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作品数:119 被引量:709H指数:16
相关作者:王莎莎张义群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哲学宗教
  • 54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6篇心理
  • 28篇中介
  • 26篇中介作用
  • 25篇心理素质
  • 19篇社会
  • 19篇儿童
  • 14篇心理健康
  • 12篇社会适应
  • 11篇大学生
  • 11篇社会支持
  • 11篇教育
  • 10篇少年
  • 10篇亲密度
  • 10篇留守
  • 10篇家庭亲密度
  • 9篇自尊
  • 9篇留守儿童
  • 8篇学生心理
  • 8篇生心
  • 8篇小学生

机构

  • 107篇西南大学
  • 6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淮北师范大学
  • 3篇长江师范学院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西华师范大学
  • 3篇四川文理学院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重庆市丰都县...
  • 2篇学研究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刘衍玲
  • 6篇张大均
  • 6篇程刚
  • 4篇郭成
  • 3篇陈旭
  • 3篇雷浩
  • 3篇胡天强
  • 3篇潘彦谷
  • 3篇陈容
  • 3篇王鑫强
  • 3篇苏志强
  • 2篇李振兴
  • 2篇龚玲
  • 2篇王雪平
  • 2篇刘文令
  • 2篇刘燕
  • 2篇江琦
  • 2篇赵小云
  • 2篇陈晓
  • 2篇梁英豪

传媒

  • 28篇西南大学学报...
  • 22篇中小学心理健...
  • 9篇西南大学学报...
  • 6篇心理与行为研...
  • 5篇西南师范大学...
  • 4篇心理学进展
  • 2篇黑龙江教育学...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2篇心理学探新
  • 2篇社会科学前沿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中小学英语教...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德育
  • 1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9篇2024
  • 11篇2023
  • 7篇2022
  • 17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1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毕节试验区初中生欺凌受害心理素质与自杀意念的关系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初中生欺凌受害、心理素质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为校园欺凌防治和青少年自杀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和自杀意念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毕节试验区5所初级中学的3 635名七至九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毕节试验区初中生欺凌受害的检出率为28.34%,言语欺凌、关系欺凌、身体欺凌的检出率分别为22.59%,12.05%和7.54%,不同性别学生欺凌受害及言语、关系、身体欺凌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8.92,94.29,7.69,P值均<0.01)。欺凌受害与自杀意念之间呈正相关(r=0.21),两者与心理素质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7,-0.22)(P值均<0.01)。在欺凌受害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心理素质的调节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04,P<0.05)。结论心理素质能缓冲欺凌受害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应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在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中的关键作用。
赵占锋张大均张丽华
关键词:暴力精神卫生自杀
大学生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视角被引量:22
2015年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视角,以399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消极指标CHQ-12、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的情绪特征及其因子情绪调控、意志特征及其因子独立性、自我特征及其因子自我统合和自信心均分别与CHQ-12、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2)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的乐观倾向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3)动力特征及其因子进取心高中低不同分组水平下的生活满意度得分差异显著,呈现倒"U"型曲线趋势;(4)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与CHQ-12的相关系数,心理素质的发展功能相比治疗功能更为突出。
王鑫强苏志强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
疫情下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现状及其与家庭亲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之下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现状及其与家庭亲密度的关系,使用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与家庭亲密度量表,对69087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疫情下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整体良好;社会适应水平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好于男生;独生子女社会适应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城镇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好于农村儿童青少年;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社会适应水平最佳,初中生次之,高中生最差;高适应组的儿童青少年更愿意心理求助;家庭亲密度与社会适应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家庭亲密度能正向预测社会适应.
马于钞郭成吴慧敏冯莉杨勇
关键词:社会适应家庭亲密度儿童青少年
“分享”在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中的应用探究
2019年
心理剧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逐渐被推广应用,结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和众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发展出了“校园心理剧”这一本土化产物,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1]。
武婷婷郭成
关键词:心理剧校园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被引量:9
2020年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的实践教育活动。近年来,劳动教育逐渐受到国家、社会的高度关注。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自立意识、增进情感交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可以从基础设施建设、课程建设、活动开展、评价制度四个方面入手,深入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
应斌林杰
关键词:劳动教育心理健康
我有可能吗?——如何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2020年
【活动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小学五年级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的自我评价正逐步趋于稳定。因此,教师有必要对该年龄段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以促进其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此外,乐观的心态对于人的成长和问题解决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程采用视频与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悟,引导他们进行反思并给予现实可行的方法引导,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郭晴张琬依刘衍玲
关键词:乐观心态自我评价小学生
校园欺凌氛围感知对职高生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4年
目的:探讨自尊和心理素质在校园欺凌氛围感知与抑郁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了4381名职高生的校园欺凌氛围感知、抑郁、自尊及心理素质状况。结果:(1)校园欺凌氛围感知正向预测职高生抑郁;(2)自尊在校园欺凌氛围感知和职高生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3)校园欺凌氛围感知对抑郁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前半段均受到心理素质的调节,相较于低水平心理素质职高生,高水平心理素质职高生的抑郁较不容易受到校园欺凌氛围感知的影响,但其自尊却更容易受到校园欺凌氛围感知的影响。结论:校园欺凌氛围感知可通过降低自尊进而加重职高生的抑郁,心理素质可缓冲校园欺凌氛围感知对职高生抑郁的负面影响,增强校园欺凌氛围感知对职高生自尊的负面影响。
李晴郭成李雪梅刘杨
关键词:抑郁自尊心理素质职高生
校园欺凌受害与青少年攻击性发展的关系:基于潜在转变分析
2024年
基于个体中心视角,利用潜在转变分析的研究方法来探究青少年攻击性的分化模式、发展转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以2498名中学生为被试,进行间隔时间6个月的3次施测,研究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攻击模式可分化为低攻击组、中等攻击组和高身体攻击组;(2)低攻击组和中等攻击组稳定性较高,高身体攻击组则存在较大转变概率;(3)遭受校园欺凌的个体更大概率进入中等攻击组和高身体攻击组;随着受欺凌程度的提高,中等攻击组更容易转变为高身体攻击组;(4)T1和T2时刻,男生相较于女生更多处于中等攻击组;T2和T3时刻,男生相较于女生更少处于高身体攻击组;在发展转变过程中,男生更大概率从低攻击组和中等攻击组进入高身体攻击组。
曾晋逸郭成刘鑫聂倩
关键词:青少年攻击性性别差异
学习适应性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影响:英语学习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一、问题提出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未来社会更加需要具有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英语是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外语语种,如何有效进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学业水平、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不仅受到教师教学的影响,还涉及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
刘红梅应斌陈帅
关键词:学习效能感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学习
暴力电子游戏接触与早期青少年的欺凌变化:特质攻击和道德认同的纵向调节作用
已有的理论(例如,一般攻击模型)和实证研究表明,媒体暴力与攻击、欺凌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特别地,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暴力电子游戏接触可能增强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和欺凌行为。早期青少年(初中生)由儿童晚期过渡而来,是...
滕召军聂倩郭成
关键词:欺凌行为道德认同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