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作品数:639 被引量:3,667H指数:24
相关作者:蒋豪姜桢朱彪金翔华葛宁花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5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6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1篇麻醉
  • 119篇手术
  • 93篇围术期
  • 82篇术后
  • 72篇围术期管理
  • 56篇细胞
  • 53篇动脉
  • 49篇老年
  • 45篇切除
  • 42篇心脏
  • 41篇静脉
  • 41篇老年患者
  • 40篇切除术
  • 39篇镇痛
  • 37篇外科
  • 36篇硬膜
  • 35篇疼痛
  • 34篇硬膜外
  • 32篇芬太尼
  • 30篇血管

机构

  • 634篇复旦大学
  • 7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1篇北京协和医院
  • 27篇北京大学第一...
  • 17篇郑州大学
  • 16篇苏州大学
  • 16篇四川大学华西...
  • 15篇复旦大学附属...
  • 1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2篇中南大学
  • 11篇北京大学
  • 1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郑州大学第一...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 8篇复旦大学上海...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66篇薛张纲
  • 75篇王天龙
  • 72篇蒋豪
  • 52篇仓静
  • 49篇姜桢
  • 49篇缪长虹
  • 47篇葛圣金
  • 27篇朱彪
  • 25篇尹春琳
  • 25篇黄宇光
  • 24篇方浩
  • 21篇嵇富海
  • 20篇王东信
  • 18篇郭克芳
  • 17篇诸杜明
  • 17篇罗红
  • 12篇方芳
  • 10篇钟鸣
  • 10篇卫华
  • 9篇马虹

传媒

  • 146篇中华麻醉学杂...
  • 124篇中国临床医学
  • 54篇复旦学报(医...
  • 47篇临床麻醉学杂...
  • 40篇上海医学
  • 28篇国际麻醉学与...
  • 10篇老年医学与保...
  • 8篇中华超声影像...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外科理论与实...
  • 6篇国外医学(麻...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5篇麻醉与监护论...
  • 4篇江西医药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协和医学杂志
  • 3篇2004中华...

