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1,826 被引量:7,360H指数:31
相关作者:柳礼泉彭福扬龙献忠田湘波沈其新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3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6篇文化科学
  • 487篇政治法律
  • 360篇哲学宗教
  • 254篇经济管理
  • 69篇社会学
  • 51篇历史地理
  • 4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8篇文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军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45篇主义
  • 219篇文化
  • 212篇教育
  • 182篇政治
  • 135篇思想政治
  • 132篇社会
  • 124篇社会主义
  • 124篇高校
  • 93篇共产党
  • 80篇治教
  • 80篇中国共产党
  • 80篇马克思主义
  • 80篇国共
  • 79篇大学生
  • 78篇伦理
  • 77篇政治教育
  • 77篇思想政治教育
  • 69篇道德
  • 65篇价值观
  • 61篇哲学

机构

  • 1,755篇湖南大学
  • 26篇湖南师范大学
  • 21篇长沙理工大学
  • 20篇湖南文理学院
  • 1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0篇湖南科技大学
  • 8篇中南大学
  • 5篇湖南中医药大...
  • 5篇南华大学
  • 5篇湖南商学院
  • 5篇厦门大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湖南工业大学
  • 4篇九江学院
  • 4篇湖南城市学院
  • 4篇武汉大学
  • 4篇中南工业大学

作者

  • 166篇柳礼泉
  • 76篇彭福扬
  • 74篇沈其新
  • 70篇李承宗
  • 64篇龙佳解
  • 54篇吴增礼
  • 52篇刘光斌
  • 33篇刘红玉
  • 31篇陈宇翔
  • 30篇张红明
  • 30篇田旭明
  • 29篇张忠良
  • 29篇刘晓玲
  • 26篇唐亚阳
  • 25篇尹世尤
  • 24篇欧庭高
  • 24篇宁德业
  • 23篇龙献忠
  • 23篇侯德泉
  • 21篇汤素娥

传媒

  • 185篇湖南大学学报...
  • 59篇文化软实力
  • 58篇大学教育科学
  • 43篇思想理论教育...
  • 39篇思想政治工作...
  • 35篇求索
  • 29篇湖南社会科学
  • 27篇湖南师范大学...
  • 24篇思想教育研究
  • 20篇自然辩证法研...
  • 20篇学术论坛
  • 18篇财经理论与实...
  • 17篇湖南科技大学...
  • 16篇伦理学研究
  • 15篇湖湘论坛
  • 14篇科技情报开发...
  • 13篇船山学刊
  • 12篇马克思主义研...
  • 12篇石家庄学院学...
  • 11篇学校党建与思...

