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4 被引量:233H指数:10
相关作者:卢忠燕王爱印陈世达李建伟郭超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家蚕
  • 9篇基因
  • 7篇桑椹
  • 6篇桑树
  • 5篇拮抗
  • 4篇克隆
  • 4篇活性
  • 3篇地理来源
  • 3篇芽孢
  • 3篇芽孢杆菌
  • 3篇营养
  • 3篇营养成分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种质
  • 3篇种质资源
  • 3篇拮抗活性
  • 3篇拮抗菌
  • 3篇拮抗作用
  • 3篇芯片分析

机构

  • 43篇西南大学
  • 4篇重庆师范大学
  • 3篇广东省农业科...
  • 3篇重庆市蚕业科...
  • 2篇重庆市林业科...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市风景园...

作者

  • 8篇余茂德
  • 7篇赵爱春
  • 6篇代方银
  • 6篇王茜龄
  • 6篇谢洁
  • 6篇鲁成
  • 6篇李军
  • 4篇刘长英
  • 4篇吕蕊花
  • 4篇左伟东
  • 4篇金筱耘
  • 3篇李镇刚
  • 3篇童晓玲
  • 3篇周泽扬
  • 3篇夏庆友
  • 3篇徐伟芳
  • 2篇向仲怀
  • 2篇黄小辉
  • 2篇宋江波
  • 2篇侯勇

