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36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超常条件材料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拓扑多谐振腔级联耦合系统:时域耦合模式理论解析
- 2022年
- 近年来,人们发现拓扑光子学可以保护多种光学器件的光学行为不受缺陷和其他微扰的影响.因此,拓扑光子学与滤波器设计的结合正被提上日程.最近的研究结合时域耦合模式理论,导出了四端子的多谐振腔级联耦合系统中的传输效率方程,并基于此设计了一种通用型高阶非互易性上/下载滤波器结构,获得了与理论预测相匹配的仿真结果.
- 董建文
- 基于频率-分辨干涉自相关区分ZnO F-P微腔的二次谐波和多光子荧光
- 2025年
- 利用微区频率-分辨干涉自相关技术研究了ZnO微米带以及ZnO Fabry-Pérot微腔(F-P微腔)的非线性上转换光学性质。以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方法制备ZnO微米带,并通过干法转移置于一对分布式Bragg反射镜(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DBR)之间构成二维强耦合F-P微腔,采用自搭建的微区光谱系统进行频率-分辨干涉和角分辨光谱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以近红外超快激光泵浦ZnO样品,二次谐波(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和多光子吸收(Multi-photon absorption,MPA)上转换荧光信号将同时存在,并在频谱图上实现通过特性谱线区分SHG和MPA信号;在ZnO微腔中,SHG和MPA信号还将占据不同的发射角度,讨论了微腔强耦合体系下MPA激子极化激元和二次谐波的竞争关系。该工作为通过高阶非线性上转换方法制备微腔激光器提供了参考。
- 朱海董君行王润晨王立胜王竞卓张一帆
- 关键词:氧化锌二次谐波多光子吸收
- GaAs半导体中纯电子多体效应研究
- 陆海铭赖天树
- 在异质外延β-Ga_(2)O_(3)单晶薄膜上实现快速响应日盲光电探测器
- 2023年
- 通过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PA-MBE),在双抛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出两英寸的高质量β-Ga_(2)O_(3)单晶薄膜。利用光刻技术和电子束蒸镀金叉指电极,在薄膜上成功地制备了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M-S-M)型日盲光电探测器。结果表明:日盲光电探测器的暗电流低至130 pA(20 V),对紫外波段的光响应度达到229 mA∙W^(-1);此外,器件对光信号表现出超快的瞬态特性,衰减时间为1.31 ms,器件的优异性能可归因于β-Ga_(2)O_(3)的高结晶质量和肖特基结的巨大场迁移率。该研究为未来基于更大规模的β-Ga203异质外延薄膜的深紫外(DUV)光电探测器的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 汤梓荧朱海
- 关键词:分子束外延光电探测器
- 硅超构表面上强烈增强的三次谐波被引量:2
- 2019年
- 利用超构表面结构实现硅介质内局域电磁场的极大增强,进而实现强烈增强的三次谐波激发(THG).该超构表面结构由L形的单晶硅共振子组成,通过调节抽运波长与超构表面共振波长重合,可以实现最高220倍的THG增强,THG的转化效率提升至~3×10^–7.数值模拟和THG信号的空间扫描结果表明,场增强主要源于超构表面结构中心区域处的共振模式耦合效应.此外,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的共振模式具有明显的偏振选择性,且THG信号同样为线偏振光,消光比为15 dB.
- 杨玖龙元晴晨陈润丰方汉林肖发俊李俊韬姜碧强赵建林甘雪涛
- 关键词:三次谐波
- 一种光谱拟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024年
- 为提高光谱数据分析效率,利用多个不同波段LED对目标光谱进行快速合成,提出一种光谱拟合系统,通过建立光谱数据库并使用上位机对目标光谱曲线进行数据提取,采用优化算法求解驱动电流最优参数,并由下位机实现对目标光谱的实际拟合。光谱采集结果分析表明,实际输出光谱曲线对AM1.5光谱以及随机绘制光谱曲线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69和0.77,能够较好地体现目标光谱的变化趋势。
- 刘锦涛罗莉余向阳蔡烨帆洪伟槟
- 关键词:光谱匹配
- 氦溶质在金属中的非亚伦纽斯扩散行为的粗粒化模型
- 氦泡是核结构材料中子辐照的重要产物,其存在将引致结构材料机械性能退化。氦溶质在金属中扩散行为是氦泡形核与生长的重要阶段。动力学蒙特卡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氦泡演化行为。然而,动力学蒙特卡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准平衡热力学的亚伦纽...
- 文豪华赖侃伍一丰刘建一郑跃
- 关键词:氦
- 文献传递
- 基于冗余图态的多人协作量子计算被引量:2
- 2019年
- 量子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设计的新型计算模型,在某些特定问题上表现出了远超经典计算机的处理能力.随着量子计算任务复杂度的提高,如何分配量子计算资源,实现多方协作的量子计算,将成为量子计算领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一次性量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冗余图态的多人协作量子计算方案.不同于传统图态中每个节点仅对应一个粒子,冗余图态中每个节点都对应若干粒子.参与量子计算的每一方都将分配到一组完整涵盖各节点的粒子,各方将自行协商完成图态的分割以及后续的测量,从而实现多人协作的量子计算.在本方案中,参与量子计算的各方可以根据自身任务的需要来确定量子计算的合作方式并进行资源分配,使量子计算具备更高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个两方协作制备任意单比特量子态的光学实验方案.
- 田宇玲冯田峰周晓祺
- 关键词:量子计算量子算法
- PbTe外延薄膜中激发电子的能量与自旋超快弛豫动力学研究
- 赖天树罗朝辉吴惠桢
- 不同调制码型在高速长距光传输系统的仿真研究
- 2017年
- 阐述了光传输调制格式中NRZ、RZ、CSRZ、NRZ-DPSK、RZ-DPSK、CSRZ-DPSK6种码型产生的原理,建立了6种码型在高速长距光传输系统的仿真模型。利用Optisystem软件,仿真对比分析了6种码型在高速长距离传输系统中抗色散能力和非线性效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长距离传输系统中,CSRZ-DPSK的抗色散能力最佳,RZ码型受非线性影响最低,RZ-DPSK非线性容限最优,综合考虑传输系统的色度色散、PMD和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在高速长距离传输系统中CSRZ-DPSK码型较合适。
- 凌俊余向阳
- 关键词:光通信调制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