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月敏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甲酸在Pt-Ru/GC电极上氧化的SERS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循环伏安(CV)法、计时电流法和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技术研究了甲酸在Pt-Ru/GC电极上的氧化行为,发现甲酸在Pt-Ru/GC电极上与在粗糙Pt电极上一样,也能自发解离出强吸附中间体CO和活性中间体—COO-.从分子水平证实钌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电极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当镀液中Pt:Ru的摩尔比从10∶1变化到1∶1,CO的氧化峰电位从0.41V负移至0.35V,约负移了60mV.Pt-Ru/GC(1∶1)电极与粗糙Pt电极相比,CO在电极表面氧化完毕的电位亦负移了约200mV.该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可望成为研究电催化反应机理的普适谱学工具.
- 钟起玲黄芃张兵杨熊元丁月敏周海辉任斌田中群
- 关键词:甲酸氧化玻碳电极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 微波法在碳纳米管上负载铂纳米粒子被引量:6
- 2007年
- 以乙二醇作氯铂酸的还原剂,采用微波法在浓硝酸回流纯化和羟基化的碳纳米管(CNTs)上负载铂纳米粒子,并通过控制载铂量制备出以CNTs为衬底的铂纳米管(Pt-CNTs);用透射电镜比较了纯化和羟基化时间对CNTs载铂性能以及不同载铂量对Pt-CNTs表面形貌的影响;用选区电子衍射﹑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了Pt-CNTs的结构特征,表明CNTs表面所负载的是多晶铂;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技术表征碳纳米管负载铂纳米粒子,发现当Pt-CNTs的载铂量为0.1875mmol·g-1时,CNTs表面负载了一层致密的铂纳米粒子.
- 钟起玲张兵丁月敏饶贵仕王国富蒋玉雄任斌田中群
- 关键词:微波法碳纳米管铂纳米粒子
- 甲醇在铂纳米粒子修饰铂电极上自发解高吸附的研究
- <正>甲醇由于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而倍受能源工作者的关注,成为电化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了开路电位下温度和解离时间对甲醇在铂纳米粒子修饰铂电极上自发解离吸附的影响。图1为不同温度(t=12,...
- 黄芃杨熊元丁月敏钟起玲
- 文献传递
- Pt-CNTs修饰玻碳电极(Pt-CNTs/GC)电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透射电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技术,分别表征了Pt-CNTs/GC电极的表面形貌和所负载铂纳米原子簇的结构.以CO和CH3OH为探针分子,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等常规电化学方法检测了CO和CH3OH在Pt-CNTs/GC电极上的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CO在Pt-CNTs/GC电极上有3个氧化电流峰(Ⅰ,Ⅱ,Ⅲ),其中峰Ⅰ为CO桥式吸附的氧化峰,而峰Ⅱ和Ⅲ则分别为CO线形吸附在碳纳米管负载的不同粒径的Pt纳米原子簇以及Pt原子薄膜上所分裂的氧化峰;CH3OH在Pt-CNTs/GC电极上也能自发解离吸附强吸附中间体CO;Pt-CNTs/GC电极对CH3OH的氧化峰电流不总是随CNTs上载铂量的增加而增大,表明在制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时,应选择合适的载铂量.
- 钟起玲张兵饶贵仕丁月敏王国富蒋玉雄任斌田中群
- 关键词:铂
- 乙醇在不同介质中电氧化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常规电化学伏安技术和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in-situ SERS)技术研究了不同介质中乙醇在粗糙铂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发现不论在酸性、中性还是碱性介质中,乙醇均能在粗糙铂电极上自发氧化解离生成强吸附中间体CO;碱性介质中,CO在粗糙铂电极上基本氧化完全的电位(0.20 V)比中性和酸性介质中(0.50 V)负移了约0.30 V.而乙醇在粗糙铂电极上CV正向扫描的氧化峰电位(-0.20 V)比酸性介质中(0.65 V)负移了约0.85 V.比较不同介质中乙醇和CO在粗糙铂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和峰电位可以发现,粗糙铂电极在碱性介质中对乙醇和CO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比中性和酸性介质中更强;可以推测,不论在酸性、中性还是碱性介质中,乙醇在粗糙铂电极上的氧化过程均按双途径机理进行.
- 钟起玲张兵丁月敏刘跃龙饶贵仕王国富任斌田中群
- 关键词:乙醇氧化碱性介质
- 铂钌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上甲酸氧化的SERS研究
- <正>甲酸、甲醛、甲醇等有机小分子(又称C1分子)是燃料电池的燃料。但C1分子在不同电极上吸附、解高与氧化的反应历程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循环伏安(CV)法、计时电流法和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铂钌...
- 黄芃张兵杨熊元丁月敏周海辉钟起玲任斌田中群
- 文献传递
- 甲醇在Pt和Pt-Ru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上自发解离吸附和氧化行为的SERS研究
- CH<,3>OH在过渡金属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反应,在实际应用和基础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众多的研究小组运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在该领域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但由于各小组使用的电极材料...
- 丁月敏
- 关键词:甲醇循环伏安法
- 文献传递
- 甲酸在铂钌电极上电催化氧化的原位SERS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in-situ SERS)技术研究了甲酸在铂钌电极上解离吸附与氧化行为。发现甲酸在铂钌电极上也能自发解离吸附。铂钌电极上CO的氧化峰电位与粗糙铂电极相比负移了180mV,把CO氧化完毕的电极电位亦负移了300 mV,从分子水平证实铂钌电极对甲酸电催化氧化的活性比纯铂电极更高。该研究结果表明,SERS技术可望拓展为研究电催化体系的有效工具。
- 杨熊元张兵黄芃丁月敏叶鹏钟起玲任斌田中群
- 关键词:甲酸解离吸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Pt-Sn/Pt电极对乙二醇的电催化氧化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常规电化学方法研究了Pt/Pt与Pt和Sn配比不同的Pt-Sn/Pt电极对乙二醇(EG)的电催化氧化行为。结果表明,EG在Pt/Pt和Pt-Sn/Pt电极上均能自发氧化解离,产生强吸附中间体COad。而Sn的加入,可抑制EG的自发氧化解离,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Sn含量的逐渐增加(Sn/Pt从0.25增加至0.67),EG在Pt-Sn/Pt电极上自发氧化解离所产生的CO吸附量逐渐减少,Pt-Sn/Pt电极对EG电催化氧化的活化能逐渐降低(从44.21降至32.11kJ/mol)。与Pt/Pt电极相比,Pt-Sn/Pt(Sn/Pt=0.67)电极对EG电催化氧化的活性得到明显提高。
- 王国富刘跃龙丁月敏饶贵仕吴志祥易飞钟起玲任斌田中群
- 关键词:乙二醇电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