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旭斌 作品数:15 被引量:120 H指数:6 供职机构: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与50例缓解期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及肺功能(Lung function)。结果 AECOPD患者CRP为(52.9±15.6)mg/L,缓解期为(5.9±4.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CRP阳性率为92.59%,显著高于WBC和NE%的阳性率(P<0.01和P<0.05),肺功能损害严重者CRP水平较高。结论 COPD患者CRP在急性发作期可以显著增高,CRP可以作为AECOPD的优选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是呼吸功能受损强有力和独立的影响因素。 任旭斌 刘洪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反应蛋白 肺功能 热毒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热毒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组)与对照组(单纯西医组)各80例,观察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费用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热毒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明显疗效。 刘洪 任旭斌关键词:清热解毒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疗效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调节哮喘动物模型气道重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于小鼠哮喘气道重构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激素治疗组和荷包牡丹碱干预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在第1、7、14天通过腹腔注射10μg卵清蛋白(OVA)和100μgAl(OH)3的PBS液致敏,从实验的第15~81天小鼠每天雾化吸入5%OVA溶液1h。从第15天开始,激素治疗组每天雾化吸入0.02%布地奈德溶液0.5h,荷包牡丹碱组每天鼻腔滴入20%荷包牡丹碱悬浊液50μl。于最后一次激发后24h放血处死小鼠,检测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肺组织标本切片PAS染色检测粘蛋白糖原,Masson染色检测上皮下胶原沉积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BAARβ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1)荷包牡丹碱干预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分别为(20.50±2.40)×104、(8.30±0.23)×104和(4.20±0.05)×104,与对照组[(2.43±2.10)×104、(0.00±0.00)×104和(0.90±0.05)×104]和激素干预组[(5.50±1.90)×104、(3.60±0.25)×104和(1.90±0.03)×1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哮喘模型组[(20.40±1.80)×104、(8.80±0.14)×104和(4.20±0.10)×1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荷包牡丹碱干预组气道基底膜胶原沉积面积为(0.34±0.17)μm2/μm,与对照组[(0.27±0.02)μm2/μm]和激素干预组[(0.30±0.06)μm2/μ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哮喘模型组[(0.72±0.08)μm2/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荷包牡丹碱干预组PAS阳性细胞百分数为(19.00±2.08)%,与对照组[(0.00±0.0)%]、激素干预组[(30.00±1.66)%]和哮喘模型组[(58.00±1.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荷包牡丹碱干预组GABAA受体β2-亚基表达阳性率为(11.30±2.7)%,与对照组[(2.00±0.7)%]和激素干预组[(7.3±1.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与哮喘模型� 朱涛 任旭斌 朱静 薄红 刘春涛关键词:哮喘 气道重构 荷包牡丹碱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激素 人工智能与7项肺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与7项肺癌自身抗体(CAGE、MAGE A1、GBU4-5、GAGE7、SOX2、PGP9.5、P53)联合检测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就诊的经过低剂量螺旋CT(LDCT)检测120例肺结节患者以及同期体检健康组(30例)的临床资料,通过AI结合医师诊断以及病理检查结果,将肺结节患者分为低风险结节组(45例)、良性组(28例)和肺癌组(47例)。同期完善7项肺癌自身抗体浓度检测,统计分析4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肺癌组中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在150例研究对象中,7项肺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共检出30例阳性,其中肺癌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46.8%(22/47),其次为良性组17.9%(5/28)和低风险结节组6.7%(3/45),而健康组全为阴性。将120例肺结节患者根据结节最大直径分为<1 cm,1~1.9 cm,2~3 cm,不同结节大小,AI风险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7项肺癌自身抗体水平中仅有MAGE 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AI风险概率(73.11±7.07)%高于良性组(68.01±7.02)%(P<0.05)。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AI风险评估方法对肺癌的诊断AUC为0.689,敏感度为72.3%,特异度为60.7%。7项肺癌自身抗体AUC为0.864,敏感度是70.5%,特异度为81.5%。而AI与7项肺癌自身抗体二者联合检测AUC为0.935,敏感度83.6%、特异度82.1%,均优于单项检测方法。结论AI与7项肺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有利于早期发现恶性结节,对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刘梦 任旭斌 陈云凤关键词:肺结节 人工智能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3 2009年 目的以现行哮喘诊断方法为对照,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检测诊断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门诊2008年8~9月有喘息、气紧、咳嗽等疑似支气管哮喘的患者101例。使用NO测定仪(Aerocrine AB;Solna,Sweden)测定FeNO水平,检测过程严格按照美国胸科协会制定的指南进行。以临床症状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为哮喘诊断的金标准,绘制ROC曲线,结合ROC曲线评价FeNO对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价值,明确FeNO的诊断临界点。结果101例患者中,激发试验阳性38例,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0例,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其余53例为激发试验阴性者,为非哮喘。