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蔬菜病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7 被引量:304H指数:11
相关作者:郭贝贝杨园园陈乐乐张素平彭彩云更多>>
相关机构:潍坊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番茄
  • 10篇黄瓜
  • 9篇病毒
  • 9篇病菌
  • 8篇枯萎
  • 8篇枯萎病
  • 7篇毒病
  • 7篇烟粉虱
  • 7篇苦瓜
  • 7篇粉虱
  • 7篇病毒病
  • 6篇毒力
  • 6篇球毛壳菌
  • 6篇毛壳菌
  • 5篇杀菌剂
  • 5篇生物防治
  • 5篇物防
  • 5篇苦瓜枯萎病
  • 4篇叶霉病
  • 4篇叶霉病菌

机构

  • 57篇山东农业大学
  • 13篇潍坊科技学院
  • 5篇潍坊学院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山东寿光蔬菜...
  • 2篇山东省科创食...
  • 2篇济南市农业科...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药检...
  • 1篇山东医药技师...
  • 1篇泰安市徂徕山...
  • 1篇滨州市农业科...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寿光富康制药...
  • 1篇威海市世代海...
  • 1篇金正大生态工...

作者

  • 11篇代惠洁
  • 5篇竺晓平
  • 5篇赵静
  • 5篇乔宁
  • 3篇薛明
  • 3篇刘永光
  • 2篇高克祥
  • 2篇刘玉升
  • 2篇慕卫
  • 2篇田叶韩
  • 2篇何邦令
  • 2篇刘峰
  • 2篇刘永光
  • 2篇郭贝贝
  • 2篇朱春原
  • 2篇孙晓辉
  • 2篇孙夏
  • 2篇刘艳艳
  • 2篇杨园园
  • 2篇刘芳

