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84 被引量:915H指数:16
- 相关作者:郭英刘青青李美娇段真珍窦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贵阳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辐射中药及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5年
- 科技的进步、核工业发展及癌症放射治疗等因素,使人们面临辐射的频率越来越高,辐射对人的损伤越来越严重,研究和开发抗辐射药物意义重大。目前的抗辐射药物不尽理想,多数副作用大,应用受到限制,一些中药及天然产物具有很好的抗辐射功能。本文就目前报道的具有抗辐射作用的中药及天然产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伦博书李东刘金平贺欣王春华李正
- 关键词:抗辐射中药
- 蒲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1
- 2016年
- 蒲黄具有活血化瘀,止血定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类出血或是瘀血闭阻病证。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蒲黄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蒲黄的开发应用前景。
- 胡立宏房士明刘虹刘洋张晗
-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 LC-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及其药动学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方法测定大鼠口服三拗汤后甘草次酸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SB-C18(4.6mm×lS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10mmol/L甲酸铵),90%乙腈等度洗脱,流速0.3m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SIM负离子检测模式,甘草次酸和熊果酸(内标)定量离子分别为m/z469.4和m/z455.4。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三拗汤浓缩液后,经液一液萃取法对大鼠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利用LC—MS法测定大鼠体内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采用DAS(ver.1.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甘草次酸的线性范围为5—10000μg,L,最低定量限为5μg几,内源性物质不干扰甘草次酸及内标的测定,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结论】本方法具有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灵敏度好的特点,可用于甘草次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王兴蕊欧阳慧子窦婷薄芳屠亚茹何俊
- 关键词:三拗汤甘草次酸药物代谢动力学
- 不同产地桑叶中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桑叶中原儿茶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6种化学成分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2.1 mm×150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对6种化合物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原儿茶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分别在10~1 000,25~2 500,80~8 000ng.ml-1,25~2 500 ng.ml-1,1~100 ng.ml-1,3~30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分别为10,0.5,1,1,0.5,0.5 ng.ml-1。6种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6.01%,94.98%,101.83%,91.38%,101.69%,103.69%。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为桑叶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冯颖何俊刘虹王涛
-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桑叶
- 心脑舒通对缺氧/复氧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心脑舒通对缺氧/复氧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euro-2a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心脑舒通(10、25、50 mg/L)给药组,建立缺氧缺糖(OGD)4 h/复氧复糖(Rep)24 h损伤模型,检测心脑舒通对各组细胞增殖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影响。[结果]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心脑舒通可以明显增加Neuro-2a细胞活力,减少LDH漏出,降低ROS水平,增强线粒体膜电位。[结论]心脑舒通对缺氧/复氧损伤神经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影响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 马萌萌胡利民王乔悦杨红云王旭梅郭虹
- 关键词:心脑舒通神经保护缺氧复氧
- 脑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7
- 2012年
- 目的:综述脑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脑缺血的损伤机制包括很多因素,如Ca2+超载、自由基生成增多、兴奋性氨基酸分泌、血脑屏障破坏、细胞凋亡等,研究发现各个因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结论:脑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为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刘青青郭虹王少峡李美娇刘洋
- 关键词:自由基氨基酸血脑屏障细胞凋亡
- HS-SPME-GC/MS法分析连花清瘟胶囊制剂原料中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分析连花清瘟胶囊制剂原料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连花清瘟胶囊制剂原料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中所含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经NIST05质谱数据库自动检索对未知化学成分进行准确定性,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连花清瘟胶囊制剂原料的挥发性成分中共鉴定出53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30%,其中l-menthol含量最高,其相对含量为94.84%,其他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为patchouli alcohol(1.101%)、α-bulnesene(0.398%)、α-gurjunene(0.256%)、α-guainene(0.210%)、α-patchoulene(0.171%)和β-patchoulene(0.111%)。[结论]HS-SPME-GC/MS法可以简单、快速、准确的分析连花清瘟胶囊制剂原料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 贾伟娜王春华王宏涛田书彦韩雪朱彦
- 关键词:连花清瘟胶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挥发性成分
- 丹参多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大鼠神经功能及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对糖尿病脑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恢复的影响及其对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和线栓法制作糖尿病脑损伤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多酚酸高低剂量(21mg·kg-1、10.5mg·kg-1)组及依达拉奉(6mg·kg-)组,分别于缺血后3h给予生理盐水或药物尾静脉注射,此后每日1次,连续治疗14d,治疗期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末次给药2h后取脑组织,检测缺血侧脑组织中MAP2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结果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损伤14d后,神经功能[(1.850±0.457)分]障碍明显,丹酚酸多酚治疗后神经功能[(1.581±0.314)分,(1.345±0.425)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脑损伤2周,缺血侧海马CAl区和缺血半暗区脑组织MAP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是(0.743±0.250,0.561±0.224),丹参多酚酸治疗后MAP2在缺血侧海马CA1区表达量(0.781±0.420,0.851±0.136),缺血半暗区表达量(0.753±0.235,1.203±0.326),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0.01或P〈0.05)。RT—PCR检测缺血侧海马和缺血半暗区脑组织中MAP2mRNA的表达,与免疫组化结果相比均有增多的趋势。结论丹参多酚酸对糖尿病脑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脑组织中MAP2的表达有关。
- 何前松况时祥王少峡庄朋伟张艳军郭虹胡利民
- 关键词: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多酚酸微管相关蛋白-2
- 血必净注射液及其药代标示物对脓毒症大鼠炎性因子TNF-α、IL-1、IL-6、IL-8和IL-1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0
- 2018年
-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及其药代标示物对脓毒症大鼠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必净组、药代标示物组、左氧氟沙星组(阳性对照组),静脉注射给药后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并于给药后5 h于大鼠眼眦静脉取血,离心取上清液。将取得的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TNF-α、IL-1、IL-6、IL-8和IL-10的含量。[结果]血必净组、左氧氟沙星组和药代标示物组在给药5 h后,脓毒症模型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和IL-8有显著降低。[结论]血必净注射液以及其药代标示物能够显著抑制因炎症刺激造成的炎性因子的过度分泌。
- 孙梦杰屠亚茹欧阳慧子常艳旭何俊
-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脓毒症炎性因子
- 延胡索生物碱的高速逆流分离制备和纯化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制备延胡索中的4个主要生物碱。方法应用高速逆流色谱仪,以氯仿-甲醇-0.1mol/L盐酸(4∶3∶2,V/V/V)或(4∶3∶4,V/V/V)的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组成溶剂系统对延胡索的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分离得到4个生物碱,分别为非洲防己碱、黄连碱、巴马汀、去氢紫堇碱,纯度依次为91%、94%、92%、97%。结论建立的高速逆流色谱法,可用于延胡索中主要生物碱的制备,该方法快速、简便,产物得率和纯度较高。
- 王婷胡凤英潘桂湘
-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延胡索黄连碱去氢紫堇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