哮喘组FeNO高于非哮喘组[(68.19±43.00)ppb比(19.52±10.60)ppb,P<0.05]。激发试验阳性者FeNO值与lnPD20FEV1间存在线性关系。ROC曲线下面积为0.9,最佳临界点为36.5ppb,以该点为阈值,诊断哮喘的敏感度为92.7%,特异度为83.3%,阳性预测值79.17%,阴性预测值94.34%,准确度87.13%。结论FeNO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任旭斌 刘春涛 黄玉芳 朱涛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支气管激发试验 受试者工作曲线 荷包牡丹碱对哮喘小鼠肺组织α-SMA及气道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鼻内注射γ-氨基丁酸受体(GABAR)特异性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慢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在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及气道重构的影响,探讨拮抗剂在哮喘气道重构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拮抗剂干预组和激素干预组,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肺组织α-SMA的表达及气道形态学参数的改变。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激发哮喘后哮喘模型组肺组织α-SMA的表达升高(P<0.05);与哮喘模型组相比较,各药物干预组α-SMA的表达均降低(P<0.01);拮抗剂干预组和激素干预组比较,小鼠肺组织α-SM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②与正常组比较,哮喘模型组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管壁总面积(WAt)、内壁面积(WAi)及平滑肌面积(WAm)均增高(P<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激素干预组气道形态学参数均下降(P<0.01),拮抗剂组气道平滑肌面积和管壁总面积下降(P<0.05),各药物干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哮喘小鼠肺组织α-SMA过量表达与哮喘发生密切相关,荷包牡丹碱可以抑制慢性哮喘模型小鼠α-SMA的表达及气道形态结构改变,作用与吸入性皮质激素相似。提示GABAR通过上调α-SMA表达,促进气道平滑肌收缩及增生,参与气道重构的调节。 任旭斌 刘春涛 朱涛关键词:哮喘 荷包牡丹碱 老年COPD患者血清SP-D、SOD、ET-1、α-HBD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ET-1)、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水平变化情况,分析上述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COPDⅠ级组22例、COPDⅡ级组29例、COPDⅢ级组13例。将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老年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P-D、SOD、ET-1、α-HBD水平变化情况。比较4组治疗前上述指标水平和肺功能指标水平差异。分析老年COPD患者血清SP-D、SOD、ET-1、α-HBD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比预计值(FEV1%pred)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老年COPD患者血清SP-D、ET-1、α-HB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 <0. 01)。4组治疗前血清SP-D、ET-1、α-HB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COPD分级升高而升高,血清SOD水平和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FV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随COPD等级升高而降低(P <0. 01)。老年COPD患者血清SP-D、ET-1、α-HBD水平与FEV1%pred水平呈负相关(r=-0. 692、-0. 613、-0. 651,P <0. 01),血清SOD水平则与FEV1%pred水平呈正相关(r=0. 536,P <0. 01)。结论血清SP-D、SOD、ET-1、α-HBD水平与老年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上述指标对评估患者病情和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任旭斌 陈云凤 罗桐关键词:内皮素-1 Α-羟丁酸脱氢酶 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式对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74例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老年男性AECOPD患者(其中口服给药36例,静脉给药38例)及40例健康体检老年男性检测其骨代谢指标水平并测定腰椎(L2~L4)、左侧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①AECOPD患者BMD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无明显差异变化。②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骨吸收指标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明显升高(P〈0.05),而骨形成指标均较前降低,其中静脉给药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降钙素(CT),甲状旁腺素(PT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可引起骨密度明显降低,短期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较口服使用更易引起骨代谢指标紊乱。 黄妮雯 刘春涛 任旭斌 孙家杨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糖皮质激素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评价安罗替尼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安罗替尼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安罗替尼组每日口服安罗替尼12 mg,用药2周后停药1周,21 d为1个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接受最佳支持治疗。比较2组的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估多个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安罗替尼组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11例,疾病进展6例,DCR优于对照组(70%vs.30%,P<0.05)。安罗替尼组中位PFS为2.8个月、中位OS为4.4个月,优于对照组的1.2个月和2个月(P<0.05)。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肝及脑转移等与预后无明显相关(P>0.05)。安罗替尼组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乏力、纳差、咯血等,予以药物减量后症状可缓解。结论应用安罗替尼作为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徐聂 程思 罗无暇 吴娜娜 任旭斌关键词:血管生成抑制剂 从胃论治慢性咳嗽的探讨 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查阅古今文献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发病机制,立足于从胃论治慢性咳嗽,从而提高慢性咳嗽治愈率。 张迪 陈云凤 任旭斌关键词:慢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中医