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生云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储层
  • 4篇非均质
  • 3篇油气
  • 3篇油田
  • 3篇基准面
  • 3篇河流相
  • 3篇河流相储层
  • 3篇非均质性
  • 3篇高分辨率
  • 3篇高分辨率层序
  • 3篇层序
  • 2篇地层
  • 2篇地层学
  • 2篇旋回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流动单元划分
  • 2篇接头
  • 2篇孔隙
  • 2篇孔隙结构
  • 2篇喇嘛甸油田

机构

  • 15篇东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5篇于生云
  • 3篇李雪英
  • 3篇何春波
  • 2篇文慧俭
  • 2篇李椿
  • 1篇马兴强
  • 1篇黄伏生
  • 1篇刘为付
  • 1篇孙立新
  • 1篇刘双龙
  • 1篇张英
  • 1篇张绍臣
  • 1篇闫百泉
  • 1篇赵伟
  • 1篇马悦铭
  • 1篇张立冬
  • 1篇江海英
  • 1篇黄勇军

传媒

  • 4篇大庆石油学院...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能源与环保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砂岩的成岩作用与影响
2021年
为确定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某区块青山口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岩石热解、X射线衍射及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储层岩矿和成岩作用特征。研究区青山口组储层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含少量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大部分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少部分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溶)作用、胶结和交代作用、溶蚀作用;引起储层物性变差的成岩作用为压实(溶)作用和胶结作用,改善储层物性的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
于生云
关键词:低渗砂岩长岭凹陷青山口组成岩作用储层物性
中国陆相页岩油气地质研究现状
2023年
页岩油气地质研究对于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陆相页岩油及相关概念,岩石分类、岩相划分、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研究现状做了评述。页岩油定义方面,围绕页岩油及相关概念做了对比和分析;岩石分类方面,学者主要从物质组成和成因方考虑划分岩石类型;岩相划分方面,主要考虑岩石颜色、构造、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等因素,既兼顾生产实践,又要做到深入精细剖析;成岩作用研究方面,主要包括成岩作用中的矿物和成岩物理模拟,涉及到矿物成因、来源、变化和产出方式,指出了成岩物理模拟注意事项、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页岩孔隙结构研究方面,对孔隙类型划分方案作了总结,并做了相应评价,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的方法主要分为3类,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分形理论用于研究页岩孔隙结构的复杂性。
于生云
关键词:岩石分类成岩作用孔隙结构
源外坡中隆与向斜区油气成藏特征的差异性及成因分析
2017年
为了掌握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分布规律,应用石油地质油气成藏理论,在升平坡中隆和升西—徐家围子向斜葡萄花油层油藏类型及油分布规律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对造成升平坡中隆和升西—徐家围子向斜葡萄花油层油成藏特征差异性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升平坡中隆和升西—徐家围子向斜在油气藏圈闭类型上具有显著区别,升平鼻状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断背斜和断块圈闭是其油藏的主要类型,升西—徐家围子向斜背景下形成的断层—岩性圈闭是其油藏的主要类型;油输导通道类型及其分布特征不同是升平坡中隆和升西—徐家围子向斜葡萄花油层油分布规律不同的根本原因,升平坡中隆葡萄花油层砂体中油侧向运移路径及分布控制着油在坡中隆上呈大面积分布,而升西—徐家围子向斜葡萄花油层油源断裂及其分布控制着油在断裂密集带内呈断续条带状分布。此研究成果对于正确认识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规律及指导该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于生云
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的解剖与应用被引量:19
2004年
针对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突出、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的状况 ,研究了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的解剖方法 ,提出了河流相砂体沉积单元划分、沉积微相细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揭示了各类储层的宏观非均质特点 ;结合油田开发实际描述了不同沉积微相的剩余油分布特点 ,并提出了挖潜对策 ;为指导油田开发调整。
李椿于生云黄伏生赵伟
关键词:建筑结构非均质
分支固井用管柱连接接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支固井用管柱连接接头,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上接头内壁加工有圆台,圆台以下的上接头内壁上设置O型密封圈;下接头的上部加工有外凸台,下接头吊挂在上接头内,露出上接头下端口的下接头外壁上加工有环形凹槽,环形...
李雪英文慧俭何春波于生云
文献传递
保持油藏非均质性粗化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油田三维地质模型网格数据量庞大,无法直接用于数值模拟,需粗化处理,减少网格数量。以具体区块为例,用重整化方法对储层参数,特别是渗透率进行粗化,对夹层及非均质性较强部位运用网格回填技术,所建粗化模型经多方面评价,达到既降低网格数量又保持油藏非均质性的技术要求。
于生云
关键词:网格粗化非均质性
基准面旋回控制下储层评价
2011年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研究区目的层中划分出4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及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和LSC2);然后对短期基准面旋回下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一类储层主要发育在LSC2上升半旋回的早、中期:二类储层主要发育在LSC1下降半旋回的晚期,即一、二类储层主要发育在可容纳空间较小的情况下;三类储层主要发育在LSC1下降半旋回的早至中期;四类储层主要发育在LSC1下降半旋回的早期和LSC2上升半旋回的晚期,即三、四类储层主要发育于高可容纳空间情况下。
于生云张世广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储层评价
包日温都构造带九佛堂组高分辨率层序结构及储层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包日温都构造带九佛堂组储层砂体分布认识不清、分层混乱、开发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综合地震和钻测井资料,对九佛堂组进行了层序基准面旋回结构分析,识别不同级次旋回基准面特征,划分出1个长期、4个中期和10个短期旋回层序,以及2类5种基准面旋回结构类型。提出了九佛堂组为水下冲积扇沉积体系,明确了储层发育及分布规律,储层砂体分布与扇中辫状沟道发育密切相关。建立了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式样,有利储层发育在基准面上升型向上变深的旋回层序早期和复合型下降半旋回层序晚期,前者主要为辫状沟道沉积所形成厚度大、连通性好的储集砂体,为本区主要储层,后者为辫状沟道边部砂体及辫状沟道间薄层砂,为本区较有利储层。
刘为付刘双龙孙立新于生云
关键词: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九佛堂组
喇嘛甸油田北北块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划分被引量:1
2009年
我国东部许多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开采阶段,为了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必须加强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流动单元划分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深入.从垂向和横向划分流动单元,垂向划分精细到单砂层级,使对储层的认识更加清晰;横向划分利用综合系数法,选用相关参数,并结合岩心得到非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的定量标准,得出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的关系.提出流动单元分布为独立分布型、平面联合型、垂向复合型3种基本类型,总结了各类流动单元在研究区的分布.现场剩余油控潜实践验证了流动单元划分的正确性.
于生云荆文波刘波康毅黄勇军
关键词: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划分
辫状河心滩砂体驱油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辫状河心滩砂体驱油实验装置,解决了针对辫状河心滩砂体进行油气开发研究时驱替模型代表性不强、可视性不佳及不方便观察的问题。该实验装置包括砂箱、上端盖及下端盖,砂箱为透明可视有机玻璃筒,砂箱的侧壁套有若干...
于生云张绍臣闫百泉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