年份

  • 19篇2024
  • 121篇2023
  • 114篇2022
  • 115篇2021
  • 109篇2020
  • 82篇2019
  • 88篇2018
  • 89篇2017
  • 88篇2016
  • 61篇2015
  • 54篇2014
  • 58篇2013
  • 36篇2012
  • 45篇2011
  • 53篇2010
  • 88篇2009
  • 79篇2008
  • 57篇2007
  • 35篇2006
  • 32篇2005
1,8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类基因增强的“善恶交织”及其“扬善抑恶”之道
2024年
人类基因增强能从本质上突破自然人体的生物限制与功能缺陷,实现人的生理能力与精神能力的双重超越。然而,人类基因增强却呈现一种“善恶交织”的二重性特征:一方面具有更好满足人的“适应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促进人类种族的整体进化与发展、改善人类的“缺陷结构”与生存质量等福祉效应;另一方面又存在让“制造工具的人”物化为“作为原材料的人”、加剧“社会分化”并形成人类文明史上新的不平等、产生“超能物种”取代人类成为地球新的“主宰者”等负面后果。只有构建以“跨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的治理方略、确立以后代人“开放的未来之权利”为边界的开发限度、遵循以基础性和平等性为基准的公正分配原则,才是促进人类基因增强“扬善抑恶”的有效之道。
陶应时
关键词:扬善抑恶
全媒体时代廉洁文化传播特征与策略分析
2023年
廉洁文化是形成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构建拒腐崇廉的社会风尚的重要支撑。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廉洁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显著优势,本文深入分析全媒体时代廉洁文化的传播优势与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媒体时代廉洁文化传播的策略。
康菊萍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廉洁文化
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张家港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
2001年
张君邹海燕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舆论导向城市建设干部队伍建设
大学神圣性的消弭与回归被引量:2
2011年
大学的神圣性是由大学教师的本真属性、大学生肩负的崇高使命及大学知识的先进性所决定的。但科学主义、功利主义与客观主义等价值取向给部分大学教师、大学生及大学知识的神圣性蒙上了阴影。大学神圣性的回归之路在于:教师须三省其身,强化神圣意识;学生当全力以赴,勇担神圣使命;大学教材作为大学知识的载体,当精雕细琢,回归神圣本位。
冯君莲胡荣
关键词:知识神圣性
大数据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的特征、现状及路径被引量:13
2022年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系统性的数字化变革,并呈现出主体互动多向性、内容供给定制性、过程运行可控性、场景生成泛在性等一系列新特征,精准思政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高校在推进精准思政的过程中,面临价值引领、理论传播、业务协同、效果评价等多维度的现实境遇。有鉴于此,要在精准定位、精准供给、精准联动、精准评价等实践路径进行创新,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于祥成陈梦妮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探析被引量:8
2013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生成是网络文化发展规律、网络环境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三位一体的过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现实与虚拟的共生、人与网络的互动共同推动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从知、情、意、信、行矛盾转化的角度看,网络环境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表现为认知的"选择性扩张"、情感的"蝴蝶效应"、意志的"从众流瀑"、信念的"涨落突变"和行为的"群体极化"。科学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网络传播与网民接受相结合、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
唐亚阳杨果
关键词:网络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
以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引领现代大学文化重建
2014年
大学文化的实质是创新文化。马克思的科学创新精神与大学创新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内在逻辑统一性。在现代大学躯壳与创新文化传统发生裂变的今天,重温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用它引领现代大学文化重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守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弘扬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改善创新所需的基础条件,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除旧革新,建立以知识创新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服务教学科研为宗旨的扁平式管理制度,实施法治框架中政府购买大学服务的运营模式,实行教师和学生代表自主平等的共享治理,弘扬个性、展示特色,有效形成激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气场,是大学文化重建的方向。
刘红玉
关键词:科学创新精神
略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被引量:4
2007年
“合法性”(legitimacy)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一个政治学概念,指的就是民众对执政党或政府的自觉拥护、支持和认同。合法性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能否继续执政的根本性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的合法性基础进行历史考察,可以概括出不同历史阶段上其合法性的主要表现为:革命合法性、意识形态合法性、领袖魅力合法性、经济绩效合法性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点基本的历史经验。
刘晓玲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合法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述评被引量:45
2010年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理念和重要方式。目前,学者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基本内涵、理论依据、回归趋势、现实状况、重要意义、实现途径等六个方面,通过对学者们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有助于建立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体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柳礼泉陈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论个体道德力助推社会法治建设的功用被引量:4
2020年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法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道德需要,是主体普遍道德需要的制度安排和规范表达。个体道德力,则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助推器”。个体道德力助力法治文化弘扬、推动法治人才培养、促进法治体系建构、保障法治实践深化。但是,个体道德力与社会法治并非总能有效共行、相与为一。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对策、清除掣肘,全面强化个体道德力对于社会法治之功用,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夯实法律的伦理内涵与价值基础,提升立法的反思和回应能力;构建司法执法与民意的有效沟通机制,考究司法执法实践中"道德话语"的特殊意蕴;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提高公民的守法理性,强化公民的守法自律意识,为公民的守法道德确立具体向度;兼顾知识普及、法学研究与价值体认,注重法治人才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美德培育;德法双修,法德共进,敦促道德教育与普法教育桴鼓相应,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胡弼成欧阳鹏
关键词:社会法治法治实践
共17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