传媒

  • 6篇蚕业科学
  • 6篇西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蚕学通讯
  • 4篇第十二届家(...
  • 3篇林业科学
  • 2篇昆虫学报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被引量:4
2014年
为进一步推动高等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满足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当前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革和实践探索。这些措施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王叶菁何华伟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B.cereus JYMB2菌株的筛选鉴定被引量:6
2016年
为寻找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用于农作物秸秆、园林枯枝落叶及城市生活垃圾等的降解利用,本研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从重庆市缙云山林地腐殖质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合羧甲基纤维素钠水解圈法和胞外酶活测定法(DNS法)筛选获得1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YMB2.该菌株24h发酵上清液经DNS法检测纤维素酶活达到峰值,其CMC酶活为159.25U/mL,滤纸酶活(FPase)为152.13U/mL.菌种鉴定结果表明JYMB2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多个菌体串联成链状;过氧化氢酶、硝酸盐还原及V-P试验呈现阳性;能水解淀粉、液化明胶.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JYMB2菌株与登录号为KF010349的蜡状芽孢杆菌处于同一最小分枝,且与多株芽孢杆菌属菌株相似度达到98%以上.综合菌体及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结果以及基于16S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将JYMB2菌株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命名为B.cereus JYMB2.
谢洁商必志任慧爽王爱印左伟东周泽扬
关键词:纤维素酶产生菌酶活测定菌种鉴定
10份不同地理来源桑种质资源冬桑叶中的营养与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等对来自亚洲、大洋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10份桑种质资源冬桑叶中的营养及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评估不同地理及生态环境来源桑种质资源桑叶的饲料与药食用途开发利用价值。
敬成俊代方银杜木英韩彦慧余茂德
关键词:营养成分活性物质
家蚕作为人类疾病模型与用于药物筛选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5
2016年
家蚕(Bombyx mori)具有饲养容易、子代多、生命周期短、大小适中易于实验操作、遗传背景清楚、突变资源丰富等优点,长期被用作实验遗传学材料,被确定为鳞翅目昆虫的研究模式。家蚕也逐渐成为人类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的新型实验动物。近期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家蚕丰富的遗传资源中,存在着诸多人类遗传疾病模型,如苯丙酮尿症模型、帕金森病模型和海-普综合征模型等。家蚕在人类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探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家蚕能够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系统地评价药效及药物安全性,并且能够实现高通量药物筛选,可大大缩短新型药物的研发周期。本文综述了家蚕作为疾病模型及用于药物筛选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开发前景,以期能够帮助人们全面地了解家蚕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为大规模开展基于家蚕人类疾病模型的药物筛选提供参考。
陈敏宋江波李知泉唐冬梅童晓玲代方银
关键词:家蚕实验动物疾病模型药物筛选药物评价
延伸的路 流淌的河--领略向仲怀院士引领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革新思路%被引量:2
2017年
常见以大漠驼队表现“丝绸之路”的沧桑与恢弘,虽历经岁月巨变,始终带给人们光辉的记忆和无尽的力量.在我的理解里,“丝绸之路”对于今人的意义,更在于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开拓创新之精神.因此,大漠驼铃声,不独属穿越历史长空的回响,也是飘扬嘹亮的时代号角.
代方银
关键词:蚕桑产业院士
家蚕茧丝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蚕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丝绸及相关产业使用的原料为茧丝,茧丝性状可谓被直接利用的家蚕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主要由蚕品种遗传基础决定。因此,茧丝性状的遗传学研究一直是蚕业科技的重要领域,备受家蚕育种学家关注。然而,茧丝性状为数量性状,其遗传基础的解析是蚕学研究的难点之一。鉴于对茧丝性状遗传控制机制的认识对于家蚕育种的重要意义,从经典遗传到分子层面均具有众多研究,但至今尚无任一控制家蚕茧丝性状的QTL位点获得功能上的实验验证。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
栾悦李春林代方银
关键词:茧质性状分子标记QTL
一株香樟炭疽病拮抗菌的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3
2019年
为寻获香樟炭疽病生物防治的优良菌种资源,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基于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对一株香樟炭疽病拮抗菌SWUJ1进行了菌种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该菌株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并釆用抑菌圈法检测其发酵液抑菌活性;进而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该菌株的抑菌谱.菌种鉴定结果表明SWUJ1为革兰氏阳性杆状菌株、产芽孢,在LB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光滑、湿润、呈乳白色黏稠状,过氧化氢酶呈阳性且具运动性;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登录号为NR116240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的亲缘关系最近,且处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枝,故将SWUJ1菌株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命名为 B. methylotrophicus SWUJ1;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氮源为酵母粉,碳源为乳糖,无机盐离子为MgSO 4,初始pH值为5.0,培养温度为25 ℃,接种量为1.0%,发酵时间为96 h,优化后拮抗细菌 B. methylotrophicus SWUJ1等量发酵上清液对香樟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显著提高,且其发酵上清液对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及旋孢腔菌( Cochiobolus sativus )等10余种常见植物病原菌具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B. methylotrophicus SWUJ1菌株可作为开发香樟炭疽病生防制剂的候选菌株.
欧婷江鸿森任慧爽王飞徐伟芳王若琳谢洁
关键词:拮抗菌发酵优化
微孢子虫PolyA位点的预测
2017年
多聚腺苷酸化是真核细胞内形成成熟mRNA的一个重要步骤,其位点的预测对基因组序列中编码基因的发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缺乏有效基因预测方法的微孢子虫基因组为对象,根据该物种的基因表达偏好设计了一个算法,对其PolyA位点进行预测分析.首先,采用k阶核苷酸频率形式和位置权重矩阵形成初始的特征,然后用PCA降低特征空间的维数,得到的数据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分析,产生一个较好的分类结果.其中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实验得到的敏感度(Sp)和ACC分别达到了87.33%和85.14%,这在微孢子虫的PolyA位点预测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并为以后机器学习算法在微孢子虫基因预测领域做了很好的尝试.
孙康杨明马立李田赵玉芳
关键词:微孢子虫位置权重矩阵
桑树在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干旱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土壤氮磷元素的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在温室盆栽桑树并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出陆期(4~10月)的土壤干旱环境,设置常规水分条件(CK)、中度干旱胁迫(T1)和严重干旱胁迫(T2)3个土壤含水量梯度,调查与分析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桑树的生长状况及土壤氮、磷含量的变化。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桑树生长被抑制程度增加,桑树的株高和地径均为CK>T1>T2,而比根面积为T2>T1>CK,差异显著(P<0.05)。受到中度干旱胁迫的桑树,其根冠比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常规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桑树,但受到严重干旱胁迫的桑树,其根冠比和根系活力显著低于常规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桑树(P<0.05)。桑树生长7个月后,各处理组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显著低于土壤初始含量(P<0.05),但各处理组之间的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均为T2>T1>CK,并且与土壤初始含量相比显著下降(P<0.05),下降程度为CK>T1>T2。研究结果提示: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土壤干旱对桑树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但适度的干旱有助于桑树根系向地下生长而增强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不同水分条件下桑树的生长均对土壤中的氮、磷元素具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体富营养化主导因子氮、磷释放进入水库。
冯大兰黄小辉向仲怀漆波秦俭耿养会
关键词:桑树干旱胁迫三峡库区消落带
家蚕油蚕oc突变体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2018年
【目的】油蚕oc突变体是家蚕Bombyx mori油蚕突变体的一种,经典遗传学连锁图谱已经将oc突变基因定位在5号染色体40.8 c M座位。本研究旨在对oc突变体候选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并克隆,探究oc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油蚕oc突变品系和野生型家蚕品系大造(Dz)为亲本,其杂交产生的F1代雄性个体与oc突变的雌性个体进行回交得到的1 397头BC_1代个体为定位材料,以家蚕已经报道的基因组序列为参考设计markers,通过亲本及F1代个体筛选多态性markers,并利用多态性markers和BC_1代个体对oc突变基因进行精细定位。通过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筛选oc紧密连锁区间内的候选基因,确定目标候选基因,继而克隆和测序该基因,分析油蚕oc突变的原因。【结果】利用1 397头BC_1代个体和11对有效的多态性markers将oc突变基因定位在M10与M11两个markers之间,物理图谱距离大约为234 kb。通过家蚕基因组数据库对oc连锁区域内的基因进行检索发现该区域有5个预测基因。对这5个预测基因在10个家蚕品系中进行的表达分析发现,只有BGIBMGA003572基因在oc突变个体体壁的表达量明显比正常个体中的低。通过基因的同源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和人类单羧酸转运蛋白9(可能的尿酸转运蛋白)是同源蛋白,推测其为oc突变的候选基因。对BGIBMGA003572进行的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其编码序列有5个氨基酸在oc突变体中发生了突变。【结论】通过定位克隆,本研究将oc突变基因定位在了234 kb的紧密连锁区间,其中编码单羧酸转运蛋白9的BGIBMGA003572可能和oc突变体的表型有关。
殷娅茹胡建胡文波杨成飞王坤刘春林英朱勇王凌燕
关键词:家蚕尿酸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