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文妮

作品数:19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形变
  • 6篇地震
  • 5篇断层
  • 5篇GNSS
  • 4篇垂直形变
  • 4篇PSINSA...
  • 3篇断层形变
  • 3篇INSAR
  • 2篇地表
  • 2篇地壳
  • 2篇地铁
  • 2篇地铁隧道
  • 2篇盾构
  • 2篇数据集
  • 2篇隧道
  • 2篇华北平原
  • 2篇反演
  • 2篇PS
  • 2篇沉降
  • 1篇导航

机构

  • 19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19篇万文妮
  • 8篇罗三明
  • 5篇杜凯夫
  • 5篇薄万举
  • 5篇杜雪松
  • 4篇苏建锋
  • 4篇杨博
  • 3篇梁洪宝
  • 3篇周海涛
  • 3篇刘志广
  • 3篇高培芝
  • 3篇陈欣
  • 3篇董运洪
  • 3篇朱文武
  • 2篇刘文龙
  • 2篇张立成
  • 2篇郑智江
  • 2篇马庆尊
  • 2篇宋雯
  • 2篇刘天海

传媒

  • 4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地震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测绘工程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2014年中...
  • 1篇地震预报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轨PSInSAR:基准连接方法及其应用
针对PSInSAR技术监测大空间尺度地表垂直形变场的不足,本文提出了通过基准转换与数据拼接、融合不同轨道多个独立片区获取大空间尺度地表垂直形变场方法。利用两个相邻片区重叠区域的PS点集,根据迭代最近点算法提取两片区公共区...
罗三明朱文武杜凯夫万文妮梁洪宝刘志广
关键词:地表形变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2013年松原M_S5.8地震的地壳水平形变背景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1999—2007年、2011—2013年的流动GNSS观测资料及处理结果,分析了2013年吉林松原MS5.8地震前区域水平形变场及其变化,获得以下结果:1松原MS5.8级地震发生在地壳运动相对较弱的部位;2发震区带1999—2007年主应变和最大剪切应变几乎为零,为全区应变最薄弱的部位,2011—2013年仍然相对较弱;3发震区带1999—2007年为右旋形变区带,2011—2013年为左右旋形变的转换区带,但量级均较弱;4 1999—2007年发震区形变均较小,在性质上以微弱的右旋形变为优势;2011—2013年全区形变率大于之前,在性质上以左旋形变为优势,较大运动部位大体上以震中为中心且平行于北郯庐断裂以东的区域,这样的变化主要来自于日本9.0级大震的震后调整,但似乎不是导致松原地震发生的诱因。
杨博朱爽周海涛万文妮
关键词:水平形变GNSS
盾构工程竖井联系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以深圳地铁购物公园-香蜜湖区间段盾构工程竖井联系测量为例,介绍了将地面控制网的坐标和方位角传至地下的控制网布设、水平角观测、边长量取的方法与步骤,分析了影响竖井联系测量定向精度的因素。针对竖井联系测量的特点,对竖井联系测量观测数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处理方法。根据处理结果及其精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对竖井联系三角形的形状、水平角观测、边长量取并对其温度和尺长改正等进行严密的规范,利用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要求。
罗三明万文妮高培芝苏建锋
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数据处理
地铁隧道盾构掘进导向系统的建立被引量:2
2008年
介绍影响盾构隧道导向的因素。详细阐述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导向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介绍盾构机姿态参数测定的方法,以及影响盾构机姿态参数的因素及其相关改正。在深圳地铁盾构工程的实际应用中,实现隧道的顺利贯通,保证隧道的掘进质量,隧道的贯通精度达到了优良工程的要求。
罗三明万文妮高培芝苏建锋
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掘进
基于PS-InSAR方法反演北京地区地表沉降速率被引量:23
2014年
选用27景ENVISAT降轨雷达干涉数据,利用相干点目标PS-InSAR技术进行时间序列处理,获取了北京及周边地区2006—2010年地表形变场。研究结果表明:1)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存在双桥、廊坊、燕郊镇、张喜庄、杨各庄、平谷和沙河镇等7个沉降中心,其中沉降速率最大的为北京的双桥与河北的廊坊,两个沉降中心区平均沉降速率(LOS)分别为-27.19±5.66 mm/a与-24.65±5.14 mm/a;2)沉降面积最大的为双桥沉降区,约230 km2;3)北京市区地表年回升速率为10.92±3.24 mm/a,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采取的回灌措施对防治地面沉降起到了抑制作用;4)北部山区为相对上升,表明区域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仍然存在。
罗三明杜凯夫畅柳万文妮杜雪松余敏杨博
关键词:时间序列沉降速率
地震科技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浅析
