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作品数:150 被引量:755H指数:14
相关作者:潘虹廖甜甜郭政宏程海丽郝明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4篇农业科学
  • 53篇生物学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基因
  • 22篇植物
  • 12篇转基因
  • 11篇愈伤
  • 11篇愈伤组织
  • 11篇魔芋
  • 10篇水稻
  • 10篇同工酶
  • 10篇孢子
  • 10篇小孢子
  • 10篇萌发
  • 10篇濒危
  • 9篇蛋白
  • 9篇雄配子
  • 9篇雄配子体
  • 9篇配子体
  • 9篇孢子发生
  • 9篇濒危植物
  • 7篇农杆菌
  • 7篇种子

机构

  • 150篇三峡大学
  • 21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国家林业局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广西大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荆门职业技术...
  • 3篇中国科学院亚...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海大学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43篇陈发菊
  • 34篇梁宏伟
  • 27篇乐超银
  • 26篇王玉兵
  • 24篇何正权
  • 18篇姚伟
  • 13篇张德春
  • 12篇李凤兰
  • 11篇景丹龙
  • 9篇李晓玲
  • 8篇谢伟
  • 8篇段真珍
  • 7篇郭政宏
  • 6篇刘国勇
  • 6篇陈磊
  • 6篇马履一
  • 5篇刘敏
  • 5篇陆海
  • 5篇王希群
  • 5篇程海丽

