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洁
- 作品数:117 被引量:1,487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河北南部平原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9
- 2001年
- 简要介绍了河北南部平原石家庄市、衡水市与沧州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影响与对策,建立了石家庄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与粮食总产、降水量的回归关系。较详细地分析了地下水水环境问题及其对策,这些水环境问题有:地下水超采、地下水降落漏斗与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农药、化肥污染、饮水型氟中毒)等,建立了石家庄漏斗、冀枣衡漏斗和沧州漏斗中心水位埋深与降水比率、地下水累积开采量的回归关系。
- 吴凯于静洁谢贤群
- 关键词:地下水位农业生态环境水环境问题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系统解析及其研究框架被引量:5
- 2023年
- 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可持续发展各目标存在紧密联系。论文基于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WEF nexus)系统相关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等最新研究成果,根据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考虑系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重新解析了WEF nexus系统的定义与组成、内部相互作用过程、输入与输出、影响因素;阐明了气候变化对水、能源、粮食3个子系统及其纽带关系,以及不同类别人类活动对WEF nexus系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水、能源、粮食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联性,以“研究主题—学科理论—技术方法—实践应用”为主线,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WEF nexus系统研究框架及其3个核心研究内容:WEF nexus系统内部纽带关系和总体状态评估、系统变化的驱动因素识别和系统的外部性影响分析。最后,针对WEF nexus系统跨学科分析的需求,基于纽带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不足的现状、系统时空边界的多样性特点,剖析了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研究的具体思路;提出了基于纽带关系的综合性分析指标与计算方法的研究设想;指出了多尺度研究成果耦合应用的必要性和方式。研究可为WEF nexus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提供新的视角,为全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分析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
- 郝林钢于静洁王平王平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额济纳盆地风成沙粒度沉积学特征
- 本研究调查了我国北方中纬度荒漠带额济纳盆地的沙丘沙、戈壁沙的粒度特征,试图开展特定环境下风成沉积物的沉积学研究,进而为理解沙丘沙的成因及其沉积、搬运过程和来源提供证据.本研究中沉积物样品来自沙丘顶部、丘间地和附近戈壁地,...
- 朱秉启于静洁闵雷雷杜朝阳王平张一驰
- 关键词:风成沉积物粒度分选过程
- 基于开放型浮船的漂浮式水面蒸发平台
- 基于开放型浮船的漂浮式水面蒸发平台,包括浮筒(1)、浮力臂(2)、中心船舱(3)、蒸发观测装置(4);浮筒(1)呈星型分布于中心船舱(3)外围,并以中空的浮力臂(2)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浮力臂(2)与中心船舱(3)采用装配...
- 刘恩民于静洁
- 干旱胁迫下植被生态韧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全球陆地植被生态系统如何响应和适应日益加剧的干旱环境,即干旱胁迫下植被生态韧性的空间格局和演变机理,成为当前生态学和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围绕植被变化与水分胁迫关系的研究不胜枚举,对其机理的认识不断深入。然而,对于植被生态韧性的阐释仍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争议,主要原因之一是对生态韧性内涵的理解尚未统一。针对这一问题综合了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认为解析生态韧性不仅应当考虑干旱事件下的系统抵抗和恢复能力,更应从系统演化的角度解析变化环境下的系统应对与适应行为,即抵抗力、恢复力和适应性应该是衡量生态韧性的3个最重要的维度。围绕这3个主要维度梳理了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从生态韧性特征的空间格局、影响机理以及适应策略方面,总结了学术界当前对生态韧性的主要认识和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旨在通过对生态韧性概念的辨析和研究现状的梳理,促进学界就生态韧性的界定及其定量方法方面展开讨论,从而为解释韧性演变规律及其内在机理奠定基础。
- 王田野王平吴泽宁吴泽宁尹君于静洁于志磊王慧亮尹立河严登华
- 关键词:植被变化干旱恢复力
- 快速升温下的北极径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综述被引量:1
- 2023年
- 全球快速升温背景下,多年冻土广泛发育的北极流域水文情势发生显著变化,不仅改变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对全球气候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因此,北极流域水文过程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科学界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回顾并总结了北极主要流域的径流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详细分析了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的径流变化规律与时空差异;深入探讨了快速升温下降水变化(降水量、雨/雪组分比例)和冻土退化对北极流域径流的直接与间接作用机制。尽管当前北极水文研究在数据积累和科学认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面临地面观测站点稀少以及气候、积雪/冻土、水文之间响应难以定量等挑战。因此,建立完善的北极流域观测网络并发展具有北极特色的寒区水文模型,是深入理解北极水系统快速变化的基础,也是应对北极地区水灾害风险和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的关键所在。
- 王平黄其威刘诗奇于静洁于静洁王田野张一驰POZDNIAKOV Sergey PFROLOVA Natalia L刘昌明
- 关键词:水文情势气候变暖冻土退化
- 中国华北地区水资源变化与调配的研究
- 刘昌明黄荣辉李丽娟张人禾于静洁姚治君任鸿遵陈建耀王劲峰梁季阳宋正山赵丽辉吕世华金凤君陈远生张寿全张庆云姜兆春郑红星籍国东张广禄
- 项目组针对所涉及研究内容开展了实地考察、试验研究、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建立了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诊断指标体系,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水资源供需矛盾、缺水性质及缺水原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是华北...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资源
- 新疆地区沙漠形成与演化的古环境证据被引量:22
- 2013年
- 通过回顾新疆沙漠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与进展,指出新疆构造地貌特征使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区域受行星系西风、海陆季风或地形山谷风等的焚风效应的影响,第四纪以来的气候环境格局总体表现为持续的干旱化过程并伴随次级规模的波动过程;盆地及其边缘风成沉积的形成,是对青藏高原隆升引起的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尤其是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响应。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时代上,由于研究方法、对象和信息载体的不同,目前存在较多争议;来自沙漠边缘及腹地的古风成沉积及其年代学证据指示塔里木盆地边缘或腹地在第三纪时即已存在干旱性的气候和地表的风营力过程;但在沉积规模和连续性上,它们的存在是否代表大范围沙丘地乃至古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出现以及其后是否与现今规模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继承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释。来自沙漠外围昆仑山北坡和天山北坡的风成黄土沉积表明现代规模的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都是在中更新世以后形成的,并在末次冰期时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但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干湿波动过程。
- 朱秉启于静洁秦晓光刘子亭熊黑钢
- 关键词:古气候第四纪风成沉积
- 额济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3年
- 以额济纳三角洲2011年生态输水期间(4月)和生态输水间歇期(8月)两次巡测水样的水化学数据为基础,运用Kriging插值、Piper图等方法,综合分析单次生态输水情况下额济纳三角洲河岸带、戈壁带和农田绿洲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4月相比,8月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未发生明显改变,但TDS(总溶解固体)(2 211.7~2 974.3mg/L)、总硬度(251.5~357.3mg/L)以及各主要离子含量显著增加,空间变异系数增大(112.6~157.5);空间上,地下水化学表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征,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地下水TDS由小于1 000mg/L增高到大于3 000mg/L,垂直河道方向,距河道一定距离存在TDS峰值带;额济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潜水蒸散发、生态输水和抽水灌溉等。
- 王丹丹于静洁王平朱秉启
-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干旱区
- 怀沙河流域地表地下水化学特征与地下水资源保护被引量:5
- 2008年
- 对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怀沙河流域进行现场调查并对泉水、河水和井水采样进行水化学组成测定;阐明了流域内沿河道不同部位的泉水、河水和井水的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化趋势;为实现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保护,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刘相超宋献方夏军于静洁杨聪
- 关键词:水化学地下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