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市高校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3 被引量:61H指数:3
相关作者:许荩王宪龙刘红萍黄敏何世超更多>>
相关机构:临沂大学药学院山东省鲁南中药材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沂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6篇活性
  • 4篇活性研究
  • 3篇致病
  • 3篇致病菌
  • 3篇喹诺酮
  • 3篇分子
  • 3篇氟喹诺酮
  • 2篇药物
  • 2篇药物化学
  • 2篇乙醇
  • 2篇生物活性
  • 2篇酰胺
  • 2篇酰氯
  • 2篇吗啡
  • 2篇结核
  • 2篇抗结核
  • 2篇抗结核活性
  • 2篇溃疡病
  • 2篇磺酰胺
  • 2篇光谱

机构

  • 13篇西南大学
  • 3篇铁道警察学院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临沂大学
  • 1篇重庆市第八中...

作者

  • 2篇杨大成
  • 2篇胡军华
  • 2篇刘红萍
  • 2篇范莉
  • 2篇黄敏
  • 1篇张娜
  • 1篇王宪龙
  • 1篇张慧珍
  • 1篇周成合
  • 1篇王巍
  • 1篇唐雪梅
  • 1篇许荩
  • 1篇谢建平
  • 1篇张坤
  • 1篇韦俊宏
  • 1篇何世超