2015年
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以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图书馆为例,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万文妮
关键词:数字化
利用高分辨率地球影像研究全球洋壳活断层分布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谷歌三维地图勾绘出全球海底现今主要断层构造带的分布图,为观察海洋地壳运动与演化过程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对海底活断层的分布和演化机理、海底扩张、地幔对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马庆尊薄万举冯胜涛万文妮
关键词:谷歌地图地壳动力学断层
中国大陆典型沉降区垂直形变图数据集被引量:1
2022年
2015—2019年,由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牵头,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和武汉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重点专项,系统拯救、整编共享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垂直形变测量数据,编制不同时空尺度的地壳垂直形变图,为强震中长期预测、地壳动力学研究、地形变灾害研究与防控及相关的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本数据集内容为中国大陆典型沉降区垂直形变图,展示特定沉降区的地表垂直形变分布,为制定地面沉降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对数据集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情况、数据要素项和时空范围、数据输出质量和准确度,以及数据的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陈欣薄万举罗三明董运洪王家庆李丽庞丽娜宋雯郑智江万文妮杜雪松刘文龙成立辉李林蔚徐佳垚
关键词:垂直形变GNSSINSAR
GNSS在断层形变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大地震多发生在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其附近,因此断层形变的监测与研究非常重要。多年来采用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跨断裂带综合观测剖面等手段监测断层活动,进而研究断层活动与变形规律。GNSS多用于大面积地壳水平运动场和主要地块活动与变形的研究,随着GNSS数据的积累和应用研究的深入,已有学者用GNSS从不同角度开展断层形变的监测与研究。本文介绍和论述了GNSS在断层形变研究中已有的部分应用和新的探索,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①GNSS用于断层走滑活动的监测与研究;②GNSS用于断层垂直活动的监测与研究;③通过研究断层两边地块变形规律并建立应变模型,可分别依据各自模型推测断层的活动与形变,将推测结果与跨断层观测到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与比较。研究分析认为,由块体推测的变形与实测变形差异越大,说明块体相互作用越强烈。这可能对强地震地点预测、地震危险性判定及地震趋势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薄万举苏建锋周海涛杜雪松万文妮刘天海
关键词:GNSS断层形变基线地震活动地块
多轨PSInSAR监测华北平原地表垂直形变场被引量:18
2014年
针对PSInSAR技术监测大空间尺度地表垂直形变场的不足,提出通过基准转换与数据拼接、融合不同轨道多个独立片区(Frame)获取大空间尺度地表垂直形变场方法.由于不同轨道主影像选取的参考基准不一致、不同轨道垂直基线不同、不同片区相位解缠的参考PS不同等因素影响,使得PSInSAR获得的不同轨道地表垂直形变场的空间基准存在差异,提取的地表形变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利用两个相邻片区重叠区域的PS点集,根据迭代最近点算法提取两片区公共区域内同名点,并兼顾同名点距离的权,精确计算两片区的配准参数,实现两片区的"无缝"连接,最后使各独立片区拼接成一个连续的大空间尺度地表垂直形变场.本文推导了多轨PSInSAR技术获得的不同片区形变场基准转换与数据拼接的数学模型,并以华北平原(115.32°E—118.79°E,36.81°N—40.58°N)为实验区,解析了3个不同轨道共12个片区PS目标,获取了研究区2006—2010年地表垂直形变速度场.分析表明:(1)研究区大范围处于下沉状态,形成以北京、廊坊、天津、沧州、泊头—德州等城市为中心向外扩展的地表沉降发展态势,几个沉降中心的平均沉降速率分别达到-34.7mm/a、-26.3mm/a、-64.2mm/a、-34.6mm/a和-37.7mm/a;(2)地表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城市工业生产和生活抽取地下水是地表沉降的主要诱因,农业灌溉和油气开采是导致华北平原大范围地表沉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3)研究区最大沉降带沿北北东向展布,与区内断裂分布一致,表明沉降的空间分布受到断裂带控制;(4)利用地表同期一等水准测量成果检验了本研究结果,精度达到4.72mm,表明本文提出的数据处理策略能够满足大时空尺度地表形变监测的需求.
罗三明单新建朱文武杜凯夫万文妮梁洪宝刘志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