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 作品数:2,720 被引量:13,411 H指数:45 相关作者: 崔筝 李钧鹏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魏尚进 李政道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医药卫生 更多>>
实现持续发展是工程师的职责 1996年 提出了工程师需要了解并设法防治的三代环境污染问题,重点放在设计环保化的理论与实践上。工程师们必须不断学习、分析和运用新知识与技术,特别是作为实现持续发展基本工具的设计环保化。 沈铎关键词: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教育 世纪之交的城市社会学新前沿 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总结了世纪末城市社会学面临的一些主要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于主要的宏观社会发展趋势与它们特有的空间模式的交织。城市和大都市区是这些宏观社会趋势物质化的战略性场所,因此成为研究的对象。这些趋势包括全球化和新的信息技术的涌现,跨国和跨地区动态的增强,以及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逐渐加强。对于城市及其理论和研究来说,每一种趋势都有着特定的发展条件、内容和结果。城市是这些趋势以独特而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的场所,而这种相互作用几乎是不可能在其他环境中发生的。因而,正如当初城市在社会学的起源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样,城市再次成为研究宏观社会趋势演变的重要窗口。城市社会学能否应对这些挑战,能否再次为理解这些宏观转型提供一些有力的分析工具? 萨斯基娅.萨森 朱力 杨逸关键词:信息通信 跨国主义 烙印 中心性 勒·柯布西耶与金兹堡——20世纪两位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全才大师 被引量:4 2015年 勒·柯布西耶与金兹堡都是20世纪伟大的建筑师,他们均在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分析了两位大师之间的交往及相互影响,以及双方在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相互借鉴:对比了促成两位大师共同的现代建筑观念的不同教育背景;通过作品分析图比较了金兹堡1920年代的住宅设计思想与1950年代柯布西耶马赛公寓的设计手法,对比研究了两位大师之间相通的住宅建筑构成手法;通过对两位大师不同的专业结局的分析,充分肯定了金兹堡对柯布西耶建筑理念形成的影响。此外,通过比较研究柯布西耶与金兹堡的同时代理论著作《走向新建筑》与《风格与时代》,总结了两位大师对现代建筑理论杰出的贡献。 韩林飞 金雅雯 程佳伟关键词:勒·柯布西耶 住宅设计 构成主义 走向新建筑 政府监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2014年10月16日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和经济上的改革,与此同时,不管是美国还是欧盟,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各国都需要一个全新的战略,来应对21世纪的挑战。由于现在经济形势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监管的环境... 杰弗里·萨克斯在全球数字化时代解读城市:地貌表征的局限性 被引量:3 2011年 全球化和数字化力量已经成为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单从建成地貌入手越来越不能够充分理解城市或者都市区域。我们所称谓的地貌因素是表征城市的一项关键的、重要的成分。 萨斯基娅.萨森 胡以志关键词:城市环境 都市区 经验主义、实在论和因果知识 被引量:1 2000年 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要消除在科学实在论和建构经验论(van Fraassen)之间表面上的对立。"调和"关键取决于找到一种方式来辩护van Fraassen所坚定拒斥的达到最佳说明的推理。本文企图表明辩护van Fraassen对于达到最佳说明的推理的拒斥是不合理的。我的主要论点是这样的:一方面,没有经验就没有知识;另一方面,没有一个认识论的真理概念就没有人类知识的进步。一个本体的世界只是一个认识论的预设,按照这个预设,人类理性寻求进入对于世界的更深入完备的理解,因此,在我看来,科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从任何合理的人类视野中拯救现象来把握世界的根本结构。 徐向东关键词:科学实在论 因果性 景观作为缝合都市与建筑的动态模型——斯坦·艾伦访谈 2024年 访谈由斯坦·艾伦对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研究引入到对景观在建筑与城市学之间关系的探讨,由此展开他近年关注的基础设施都市主义、地景建筑和场域建筑的理念,使景观成为衔接建筑与城市学的动态模型,同时结合当代城市复杂性和景观都市主义折射出的问题,提出将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宏观框架而建筑实体在这片场域中自然生长的设计理念。 孙志健 斯坦·艾伦关键词:景观 场域 城市性 布什政府的经济——贸易政策及其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1989年 中国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下称总协定)席位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的经济贸易体制是否与总协定体制相适应.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目前谈判中甚至是一个核心问题,但这决不是全部问题症结之所在.中国恢复总协定席位,既涉及中国,又涉及美国等其他缔约国的切身利益,恢复席位的过程便是各自争取得到尽可能多的权利的过程. 理查德.加特纳关键词:布什政府 贸易政策 全文增补中 反讽的德意志--勋伯格及其《小夜曲》Op.24 被引量:1 2008年 瓦尔特·弗里施 刘经树(译)关键词:《小夜曲》 反讽 勋伯格 家庭悲剧 世界观 勿回首:作为构想的未来 1999年 未来,它是什么?它是一种值得去想象的东西,还是如此现时的现时,以至于任何尚未来临的事物其指日可待的形式都相对无聊,不值得为其构想煞费心机?我们中的有些人从未成为《星舰迷航》(Star Trek)的观众,他们不可能观看这部影片。它只是看上去太具技术化的外表,而较之“离开这儿”的真实历程又太不奢侈豪华,而目前,为了在一种不可能经历的经历之中“到那儿”,又不那么富有魅力。多年之后的今天,只有当其再生品——《下一代》(The Next Generation) 詹尼特.卡瓦内罗 尹呈关键词:马雅可夫斯基 布尔格 艺术家 虚拟现实 马克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