年份

  • 52篇2023
  • 33篇2022
  • 49篇2021
  • 38篇2020
  • 26篇2019
  • 15篇2018
  • 23篇2017
  • 14篇2016
  • 25篇2015
  • 24篇2014
  • 29篇2013
  • 29篇2012
  • 22篇2011
  • 29篇2010
  • 23篇2009
  • 34篇2008
  • 20篇2007
  • 36篇2006
  • 34篇2005
  • 29篇2004
6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的比较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比较单侧下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218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18—24kg/m^2,性别不限。随机分为2组,R组(n=110)蛛网膜下腔注射5mg/ml罗哌卡因3.5ml;B组(n=108)蛛网膜下腔注射5mg/ml布比卡因2.5ml。采用改良的Bromage评分法评估非术侧下肢的运动阻滞效果,记录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采用针刺法评估感觉阻滞效果,记录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评估术中麻醉质量与肌松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R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维持时间缩短(P〈0.05或0.0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质量和肌松效果均较好,麻醉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肌松效果优于B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手术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时,术中麻醉质量及肌松效果良好,且其运动阻滞维持时间较布比卡因短,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其临床效果更具优越性。
叶铁虎王俊科王祥瑞薛张纲熊利泽佘守章易杰薛杨江伟王昆鹏何振洲金琳路志红刘继云崔德荣张晖
关键词:酰胺类布比卡因
高龄患者腹腔镜肝脏肿物切除术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2021年
1.病史摘要(1)一般情况:男性,年龄82岁,体重70 kg,身高166 cm。于20余年前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未予治疗;2周前体检发现肝脏肿块。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肝脏肿物切除术。(2)既往史:冠心病4年余,2016年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规律服用氯吡格雷,现停药3 d。高血压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美托洛尔、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自诉血压、心率控制可。
宋宗斌王锷张加强丁玲玲余剑波郭曲练薛张纲王天龙
关键词:肿物切除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率控制高龄患者围术期管理
合并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老年患者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2021年
一、病例介绍1.病史摘要(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72岁,因"进食哽噎感7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硬食哽噎感,未予重视;1个月前有胸骨后烧灼感,进食哽噎较前加重,随后于外院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距门齿26~30 cm处可见1/4周茶褐色区域,中间可见结节型隆起及角化,病理活检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
陈杨王芝贾珍麻海春张尉华彭丽萍刘存明吴蔚彭贵勇易斌薛张纲王天龙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活检结节型围术期管理老年患者
合并脆弱脑功能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龄患者巨大盆腔肿物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2023年
(1)一般情况:患者女性,年龄79岁,身高156 cm,体质量70 kg,半年前因尿频行B超检查发现盆腔内直径约8 cm肿物,未予重视;20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B超示脐周腹部无回声巨大占位,急诊对症治疗后建议手术;4 d前出现纳差、排气排便停止。急诊以"盆腔肿物、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收入妇科。
孔萃萃赵磊倪新莉余剑波阎文军李治松陈新忠翟惠虹张毅王世军郭连瑞卫华马虹薛张纲王天龙
关键词:盆腔肿物高龄患者围术期管理脐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布比卡因对大鼠炎性疼痛模型中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对甲醛炎性疼痛模型中脊髓胶质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4组(n=15),假手术组:不给任何处理;炎性痛组:右足底掌部皮下注射2.5%甲醛试剂0.1 mL,建立甲醛炎性痛模型;布比卡因组:经蛛网膜下腔注射0.125%布比卡因40μL后同炎性痛组建立炎性疼痛模型;生理盐水组:经蛛网膜下腔注射40μL生理盐水后同炎性痛组建立炎性疼痛模型。于建立右足底掌部炎性疼痛模型的术前,术后1、3和5 d分别观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累积疼痛评分,并于术后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L4~6脊髓进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脊髓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测定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术后1 d,与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假手术组及布比卡因组大鼠MWT升高,累积疼痛评分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脊髓OX42和GFAP的表达增加(P<0.05);与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布比卡因组大鼠脊髓OX42和GFAP的表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脊髓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上调;与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布比卡因组大鼠脊髓IL-1β、TNF-αmRNA表达下调(P<0.05),而IL-6表达水平在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炎性疼痛模型中,布比卡因可抑制脊髓胶质细胞OX42和GFAP的表达及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释放。
廖庆武肖凡罗振中朱晓红卢忆梅薛张纲朱彪
关键词:布比卡因炎性疼痛星形胶质细胞
超高龄患者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被引量:3
2021年
一、病例介绍1.病史摘要:(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90岁,因"发现左肾占位2月余"入院。2月余前行腹部CT检查提示:左肾占位,肾癌可能性大。患者伴有食欲下降。收入本院泌尿外科,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2)既往史:高血压病史45年,血压最高可达180/90 mmHg(1 mmHg=0.133 kPa),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卡维地洛,血压控制在120~130/70~80 mmHg;冠心病史10余年,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已停10余天);高脂血症,服用氟伐他汀缓释片,降脂灵分散片.
仲崇琳徐军美嵇富海张爱华范晋海卢群薛张纲黄宇光王天龙
关键词:阿司匹林肠溶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围术期管理超高龄患者肾占位
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左半肝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2021年
1.病例摘要(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74岁。因"间断上腹部胀痛伴食欲不振1年余,发现肝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1个月前出现上腹部胀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提示肝占位性病变。入院拟行左半肝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
丁玲玲周瑞玲柯海薛张纲郭曲练刘红旭马琦琳王俊岭龚学军张加强余剑波王锷王天龙
关键词:肝占位性病变左半肝切除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
合并房颤老年患者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2021年
一、病例介绍1.病史摘要(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76岁。因"10 d前体检时腹部超声发现右肾占位"就诊。无发热、腰痛,无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行腹部增强CT示:右肾上级囊实性小结节,考虑肾癌。拟行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2)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BP 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目前口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控制在130/80 mmHg;冠心病、房颤病史3年,口服美托洛尔、华法林治疗,平素无胸闷、胸痛等.
谯瞧王强嵇富海范晋海卢群郭辉徐军美张爱华薛张纲王天龙黄宇光
关键词:后腹腔镜老年患者
褪黑素对肺不张时多形核白细胞肺内聚集的抑制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肺不张时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s)肺内聚集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C组)、褪黑素对照组(M组)、肺不张组(AC组)和褪黑素肺不张组(AC+M组)。所有大鼠右侧卧位切开胸腔,AC组和AC+M组游离左主支气管并用丝线结扎造成肺不张。手术结束后各组分别给予乙醇或褪黑素,24h后取大鼠左侧肺组织标本检测。结果:AC组与AC+M组相比,PaCO2较高[(50±4.24)mmHg比(30±8.9)mmHg,P<0.01],PaO2较低[(45.9±13.1)mmHg比(83.3±10.8)mmHg,P<0.01]。AC+M组肺组织IL-8浓度显著低于AC组[(53.58±18.1)pg/mL比(87.33±29.1)pg/mL,P<0.01],HE染色肺组织计数10个视野的PMNs总数AC+M组显著低于AC组[(216.3±27.14)比(452.1±75.31),P<0.01]。结论:褪黑素能够抑制肺不张时期PMNs在肺组织内的聚集。
钟鸣诸杜明薛张纲
关键词:褪黑素肺不张多形核白细胞
甲泼尼龙对体外循环后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后注射10 mg/kg甲泼尼龙对低温体外循环(CPB)前后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进行瓣膜替换或修复术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注射10 ml生理盐水,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注射甲泼尼龙10 mg/kg,稀释至10 ml。麻醉方法、CPB方法和术后管理标准化。常规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呼吸监测,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和手术结束时进行乙酰胆碱(Ach)试验,记录注射Ach前后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的变化,观察手术前后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能力的改变。结果:共有31例进入统计分析,对照组15例,甲泼尼龙组16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无明显差异。术前两组基础的PVRl值无明显差异,两组肺循环对注射Ach的反应相似,注射Ach后PVRI的下降幅度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后,实验组比对照组对Ach有更好的反应(P<0.01);手术前后实验组注射Ach后PVRI下降的幅度无明显变化(术后19.8%vs.术前23.6%,P>0.05),而手术后对照组肺血管床对Ach的反应明显减弱,PVRI下降的幅度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7.9%vs.21.5%,P<0.01)。结论:麻醉诱导后给予10 mg/kg甲泼尼龙能保护内皮功能,改善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郭克芳罗红金翔华姜桢
关键词:甲泼尼龙体外循环内皮功能肺血管
共6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