传媒

  • 5篇山东农业科学
  • 4篇植物保护学报
  • 4篇北方园艺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蔬菜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农药学学报
  • 3篇应用昆虫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菌物学报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11篇2018
  • 16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壳覆施技术对棚内湿度的调控效果以及番茄长势和晚疫病抗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明确稻壳覆施技术对大棚番茄长势以及抗病性的影响,在大棚番茄缓苗期于行长8 m、行距0.9 m的番茄行间,分别覆盖施用经反应堆处理的稻壳0(未覆施,CK)、10、15和20 kg,研究了不同用量稻壳覆施对棚内相对湿度的调控效果,以及番茄长势和晚疫病发生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用量的稻壳覆施后,番茄生育期棚内相对湿度均较CK显著降低,湿度随着稻壳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稻壳用量20 kg处理降湿效果最好,湿度降幅为40%左右;株高、茎粗、叶面积、根系活力、根系干重和光合效率均>CK,其中稻壳用量20 kg处理效果最好;番茄晚疫病病情指数明显降低,病情指数随着稻壳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稻壳用量20 kg处理防病效果最好,相对防效为44.9%。在大棚内采用稻壳覆施技术,可有效降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增强番茄长势,明显抑制番茄晚疫病的发生与为害。
王成港赵琳赵丽丽艾聪聪盛慧王玉姣孟哲朱春原李壮张修国
关键词:大棚番茄番茄晚疫病
蔬菜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及防病应用潜力评估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评价蔬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明确药剂对不同发育阶段菌核病菌的毒力效应以及氟吡菌酰胺防治蔬菜菌核病的作用方式和田间应用效果,以指导氟吡菌酰胺的科学使用。【方法】从山东省昌乐、寿光、青州、临朐和泰安等地的蔬菜产区采集173株来自黄瓜、番茄、茄子、西葫芦、芸豆、辣椒等6种作物上的田间菌核病发病组织,室内分离纯化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测定氟吡菌酰胺对病菌菌核产量、菌核形态和菌核菌丝型萌发的影响;采用离体茄子叶片接种试验确定氟吡菌酰胺防治菌核病的作用方式;最后通过两年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验证其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氟吡菌酰胺对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且对来自不同作物的173株菌核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差异不大,分布在0.02—0.30μg·mL^(-1),表明这些菌株可被用来分析蔬菜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水平。EC50频率分布图呈单峰偏正态曲线分布,变异系数较小,表明该地区的蔬菜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均表现敏感。氟吡菌酰胺对菌核病菌的菌核产量、菌核形态以及菌核菌丝型萌发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在氟吡菌酰胺1.6μg·mL^(-1)处理浓度下,该药剂对3株来自不同作物的菌核病菌表现出相同的抑制趋势,其菌核的数量和干重均明显降低,形态明显变小,表明该药剂能够有效地减少菌核病菌的初侵染源数量,并降低其侵染活性;而经过连续3 d的观察,5μg·mL^(-1)氟吡菌酰胺对3株病菌的菌核菌丝型萌发的抑制率均在95%以上,表明该药剂有能力抑制菌核病菌的这一侵染方式,从而保护作物茎基部免受菌丝侵染。离体叶片接种防治试验表明,氟吡菌酰胺具有保护作用与治疗作用,40μg·mL^(-1)的保护�
黄学屏宋昱菲罗健赵时峰慕卫刘峰
关键词:菌核病敏感性菌核
山东省大蒜病毒病害的病原种类鉴定
2023年
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百合科葱属植物,有较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1]。大蒜病毒病造成病毒在鳞茎中积累,营养繁殖的栽培方式加速了病害爆发,严重影响了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已报道的我国大蒜病毒病主要包括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ipe virus,LYSV)。
肖立程超石朝鹏孙晓辉孙作文王树森竺晓平
关键词:病毒病害病原种类营养繁殖YELLOW大蒜
毛壳菌肥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为研究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ND35菌肥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促进毛壳菌肥的科学应用,以‘津春4号’黄瓜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法进行了温室和大田菌肥用量筛选及菌肥与海藻肥复混施用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黄瓜生长的球毛壳菌ND35菌肥用量为0.1~0.5 g/株(孢子含量为3×10~8cfu/g),过量使用不利于黄瓜生长;适量施用ND35菌肥对黄瓜的根系活力、株高、茎粗、叶面积、干重、壮苗指数均有促进作用。ND35菌肥和ND35菌肥与海藻肥复混处理的黄瓜光合作用效率和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1.85%和23.90%;菌肥与海藻肥复混处理对改善黄瓜品质效果明显,其中ND35菌肥与海藻肥复混处理黄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7.90%、172.97%和310.21%,其硝酸盐含量比对照降低15.57%。菌肥与海藻肥复混处理能促进黄瓜对土壤中N、P、K的吸收利用,特别是对速效钾吸收效果明显。单独施用菌肥处理的植株中N、P、K含量高于其他处理,与海藻肥复混却降低植株中磷和钾的含量。试验结果可为球毛壳菌ND35菌肥在黄瓜优质高产栽培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张素平田叶韩王建明何邦令李明潭高克祥
关键词:海藻肥黄瓜
山东地区茄子感染番茄褪绿病毒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2017年
为明确山东地区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侵染茄子的情况,采用RT-PCR分子检测鉴定疑似感染To CV的茄子叶片样品及发病茄子植株上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体内To CV的带毒情况。结果表明:10份茄子叶片样品中有6份扩增得到约463 bp的特异条带,经测序与Gen Bank中To CV序列相似性达到99.0%以上,To CV检出率为6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山东寿光地区To CV茄子分离物cp-1与北京番茄分离物BJ亲缘关系最近。温室内发病茄子植株上的烟粉虱体内携带To CV,带毒率为70%。
刘永光代惠洁杨园园陈鹏竺晓平赵静
关键词:茄子分子检测烟粉虱传毒