传媒

  • 8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科学:化...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西泮与乙醇协同作用机制的荧光光谱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基于荧光光谱分析技术,通过体外模拟生理环境实验和动物体内实验探索了地西泮与乙醇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西泮体内代谢初期,血液中乙醇的存在可以降低地西泮-人血清白蛋白(HSA)络合物的结合平衡常数,致使血液中地西泮游离分子的浓度相对增大,可加速地西泮分子的代谢速率,降低药物的半衰期,从而增强地西泮在体内的药效,产生协同作用.
崔胜峰万敬伟周成合
关键词:地西泮酒精依赖荧光光谱人血清白蛋白光谱分析
大观霉素磺酰化衍生物的合成及抗微生物活性研究
2024年
微孢子虫是一类威胁畜牧渔生产与人类健康的胞内寄生真核微生物,但目前尚无专用微孢子虫化学治疗药物。基于大观霉素的低毒性和磺酰胺的良好药学性质,作者设计了大观霉素的磺酰胺类衍生物;通过反应条件探索,以52%~74%的收率合成了21个目标分子,并通过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等确证了分子结构;通过体外筛选,研究了目标分子的宿主细胞毒性和对脊椎动物微孢子虫代表-海伦脑炎微孢子虫的生物活性,发现各有4个目标分子能抑制或促进海伦脑炎微孢子虫增殖。本研究建立了大观霉素的磺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发现了对海伦脑炎微孢子虫有效的新型化合物,为大观霉素的进一步衍生及微孢子虫治疗药物的发现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永清范莉王巍朱洪林韦俊宏杨大成
关键词:大观霉素磺酰氯磺酰胺生物活性
C-7位卤代酰基头孢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头孢类药物广泛用于感染疾病的治疗。上市头孢药物结构的差别,主要在其C-7位氨基侧链以及C-3位基团的不同。本研究尝试性地选取C-3位基团不同的4种头孢母核,采用C-7位氨基引入简单基团修饰的策略,设计并合成了5个系列25个头孢卤代酰基化分子,测试了抗人致病菌、抗毕赤酵母菌、抗柑橘溃疡病菌及病原真菌的活性。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分子具有抗人致病菌活性,其中7个化合物,包括TM1f,对8株人致病菌的抑制活性强于或相当于上市药物头孢噻吩、头孢西丁钠和头孢唑肟钠;TM1s抑制柑橘褐斑病菌Al.6的活性强于头孢噻吩,与阳性对照咪鲜胺相当,首次发现头孢类分子具有强抗柑橘病原真菌活性。TM1f和TM1s值得进一步研究。
李洋范莉唐雪梅杨德蒙胡军华吴玉珠占爽杨大成
关键词:头孢
5-芳亚甲基噻唑烷-2,4-二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糖尿病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本研究室发现的高活性噻唑烷-2,4-二酮类(TZDs)化合物为先导物,对其TZD母核的3位氨基修饰,设计并合成了目标分子TM1和TM2;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和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含绕丹宁结构单元的目标分子TM3~TM6;将含酚羟基的目标分子与Linker和咔唑连接,设计并合成了与传统TZDs结构类似的目标分子TM7。体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反应元件(PPRE)激动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与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多数目标化合物的活性均较弱,但化合物TM2-6、TM7b-2和TM7b-4的PTP-1B抑制活性很好,其中TM2-6抑制活性高达96.71%、IC50低至1.48 mg·L^(-1),优于阳性对照物。构效关系表明,TZD环改变,PPAR激动活性变弱。毒性预测显示,高活性化合物几乎无毒性。这些结果对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敏许荩范莉刘红萍张坤冯计周杨大成
关键词:糖尿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葡萄糖苷酶
硝基咪唑杂环药物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硝基咪唑是一类特殊结构的杂环,五元芳香杂环咪唑与硝基的共缀使其衍生物呈现广泛的应用潜力,在药物、人工诊断剂与人工探针等相关领域研究异常活跃,尤其是在医药方面作为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已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抗癌、抗菌、抗寄生虫等,备受关注.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相关研究,参考国内外近期文献,系统地综述了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在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包括抗肿瘤、抗细菌、抗真菌、抗寄生虫、抗结核、抗高血压以及作为人工诊断剂与病理探针、超分子基体等领域的当前现状,展望了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希望该评述能为硝基咪唑类杂环化合物的多用途开发提供有益的指导.
李珍珍Maddili Swetha KameswariTangadanchuVijai Kumar ReddyBheemanaboina Rammohan R.Yadav林健梅杨仁国蔡桂鑫周成合
关键词:硝基咪唑抗感染
以对氨基水杨酸为母核的三分子缀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多靶点药物设计思想,以对氨基水杨酸(PAS)为母核,选用不同的连接子将PAS、异烟酸和氟喹诺酮三种结构单元缀合,设计了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分子TM1和TM2;经多步反应合成了16个目标分子,测试了目标分子抗结核及抗人致病菌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TM2a抗结核活性强于所测试的氟喹诺酮,TM1a与阳性对照药物氟喹诺酮中活性最强的克林沙星相当;TM1a对所测试菌株都显示最强抑制活性,TM1b与TM2a对多数菌株显示很强抑制活性,TM1h/2h对部分菌株具有强抑制活性;TM1a/1h对金葡菌ATCC14125的抑制活性远强于所测试的氟喹诺酮,值得进一步研究。溶血性实验结果表明,高活性分子TM1a和TM2a分别在8及32μg·mL^(-1)浓度下表现出相对安全性。本研究首次合成了PAS为母核的三分子药效团拼接的新型分子,部分分子具有非常强的抑菌活性,为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任艳会范莉许峻旗谢建平代乐平毛丹杨茜杨大成
关键词:对氨基水杨酸异烟酸氟喹诺酮抗结核活性
含有四氮唑砜基的辛弗林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辛弗林是存在于枳实中的天然小分子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衍生物研究较少。基于多靶点药物设计策略,采用分子拼接法,对辛弗林酚羟基和仲胺基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5个中间体和15个目标分子,所得化合物测试了抗人致病菌和抗真菌活性,发现2个中间体IM4和IM5抗大肠杆菌活性和阳性对照8种氟喹诺酮药物相当;TM1n对耐药热带假丝酵母菌和耐药白色念珠菌抑制活性强于氟康唑,TM1d和TM1f对白色念珠菌ATCC90023、TM1o及TM1f对耐药白色念珠菌以及TM1f对近平滑念珠菌ATCC2019的抑制活性均和氟康唑相当,都具有深入研究的潜力。本研究首次发现了对人致病真菌具有高抑制活性的辛弗林衍生物,为辛弗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文粒范莉刘寒驰彭诗琦李鑫郑怡吴景灏李芬芬杨大成
关键词:辛弗林磺酰胺抗真菌活性
D-氨基葡萄糖氟喹诺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2023年
基于糖类药物的修饰或用糖类分子改造其他活性物质的思路,将具有多种活性的D-氨基葡萄糖与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进行拼合,设计并合成了16个D-氨基葡萄糖的FQs衍生物。抗人致病菌和抗柑橘溃疡病菌活性测试发现,2个目标分子TM2b和TM2d对于金葡菌ATCC14125的抑制活性强于所有测试的阳性对照药物;2个目标分子TM2m和TM2n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制率在浓度分别为0.5和0.2μg·mL^(-1)时都高于阳性对照链霉素,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次合成了D-氨基葡萄糖与FQs拼合的新型分子,发现了超强抑菌活性分子,拓宽了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类型及生物活性范围。
谢文文范莉胡军华宋宇璐谭天富李佳陈娜杨大成
关键词:D-氨基葡萄糖氟喹诺酮
共同滥用条件下乙醇对吗啡肝脏内代谢影响的研究
2023年
酒精和毒品的共同滥用已经成为国内外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共同滥用条件下的体内活性协同增强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构建体外人肝微粒体代谢模型、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2B7)抑制模型以及大鼠体内代谢模型,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吗啡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探索共同滥用条件下乙醇对吗啡活性协同增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体外肝微粒体和酶抑制代谢模型中,相对于无乙醇的对照组,实验组中吗啡的代谢速率因受到体系中乙醇的影响而明显减缓,导致原药吗啡的浓度相对增高(1.2~5.6倍,P<0.01)。与此同时,具有更强活性的代谢产物吗啡-6-葡萄糖醛酸苷(M-6-G)在肝微粒体中也显示出相对较高并持续时间更长的浓度水平。此外,在大鼠体内代谢模型中,乙醇的存在使得吗啡在肝脏中的含量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高浓度水平(1.1~4.3倍,P<0.05),M-6-G整体代谢也呈现明显的延缓现象,且能够较长时间维持在一定的浓度水平。代谢模型中乙醇的存在导致吗啡和M-6-G在体内较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高浓度水平,二者药效的叠加使得吗啡体内的活性协同增强、作用时间延长,吸食者主观感受增强。
崔胜峰张娜王腾周成合万敬伟
关键词:乙醇吗啡肝微粒体
磺胺类药物化学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3
2016年
磺胺是应用最早的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许多研究致力于磺胺类化合物的深入开发.母体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经化学结构修饰后呈现广泛的生物活性,显示出巨大的药用潜力和开发价值,相关研究异常活跃.结合本课题组研究,参考国内外近5年文献,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磺胺母体结构不同部位的化学结构修饰及其衍生物,包括其金属超分子络合物在抗微生物、抗癌、抗寄生虫、消炎镇痛、抗惊厥、抗青光眼、抗糖尿病、抗癫痫及相关神经性疾病和利尿药等药用研发新情况,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希望为广谱性、高活性和低毒性磺胺类新药分子的合理设计提供指导,为开拓磺胺类化合物的用途提供新思路.
何世超Ponmani JeyakkumarAvula Srinivasa Rao王宪龙张慧珍周成合
关键词:磺胺氮杂环抗寄生虫超分子络合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