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静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骨结合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2篇植牙
  • 2篇双语
  • 2篇双语教学
  • 2篇破骨
  • 2篇破骨细胞
  • 2篇破骨细胞生成
  • 2篇种植体
  • 2篇种植牙
  • 2篇自体
  • 2篇自体髂骨
  • 2篇自体髂骨移植
  • 2篇唑来膦酸
  • 2篇髂骨
  • 2篇髂骨移植
  • 2篇细胞集落
  • 2篇磷酸

机构

  • 5篇华北煤炭医学...
  • 5篇四川大学
  • 4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9篇于静
  • 9篇戚孟春
  • 6篇邓久鹏
  • 4篇李剑平
  • 3篇董伟
  • 2篇陈槐卿
  • 2篇梁永强
  • 2篇胡静
  • 1篇张望群
  • 1篇白宇宏
  • 1篇董伟
  • 1篇张彬
  • 1篇李金源
  • 1篇梁锐英
  • 1篇王东胜
  • 1篇刘强
  • 1篇李吉东
  • 1篇牟凌丹
  • 1篇石燕萍
  • 1篇刘刚

传媒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年份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四阶段渐进式双语教学在口腔专业课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李剑平戚孟春于静梁永强邓久鹏
关键词:双语教学模式专业课口腔教学工作教学理论
M-CSF、RANKL浓度及M-CSF预诱导对破骨细胞生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研究破骨细胞(OC)诱导因子不同浓度及诱导方式对破骨细胞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体外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将细胞分为四组:A组,加入30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50 ng/m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B组,加入50 ng/ml M-CSF+100 ng/ml RANKL;C组,用30 ng/ml M-CSF进行预诱导,3 d后加入30 ng/ml M-CSF+50 ng/ml RANKL进行正式诱导;D组,用30 ng/ml M-CSF进行预诱导,3 d后加入50ng/ml M-CSF+100 ng/ml RANKL进行正式诱导。检测每组细胞正式诱导第6 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情况及正式诱导第9 d牙本质磨片吸收陷窝情况。各组细胞均有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出现,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B组和D组中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吸收陷窝数目及陷窝面积分别显著高于A组和C组;同时,C组和D组分别显著高于A组和B组。结果表明,较高诱导因子浓度(50 ng/ml M-CSF+100ng/mlRANKL)及用M-CSF预诱导,更有利于破骨细胞的分化及骨吸收能力的提高。
董伟于静戚孟春白宇宏梁锐英陈槐卿
关键词:破骨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小鼠Smad6慢病毒干扰载体的构建及筛选被引量:4
2010年
体外构建及筛选小鼠Smad6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检测其干扰效果。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应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构建三个重组Smad6 RNA干扰载体,并通过DNA测序确定基因重组的正确性。培养小鼠BMSCs,并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进行骨向诱导。应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确定重组病毒的转染效率,并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对Smad6基因的干扰效果进行检测。实验成功构建了三个Smad6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DNA测序证实了基因重组的正确性。重组病毒转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GFP均得到了有效表达,达到了较高的转染效率(>95%)。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ot检测,#2重组载体对Smad6基因表达的干扰效果最佳,蛋白水平干扰效率接近91%。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小鼠Smad6基因有效重组干扰载体,为BMP信号通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工具。
于静戚孟春邓久鹏刘刚陈槐卿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SMAD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NA干扰
唑来膦酸局部治疗对骨质疏松时自体髂骨移植内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局部治疗对骨质疏松时自体髂骨移植内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家兔随机分成A、B、C 3组。B、C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A组接受假手术。术后12周测量股骨骨密度(BMD)。在家兔右侧胫骨近中干骺端制备骨缺损,行自体髂骨移植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A、B组植入HA涂层种植体,C组植入唑来膦酸钠涂层种植体。术后第2、12周处死动物,制作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骨计量学检测。结果:A、B组BMD显著低于C组(P<0.01)。术后2周,B、C组间TCBI、BCR、BVC相似,均显著低于A组(P<0.01)。术后12周,A组TCB、IBCR、BVC最高,C组次之,B组最低(P<0.01)。和2周比较,12周时TCB除B组略降低外(P<0.05),A组和C组变化均不明显;IBCR各组均显著增高(P<0.01);而BVC则是B组降低(P<0.05),A组和C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唑来膦酸局部应用则可拮抗骨质疏松的影响,使种植体骨结合率增加。
李剑平戚孟春石燕萍于静胡静
关键词:种植牙自体髂骨移植骨质疏松骨结合