泰山黑虎峪灯下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时间动态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泰山是物种资源丰富的名川大山,但关于泰山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甚少,选取泰山黑虎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明确该区域灯下昆虫的发生种类、发生动态、群落结构、多样性,为今后泰山的昆虫生态学以及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于2015年4?11月,在泰山黑虎峪区域内设置虫情测报灯,对该区域的昆虫进行诱集,统计不同时间段昆虫发生的种类和数量,对灯下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不同时间段的群落特征指数进行分类。期间共诱集到昆虫5230头,隶属8目50科147种。鳞翅目昆虫在群落中占的比例最大,为48.95%,其中夜蛾科为发生量最大、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相对多度为0.311,发生量占总昆虫群落物种的13.33%;昆虫物种丰富度动态变化分别在6月20日、8月9日、10月9日出现3个峰值,种群发生动态分别于6月20日、10月9日出现2个峰值;Shannon多样性指数H′于8月9日到达最大值,10月份以后开始随气温降低而降低;群落优势度指数C与H′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群落均匀度指数J与H′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不同时期的昆虫群落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其结果显示:当阈值T=0.975时,可将总昆虫群落的20次调查结果聚为8类,分别为:A1={5.10};A2={7.19};A3={6.20};A4={8.09};A5={8.19};A6={7.09,6.29,10.19};A7={10.09,9.19,9.09,9.29,6.10,8.31,10.31,7.30,5.21,5.31};A8={5.01,11.09}。泰山黑虎峪区域内昆虫物种丰富度、发生数量、群落组成以及群落特征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于泰山昆虫多样性保护具有指导意义;聚类结果反应了各阶段物种种类、数量以及昆虫群落特征指数发生时间上存在的差异;聚类出现交替现象,反应了群落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非生物因素对昆虫群落动态的影响。
方加兴申卫星孟宪鹏刘玉升
关键词:诱虫灯昆虫群落结构多样性模糊聚类
豆荚螟的人工饲养技术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 (Treitschke)是大豆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为探索豆荚螟的人工饲养技术。【方法】本文研究了不同饲养器具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性比交配对生殖力的影响,以及不同产卵器具对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相比平底试管和12孔培养板,使用30 mL塑料量杯饲养幼虫存活率最高,5个龄期存活率均在93%以上,3种饲养器具幼虫历期差异不明显;不同性比值对成虫寿命和产卵孵化率的影响不明显,雌雄比为1︰2时产卵量最高;不同产卵器具对雌雄成虫寿命的影响不显著,分别约为14 d和11 d,且雌成虫只在豆荚上产卵,在其它3种器具上产卵量均为0。【结论】使用30mL塑料量杯饲养幼虫,成虫配对时保持雌雄比1︰2,提供豆荚供其产卵是目前探索出的最好的人工饲养方法。
迟家家朱文君刘锦陈鹏刘俊展刘永杰
关键词:豆荚螟发育历期饲养技术
烟粉虱取食ToCV侵染番茄对其解毒酶和保护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2021年
为明确烟粉虱取食ToCV侵染番茄后其生理防御反应相关基因的变化,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烟粉虱MED隐种取食ToCV侵染番茄和健康番茄6,12,24,48 h,其体内解毒酶、保护酶系统以及基因功能、代谢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烟粉虱MED隐种取食ToCV侵染番茄不同时间,其体内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酶(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和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转录水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除CAT外,P450、GST、CarE、SOD和POD表达量总体趋于上调,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P450和SOD。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功能分析,发现烟粉虱MED隐种取食ToCV侵染番茄12 h,其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途径与其他时间点不同,该时间点下烟粉虱主要通过溶酶体实现蛋白质分解,而其他时间点下烟粉虱则通过核糖体逐步实现氨基酸到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综上,烟粉虱取食ToCV侵染番茄可能引起了其解毒酶、保护酶基因表达的改变,并通过溶酶体途径调控自身免疫应对ToCV入侵;其中,12 h可能是烟粉虱与ToCV互作的关键时间点。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明烟粉虱取食ToCV获毒后的防御机制,丰富烟粉虱-植物病毒-寄主植物间的互作理论,为田间ToCV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代惠洁程琳曹慧竺晓平赵静
关键词:解毒酶保护酶
山东省辣椒主要病毒种类的分子检测与鉴定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鉴定山东省辣椒上的主要病毒种类,明确该地区辣椒上的主要病毒病原。【方法】2014—2015年,在山东省临沂、日照、青岛、烟台、潍坊、淄博、济宁、菏泽、聊城、德州共10个市(区)采集253份疑似感病的辣椒植株叶片,提取叶片总RNA和总DNA,利用双生病毒的通用引物(PA/PB)、马铃薯卷叶病毒属通用引物(POL-F/POL-R)及已报道侵染辣椒的主要病毒的检测引物对样品进行PCR、RT-PCR分子检测与鉴定,将扩增得到的目的条带经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上,再送至公司进行克隆测序。分别将所得的PMMoV、PeVYV和BWYV序列在NCBI上利用BLAST进行检索,利用DNAStar软件中的Megalign将所得序列与Gen Bank中已登录的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利用软件MEGA 5.05的Clustal W法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以及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进化树,系统进化树中各分支置信度(Bootstrap)进行1 000次重复分析。【结果】PMMoV、CMV总检出率分别为61.66%、60.08%;TMGMV、BBWV-2、BWYV、TMV发生也比较普遍,检出率为41.90%、34.78%、33.20%和24.90%;PCV-2、ToMV、TYLCV、PVY、MABYV、PeVYV、PCV-1、ChiVMV、AMV发生侵染现象较少,检出率分别为11.86%、9.88%、9.09%、6.72%、5.53%、3.56%、3.16%、0.79%和0.40%;未检测到Ca CV、PSV、Chi RSV、TSWV和To MMV。通过对病毒复合侵染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病毒复合侵染率高达89.92%,其中3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最多,所占比例达28.63%,4种病毒复合侵染率为25.00%,2种病毒复合侵染率为21.77%,5种病毒复合侵染率为13.31%,一个辣椒样品最多可同时感染6种病毒,侵染率为1.21%;对山东省10个地区的辣椒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在辣椒上检出病毒种类最多的为临沂、济宁,检测到12种病毒,其次是烟台、聊城,检测到11种病毒,潍坊、菏泽检测到9种病毒,青岛、德州检测到8种病毒,日照检测到7种病毒,淄博检�
王少立谭玮萍杨园园代惠洁孙晓辉乔宁竺晓平
关键词:辣椒病毒病辣椒轻斑驳病毒复合侵染
优质高产丝瓜新品种“天潍1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20年
"天潍1号"是以L-19为母本,L-39为父本杂交而成的丝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生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瓜棍棒型、瓜条直、粗细匀称、皮色浅绿、棱沟浅,瓜长42~52 cm,横径3.1~4.1 cm,单瓜质量400~500 g,肉质爽脆、口感好,商品率高。植株田间表现抗病性强,果实耐贮运,适宜华北地区秋、冬和春茬保护地种植。
刘永光杨天慧杨园园吕金浮竺晓平李美芹
关键词:丝瓜选育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