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5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梁晓英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会议论文
  • 1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旋毛虫
  • 10篇细胞
  • 7篇蛋白
  • 6篇免疫
  • 3篇蛋白酶
  • 3篇蠕虫
  • 3篇蠕虫感染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丝氨酸
  • 3篇丝氨酸蛋白酶
  • 3篇巨噬细胞
  • 3篇抗原
  • 3篇活性
  • 3篇杆菌
  • 3篇氨酸
  • 3篇鲍曼不动杆菌
  • 3篇不动杆菌
  • 2篇蛋白酶抑制
  • 2篇蛋白酶抑制剂

机构

  • 35篇吉林大学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吉林出入境检...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作者

  • 2篇于录
  • 2篇金晶
  • 2篇汪杨
  • 2篇郭娜
  • 2篇邓旭明
  • 2篇梁晓英
  • 1篇周鑫
  • 1篇赵乐
  • 1篇陈智嘉
  • 1篇方维焕
  • 1篇吴荻
  • 1篇段铭
  • 1篇李敏
  • 1篇魏征人
  • 1篇石建平
  • 1篇刘全
  • 1篇王丽莎
  • 1篇赵静
  • 1篇陆慧君
  • 1篇张晓阳

传媒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旋毛虫细胞外囊泡对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初步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为探讨旋毛虫细胞外囊泡(Trichinella spiralis extracellular vesicles,Ts-EVs)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初步干预作用,通过超速离心法获得Ts-EV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鉴定。随后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模型组和TNBS+Ts-EVs干预组。通过测定各组小鼠肠道疾病活动指数(DAI)、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等指标评价Ts-EVs对结肠炎的干预效果;进一步用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TEM结果显示,EVs具有膜结构,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直径为30nm^150nm;评估Ts-EVs对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干预效果表明,TNBS+Ts-EVs干预组小鼠的结肠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炎症指标均明显降低;与TNBS模型组相比,TNBS+Ts-EVs干预组小鼠的Th1细胞因子(IL-1β、IFN-γ)和Th17细胞因子(IL-17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Treg细胞因子(IL-10、TGF-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研究结果表明Ts-EVs可有效干预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此干预作用可能与调节Th细胞免疫平衡有关。
刘蕾杨勇高欣刘晓雷刘明远徐凝白雪
关键词:旋毛虫2,4,6-三硝基苯磺酸实验性结肠炎
黄曲霉毒素诱导巨噬细胞自噬机制的研究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各种食物广泛存在的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因此,黄曲霉毒素被认为是引起公共卫生问题的罪魁祸首,而黄曲霉毒素B1(AFB1)是黄曲霉家族中毒性最强的一员。然而,人们对黄曲霉毒素B1和动物机体先天免疫一自噬之...
施晓晨安雅男申凤鸽于录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天然免疫自噬巨噬细胞
文献传递
外体和病毒感染
2014年
外体(exosome)是源自细胞内体的小囊泡,可由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分泌释放,其组分包括蛋白质、脂质、mRNA和microRNA,是细胞间"通讯"交互的工具之一。我们以介绍外体的组成和生物发生为基础,综述了近年来其在病毒感染致病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病毒感染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张晓阳董春艳段铭
关键词:病毒
川金丝猴感染柯萨奇B3病毒的研究进展
柯萨奇B3病毒感染与人类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且不同毒株对实验动物和人类的致病性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毒株可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糖尿病、手足口病等,也有部分毒株没有致病性.除人类外,该病毒还可自然感染并致死川金丝猴和西非...
贺文琦陆慧君盖显英赵魁宋德光高丰
关键词:金丝猴柯萨奇B3病毒分子特征
文献传递
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定位及免疫保护效果评估被引量:2
2019年
探讨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s-serpin)的抗原性、定位及免疫保护性。将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大量表达纯化。利用不同感染时间的猪旋毛虫阳性血清,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对纯化后的重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Ts-serpin)进行反应原性鉴定,并制备多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s-serpin在旋毛虫肌幼虫中的定位。随后将rTs-serpin免疫小鼠进行免疫保护效果评估。结果显示:rTs-serpin可被不同感染时间的猪旋毛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rTsserpin是高反应原性抗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旋毛虫排泄分泌物和旋毛虫虫体粗提取物均存在Ts-serpin,间接免疫荧光显示Tsserpin定位在旋毛虫肌幼虫表皮中;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rTs-serpin免疫后的小鼠旋毛虫肌幼虫减虫率约为32.2%。综上所述,Tsserpin主要定位在旋毛虫肌幼虫表皮,rTs-serpin具有较强的抗原性,且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任博雯刘琰刘晓雷白雪丁静张胜兰刘明远
关键词:旋毛虫
一起雏鸡饲料中毒的致病菌安全及公共卫生学意义分析
2011年吉林省发生一起雏鸡饲料中毒事件,经分离鉴定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确定病原为鲍曼不动杆菌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任洪林卢士英李岩松邹德颖刘艳艳宋杰阎东明柳增善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文献传递
白鲜碱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是能够引起人类及动物患病的重要致病菌,测定了白鲜碱对临床22株临床分离氟康唑耐药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试验测定了两药联合应药的分级抑制浓度指数(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值。结果表明,白鲜碱有较好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且与氟康唑有协同作用。
梁晓英郭娜王丽莎金晶石建平陆慧君邓旭明于录
关键词:白鲜碱白色念珠菌抗真菌活性
蠕虫感染通过固有性免疫系统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潜能被引量:1
2021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以辅助性T细胞分化和功能紊乱为免疫病理特征,涉及单核吞噬细胞亚群在内的多细胞网络和复杂细胞因子网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炎症性肠病的疗法多定靶一个或几个因素,非系统性的治疗常常加重疾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蠕虫疗法’能够通过系统性地调节固有性免疫应答,影响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亚型和功能,发挥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作用,在炎症性肠病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潜能。
渠铮张媛媛金雪敏白雪刘晓雷刘明远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树突状细胞免疫抑制
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玉米粉中的伏马菌素FB2
采用戊二醛法将伏马菌素B2(FB2)与BSA(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包被抗原)。免疫BALB/c小鼠,PEG法进行细胞融合,经筛选获得2株稳定分泌FB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7G6和8F11。本文利用8F11抗体建...
李岩松柳增善王哲李小兵
关键词:间接竞争ELISAELISA检测方法
文献传递
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T668蛋白抗原表位分析与鉴定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由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于屠宰动物旋毛虫病的检验,国际兽疫局(OIE)的法规检验方法为镜检法及集样消化法,然而这两种...
丁静孙召金刘菁王楠赵静王艳凤孙尧刘明远
关键词:旋毛虫抗原表位原核表达免疫荧光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