口腔颌面外科学双语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①目的探索口腔颌面外科双语教学的方法,评价双语教学效果。②方法对2002级、2003级两个班级口腔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他们对双语教学、双语教材、任课教师以及教学方法的看法,评价教学效果,寻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③结果大多数学生赞成在口腔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并认为对学习有很大帮助。65%的学生对所用教材满意,83.1%的学生支持将双语教学拓展到其它章节或课程。然而,71.8%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应进一步改进。大多数学生对任课教师水平持肯定态度,但接近1/2的学生认为教师应在口语水平、课堂师生互动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几乎所有学生认为课前提供双语教材是必要的,76.6%的学生赞成多媒体教学。④结论双语教学适合口腔专业课程教学,有益于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同时,在诸如教师授课技巧、教材内容、教学学时数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以获得更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于静戚孟春梁永强邓久鹏牟凌丹
关键词:双语教学口腔颌面外科学
用唑来膦酸处理Bio-oss和种植体促进移植物愈合及在骨质疏松条件下种植体骨结合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处理颗粒状植骨材料Bio-oss及种植体对植骨愈合和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A,n=15)、卵巢切除组(B,n=15)和唑来膦酸治疗组(C,n=10)。B、C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2周分别测量A组、B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组织学改变骨质疏松状态。在大鼠右侧胫骨近中干骺端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并于种植体旁制备骨缺损,Bio-oss同期植入术。C组种植体及Bio-oss在术前用唑来膦酸处理。种植术后第4、12周分2批处死动物,制作不脱钙标本切片,形态学观察及骨计量学检测。结果:卵巢切除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股骨BMD显著降低(P<0.01),证实骨质疏松造模成功。种植术后4、12周,B组TCBI、BCR、NBV、ERBP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1);而C组除TCB显著低于A组外,其它指标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实验性骨质疏松可延迟Bio-oss植骨愈合,降低种植体骨结合率;唑来膦酸局部应用可拮抗骨质疏松的影响,促进植骨愈合,增加种植体骨结合率。
邓久鹏戚孟春李剑平董伟张彬于静李金源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结合
实验性骨质疏松对种植体周自体骨移植愈合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实验性骨质疏松(OP)对兔种植体周自体骨移植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雌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假手术。术后12周测量股骨骨密度(BMD),证实OP状态。同时在2组家兔左侧胫骨近中干骺端制备骨缺损,行自体髂骨移植和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植骨术后第8、12周分2批处死动物,切取标本制作不脱钙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骨计量学检测。结果实验组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证实OP造模成功。植骨术后第8、12周,种植体在2组植骨区均达到了骨结合。然而,实验组植骨区内骨皮质厚度(TCB)、松质骨区骨量(BVC)、种植体骨结合率(IB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新生骨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实验性OP虽然不会延迟自体骨移植内种植体骨结合,但可促进植骨吸收,减少BVC,降低IBCR。因而,对于行自体骨移植同期牙种植的患者,OP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李剑平张望群于静戚孟春胡静王东胜
关键词:种植牙自体髂骨移植骨质疏松骨结合
阿伦膦酸盐在不同分化阶段对破骨细胞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阿伦膦酸盐作用在不同分化阶段对破骨细胞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骨髓单核细胞,用30μg/L M-CSF对其预诱导3d,然后将细胞分为A、B、C、D四组。A组(对照组),用50μg/L M-CSF+100μg/L RANKL进行破骨细胞诱导;B、C、D组除加入上述诱导因子外,在不同时间点加入0.1μmol/L阿伦膦酸盐(ALN),加入时间分别为:B组第0~2天加入,C组第3~4天加入,D组第5~6天加入。检测每组细胞正式诱导第6天TRAP染色情况及牙本质磨片吸收陷窝情况。结果:各组细胞均有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生成,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A组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吸收陷窝数目及陷窝面积最高,D组次之,B组最差。结论:阿伦膦酸盐在破骨细胞分化阶段作用越早,对破骨细胞生成的抑制效应越大,所形成破骨细胞骨吸收能力越差。
董伟戚孟春刘强于静邓久鹏
关键词:破骨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阿伦膦酸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支架材料nHA/PA66复合培养的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培养时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分为A、B、C、D四组。A组为对照;B组和D组进行骨向诱导;同时,C组和D组细胞与nHA/PA66复合培养。应用MTT实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生物化学分析、扫描电镜,分别对各组细胞的增殖速度、ALP活性及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MTT结果显示,A组细胞增殖曲线与C组相似,而B组和D组相似;A组和C组细胞增殖略高于B组和D组。结果表明,骨向诱导可使细胞增殖轻微下降,而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对MSCs增殖无影响。ALP染色及ALP活性生化分析进一步表明,MSCs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对其骨向分化能力无影响。SEM观察则表明,C组细胞和D组细胞与支架材料均粘附良好。结论:nHA/PA66适于MSCs的黏附、增殖及骨向分化,是一种极具价值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戚孟春邓久鹏董伟于静李吉东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支架材料碱性磷酸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