布碳酸盐岩地层马家沟组鄂尔多斯盆地
蟠龙油田P3323井区长4+5储层特征研究
2022年
利用最新生产数据和测试资料,并结合取心薄片镜下观察,对蟠龙油田P3323井区的主产油层长4+5储层特征作了深入研究。经分析,其储层特征为:长4+5_(2)为主产油层,上覆的长4+5_(1)为较好盖层;地层中主要含细粒长石砂岩,填隙物中胶结物占比较大,结构成熟度较高;储层孔隙度介于1.50%~18.90%,平均为8.80%;储层渗透率介于(0.01~17.80)×10^(-3)μm^(2),平均为0.74×10^(-3)μm^(2);储层类型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主要影响因素有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其后期断裂活动;长4+5_(2)^(1)层的非均质性强于长4+5_(2)^(2)层,平面上长4+5_(2)层的局部差异较大,属强非均质性。长4+5_(2)层作为主要开发层位,其物性受相带控制作用的影响较明显,故后期可首选人工造缝增产措施,并结合孔渗分布适当优化注采剖面,以缓解因非均质性而导致的注采矛盾。
景正正王桂成
关键词:长4+5储层储层特征非均质性
富县油田D区长8致密砂岩油藏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研究
2022年
三叠系长8油层组是富县油田D区的主要油气勘探目的层,其孔隙度介于5%~12%,渗透率普遍低于0.5×10^(-3)μm ^(2),属致密砂岩储层。针对长8油层的油藏有效储层物性作了研究,采用经验统计法、含油产状法、测试法、压汞参数法和最小孔喉半径法确定了其物性下限。
丁点儿吴少波吴志明张萌
关键词:有效储层致密砂岩储层
永宁油田D227井区长6油层组油水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永宁油田D227井区长6储层资源潜力较大,但存在非均质性强、油水分布规律难辨、油水解释符合率低等问题。综合钻井、测井、录井及试油试采等资料,研究发现D227井区延长组长6油藏属于典型的岩性油气藏,油水分布平面上受沉积相带和砂体展布的影响明显。纵向上,长6油层组呈现“上油下水、双向遮挡”的油水分布模式,其中的优势油层主要位于长6_(1)^(1)、长6_(2)^(1)小层。
薛刚时保宏郭梦炎张创
关键词:长6储层油藏特征油水分布规律
基于微地震监测的新民油田水力压裂缝网形态对比分析
2022年
基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位于松辽盆地南部的新民油田水力压裂缝网形态。优选研究区内3口压裂井,针对扶余油层进行井下微地震监测,采用基于S变换的时频谱有效事件自动拾取技术和概率密度坍塌网格搜索法计算震源的空间位置,对比压裂缝的几何形态特征和动态扩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向,3口压裂井沿西北—东南方向的裂缝复杂程度依次降低、规模依次增加。此外,缝长、缝高均与加砂总量、累计液量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性,但是缝宽、裂缝复杂指数与其压裂施工参数的相关性不明显。
田佳张勇胡佳男
关键词:松辽盆地微地震监测震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