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亮
- 作品数:17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职役概念与明代的徭役体系
- 2023年
- “职役”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早出现在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是马氏对中国历史上“徭役”类型化的深入理解,极富学术洞见力。但若将职役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进行史学研究仍有若干问题需要深入讨论并解决。职役不是历代赋役制度中对徭役体系或某种徭役的惯用称呼。虽然马氏主要关注宋代的徭役,但“差役”才是宋代语境中的惯用概念之一。在明代,里甲、均徭、驿传、民壮“四差”,以及正役、杂役的分类方法才是明人对本朝徭役制度的认知方式。
- 丁亮
- 关键词:《文献通考》学术概念马端临职役赋役制度
- 明代通政使司相关文献谬误订正被引量:1
- 2009年
- 今人关于明代通政使司研究中引据的很多文献是在缺乏仔细考订的情况下而广泛引用的。《明史》、《明会典》等诸多重要的制度史文献中就包含涉及通政使司的错误,或由于编纂者书写不当造成,或由于史官对通政使司的行政流程、政治功能认识不足而导致。因此考订明代通政使司相关文献中的若干谬误,对深入研究该项制度十分必要。
- 丁亮
- 关键词:明代订正
- 在徭役与市场之间:明代徽州府上供物料的派征与审编被引量:5
- 2019年
- 徽州府的上供物料派征情况,系统反映了一条鞭法前明代上供物料的派征特点与变迁过程。明初由里甲制与'配户当差'制相互配合完成物料派征。随着物料负担的增加,'配户当差'的方式被里甲役吸收,最终形成了里甲役的财政负担。'正统事例'说明,随着宝钞的贬值,中央政府将部分买办物料摊派给地方政府,并最终转嫁给里甲负担,成为'岁办'物料的一部分。嘉靖以后,'不时坐派'物料负担增大,'均平'成为地方财政关注的主题,宁国、徽州两府先后推行'一条编派'法。但改革的反复说明,审编路径的成熟不代表一条鞭法的稳定推行,徭役财政内在的结构性难题需要中央政府以更大的权限统筹解决。
- 丁亮
- 关键词:明代
- 明代浙江杂办银收支结构与“均平法”改革被引量:5
- 2016年
- 杂办银是浙江地方政府行政办公所需开支,由现役里甲丁田银买办。杂办银有两种收支方式,其中祭祀、科举、抚恤等项目为定额支出,由里甲人户直接交纳银,地方政府买办完成;支应银项目只有总额控制,没有细目规定,由应役人户买办供送。地方政府屡有支应项目银纳化的改革措施和建议,都因为预算额度过低而不能彻底施行。庞尚鹏的"均平法"改革并非是简单汇总地方先行经验,而是大幅度提高预算额度,突破支应项目银纳化改革的制度性障碍,最终完成了公费银收支的货币化方式。
- 丁亮赵毅
- 关键词:明代
- 明代山东东昌府均徭役应役实态分析——以《山东经会录》为中心被引量:1
- 2020年
- 20世纪30年代以来,明代徭役制度的研究一直是明史研究的前沿领域,然而由于资料匮乏和研究方法的限制,学界对明代社会经济史尤其是地方财政的研究日趋渐冷。近几年国内整理出版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大量的史料,《山东经会录》就是其中之一。该文献原藏日本,由内藤湖南先生搜集到,拜中日文化交流所赐,得以在国内出版。笔者在本文中首先简述了《山东经会录》性质及其史料价值,后通过书中记录东昌府的均徭数据,量化分析了山东应役实态。笔者结合《山东经会录》与一系列明代文献的记载,总结了明代人民徭役负担严重的原因,并剖析了其中反映出的明朝地方政府运作情况与百姓应役实态。
- 马铭遥丁亮
- 关键词:明代
- 明代浙江地区存留钱粮的财政功能与杂办银的成立被引量:2
- 2014年
- 明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侵夺,卫所军饷、宗室廪禄开支的增大和宝钞的贬值是造成地方政府公费银转嫁给里甲人户承担的原因。其实地方存留粮除用来支付官员俸禄、儒学师生廪给和孤铎口粮之外,主要用于卫所军的备用粮,并不负担地方政府的公费开支。因此,使用地方存留粮补足屯田子粒的缺额,不但有据可依,而且与地方公费不足用的问题之间也无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各项公费支出使用的"官钱粮"其实专指存留钱钞,所以明前期持续的宝钞贬值是造成公费转嫁的直接原因。里甲人户最初以"甲首钱"的名目负担各项公费支出,随着地方财政用银量的增大,最终在正德时期形成了正式的"杂办银"制度。
- 丁亮
- 关键词:财政功能
- 明代浙江正项田赋的银纳化考察
- <正>一问题的提出田赋是明代国家财政的主干部分,也是明代财政史研究的主要领域。就明代江南地区的田赋而言,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江南重负与漕运。成祖迁都北京以后,长距离的运输带来的运输费用的增加和原本就存在的官田重负愈加困扰江...
- 丁亮
- 文献传递
- 明代浙江地方财政结构变迁研究
- 财政类型是对某国家政权汲取和使用社会资源方式的理论化表述,而财政转型则意味着国家政权对公共事务管理方式的变更,也即国家类型在某种意义上发生了转变。本文选择明代浙江地方财政结构的变迁为题,意在为分析一条鞭法改革提供一种地方...
- 丁亮
- 关键词:明代地方财政一条鞭法
- 文献传递
- 几类方程的唯一延拓性
- 本文综述几类方程的唯一延拓性问题,通过Carleman不等式,Fourier级数,级数展开,将抛物方程转化到椭圆方程的几类方法,解决了抛物算子的唯一延拓性,角附近的唯一延拓性,最优LPCarleman不等式和唯一延拓性,...
- 丁亮
- 文献传递
- 市场与徭役:明代地方政府的财政流通机制探论被引量:4
- 2021年
- 明代确立赋役财政体制,对基层社会进行了强有力改造,国家以高度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控制社会经济,压缩私人商贸的活动空间。市场繁荣未必会推动赋役财政体制的货币化改革,相反市场会嵌入赋役财政体制,客观上帮助政府实现财政目的。徭役及其"附带性财政责任"是地方政府在定额财政限额之外获取财政资源的主要方式,解户、坊里长、均徭差役群体在政府指令的驱动下,参与到各层级市场交易中,助其完成财政流通。徭役的"可交易性"降低了民户的服役成本,市场嵌入也为徭役审编提供了统一标准,使徭役审编具备可量化、可分解的特点,增强了徭役佥派的均平性,从而使徭役体制表现出更强的调适性。总之,"徭役+市场"的财政流通机制有长期存在的土壤,是明代市场流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丁亮
- 关键词:明代地方政府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