传媒

  • 11篇植物研究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篇分子植物育种
  • 9篇湖北农业科学
  • 7篇基因组学与应...
  • 5篇河南农业科学
  • 5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山东医药
  • 3篇广西植物
  • 3篇福建林业科技
  • 3篇植物学报
  • 3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15篇2011
  • 11篇2010
  • 8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10篇2006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里兰烟SSR分子标记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五峰7个主栽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结果表明,6对引物共检测到22个多态位点,7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47 8~0.9130.
陈云陈磊乐超银
关键词:SSR分子标记马里兰烟
柱状黄杆菌外膜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鉴定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的毒力相关因子,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强毒株G4R3和弱毒株G18的外膜蛋白。双向电泳结合图像分析,共发现了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经过胶内酶解和质谱分析,其中的1个蛋白点被鉴定为LemA蛋白,它可能是柱状黄杆菌的一种毒力因子。
刘国勇陈发菊聂品
关键词:柱状黄杆菌毒力因子外膜蛋白双向电泳质谱
红花玉兰MYB家族基因MawuCPC的克隆及在花色调控中的作用分析
2024年
红花玉兰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园林观赏树种,其花色变异类型极为丰富,有深红、粉红和白色等一系列的花色变异品种,然而其花色调控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为探究红花玉兰花色调控的分子机制,以不同色系的红花玉兰为试验材料,克隆获得了红花玉兰的花色调控关键候选基因MawuCPC,对其开展了系统进化分析、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亚细胞定位试验、酵母双杂交试验、荧光素酶试验,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比较分析了不同花色品种间MawuCPC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红花玉兰的MawuCPC基因编码区长度为258 bp,共编码85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显示,MawuCPC与拟南芥以及其他物种的CPC类成员共聚于同一进化分支,进一步支持了MawuCPC属于红花玉兰的CPC家族成员;序列结构分析进一步显示,MawuCPC蛋白仅具有1个保守的R3结构域和1个bHLH结合基序。亚细胞定位试验结果表明,MawuCPC蛋白特异性地定位于细胞核内。酵母双杂交和荧光素酶试验显示,MawuCPC和MawuPAP1均可以与红花玉兰的bHLH家族蛋白MawubHLH1发生相互作用,且MawuCPC与MawubHLH1的结合能够严重抑制MawuPAP1和MawubHLH1对结构基因MawuDFR启动子的表达增强作用。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MawuCPC在红花玉兰白花系品种JB中表达水平最高,在粉花系品种娇艳中表达次之,在红花系品种娇红1号中表达最低。以上结果表明,在红花玉兰中,MawuCPC可能同样是通过与PAP1/2类蛋白竞争结合bHLH蛋白来发挥其花色调控的作用,且可能正是由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促使红花玉兰产生了极其丰富的花色变异类型。
王启迪朱惠贤马江陈发菊朱仲龙李雪萍
关键词:红花玉兰CPC酵母双杂交花色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研究
2008年
谢伟乐超银郭政宏刘敏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大肠杆菌HGM-CSF造血生长因子机体免疫调节
神农架4个珙桐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19
2006年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神农架地区4个居群28个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Baill.)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6个10 bp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到87个位点,多态位点49个,多态百分率56.3%,而居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0.2%.用POPGENE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居群的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111 8,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165 1,总的居群基因多样性为0.169 2,基因分化系数为0.339 2.这表明神农架地区珙桐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其遗传变异以居群内遗传变异为主.
李雪萍何正权陈发菊梁宏伟李凤兰
关键词:RAPD
崖白菜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发生途径,建立了崖白菜的组培再生体系,研究了崖白菜幼嫩子房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崖白菜的幼嫩子房作为外植体,诱导子房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1+2,4-D 0.2mg.L-1,诱导率可达82.83%;最适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5mg.L-1+NAA0.1mg.L-1;诱导不定芽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 0.1mg.L-1。
杨精华刘曦张乐王玉兵杨敬元梁宏伟
关键词:愈伤组织不定芽植株再生
生菜WO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2024年
WOX转录因子是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已有研究表明,WOX家族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生菜(Lactuca sativa L.)中,WOX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还很少。本研究在生菜中鉴定到14个可能的LsaWOX基因,分析了他们的基因结构、蛋白保守基序、三级结构、染色体定位和顺式作用元件等,并将其划分为三个主要分支(如远古支系,中间支系和WUS支系)。本研究对生菜中WOX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生菜中WOX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罗康胜张米欢翟兆东刘雪李大勇张彬张德春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
MoRAD26参与稻瘟病菌的胁迫应答和致病过程
2021年
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DNA修复对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析DNA修复基因在稻瘟病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本试验对稻瘟病菌DNA损伤检控点蛋白MoRad26进行了功能分析。首先我们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了MoRAD26基因的稻瘟病菌敲除突变体。表型观察发现MoRAD26缺失突变体的致病力下降,对DNA损伤胁迫和H_(2)O_(2)胁迫更加敏感,但是对稻瘟病菌的生长、产孢以及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没有明显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敲除MoRAD26基因降低了稻瘟病菌侵染菌丝的扩展能力进而影响稻瘟病菌的致病力,但其具体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王聪聪孟帅解军辉丁新华邱结华寇艳君时焕斌
关键词:稻瘟病菌致病DNA损伤修复
水杉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被引量:17
2010年
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途径,建立了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种胚、幼叶切块、茎段、根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种胚、无菌苗叶片、茎段和根作为外植体,在MS补加2,4-D、NAA和6-BA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都能诱导得到愈伤组织,其中种胚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100%,茎诱导效果次之,诱导率为97.1%。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有:MS+1.0mg·L-12,4-D+0.5mg·L-16-BA、MS+0.1mg·L-16-BA+1.0mg·L-1NAA、MS+0.5mg·L-16-BA+1.0mg·L-1NAA、MS+1.0mg·L-16-BA+1.0mg·L-1NAA、MS+0.5mg·L-16-BA+2.0mg·L-1NAA、MS+1.0mg·L-16-BA+2.0mg·L-1NAA和MS+0.5mg·L-12,4-D+0.5mg·L-1NAA。以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上植株再生效果最好,再生率为62.5%。
黄翠景丹龙王玉兵范深厚陈发菊
关键词:水杉植株再生诱导率
珍稀植物香果树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0
2007年
通过不定芽直接再生和经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两种途径,建立了香果树快速、高频率发生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幼叶切块、茎段、叶柄和根)、叶片放置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条件对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的影响.香果树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在MS附加1.0 mg/L 6-BA和1.0 mg/L 2,4-D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其中叶片外植体叶面向下放置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在MS添加0.5 mg/L 6-BA和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分化率为94.35%.香果树不定芽直接再生结果显示:叶片外植体在MS添加6-BA或ZT的培养基上,不定芽直接再生率均高达100%,其中在MS附加2.0 mg/L 6-BA培养基上,产生的不定芽数目多,生长旺盛;附加1.0 mg/L ZT培养基上,不定芽数目多达56.67个/cm2,但生长较弱.黑暗预培养有利于香果树叶片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两种途径得到的不定芽转到1/2 MS培养基上均可生根,生根率达100%,附加1.0 mg/L的IBA和0.5%的活性炭有利于再生植株根的生长.
熊丹陈发菊梁宏伟王玉兵李凤兰
关键词:香果树愈伤组织植株再生不定芽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